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2022-06-09 来源:好走旅游网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 通过综合.协调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融入社会。

康复医学 具有理论基础.评定方法和治疗技术的医学分支,是促进伤.病.残康复的医学。它研究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20世纪20年初创期;40年代建立期;50-80年代成熟期;80以后发展壮大期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关系(深刻领会) 康复医学不仅是医疗的延续,而应与临床医学同时并进,应该从医疗的第一阶段就开始进行。康复医学应贯穿于疾病的整个救治过程中,只不过在疾病的不同发展时期采取的康复手段有所不同 工作对象 主要使用方法 目的 临床医学 疾病 药物.手术 治愈 康复医学 功能障碍(残疾) 训练.教育 回归社会 康复功能评定:“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P53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肩

1.前屈上举≥150° 2.外旋>40°

3.内旋(手背后伸)手可触及T12 为正常

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n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n 以团队工作进行工作 n 涵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第 1 页 共 8 页

疗.心理治疗和矫形器应用 n 贯彻早期介入.综合措施.循序渐进.主动参与原则 ★物理治疗(名解) 是康复治疗的主体;使用各类物理因子进行治疗;声.光.电.磁.热.冷.力(运动.压力);包括有 运动治疗.器械治疗.手法治疗 运动治疗 物理治疗的主体,在恢复.重建功能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 器械治疗(物理因子) n 物理因子:电.光.声.磁.热.冷.水等 n 共性作用:À消炎止痛 Á改善血循环,促进代谢Â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 ★电疗法:低频(0~1000Hz) 中频(1~100kHz) 高频(100kHz~300GHz) ★高频电疗法适应症1外科皮肤及皮肤组织.软组织.淋巴血管炎.关节炎.脊髓炎.挫伤.冻伤.阑尾脓肿.术后感染;2内科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胆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溃疡.前列腺炎 ;3儿科支气管炎.肺炎;4神经科疾病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 坐骨神经炎.偏头痛等;5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6皮肤科疾病脓疱疹.带状疱疹.痤疮等;7五官科疾病耳鼻咽喉感染.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 禁忌症1出血倾向2活动性肺结核3心功能代偿不全4恶性肿瘤5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 体内有金属物7颅内压增高8青光眼.妊娠 临床常用短波(3~30MHz).超短波(30~300MHz)疗法,对炎症效果好。

★脑卒中的康复(病例20′要点:临床表现,评定内容,目的,时期,原则)P158 脑卒中( stroke)则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

第 2 页 共 8 页

临床表现:(1)一般特点:由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人多见 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例病前有肢体无力及麻术.眩晕等TIA前驱症状 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至2天内达到高峰 除脑干梗死和大面积梗死外,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

(2)主要功能障碍:三偏 偏瘫:一侧肢体活动障碍 偏感觉:一侧感觉障碍 偏盲:一侧视力障碍 言语障碍:失语症 认知障碍:无法认清家人.地点.时间等 吞咽障碍:进食.喝水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 日常活动能力障碍:洗梳.穿衣.进食等 大便小便障碍:二便失禁 诊断 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 具有脑梗死的一般特点,神经症状和体征可以用某一血管综合征解释者 应当考虑急性脑梗死的可能 再经脑 CT/MRI发现梗死灶,或排除脑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等,诊断即可确定 治疗(2)超早期溶栓治疗 (3)抗凝治疗 (4)

脑保护治疗(5)降纤治疗(6)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外科治疗 (8)一般治疗 康复评定目的:在一般和特殊疗法的基础上,应尽早进行;对病人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以降低病死率,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 脑组织的可塑性神经细胞不具有再生性;但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可塑性,存在不同于再生的其他恢复机制,康复训练能促进脑功能的重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第 3 页 共 8 页

与偏瘫有关的功能障碍:异常运动模式 :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肌痉挛;紧张性反射活动的再现 ;运动协调控制障碍 ;平衡功能异常 康复评定的内容:急性期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语言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心理评定;生活质量评定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用以确定患者有无昏迷及昏迷严重程度。G CS分数 ≤8分 昏迷状态9-12分 中度损伤13-15分 轻度损伤 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 ;Bobath运动功能评定法 ;简化Fug-Meyer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法 ★Brunnstrom恢复6阶段理论(教员特别强调,记熟!) 阶段Ⅰ驰缓状态 软瘫期 阶段Ⅱ 出现肌张力,联合运动 硬瘫期 阶段Ⅲ 进入痉挛.共同运动.原始姿势反射 硬瘫期 阶段Ⅳ 出现分离运动 硬瘫期 阶段Ⅴ 分离运动增强 恢复期 阶段Ⅵ 运动运动基本正常 恢复期 ★康复目标 采用一切有效的措施预防脑卒中后可能发生的残疾和并发症,改善受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即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时机选择 大量临床康复实践表明,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为避免过早的主动活动使得原发的神经病学疾患加重,影响受损功能的改善,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 4 页 共 8 页

