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说(一)
1.制度: 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系统,是人类社会各样关系的反应和表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 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立人们的互相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拘束规则,一般包含非正式拘束和正式拘束两个部分。非正式拘束是人们在长久的社会交往中无心识地形成的,主要包含价值观点、伦理规范、道德观点、民俗习惯、意识形态等要素,正式拘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存心识创建的一系列带有强迫性的规则,包含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拘束及其构造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依据的规则。
2.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经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 更加广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种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是跟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保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保持必定的公共次序和分派方式的目的,对各样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3.政治系统: 政治制度的内层或核心层是国体,它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它规
定国家的全部权益(第一是政权)由谁来履行;中层是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构造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外层则是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各种详细的规则、程序、方式等。往常把中层和外层的详细政治制度称为“政治系统”。
4.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构造中的内层, 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限制着其余全部政治制度。它表此刻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余详细政治制度之中,而且贯串这些制度的全过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详细实践相联合而发展出来的拥有中国特点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拥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
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直接表现。这是由我国的全部权益属于人民的原则决定的。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掌握和履行所有国家权益。人民代表大会对所有
国家权益的掌握一定经过必定的形式, 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余国家机关, 分别履行国家的行政、 审讯、检察等权益,这
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政治制度和法律系统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
6.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义务,是人们行为 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余法律、法例等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更改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 些国家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察。
7.宪政: 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
8.制宪: 即宪法拟订,也称立宪,是指统治阶级依据必定的原则和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制宪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转变为国家意志并反应到宪法中来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宪指的是重生阶级力量争夺政权上涨为统治阶级后创建第一部宪法的活动,今后只需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宪法的内容一般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原则上就不存在从头拟订宪法的问题,而不过对本来的宪法进行改正。宪法拟订问题主要包含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等部分。
9.国家构造形式: 国家构造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互相关系。国家构造 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区分国家的国土,以及怎样规范国家整体和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国家
1 / 2
今世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说(一)(20200915201313)
构造形式一般分为单调制和复合制两种。单调制国家是由若干一般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构成的单调主权的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构成的结盟国家或国家结盟。依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等形式。我国采纳的是单调制的国家构造形式。
10.国体: 即国家性质,指的就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即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现为统治阶级
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互相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
度。”
13.政体: 即政权组织形式,指的是一国的统治阶级采纳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仇敌、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反应
着政权组织内部构造的情况以及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反应着人民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 依据必定原则成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
它包含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讯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
我国国家机构包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益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益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益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讯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察机关;城市和乡村按居民居住地域建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许村民委员会是基层民众性自治组织。
12.国家象征: 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记,主要包含国旗、国徽、国歌和国都等。它常常代表一个国
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应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表现一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和政治思想。
13.公民: 公民往常是指拥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我国宪法例定:“凡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益主体。公民的地位即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点,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予以确立和保障的,并表现为公民依法享有宪法给予的各项基本权益、执行各项基本意务。就公民权益和国家权益的关系来说,公民权益产生国家权益,国家权益要为公民权益服务,同时公民权益对国家权益拥有限制作用。
14.党组: 党的上司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党组的构成不需要经过相应机关、单位内部的党员选举,成员由同意成立
党组的委员会指定,设书记、副书记。党组一定听从同意其成立的党的委员会的领导。党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在本单位
实现党的路线和政策,议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要问题,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15.参政议政: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参加国家重要目标、政策、
法律、法例的拟订和执行;参加国家重要政治问题和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磋商;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参政议政的推行
形式一般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磋商。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