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的密切关联

2023-03-02 来源:好走旅游网
外国哲学研究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的密切关联

姚卫群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关键词:印度哲学;正统六派;梵;解脱

摘 要: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流行的主要思想派别都有明显的宗教背景,而宗教教义则大多带有思辨色彩。印度正统六派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圣典奥义书中的主要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古代哲学的主体。佛教等非正统派别则提出了具有极高理论价值的哲学体系,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对当今人类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B3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8)01-0038-06

  印度自古以来既是一个宗教极为盛行的国家,也是一个理论思维十分发达的国家。印度历史上的哲学与宗教一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多方面。本文此处仅就这些关联及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蕴含的积极文化价值谈几点看法。

[1]

三派是顺世论、耆那教、佛教。

(P8)

正统六派是属于婆罗门教系统中的哲学派别,它们都与宗教思想有着程度不同的关联,这在各派中都有具体表现。

吠檀多派是印度哲学中的主流派别,它提出的理论在印度思想史上影响巨大,一直到近现代仍然在印度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派哲学理论有着典型的婆罗门教背景,它继承和发展了奥义书中的主要婆罗门教思想,认为“梵”或“阿特曼”是一切的根本,既是一般自然现象的根本因,也是众生生命现象中的主体。

梵在吠檀多派中常被赋予造物主的色彩,具有神的特性。但它与一般的神又不同,因为虽然世间事物来源于梵,但梵与事物又无本质上的差别。吠檀多派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等认为,事物与梵是不二的,梵作为神有一种幻力,这种幻力就是人的无明,它使人将事物看作是有别于梵的独立存在。这就引起人去追求不实在的东西,

一、哲学派别的宗教背景

印度古代的哲学派别多数属于宗教哲学派别,非宗教的哲学派别也有,但为数甚少。印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有所谓正统六派和异流三派。所谓正统派与非正统派的划分标准是按一个派别对待吠陀

(现存

印度古代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的态度来确定的。尊奉吠陀权威的派别被称为正统派,不尊奉的则被称为非正统派或异流。

正统六派哲学是吠檀多派、弥曼差派、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异流

收稿日期:2006-08-22

作者简介:姚卫群,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38・

外国哲学研究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的密切关联

[2]使人陷入痛苦。

(P430~433)

当人消除了无明,事物在本质上是痛苦的,痛苦主要有三类:

[4]

依内苦、依外苦和依天苦。

(P1245)

认识了事物在本质上是梵,不再进行无意义的追求时,也就得到了解脱。吠檀多派的这种理论具有不同于一般有神论的特性。

梵这一概念在吠檀多派中常与阿特曼概念混用。阿特曼作为宇宙或万有本体时被称为“大我”,作为生命现象主体时被称为“小我”。有情的生命现象被认为是暂时的,但阿特曼则被认为是长存的。阿特曼是轮回解脱中的领受者。

弥曼差派也是婆罗门教系统中的重要派别。此派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吠陀出现时期,这一派的特色是崇奉印度古代盛行的祭祀活动,认为祭祀具有实在的功效,他们相信吠陀圣典中关于祭祀的种种言教,认为这些言教是绝对正确的。

弥曼差派尽管崇奉宗教祭祀活动,但却又是一个反对有神论的派别。此派反对有神论是与其崇奉祭祀的基本立场直接相关的。弥曼差派相信祭祀的功效,认为祭祀行为能产生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无前”(即在作祭祀前不存在之意)。如果主张有神,那就要承认神的超自然力,就要承认在祭祀行为与果报之间起作用的是神,而不是“无前”,这会否认祭祀行为的神圣有效性。因而弥曼差派

[3]明确表示了反对有神论的立场。

(P498~503)

