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4-5841.2016.02.001
旅游思想汇
———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发展
主持人:明庆忠教授
【主持人语】《雅典宪章》早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中,就将游憩列为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之
一,已意识到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融合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之一。在现代旅游时期,旅游与城镇融合发展成为旅游业、城镇建设的新视野、新动力、新路径。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新型城镇化,城镇有条件成为旅游活动的目的地和集散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旅游发展为城镇建“思想汇”,设注入了活力,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期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融
“城镇建设与旅游融合的因地制宜思维”,合发展问题。王文瑞提出了并将城镇分为旅游专门型城镇、旅游依托型城镇、非专门型旅游城镇和普通城镇。钟林生、马向远认为,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融合发展面临要
素不齐全、品牌特色不鲜明、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因而要采取相关对策措施。吴忠军、韦俊峰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并将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的路径分为旅游城市、旅
旅游综合体、基层旅游社区四种。廖春花认为,旅游融合发展是保护古城镇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游城镇、
并提出实现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古城镇特色保护的主要途径。陈玉英总结、归纳了多种旅游与城镇建设的
融合路径,提出旅游与城镇建设协同发展战略。明庆忠、刘宏芳、段晨则提出,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核“产业支撑—旅游整合—城镇建设”心驱动力在于形成三位一体的互融格局。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建设相互促进、融合趋势将日益彰显。
城镇建设与旅游
融合的因地制宜思维
王文瑞
成区(包括郊区和农村)。建成区一般提供了诸如工业、商业、居住和其他服务行业,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城镇内部地域结构。相较非建成区,建成区居民的旅游和休闲需求相对较高,其需求的基本动机就是逃离城镇污染、释放工作压力、寻求空气清洁、视野开阔的自然环境,而城郊和农村以及专门的自然风景区恰恰迎合了城镇居民的这种需求。正是二者之间的环境反差才驱动城乡之间以旅游和休闲为目的的人员流动,似乎是城乡之间的“环境二元结构”是旅游的依托所在。那么,通过旅游推动城镇化甚至有人提出的乡村就地城镇化的理念,从旅游角度来看,其意义和终极目的作何解释呢?
二、对当前旅游与城镇融合的理解在笔者看来,旅游与城镇融合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城镇建成区内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城镇的土地利用、设施、管理等规划中充分考虑到旅游,特别是居民的休闲需求;二是在
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指引下,学界开展了一系列涉及城镇化的研究。而旅游在城镇化过程中曾经和将要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也受到诸多关注,并提出旅游与城镇化的融合理念。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从理论选择、概念界定、产业关系、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以及融合类型等方面进行讨论并结合部分实例深入研究。这里,笔者并不打算做文献综述,而是从旅游的基本特性和城镇化基本愿景之间的关系来泛论旅游在城镇化中的角色。
一、旅游与城镇化“终极关怀”是一致的吗?
传统认知中,行政范畴的城镇,包括城镇化建成区(也称城镇化区或实体区域)和非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