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点推荐】新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1练习试卷

2021-10-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重点: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成就。 2.难点: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教材整理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1.历史背景

(1)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激烈斗争。

(2)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外交方针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具体表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3.主要成就

(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2)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误区警示] “一边倒”不等于放弃独立自主

“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也不意味着中国绝不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交往。

教材整理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原因: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经过

①1953年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创造性地提出。

②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在中印、中缅的联合声明中将其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卷,为您推荐下载!

- 1 -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影响: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参加日内瓦会议

(1)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时间:1954年。

(3)主要成果: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3.参加万隆会议

(1)时间和地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

②促使更多的亚非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教材整理3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条件

(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的决议。

[误区警示] 1971年中国恢复而不是获得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获得”,这是因为在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理应取代台湾国民党集团,享有在联合国的一切权益,故1971年的中国不是“重新加入”联合国,也不是“获得”合法席位,而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教材整理4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美苏争霸激烈,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和愿望。 (2)经过

1971年 1972年2月 1979年初 2.中日建交 (1)背景: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卷,为您推荐下载!

- 2 -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20多年对抗的结束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3)意义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②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3.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 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和平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开创了外交新局面,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探究点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史 料 史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解 读 史料的出处说明论述的是有关中印两国关系的,强调中国和印度达成一项协议。 史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史料反映了和平共处五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项原则的主要内容,“被将会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是理解史料的关键。 【史料应用】

(1)史料一所说的“某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

【提示】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卷,为您推荐下载! - 3 -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等互惠、和平共处。

(2)根据史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 【提示】 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 【史论拓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③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 (2)意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探究点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史 料 史料一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史料二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的变化。 【提示】 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2)根据史料二,分析影响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卷,为您推荐下载!

- 4 -

解 读 史料反映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两个层次,省略号前强调“紧迫感”,省略后“改善”“接近”是理解史料的关键。 史料反映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和愿望,注意冒号后的信息。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提示】 因素: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

【史论拓展】 对中美关系的全面认识

(1)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是中国外交局面转变的关键。受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影响,西方国家在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大多未与中国建交,而中美关系的缓和使国际上出现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2)中美《建交公报》是对中美《联合公报》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对“一个中国”的立场和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上。另外,从影响看,中美《联合公报》为以后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奠定了基础,中美《建交公报》则使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由于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台湾问题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这预示着中美关系不会一帆风顺,曲折发展在所难免。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当时的影响不包括( ) A.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外来侵略 B.有利于中苏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C.有利于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D.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解题模板】 抓关键 理解“中苏条约”之所指,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项符合“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正确,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争取世排正误 界和平”,正确,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正确,与题意不符 验结论 条约解决的是中苏问题,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加强无关,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1.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一行动表明,新中国执行的外交政策是( )

【导学号:72710052】

A.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

B.“一边倒” D.不结盟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卷,为您推荐下载! - 5 -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解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史实,故选B项。 【答案】 B

2.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是新中国外交务实的鲜明体现。故选A项。 【解析】 A

3.读下面“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增长示意图”。据此图分析,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政策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解析】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因此,支持票数的增长,一方面说明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西方国家不是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而是被迫对中国和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做出了让步。 【答案】 C

4.1972年,有1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从而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②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苏同盟关系的加强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④ C.①②

B.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发生于1979年,③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与题干现象无关。故选A项。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卷,为您推荐下载!

- 6 -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卷,为您推荐下载!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