脱离这些

痛苦的根本方法是依靠数论派的智慧,特别是辨别自性和神我的差别。数论派也有具体的宗教修行理论,这类理论在总的方面是采用瑜伽派的学说。

瑜伽派是以宗教修持为主的派别,它与数论派关系密切。数论派侧重义理层面,瑜伽派则侧重修持方法。瑜伽派宗教修持的基本宗旨是要抑制人心的作用。具体的瑜伽实践有所谓“八支行法”,它们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禁制是修行者必须遵守的规定

(戒

律),共有五条:不杀生、诚实、不偷盗、净行、不贪;劝制是应奉行的道德准则,也有五条:清净、满足、苦行、学习与诵读、敬神;坐法是修行时保持身体的安稳,阻止外界的干扰;调息是在坐法完成后对呼吸的调节和控制;制感是对身体的感觉器官进行控制,使它们与相应的感觉对象脱离接触;执持是在修行时心注一处,即把心贯注在任选的某物之上,使之凝定而不散乱;静虑是上述执持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即心持续集中于禅定对象上;等持即三昧,是修持的最高阶段,此时仅静虑的对象发出光辉,心与禅定对象冥合为

[5]一。

(P198~203)

派的重要思想家枯马立拉和普拉帕格拉在这方面是极为突出的,他们从逻辑上有力地批判了有神论。

由于弥曼差派既崇奉宗教的祭祀活动,又反对造物主

(生主)的观念,因而此派

瑜伽派虽然一般被视为正统六

派哲学之一,但实际上此派中宗教的成分是主要的。

胜论派宗教色彩相对淡一些,但也有神的观念和业报轮回的思想。如此派在古代的重要文献《摄句义法论》5,40认为,“从最高神的思想中,创造出了来自火极微

[5]与地极微混合的宇宙金卵。”

(P47)

是一个反对有神论的宗教派别。这也是印度宗教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现象。

数论派在正统派中属于转变说的理论体系。此派认为,自性和神我结合

(相互

胜论派的

有神论观念最初不明显,《胜论经》中没有明确提及神。业报轮回的思想在胜论派中一直存在,此派也认为人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业力,这种业力将影响行为者以后的生存状态,甚至还影响到自然界一些现象的发生。胜论派中的宗教性成分所占比重较小。此派关注的重点不在宗教方面。

作用)后转变出世间事物或人生现象。数论派最初没有提神,但后期数论派在体系中也纳入了神的观念。数论派的宗教特性还表现在它也有明确的轮回观念。轮回被分成不同的道,具体有三种,即:天道、兽道和人道

(三界)。此派认为,轮回中的

・39・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七卷・第一期            外国哲学研究

正理派与胜论派类似,而且有神论的观念更突出。此派最早的经典《正理经》

4,1,19中就明确提出了神的观念,将神

[5]作为事物的原因。

(P111)

吠陀中尽管大量赞歌涉及的是宗教内容,但也有一些赞歌在表述宗教观念时明显地提出一些思辨性很强的问题。如《梨俱吠陀》10,129被后人称为“无有歌”,该赞歌论及到众神,但又认为他们是在世界创造之后才出现的,认为泰初既没有“无”,也没有“有”,将有和无联系起来思考,并将“生”与“死”、“知”与“不知”等对立的概念相提并论,表现出了明

[6]显的思辨性。

(P222~223)

此外,正理派中也

有瑜伽修行的内容和轮回解脱的观念,但这类成分不是正理派学说中的主体,它与胜论派都是婆罗门教哲学派别中宗教成分相对不多的派别。

在非正统的三个派别中,顺世论是印度主要思想流派中唯一一个不带宗教色彩的派别。此派反对印度各宗教派别的主要理论,也受到各宗教派别的严厉批判。尽管顺世论自身不主张宗教理论,但它在阐明其观念时亦大量涉及各种宗教思想。因此,顺世论的历史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宗教背景。耆那教中的哲学理论很多,形成了重要的思想体系,但其体系中的宗教理论占有主导地位,是印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

