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资料集锦

2024-02-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现代文学史

上编 引言

一、 名词解释

1、诗界革命2、文界革命3、小说界革命4、南社

5、春柳社6、梁启超的新文体7、鸳鸯蝴蝶派

二、简答

1、简述 黄遵宪的“言文合一”

第一章——第七章 为 20 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新青年》3、《文学改良刍议》4、《人的文学》

5、文学研究会6、创造社7、语丝社8、未名社9、浅草社10、沉钟社

11、湖畔诗社12、新月社13、《学衡》派14、《甲寅派》

二、简答

1、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

1、五四文学经历的阶段以及基本特征。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野草》 2、 《朝花夕拾》 3、《故事新编》 4、独语体

二、简答

1、《呐喊》和《彷徨》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何异同?

2、《狂人日记》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3、《呐喊》的现代化特征。

三、论述

1、试论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2、论述鲁迅在20世纪中国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3、鲁迅小说,说明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 2、乡土小说 3、弥洒社

二、简答

1、乡土小说的艺术特色。 2、浪漫抒情派小说的特色。

3、叶绍钧小说的艺术成就。 4、冰心小说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

1、论述郁达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 2、郁达夫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诗体大解放2、湖畔诗人 3、小诗 4、新月诗派5、纯诗化6、象征诗派

二、简答

1、简述冯至诗歌的特点。 2、简述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成就。

三、论述

论述闻一多诗论的“三美”。

第五章

一、简答

分析《女神》的艺术特色。

二、论述

1、简要论述《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2、女神三部曲

二、简答

1、简述田汉 20 年代的剧作特色。 2、田汉 20 年代剧作的思想内容。

第七章

一、简答

1、简述现代散文(20 年代散文)的特点。 2、简述周作人散文的美学特点。

3、简述朱自清散文的主要特点。4、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第八章——第十六章为 30 年代的文学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左联2、性灵文学

二、简答

1、左翼文学三十年的创作及其意义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京派小说2、新感觉派小说 3、东北作家群

二、简答

1、简述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艺术特点。 2、简述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与倾向。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茅盾的“农村三部曲”

二、简答

1、以茅盾长篇小说为例,结合作品谈谈茅盾对现当代文学的贡献。

2、以《子夜》为例,论说茅盾的写作特点。

3、分析吴荪甫的形象。 4、分析老通宝的形象。

第十一章

一、 简答 1、 简述老舍小说的批判特征。

2、 简述造成骆驼祥子悲剧的因素。 3、 试论《骆驼祥子》艺术的特色。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激流三部曲》 2、《爱情三部曲》

二、简答

1、简述巴金 30 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 2、简述觉新、觉慧的艺术形象。

三、论述

1、论述《激流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2、论述《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第十三章

一、 简答

1、 结合有关作品,简述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 2、 简述《边城》的艺术特色。

第十四章

一、 名词解释

1、 新诗歌派 2、现代派诗歌 3、泥土诗人

二、简答

1、戴望舒早期和成熟期两个时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2、卞之琳诗作的艺术特点。

第十五章

一、 名词解释

1、《农村三部曲》

二、简答

1、分析曹禺话剧中的女性形象。

三、论述

1、曹禺的戏剧对我国现代的戏剧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第十六章

一、 名词解释

1、 白马湖作家群 2、报告文学

二、简答

1、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2、简述林语堂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十七章——二十章 为 40 年代的文学

第十七章

一、名词解释

1、孤岛文学 2、“战国策”派

第十八章

一、 名词解释

1、沙汀的三记 2、现代通俗小说

二、简答

1、 简述 40 年代小说创作的题材。 2、 简述《围城》思想艺术的成就。

3、 简述《四世同堂》的艺术特色。 4、 简述《寒夜》的现实主义成就。

5、 对比分析《寒夜》与《家》的创作特色。6、 简述张爱玲小说中独特的意象。

第十九章

一、名词解释

1、 七月诗派 2、九叶诗派

二、简答 1、简述七月诗派的艺术特色。

2、简述九叶诗派的创作特色。 3、简述穆旦诗歌的意象特征。

三、论述

1、论述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十章

一、 论述

1、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

2、 结合《上海屋檐下》谈谈夏衍戏剧的艺术特色。

第二十一章和二十二章为解放区文学

第二十一章

一、 简答

1、 简述解放区文艺社团的三种形式。

第二十二章

一、 简答 1、 简述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2、 简述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3、 简述赵树理小说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下编

二十三章——二十七章为 50 年代、60 年代文学

第二十三章

一、 名词解释

1、 双百方针

第二十四章

一、 简答

1、 简述《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2、 分析《红旗谱》中朱老忠的人物形象。

3、 简述《青春之歌》的艺术特点 4、 茹志鹃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十五章

一、 简答

1、 简述郭小川诗歌的创作特色。

第二十六章

一、 名词解释

1、三大主要剧体2、第四种剧本

二、论述

1、论述《茶馆》的艺术特色。 2、《关汉卿》的创作特色。

第二十七章

一、 简答 1、 简述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

2、 简述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 3、 简述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二十八章——三十二章为 80 年代文学

