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案

2021-06-0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备课时间: 上 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识作者,知背景,朗诵并默写本诗。 2、抓“情语”,诵读涵泳,品味作者情感。 3、品“景语”,赏析艺术手法,感受诗中美景。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把握诗歌情感。 2、赏析诗歌中写景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学讲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 满文军《望乡》(课前播放) 今人通过歌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古代漂泊在外的游子,又是怎样寄托自己的羁旅之愁、故乡之思的呢? 以诗传情。 这些表达羁旅思乡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年,仍然响彻在我们耳畔。 学习札记: 一、自主先学 (一)学习助推器 1、走近作者 :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2、背景简介: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 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 3、解读诗歌的十个切入点: (1)题材类别 (2)题目 (3)情语 (4)景语(意象) (5)语言(炼字、省略、倒装、活用、对仗等) (6)手法 (7)章法结构 (8)细节 (9)知人论世 (10)注释 4、羁旅思乡诗资料链接(详见补充材料) 5、小组合作整理羁旅思乡诗的名句:

1

学生活动: 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并在笔记上摘录重要知识点,为下一步读懂诗、鉴赏诗做好学习铺垫。 (二)预习感知: 1、为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唱和( hè ) 宦(huàn )游人 淑(shū )气 绿蘋(pín ) 2、字词释义 宦游人:离家做官的人。 物候:自然现象变化反映出的气候不同。 淑气:春天温暖的气候。 绿蘋:浮萍。 古调:指陆丞的《早春游望》诗。这里是赞美陆诗的情感基调有古人之风。 3、诗歌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和诗,即在别人诗读后,自己也依韵附和一首。晋陵,即陆某为官之地,今江苏常州。 陆丞:姓陆的县丞。县丞是县令的辅佐官。《早春游望》是陆丞原诗的题目 4、用诗意的语言解读诗歌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仿佛渡江而来染上春色。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使浮萍逐渐变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满手巾。 学生活动: 1、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及资料讲解疏通诗句, 4、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本诗。 老师活动: 1、针对出现的问题纠正、点拨、指导。 5、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2

参考答案: 1、宦游人面对江南春日美景而引发的人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2、“独”、“惊”、“归思”。“独”——孤独、寂寞;“惊”——惊而怪、触景生情,惊中思乡。“归思”二字直接点明思乡情怀…… 学生活动: 1、小组代言人到黑板圈点诗歌中的关键词,讲解以上问题,把握本诗主旨情感。 2、自由朗读――组内互读――小组推荐同学班级展示,有感情朗诵本诗。 二、合作探究 1、诗歌中间两联的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拟人的手法 步骤一:(明手法) “渡” “催”两字用了拟人手法 步骤二:(释含义) “渡”字写出了梅柳仿佛渡过长江就染上了迷人的春色; “催”字写出江南那温暖的春的气息,似乎在催促着黄莺婉转早啼 ; 步骤三(作用) 这两个动词赋予“梅柳”“淑气”人的性灵,表现了春之暖,春之浓,春之生机勃勃,把江南早春的气候变化描摹得淋漓尽致。 (2)化静为动 “出”写出了云霞从海面涌起,曙光四射; “渡”梅柳仿佛渡过长江就染上了迷人的春色,写出了春光自江南而江北逐渐降临的特点; “催”江南那温暖的春的气息,似乎在催促着黄莺婉转早啼,突出了江南春鸟一声紧似一声,欢鸣的特点; “转”春光使浮萍逐渐变绿,暗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如中原三月的暮春; 这四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的静态景物贴切传神地用动态表达了出来,从而使画面呈现一种流动的美感、美妙的意趣,使人感受到春光的脉动。 (3)乐景衬哀情 江南的新春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起,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梅花已开,杨柳抽绿,仿佛梅柳一过长江就染上了迷人的春色。温暖的春的气息,似乎在催促着黄莺婉转早啼;明媚的阳光,也使水中的萍草渐渐变绿。 (描述) 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鸟语花香,色彩鲜明,春光明媚的江南春景图。(概括) 作者正是以明媚春景衬托思乡哀情。 学生活动: 1、按小组探讨此问题,组内同学相互补充,写出最佳答案。 老师活动: 1、深入小组内部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

三、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 1、针对以上讨论的问题,抽取小组到黑板展示答案并讲解。 老师活动: 1、明确诗歌鉴赏艺术手法题答题步骤。 2、提示羁旅思乡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四、质疑拓展: 学生活动: 1、针对小组展示内容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老师活动: 1、解疑答惑。 五、课堂检测: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赏析。(3 分)(可选其中一种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以乐景写哀情(1分)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图。(1分) 以明媚春景衬托思乡哀情;(1分) 或色彩、衬托、比喻。 学生活动: 1、学生做检测题,抽取两位同学到黑板作答 2、参照参考答案,学生互批试题,给出得分。 老师活动: 1、针对学生做题存在的问题再作讲解。 六、小结、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思考:

4

学生活动: 1、学生结合知识铺垫及本课所学先自己总结。 老师活动: 1、教师补充强调重点。 诗歌中写景常用的手法: 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 空间角度 感官角度 色彩搭配 动静结合 化静为动 以动衬静 乐景衬哀情 哀景衬乐情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 明暗结合 虚实结合 联想想象 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 等 七、布置作业 1、在默写本默写《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诗歌鉴赏: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1】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 (1) 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4分) 参考答案: (1)虚实结合(1分)。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1分)。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1分,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亦可)。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1分)(如果答“借景抒情”并作解析给2分) (2) 结合全诗,说说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①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四句,写朋友前不久在并州做了吏曹一类的小官,诗人见到河堤上的青草,想起了身着青袍的友人,他思友心切,心潮起伏。)②知音难遇,怀才不遇的感慨。(“世上”一联借九方皋的典故,既是自叹,也是为友人不得重用而惋惜。)③归隐之思。(尾联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退隐的心愿。)(写出一点1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