佛教既是印度的一个宗教派别,也是世界几大主要宗教派别之一。它在理论上提出了缘起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否定世间事物或人生现象中有一个最高的主体或根本因。与此基本观念相对应,佛教不认为万有是神创造的。佛教属于一个不崇奉有神论的宗教派别,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印度思想史上的主要哲学流派,除顺世论外,都属于宗教教派内的流派,有着很突出的宗教背景。这是印度哲学区别于许多国家或地区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再如《梨俱吠陀》

10,90被后人称为“原人歌”,该赞歌在论述宗教祭祀时,谈到原人,把原人看作是世间事物的根基,认为世间事物是他的部分或由他所产生。“原人歌”还把世间事物与人紧密地联系起来考虑,表现出一种认为人类本性与世界本性同一的思想倾

[6]向。

(P221~222)

这种思想倾向在后来的印度哲

学中发展成为一种影响较大的哲学理论。

奥义书是宗教思想和哲学观念交织在一起的文献汇集。印度的宗教理论和哲学观念的主要形态在奥义书时期发端。奥义书中的轮回解脱理论是宗教学说的典型形态,但这种理论又是和奥义书的主要哲学理论———梵我同一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许多奥义书的观点,业报轮回产生于人的欲望和相应的行为,解脱则要在欲望消除后才能达到

4,5~6)。

(参见《广林奥义书》4,

[7](P272~273)

所谓解脱也就是得到关

于梵的智慧,领悟到梵我同一。如果真正认识到了一切皆梵,自我即梵,那么人对外物的欲望和追求就自然没有意义了。无欲望就无相应的行为,无行为自然就不会产生业力,也不会有轮回转生及其中的痛苦,这也就是解脱。《广林奥义书》4,4,

8中说:“智者,即梵的认识者,在身体衰

[7]亡后,直升天界,达到解脱。”

(P274)

二、宗教教义的思辨色彩

印度的宗教派别为数众多,在这些宗教中,影响最大的是婆罗门教及由它所演变出来的印度教,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另外,耆那教在印度也有相当影响。各主要宗教派别的教义都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印度宗教在远古时就显示出了关注思辨性问题的倾向。这在吠陀及奥义书时期都有表现。

印度历史上重要的宗教派别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奥义书的影响。印度后世的婆罗门教继承了奥义书所具有的思辨性特色。佛教和耆那教虽然不承认吠陀和奥义书的最高权威地位,但这两个宗教派别中的不少成分也是在吸收或借鉴奥义书思想的基

・40・

外国哲学研究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的密切关联

础上形成的。这些宗教派别在重视思辨性内容方面也都沿袭了奥义书的传统。

婆罗门教在奥义书哲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六个哲学派别。这六个派别的哲学理论各有特色。

吠檀多派(主流分支)虽然将梵描述为神,但这种神所创造的事物在本质上与梵是不二的。此派并不是宣扬一种纯粹的神学,吠檀多派的最高神实际上是万有的本体或实体,它所探讨的问题涉及的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同时,在探讨认识梵

(神)的方法

了因中有果的理论,事物或人生现象的转变理论,以及所谓“三德”的理论。因中有果论认为,因在转化出果之前,在其内部已经包含了果。因和果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它们分别是事物的因位和果位。世间事物或人生现象作为果,是从自性这一根本因转变出来的。事物之所以有转变是因为自性受到了另一精神性实体神我的观照,使得自性内部的三种成分

(三德)“萨埵”

(具有喜的本质和照明作用)、“罗阇”(具

有忧的本质和冲动作用)、“多磨”(具有迷暗的本质和抑制作用)之间的平衡丧失,

[5]

促成自性开始转变。

(P150~152)

时,此派也继承了奥义书中常用的方法,认为如要真正认识梵,就只能说它不是什么,而不能说它是什么,通过不断的否定来体悟梵究竟为何物。此外,吠檀多派还分析了各种认识方式,即所谓“量”,对各种“量”的功用进行了判定。因而,吠檀多派无论是在本体论方面还是认识论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哲学探讨,此派提出的哲学理论在印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弥曼差派在强调宗教祭祀神圣的过程中,也显现了不少思辨性成分,如对言语性质的分析,对认识方式

