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朱维之写的⼀篇短⽂。作者写“我”⼩时候在⼤⾃然中———野外的天空、⼤地、飞禽、⾛兽、游鱼,找到了玩不尽的材料;⾃家房⼦前后左右空地上,栽有各种果树,棕榈和⽵林对孩⼦来说,也很有情趣。⽂章通过对野外与⾃家庭院⾃然环境的描述,说明了⼤⾃然是⼉童的⼀本读不完的⼤书,表述了对⼤⾃然的喜爱之情。 〔结构分析〕
本⽂按⽂中的4个⾃然段分为四部分。
第⼀部分,写幼年家贫,⼤⼈⽆暇关⼼孩⼦玩耍的事,于是“我”便到⼤⾃然中找玩的东西。
第⼆部分,写“我”在野外的⼤⾃然中找到玩不尽的材料。这⼀段写得很细致,先概括地写野外的⼤⾃然能引起孩⼦的兴趣,给孩⼦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再具体写哪些材料令孩⼦兴奋不已。⽂章举了三个⽅⾯的实例:⼀是飞鸟的活动与花草的形态;⼆是各种鲜花的形状与颜⾊;三是观察蚂蚁搬家与蚂蚁战⽃。
第三部分,写⾃家庭院营造的优美环境也使“我”感到可爱⽽有情趣。可分三层。第⼀层描写⾃家房⼦前后左右栽的各种果树,春天开的花好看,秋天结的果鲜美。第⼆层写⾃家房后的⽵林,⽵笋长得快,且能⾷⽤;⽵叶⾼洁、温柔、细腻。第三层写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有情趣。
第四部分,概括总结全⽂,照应⽂题,点出⼤⾃然是读不完的⼤书。 〔语意理解〕
“我幼年时,家⾥什么玩具都没有,⼤⼈们⽆暇关⼼孩⼦玩耍的事。”
“幼年”,指⼩时候,⼉童幼⼩的时候,⼀般指⼊学前那⼀段。“⽆暇”,指很忙,没有空闲。⼏⼗年前,“我”家⾥没玩具,表明家⾥较贫困。因为家穷,所以⼤⼈⾃然都忙于⽣计⾃然就“⽆暇关⼼孩⼦玩耍的事了。”
“辽阔的天空,⼴阔的⼤地,弯曲的⼩河,繁茂的花草、树⽊,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兽、昆⾍,⽔中的游鱼、蝌蚪,等等,都能够引起孩⼦们的兴趣,给孩⼦提供了玩不尽的材料。”
这句话概括地写出⼤⾃然引起孩⼦们的兴趣,为孩⼦提供了游乐的材料。前3个短语点出了3个主要对象即天、地、河。第4~6个短语分别写天、地、河中引起孩⼦们兴趣的事物,即天上的云、鸟,地上的兽、⾍,⽔中的鱼、蝌蚪,这些事物对⼉童来说⼗分新奇、有趣。最后总结出天、地、河为孩⼦们提供了游乐材料。
“当它们两军对垒时,队伍整齐,壁垒森严,开战后,打得你死我活,它们英勇奋战的精神,令⼈敬佩。”
“两军对垒”,指两军相持,排好阵势,即将开战。“壁垒森严”,⽐喻防守严密,界限划分得分明。这⼀句⽤拟⼈写法,把蚂蚁写“活”了,字⾥⾏间露出⼀个“趣”字。
“我家后⾯还有两丛⽵林和⼀株棕榈,是我最喜爱的。”
“⽵”,⽲本科植物,多年⽣,有⽊质化长或短的地下茎。杆⽊质化,有明显的节,节间常是空的。“棕榈”,棕榈科,常绿乔⽊,⾼约7⽶。⽵与棕榈两种植物都很美丽,所以,孩⼦“最喜欢”。
“⼤⾃然是⼀部看不完的⼤画册,读不完的⼤书,⾥⾯有⽆穷的奥秘、极⼤的学问、享受不完的乐趣。”
这是对全⽂的总结。“看不完的画册”,极写⼤⾃然美不胜收,处处是如诗如画。“读不完的⼤书”,极写⼤⾃然蕴涵丰富的知识,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未知。最后⼀个分句承接前⽂,对⽂题作进⼀步诠释。⼤⼤然是“⼤画册”“⼤书”,能给⼈们乐趣,能给⼈知识。 〔写作特点〕
1.理因情⽣的⽴意。
这篇课⽂作者告诉我们的意思是⼤⾃然是⼀本读不完的⼤书。为了表现这个⽴意作者从⼉时许多细微处着眼,选取了许多富有表现⼒的事物和细节来写。
