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2022-04-25 来源:好走旅游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卷(10)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幼儿心理发展趋势的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个体到社会性 C、从具体到抽象 D、从被动到主动 2、下列属于胆汁质特点的是:()

A、 有耐性 B、易冲动 C、活泼 D、好交际 3、儿童个性形成是在()

A、3-6岁 B、4-5岁 C、1-3岁 D、3-8岁 4、不属于儿童依恋类型的是()

A、安全习性依恋 B、社会性依恋 C、回避性依恋 D、反抗性依恋 5、4对儿童主要依靠____作为交往手段() A、动作 B、语言 C、眼色 D、哭闹 6、不属于危机期的是:()

A、11-12岁 B、3岁 C、7岁 D、18-20岁 7、学习英语的关键期是:()

A、2-3岁 B、5-7岁 C、4-12岁 D、1-3岁

1 / 5

8、幼儿初期一般是指()

A、1-3岁 B、5-6岁 C、2-3岁 D、3-4岁 9、“视觉悬崖”的设计者是()

A、皮亚杰 B、吉布森 C、伊扎德 D、布里奇斯 10、认知的核心是()

A、感知 B、知觉 C、观察 D、思维 二、填空题

1、______是言语的“建筑材料”______是言语的基本构成单位。 2、言语具有_____、_______两大功能。

3、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调节化 4、判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5、儿童掌握概念水平能够的常用方法有:分类法、______、______、守恒法。

6、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_的反映。 7、注意具有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功能。 8、儿童大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为____岁。

9、构成智力的因素有:记忆力、______、观察力、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生。 三、名词解释: 1、消退拟制 2、空间知觉 3、理解 4、单词句

2 / 5

5、守恒 四、简答题

1、幼儿有口吃现象如何矫正? 2、幼儿观察力发展有何特点。 3、为什么要培养幼儿观察力? 4、儿童语句发展的大致规律是什么? 5、教师和家长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五、应用题

为什么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3 / 5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C 6、D 7、C 8、D 9、B 10、A 二、填空题

1、词 2、交往、调节 3、社会化、丰富化和深刻化 4、感知形式的直接判断、抽象形式的间接判断 5、排除法、定义法 6、本质属性 7、选择、监督调节 8、2.5-3 9、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 10、条

件反射 三、名词解释

1、指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条件刺激不再受非条件刺激物的强化,其信号作用就会逐渐丧失,而不再引起反射行为。

2、对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

3、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4、是指人一生中认识活动的变化,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具体是指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形成及其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 5、 在对客观事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

1、消除紧张,拉长说话声音 2、(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2)观察的持续的时间较短 (3)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4)观察的概括性较低

3、①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成分 ②儿童的观察力是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系统的培养训练,逐渐发展起来的 ③幼儿期是观察力开始形成的时期,水平还很低,更需要成人的帮助

4、①句型从简单到复杂 ②句子结构和词性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 ③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④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5、①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②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③灵活的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五、应用题

1、(1)因为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

(2)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的独特性。

2、思维是认知的核心。 (1) 思维工具的变化及年龄特点在幼儿初期(3—4岁)主要是感知动作,(4—5岁)

表象为主,(5—6岁)概念。

4 / 5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