(量)的分析等,

数论派用这些

理论来说明世间现象的生成、事物的因果关联,以及事物变化的动力和产生差别的原因等,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瑜伽派是宗教性较强的派别,但此派的宗教修持的目的是要达到数论派哲学中所说的最高境界。因而,瑜伽派基本吸收了数论派中的思辨性内容。两派在哲理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瑜伽派以宗教修持教义为主,而数论派则以哲学义理为主,两派的体系是融会贯通的。

胜论派传统上被归为婆罗门教的系统,但此派论及的宗教性成分不多,而是较多地探讨了印度的自然哲学。胜论派将世间现象划分为若干种句义

(指与概念相对应

都属于思辨性的内容。弥曼差派出于对祭祀神圣观念的维护,否定神的存在,它对无神论的论证很有逻辑性。例如,此派在反对神

(生主)造世说时论证说:如果神

是出于怜悯而创造事物,那么他应该仅创造幸福的生物。如果创造者

(神)是为了

的实在物)。这些句义涉及事物自身,事物的静的属性、动的状态,事物之间的同异

[5]

关系等。

(P358~367)

娱乐而创造世界,那么大量的创造工作将给他带来无限的烦恼。再有,如果说神没有身体,那他就不可能有创造事物的欲望;如果说神有身体,那这身体必定不是神自己创造的,还需要另外一个创造者。在世界创造之初,人还不存在,有谁能知道神存在,并证明是神创造了世界和人呢?(参见《颂释补》45~60)[3]

(P498~500)

在句义论的体系中,胜论

派还论述了其因果理论,认为因中是无果的,二者在本质上不同。胜论派还探讨了物体的基础问题,论述了“极微”概念,认为极微是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胜论派理论是印度宗教哲学中典型的积聚说形态。

正理派是印度婆罗门教中专门探讨逻辑推理和辩论规则等内容的派别。此派认为,推理的基本形式应该包括五部分:宗

(命题)、因

(理由)、喻

(例证)、合

(应

显然,在以

崇奉吠陀宗教祭祀为教义核心的弥曼差派中,思辨性的成分占有相当的比重。

数论派的宗教学说中虽然有大量轮回解脱的成分,但它的思辨特色在印度宗教史上也是很突出的。它的学说体系中包含

用)、结

[5]

式”。

(结论),即所谓“五支论

(P67~68)

在探讨五支论式的过程中,正

理派重点分析了其中的因,区分了导致推

・41・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七卷・第一期            外国哲学研究

论失败的错误的因以及引导推论成立的正确的因。此外,正理派对于胜论派中提出的不少自然哲学的观念也是认同的,但它的有特色之处还是其逻辑思维的内容。

耆那教尽管是一个宗教派别,但它的教义体系也很有思辨性。耆那教体系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命我”和“非命我”。命我是包括生命现象在内的事物中的主体。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中都有命我,甚至地、水、火、风等物体中也有命我。非命我包括物质、运动的条件、静止的条件、空间等。耆那教对命我和非命我的论述,展示了它对现象世界的基本分析。耆那教还提出了对事物的判断形式理论,认为对事物的判断可以有七种形式,即:存在、不存在、存在又不存在、不可描述、存在并不可描述、不存在并不可描述、存在又不存在并不可描述。并认为,由于事物是变化的,由于事物在地点、时间、特性等存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因而在上述每一判断

[6]形式前都应加上“或许”一词。

(P244~246)

的内容绝大部分寓于宗教派别的教义之中,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宗教哲学中蕴含的  积极文化价值  

  印度文化以其广博精深而著称于世。在这一文化中,宗教几乎渗透到其各个分支

(如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

历算、医学等等)中,哲学则是全部文化的核心。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印度古代的哲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宗教体系中的哲学,完全摆脱宗教束缚或影响的哲学派别为数极少这种宗教哲学之中。