第二十八章

一、 名词解释

1、新儒学 2、寻根文学

第二十九章

一、 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 2、反思文学 3、改革文学4、纪实文学

5、新写实小说 6、现代派小说7、先锋小说

二、简答

1、简述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简述刘心武小说的艺术特色。

3、简述陆文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4、简述高晓声小说的艺术特色。

5、简述蒋子龙工业改革题材小说的特点。 6、简述张洁艺术风格的三个阶段。

7、简述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 8、简述林斤澜小说的形式技巧。

9、简述张贤亮的小说的艺术特色与局限。 10 简述贾平凹小说的艺术特色。

11、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

12、结合《北方的河》 ,谈谈张承志小说的艺术特色。

13、简述《爸爸爸》的艺术成就。 14、简述《红高粱》的创作特色。

15、马原小说的主要特点。 16、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第三十章

一、 简答

1、 简述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2、 简述顾城诗歌的艺术特色。

3、 简述艾青归来后诗歌的艺术特色。 4、 简述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三十一章

一、 简答

1、 简述沙叶新戏剧的艺术特色。

第三十二章

一、 简答

1、《随想录》的思想、艺术成就。

三十三章——三十五章为 90 年代文学

第三十三章

一、 名词解释

1、 新写实思潮 2、新状态文学

第三十四章

一、 名词解释

1、新写实小说2、新生代小说 3、新潮长篇小说

二、简答

1、简述 90 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三十五章

一、 简答

1、简述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2、简述《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第三十六章 港台文学

一、 简答

1、 简述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色。 2、 简述金庸小说的艺术成就。

文学理论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与形态

一、名词解释

1.文艺学 2.文学活动 3.文学理论 4.文学批评 5.文学史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简答与论述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一、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2.中国特色 3.当代性

二、简答与论述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编文学活动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一、名词解释

1.生活活动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5.文学本体论 6.劳动说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二、简答与论述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的含义 2.话语 3.话语蕴籍 4.审美意识形态 5.文学

二、简答与论述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一、名词解释

1. 主导性与多样性 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 推陈出新 5 人民性

二、简答与论述

1 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

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折回注意新文学的意义。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第三编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一、名词解释

1. 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 3.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

二、简答与论述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文学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6.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一、名词解释

1. 材料 2.艺术发现 3.创作动机 4.艺术构思 5.灵感 6.直觉

7.综合 8.突出 9.简化 10.变形 11.陌生化 12.即性 13.推敲

二、简答与论述

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3.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

5.为什么说即性不是凭空出现的?

第八章文学创造原则

一、名词解释

1.艺术真实 2.艺术概括 3.情感评 4.人文关怀 5.艺术形式

二、简答与论述

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3.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5.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

6.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

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8.“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在内涵

9.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第四编文学作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一、名词解释

1.现实型文学 2.理想型文学 3.象征型文学 4.诗

5.剧本 6.小说 7.散文 8.报告文学

二、简答与论述

1.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3.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5.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名词解释

1.典型 2.特征化 3.意境 4.意象

二、简答与论述

1.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的特征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4.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的不同之处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 2.事件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4.行动元与角色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6.行动逻辑 7.视角 8.叙述者的声音9.叙述接受者

二、简答与论述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

3.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的形式

4.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的意义

6.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抒情 2.抒情性作品 3.抒情话语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5.声情并茂 6.情景交融 7.节奏 8.隐喻 9.象征

二、简答与论述

1.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

2.抒情话语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的方式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文学风格 2.创作个性 3.日常个性4.风格的简分法

5.文学的时代风格 6.流派风格

二、简答与论述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2.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3.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4.风格的基本内涵 5.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6.文学风格的特征 7.如何理解风格的审美价值?

8.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一、名词解释

1. 文学消费 2.文学传播 3.大众传播媒介 4.文化市场 5.高雅文学

6.大众文学 7.文学接受 8.文学欣赏 9.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

10 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 11 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12 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

二、简答与论述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意义: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种商品消费,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形态性质?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和联系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

8.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9.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10.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名词解释

1. 期待视野 2.接受心境 3.隐含的读者 4.正误与反误

5.共鸣 6.净化 7.领悟 8.延留

二、简答与论述

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

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

4.隐含的读者怎样形成的?

5.文学接受为审美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

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一、名词解释

1. 文学批评 2.伦理道德批评 3.社会历史批评 4.审美批评

5.心理学批评 6.语言学批评 7.文化批评 8.文学批评的标准

二、简答与论述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的关系?

4.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评模式的的区别

5.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