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艺术发展综述

2024-05-01 来源:好走旅游网


环境艺术发展综述

环境艺术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卜分密切,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城市、居住小区以及住宅的室内外环境、工作区域的环境越来越美,越来越科学化、现代化,越来越

有文化、艺术的内涵。中国当代环境艺术崛

起和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一、什么是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又被称为环境设计),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和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说法。这里先引用八卷的环境艺术丛书主编、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的环境艺术定义。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功能,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伯环境艺术定义,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具有权威性、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定义。他虽然声言这只是从艺术角度讲的,是“作为艺术”的环境艺术定义,但是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门类艺术的陈腐观念。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在多伯定义的基础上,我将环境艺术的定义概括为: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中国美术报》,1987,16)人们对环境艺术化的需求国是世界上富有环境艺术遗产和经验的国家,尽管环境艺术这个术语是从国外引进的。但这方泽坛充分体现了环境艺术的场所性决系性、对话性、生态性。环境艺术是场所艺术。

二、环境艺术在中国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界人七携起手来,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保障人类健康永续发展而努力。“情绪球”的生物学值,北半球表示正的情感,南半球表示负的情感。赤道是中性的,没有生物学的紧迫性。

1.环境艺术在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华沙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建筑·人·环境”,首次揭示出建筑学的环境艺术与环境科学”的性质。大会的宣言明确指出:“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这一宣言对中国建筑界影响很大。我国环境艺作为学科和行、世,白1985年起步。1985年,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中青年建筑师座谈会。建筑作为环境艺术的性质,在会上引起广泛的重视,与会的建筑师重温了《华沙宣言》。1995年元月,中国建没文西环境艺术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优秀作品”(1984—1994)评选结果公布。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空前的加速加大。城市建设宅区的建设速度与规模也是空前的。城市广场、街区、公共建筑、私人住宅开始加强环境设计与装修。环境设计与施工队伍急剧膨胀,每年的产值高达数百亿上下亿之多。这些环境建设都存在着十分迫切的艺术文化要求。

2.国内建筑、美术和环境界有识之士的推动

1981年,国际建筑师大会的“华沙宣言”是形成环境艺术燎原之势的火种。宣言指出:建筑学足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此次大会首次把建筑的本质看作环境艺术。至此,进人环境建筑学的历史时期,开始r建筑学观念上的又一次革命。宣青还指出:建筑师的责任是,“要把已有的和新建的,自然和人造的因素结合起来,并通过

设计符合人类尺度的空间,来提高城市面貌的质量,应保护和发展社会的遗产,为社会创造新的形式,并保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建筑学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宣占中部得到了窄前的扩大和加深.建筑学观念开始进入一个新纪元。《学报》《美术》杂志和《中国美术报》,这些在《人民日报》、《光明时报》、《科技H报》、》《文汇报》、《中同环境报》、《中国城市导报》、《中国市容报》等等大量媒体上都有所反映。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环境艺术》专题版,受到广泛关注。

综上所述,如果说当代环境艺术在中国崛起的标志.开始}:1979年机场壁画的诞生,1982年城市雕塑的全面启动,1985年的美术运动;那么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1981年华沙宣言的传人,建筑界、美术界、环境界有识之士的呼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我国环境艺术的现状

我认为,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目前处“正在上路”的阶段。因为环境艺术在我国“有行无思”,还没有成业。近来年,我国虽然有大量环境是艺术实践,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科,在我国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更没有进行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环境艺术处于“有行无思”、“有行无业”、尚未成熟状态。所以,规划师、建筑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有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因为对规划师、建筑师等作用不够,使这些项目完成得不够好,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亲切柔和的感觉,满足远近不同景脱尺度的需求.形成亲切宜人、神圣悠远的意境。环境艺术刨作从脚底板开始,也意味着从阅凄大地、体验环境的需求和可能开始,从研究材料的优势和特点开始。在成都活水公园和合江亭两处的府南河边,我看到两处露天剧场,都没有很好地发挥当地滨水绿化富的环境优势,把舞台靠着河岸摆,屁股对着河心,形成义高又陡的河岸。我设想,如果能够把河岸边降下来,做成开敞式舞台,水陆两用的舞台,能进行水陆联合演出,那将是多么的精彩的情景啊!而且,两个舞台

在材料和造型上考虑与环境的协调不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导作用。

三、怎样提高环境艺术水平

要提高我国整体的环境艺术水平,最重要的是要从观念、理论上解决问题。够,前一个舞台用了不少不锈钢材料,后一个舞台造型上给人张牙舞爪的感觉,大有压倒对岸合江亭这一主景的气势,这些做法都值得斟酌。

1.认清环境艺术的概念

关于环境艺术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也缺少概念性的叙述。1987年,我在《时代呼唤环境艺术——关于环境艺术的思考与建构》一文中关于环境艺术的性质、特点和种类曾提出:“环境艺术是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环境艺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更宏观的、关乎总体效果的问题,它是总体设计的艺术。”“环境艺术依其具体对象的范围、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门类:国土艺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室内设计艺术、家具艺术、雕塑、壁画、工艺美术等。凡需要考虑环境进行总体设计。

2.明确环境艺术创作的起点

有人问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菲利浦·约翰逊:你的建筑创作从哪里开始呢?约翰逊答:从脚底板开始。这不愧是大师的回答。大师是从脚下开始,体验未来完成的空间环境的主人角色的。中国园林、中国建筑是十分重视脚底板的感觉、接触的感觉的。作为景观尺度层次来说,这是“零层次”,不是视觉的感受,而是接触的感觉。特别是纪念性建筑,十分重视地面的作法、材料的选择。当你走在天坛、地坛大青石板铺成的神道上,

你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天安门前御河桥和北海大桥的汉白玉栏杆,远观有清晰的轮廓,近看有精美的石雕,可依可靠、接触人的地方都是圆润的线脚,给人计的艺术,可以说都有环境艺术问题”。当时,我是从现象学角度考察和分析环境艺术问题的。广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城市:“环境艺术化”的工作。狭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环境中的每个对象(环境艺术作品)环境化的设计。

3.环境艺术的评价标准与条件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诺伯特·舒尔茨提出的“城市意象”,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的“建筑意”,都是对环境艺术综合效果提出的高层次的目标。追求相应的意境。高水平的环境艺术作品,不能只满足了“艺术的环境化”,更要追求“环境的艺术化”,即不但要有“境环境艺术的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和无定性。一个环境艺术作品,不能象一幅画、一尊雕塑、一栋建筑物那样,有简单而明确的评价标准。艺术作品的评价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环境艺术作品的评价涉及多种评价标准。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才能协调多种标准各执已见的分歧。否则这些标准可能是社会标准、生物标准、功利标准、民族标准、地理标准⋯⋯以至于物理上的亮度、噪音、振动标准等等,会使人无法正确评价一个环境艺术作品的好坏。为了能在多种评价标准下做出适当的选择,我们要有多元化、多样化、一元化、主流化的辩证统一的思想。在这里,千标准、万标准,我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是第一标准、主流标准。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一样,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也是有层次的。它会有由实用层次、千篇一律克意”,更要有“意境”,达到“精神家园”的层次。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环境艺术的灵魂。创新又是有层次区别的。真正属于原创性的创新是十分罕见和殊为珍贵的。所以,不能苛求每一个环境艺术作品都是原创性的创新。

我认为,即使是引进克隆或者模仿、移植,也应当有所选择,应当在判断优劣的前提下决定弃取。总之,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建设上,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规划设计等方面,当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思想观念、理论概念上实现新的突破,才能够达

到新的高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