1.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早期康复的时机

2. 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订,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3. 康复治疗贯穿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做到循序渐进 4. 康复治疗必须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 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疗法等 急性期康复治疗(1-3周):发病后1~3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1~2期 康复治疗的内容 :肢体活动:被动活动+主动参与 ;肢体正确摆放; 体位正确变换; 刺激感觉神经; 心理疏导 恢复期康复治疗: 恢复早期是发病后3~4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2~3期;恢复中期是发病后4~12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3~4期;恢复后期是发病后4~6月,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5~6期。

康复内容:翻身.坐起和站起训练 ; 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 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造,使患者重返社会 脑卒中并发1肩部问题2痉挛与挛缩3吞咽困难4下肢深静脉血栓5肺炎6压疮7抑郁 ★作业治疗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根据患者的功能状况,选择适应其个人的作业活动 目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 5 页 共 8 页

如木工,金工,皮工等;编织作业;日常生活活动;认知作业;书法.绘画等。

★颈椎病的康复(分型特点)P219 ► 颈型:多见于青壮年,症状较轻,以颈部症状为主,预后好,多可自愈 ► 神经根型:最常见,造成神经根病 ► 脊髓型:造成脊髓损伤,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 椎动脉型:产生椎动脉压迫 ► 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 混合型 颈型 症状:颈肩部不适.僵硬.疼痛.活动受限 体征:颈部僵直,颈肌紧张,颈部有压痛,颈部活动范围缩小,颈部活动时颈痛 神经根型 症状:颈肩痛伴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麻木及酸软等根病症状 脊髓型 症状.体征:因颈髓受压出现的不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神经元性膀胱和肠道。

椎动脉型 症状:以短暂阵发的姿位性眩晕为主的脑缺血症状,症状出现或消失与头颈活动有关 交感神经型 症状体征:肢体和心血管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颈椎病康复治疗 一卧床休息;二理治疗中 高频电疗,原则:急性期,宜无热量.短时间;慢性期,微热量.相对长时间。①超短波或短波: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颈椎牵引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 禁忌症:脊髓压迫严重或牵引后症状加重者禁用 硬膜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的脊髓型慎用 颈椎牵引①作用:通过对颈椎牵伸的生物力学效应,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使椎间隙或椎间孔相对增大以缓解对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刺激.压迫,

第 6 页 共 8 页

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减少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周缘外突的压力,有利于外突组织的复位。②方法:可取卧位或坐位。牵引时宜全身肌肉放松。掌握牵引角度.牵引时间和牵引重量三个要素,以达到颈椎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P223冻结肩(肩周炎)发病三阶段★:

1.急性期(冻结肩进行期) 2.慢性期(冻结期)

3.功能康复期(解冻期) 诊断要点 :

1.肩关节疼痛 。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萎缩无力; 2.肩关节活动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康复评定内容。

影像:CT征象①突出物征象②压迫征象③伴发征象 MRI表现①突出物与原髓核在几个相邻矢状面上都能显示分离影像。②突出物超过椎体后缘重者呈游离状③突出物的顶端缺乏纤维环形成的线条状信号区,与硬模及其外方脂肪的界限不清④突出物脱离原间盘移位到椎体后缘上或下方。如有钙化,其信号强度明显减低。

腰椎牵引应用原则:1急性期腰痛和患侧下肢疼痛剧烈的一般不急于行牵引治疗,可卧床休息,用解热镇痛药减轻疼痛,用甘露醇.利尿剂及地塞米松减轻神经根水肿,待疼痛减轻后再行牵引治疗。2对于侧隐窝狭窄明显,下肢直腿抬高度数小于30°的患

第 7 页 共 8 页

者,可试行慢速牵引,牵引重量从体重的10%逐渐增加,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慢速牵引1-2次,若患者出现腰痛和患侧下肢疼痛减轻,可行快速牵引。3慢速牵引5-7次或快速牵引2次,疼痛症状无缓解者,建议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慢速牵引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腿痛,急性腰扭伤,腰椎小关节疾患。禁忌症:对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肺疾患的患者应特别谨慎,另重量不可过大。

★快速牵引 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假性滑脱,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禁忌症:重度腰椎间盘突出,腰脊柱结核和肿瘤,骶髂关节结核,马尾肿瘤,急性化脓性脊柱炎,椎弓崩裂,重度骨质疏松症,孕妇,腰脊柱畸形,较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