印度宗教哲学中具有积极文化价值的成分很多,特别应提及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倡导一种思维方式,即采用否定形态的认识方法或不落两边的中道方法来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这种思维方式在吠陀奥义书时期就初步提出,后来的婆罗门教哲学派别和佛教等又进一步加以完善或突出。它强调了人们对事物的一般认识所具有的局限性,认为一般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或表面的,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有通过对这种认识的不断否定,排除各种错误观念,才能逐步体悟事物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的提出在印度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告诉人们要注意克服主观性,注意人的认识与客观外界实际情况的差距。它对于今天人们建立科学的认识论思想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二,印度古代宗教哲学强调智慧或正确的认识对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有决定性作用。各宗教一般都把现实社会描述为是充满痛苦的,认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无知或无明。众生由于无知或无明而去追求并不实在的东西,由于追求的目标达不到而陷入痛苦,要消除痛苦就要使人们获得智慧,因此,对智慧的追求就具

(主要是顺世论一派)。

但印度古代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就存在于

那教的这七种判断形式理论,强调的是一般认识不可能有最终的真理性,一般认识中的任何一种判断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此教所追求的是命我的最高状态,即摆脱了轮回或物质束缚的解脱状态,因而它的宗教教义和哲学理论是交织在一起的。

佛教的思辨性是举世公认的。佛教从探讨人生现象出发,进而又对一切现象的本性和形态进行分析,提出了涉及事物本质、认识方法、社会伦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构筑的理论体系极为宏大,涉及的哲学问题十分广博。在对事物本质进行分析时,佛教提出了著名的缘起观念,否定事物中存在着常恒不变的主体;在论及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时,佛教强调中道的观念,强调否定形态的思维方法;在论及对社会人生应采取的态度时,佛教强调了众生平等、慈悲利他、克己净心等思想。佛教所具有的高度思辨性是世界各种宗教中颇为罕见的。

总之,印度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宗教派别都很注重探讨哲学问题,古代印度哲学

・42・

外国哲学研究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的密切关联

有首要的意义。印度宗教一般极为强调智慧解脱,这种观念虽然来自宗教的思想,但对于促使人们重视知识,追求真理有积极作用。尽管现代社会人们理解的知识和智慧与以往人们的理解有巨大的不同,但对智慧和知识的探索和尊重在今天仍然是重要的,是当今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所不能忽视的。

第三,印度古代宗教哲学对世间现象的分析极为细致,这在各种宗教哲学中是不多见的。佛教和婆罗门教在这方面都很突出。佛教中较典型的是瑜伽行派,婆罗门教中较典型的是胜论派。这些宗教哲学派别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种种表现形态、事物间的关系等的分析,对于现代的科学研究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印度古代宗教哲学对事物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极为关注。佛教的缘起观把人生现象和世间其他现象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果发展序列,事物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其中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婆罗门教中的数论派将事物内部看成是不同成分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形态,用“三德”来解释事物中存在的矛盾现象,并以此来解释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形成不同形态的原因。这种思路具有辩证特性,它在古代是极为可贵的,在当今社会中对启发人们辩证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五,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存在众生

平等的观念。这种观念主要是佛教强调的,佛教在产生时就反对婆罗门教主张的种姓差别和不平等思想。佛教的无常、无我和缘起观念都与其平等观念相关,因为讲无常、无我、缘起等就是否定有一个最高的主体,反对有一个不变的主宰者。这种平等思想也是佛教能吸引信众,成为一个世界性宗教的原因之一。佛教的平等观念随其传播区域的扩大,成为印度宗教中的一个有影响的思想。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还很严重,佛教的平等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仍有其积极作用。佛教弘扬这种精神,对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有益的。

第六,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存在慈悲利他的精神。这主要是佛教所倡导的,但婆罗门教等宗教中也有这方面的一些思想表述。佛教既然认为众生平等,自然就认为应善待其他众生,反对伤害或损害别人的生命或财物,反对欺骗他人,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倡导利益众生。婆罗门教等印度古代宗教中也有类似佛教所倡导的行为规范方面的主张

(如不杀生、不妄语、

诚实等)。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它与现代文明所鼓励的扶危济困,舍己为人,诚实待人,为大众服务等精神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古印度的宗教与哲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包摄的大量内容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能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值得人们借鉴和吸收。

参考文献:

[1]楼宇烈.东方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0.