全⽂围绕⼀个“玩”字来写:因为⼤⼈⽆暇关⼼孩⼦的“玩”,孩⼦才⾃⼰找“玩”的地⽅与“玩”的材料;孩⼦来到野外,看到天、地、河中的诸多动物,看到它们的形态与活动,感到好“玩”;孩⼦来到庭院,看到各种果树,看到⽵林与棕榈,有花有果,姿态柔美,也感到好“玩”。作者写“玩”,不停在“玩”上,⽽是⾃然地让⼈们体味到⼤⾃然是⼀部看不完的⼤画册、读不完的⼤书这个抽象的道理,这种理性结论是由上⾯许多⽣动、细致的描写⾃然地引发出来的。整篇⽂章有景、有物、有情、有理。
2.描写中尽显童⼼。
全⽂活泼、有诗意,在记叙与描写中,把⼀个⼉童的⼼灵⾚**地展现在读者⾯前。⽐如,第2段写⿇雀的样⼦是“蹦蹦跳跳“的,显露幼⼉的情致;写⽼鹰,盘旋、猛扑,让⼈感到威猛雄健。写蚂蚁有灵性、连搬家都井然有序;写花草,红、黄、紫、蓝,五颜六⾊,单瓣、重瓣、四五瓣,形态万千。第3段写庭院的树⽊亦然。透过这些描述,仿佛让⼈看到⼀个幼稚可爱的⼉童正在天地之间痴迷地欣赏与探究。 教学建议 〔教学⽬标〕
1.通过阅读课⽂,使学⽣明⽩⼤⾃然⾥有⽆穷的奥秘和极⼤的学问,是⼀本读不完的⼤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认识6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然称为⼀本读不完的⼤书。 2.认识6个⽣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操作要点〕
1.激发情趣,导⼊新课。
有⼀本书很⼤很⼤,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书呢?(⼤⾃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去书中感受⼤⾃然,⼀起寻找答案吧! 2.⾃由读课⽂,⾃主感知。
(1)学⽣选择⾃⼰喜欢的⽅式读课⽂,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让学⽣⾃主选择读书⽅式,并引导学⽣整体把握⽂章内容,通过初读,让学⽣对课⽂有初步理解。) (2)⼩组互动:互读课⽂,进⾏正⾳。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浅显理解课⽂的基础上,感受⼤⾃然花草树⽊、⾍鱼鸟兽给⼩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出⽰课件:⼤⾃然中的鸟语花⾹。
看后同桌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课⽂,注意引导学⽣在互读、互听、互学中读好描写优美景⾊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在⼤⾃然中玩耍的愉悦⼼情。
(2)把体现⼩作者仔细观察的句⼦找出来读⼀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种好习惯。
(3)启发学⽣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读了课⽂有什么感想,引导学⽣说出⾃⼰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然中的哪些现象?
(2)你享受过⼤⾃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然中花草树⽊、⾍鱼鸟兽其中⼀种进⾏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学语⽂阅读资源》中相关⽂章。 资料
〔棕榈〕常绿乔⽊,茎呈圆柱形,没有分枝,叶⼦⼤,有长叶柄,掌状深裂,裂⽚呈披针形,花黄⾊,雌雄异株,核果长圆形。⽊材可以制器具。通称棕树。
〔细腻〕物体表⾯精细光滑或描写、表演等细致⼊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