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

2022-04-20 来源:好走旅游网


《石壕吏》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伟大诗人之一,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一生经历了很大的转折,他从炫耀自己的家族转到关心国家命运,从抒写个人的情感转到关心人民的疾苦,是艰苦的生活使他变得伟大,是多难的命运升华了他的才华。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一时间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的杜甫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石壕村,去重温那段兵荒马乱的历史,感受诗人心系苍生的情怀。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及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3、了解藏问于答的写法及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

4、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军官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背景链接】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政权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而《石壕吏》讲述的这个故事是作者亲眼目睹的当时生活中真实的一幕。

【读音停顿】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疏通文意】

暮 投石壕村,有吏夜 捉人。老翁逾墙 走,老妇出门看。 .......

 暮:傍晚 投:投宿  吏:差役 捉人:抓壮丁  逾:越过 走:跑,逃跑

译文: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正碰上有差役在趁夜抓壮丁。老翁吓的翻墙逃跑了,老妇赶忙出门察看。

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 呼:喊,叫嚷 一何:多么  啼:哭 苦:悲苦,凄苦

译文:差役的叫嚷多么暴怒!老妇哭得又是多么悲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 前:上前

 男:儿子 戍:防守

          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新近,刚刚

存者:幸存的,活着的 偷生:苟且活着 长已:永远的完结 人:指男人

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所以“母未去” 裙:泛指衣服 老妪:老妇 从:跟从

应:应征 役:兵役 犹得:还能够

译文: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话:“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幸存的暂且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的完结了。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怜)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您让我跟您连夜归营,赶快去应征河阳的兵役,还能来得及给军营准备早饭呢。

夜久语声绝,如闻 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 夜久:指夜深

 如:好像 泣幽咽:低声的哭泣  登前途:指向前赶路

译文: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我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泣。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了别。(老妇已被差役抓去服役了)

【整体把握】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夜宿石壕村时目睹差役在一村民家强行征夫的故事。

2、全篇是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明确:捉人。

3、这户村民有哪些家庭成员?他们苦命在何处?

明确:儿子: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 儿媳:出入无完裙; 孙子:尚在乳下;

老妇:老年丧子,暮年从军; 老翁:妻离子散,有从军之忧。

4、划分结构,说说这首诗的写作顺序。

明确:第一部分(1):致词的由来:有吏夜捉人。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2-3):致词的内容:重大牺牲、家中现状、自请应役。这是故事的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4):致词的结果:独与老翁别。这是故事的结局。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合作探究】

1、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交待了什么内容?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明确:时间:深夜;地点:石壕村;人物:老妇、老翁、捕吏、诗人;事件开端:吏夜捉人。

预示灾难降临的句子:有吏夜捉人。 2、“暮投石壕村”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明确:封建社会,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而作者暮色苍茫才投宿小村庄,可以设想战乱不敢走大路,或者城镇已经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不仅点明投宿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状。

3、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

明确: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

这句诗起到渲染紧张恐怖的气氛、总领全文的作用。

4、老翁为什么要“逾墙”?

明确:家国之间难以两全,但必须保存男丁。 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 “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恨差役、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6、“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

明确:是诗人、官吏在听。

7、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

明确:(1)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

(2)老妇家中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和因乳孙而未离去的没有完整衣服的一个儿媳,家庭现状极其凄惨。

(3)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儿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

8、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兵役之苛酷,战争之惨烈。

9、老妇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有什么用意?

明确: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免于“捉人”。

10、差役是否大发慈悲放过老妇了呢?请从书中找依据。

明确:没有。

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知道老妇已被捉走。

11、促使老妇急请服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掩护家人。官吏急于抓人,置老妇的苦苦哀求于不顾,因急而逼。在不断逼问、逼迫之下,老妇只能急请服役。 1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有人在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假如没人哭,作者为何有此感觉?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和家破人亡的老翁。还有家家户户被抓走遗留的可怜百姓。还有杜甫。错觉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

13、杜甫为什么没有被抓走呢?

明确:因为杜甫当时做的是华州司功参军,在免除军役的名单当中。

14、杜甫为什么对悍吏捉人保持了沉默?甚至都没有安慰老翁呢?

明确:从时代背景看,这场平叛战争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杜甫支持并希望它能够获胜!这难以避免地需要人民从大局出发,做出牺牲。 他也很同情百姓在这场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境遇,他也很憎恨官吏

的残暴!但是一人之力无法改变当前局势,作者内心痛苦且无奈!

15、诗中的老妇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聪明机智。老妇提出要自己和差吏去军营,避免了孙子、儿媳、老翁受到伤害;

勇于献身。不让老翁去,而是自己前往。 总之,这位老妇人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一个缩影,她身上具有聪慧、善良、无私的宝贵品质。

16、分析石壕吏的形象。

明确: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17、归纳主旨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18、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这是“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

19、根据老妇的答话补充石壕吏的问话。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明确:汝家有男丁否? 尚有他人否? 内室是何人? 一定还有人! 还有他人否?

20、诗歌题为“石壕吏”,诗人为什么却没有正面描写“悍吏”?

明确:(1)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2)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目前这场平叛战争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作者支持这场战争,并且希望此战获胜。他同时也明白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对统治阶级爪牙的凶横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写作特色】

(1)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2)藏问于答。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

(3)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 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

【课堂小结】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的差役乘夜捉人的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诗既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壕吏》中,表现人民长期深受兵役之苦(或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2)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体现了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B、“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人已被官吏抓走了。 C、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一个饱受欺凌的老媪形象。其中,恶吏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

D、本诗既抒发了诗人对人们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

答案:C

3、诗人写此诗表现出他思想上的什么矛盾? 答案: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