[5]姚卫群.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Z].北京:商务印

社,1997.

[2]黄心川.印度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3]S.RadhakrishnanandC.A.Moore.ASourceBookin

IndianPhilosophy[Z].NewJersey:PrincetonUniversi2ty,1973.

[4]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卷[Z].东京:

书馆,2003.

[6]姚卫群.印度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7]S.Radhakrishnan.ThePrincipalUpanisads[Z].Lon2

don:GeorgeAllen&UnwinLTD,1953.

■责任编辑/张瑞臣

・43・

                                 ABSTRACTS

TheCloseConnectionbetweenthePhilosophyandReligioninAncientIndia

YAOWei2qun

AncientIndianphilosophyhasacloseconnectionwithreligion.Themainschoolsofthoughtprevalentinhistoryallhavedistinctreligiousbackgrounds,andmostofthereligiousdoctrineshavephilosophiccontents.Thesixortho2doxschoolsofIndiahavecarriedforwardanddevelopedthemainreligiousandphilosophicthoughtintheancientsa2credliteratureUpanisads,andhaveformedthemainpartofthisancientphilosophy.Buddhismandotherunorthodoxschoolshaveputforwardthephilosophicsystemswithhightheoreticalvalue,andhaveanimportantpositioninthehistoryofthought.ThereligionandphilosophyinancientIndiacontainmuchvaluableculturalheritage,andathor2oughstudyandacleveruseofthemhasgreatsignificancefortheculturalconstructionofmankindtoday.

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Anatman”PhilosophyofBuddhism

LIANGJing2tai

Buddhistphilosophyisrichincontentandsomeofitsspeculativeargumentfocusesontheexistenceornon2ex2istenceofsoul.TheissueconcerningsamsarahasbeeninterpreteddifferentlybyancientIndianreligionandBud2dhismthatregardssoulasnon2existence.Withitsfurtherdevelopment,Buddhisminterpretsitasanatmanandstres2sesitsunityofexistenceandnon2existence,whichisaphilosophicalconstructionof“anatman”.

TheSecularasSacred:Confucius’WisdominLifeandPractice

HONGXiao2li

Confucius,founderoftheChinesetraditionalConfucianism,hasprofoundthinkingandwisdominlifeandprac2tice,whichhasexertedgreatinfluenceonthesuccessivegenerations.Nowadays,whenindividualsarethinkingaboutthemeaningoflife,weshouldhaveareinterpretationofthegoodmeritsofConfucianethicsandthepopularizationofitseternalvaluefromnewperspectivesaswellasitswisdominlifeandpracticeembodiedinhisethics.

PoliticalPhilosophyandMetaphysics

———AStudyoftheGermanTraditioninPoliticalIdeas

XUYou2yu

ThispapergivesacomparativestudyofBritishpoliticalphilosophyrepresentedbyJohnLockandGermanpoliti2calphilosophyrepresentedbyKant,FichteandHegelandfocusesontheirdiscussionontheoriginofthegovernmentpower,thepeople’srightagainsttyranny,thedivisionoflegislation,administrationandjudicatureandtheircontrol,theoriginofprivatepropertyandlegitimation,theissuesconcerningwar,womenandmarriage.ThepaperconcludesthattheGermantraditionbasedonthemetaphysicalspeculationasitstraitsandmeritsisnotadvancedbecauseofitsseriousdefects.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