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2022-07-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一)问号使用的错误

(1)怎么了?你不会做?

问号是句末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句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2)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

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问句用逗号,不用问号。例句(2)是选择关系,因此,应该把这两句中的前一个问号都改成逗号。

(3) 我们正在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疑问短语或疑问词作句子成分时,而整个句子是陈述句时,不能用问号。

(4)熙凤问:“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现吃什么药?”

这个句子是连续问句,不是选择句,每句都要用问号。

(二)感叹号使用的错误

(1)“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时,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感叹号,因此,例句中的第一个感叹号应该改成逗号。

(2)多壮观呀!杭州的钱江大湖。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感叹号要放在尾。例句(2)、(3)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句号改成感叹号。

(4)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时,只在末尾用感叹号。例句中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

(三)顿号使用的错误

(1)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语中间不用顿号。例句中的“中、西部”就属于这类情况,中间不用顿号。

(2)“水上部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3)小岗岭在里屋架峰六、七里的地方。

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例句的“八、九十年代”和“六、七里”都是概数,中间不能用

顿号。(4)我任教高三年级十一二班的时候,他是十一班的学习委员。

例句中的“十一二”不是概数,而是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要用顿号,应该写为“十一、二”。

(5)《渴》的第一章描述了分住漳河两岸的河南河北为争水而引发的激烈纠纷。

两个意思连接不很紧密的词语之间应该用顿号点开,例句中的“河南河北”之间要使用顿号。

(6)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7)哥哥经常给我讲他游泳啊放牛啊、捉麻雀啊。

(8)小红的课桌上堆满复习参考用书,《物理精编》啊、《数学同步》啊、《政治大课堂》啊、《英语天天读》啊……

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句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9)一些外省市的小型水泥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运输成本高、安全性能差而逐渐被淘汰, 并列的短语之间停顿较大的,在句中一般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句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10)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11)画上有三个人:老张、老李、老赵。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四)分号使用的错误

(1) 中国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

(2)从一般意义上说,知识创造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为:一是教育;二是研究。

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的虽是并列分句,但是句子中间再无较小的语音停顿,这种情况下还是用逗号。例句的分号应为逗号。

(3)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4)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例句(3)的分号应该改为句号,因为前后不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例句(4)的“太白”后面的分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句子虽然是并列关系,但它只是更小程度上的并列,不能

与前面的分句处于同—个层阶上。

(五)冒号使用的错误

(1)大学生兼职创收已不足为怪。温州师范学院学生小叶的兼职方式有点新鲜:和顾主从未谋面,只在自己寝室里敲敲键盘就可以赚钱,他一学期就赚足大学四年的学费。

(2)在这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时刻,我们不由想起文坛泰斗巴金曾为本报题词:为繁荣创作摇旗呐喊,作为箴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之努力,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把文学报办得更好。

(3)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例句(1)、(2)、(3)的冒号都只能管到句子的中间,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在使用冒号时,应该明白标明冒号管辖的范围。例句(1)的“赚钱”、(2)的“呐喊”和(3)的“纱巾”后面都应该用句号。

(4)熊秉喜欢小诗,李白的《静夜思》他称之为:“不能再小的小诗”。

转述的文字不能用冒号,例句中的冒号要去掉。

(5)西湖博览会上,本市企业界的三大杰出人物:宗庆厚、鲁冠球、何云东在一起谈笑风生。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例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6)在班委会上,班主任王老师宣布:“今后每个同学自学课必须做到三条:一是不能随便走动,二是不能交头接耳,三是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

同一个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例句中的后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7)“距离高考只有三个半月了,”班主任老师说:“同学们一定要集中精力,循序渐进地学好各门功课。”

“某某说”、“某某想”放在所说话的中间,不能用冒号,要用逗号。因此,例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如果“某某说”的前后是不同的话题,“某某说”后面要用句号。

* (8)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的用冒号。

(六)引号使用的错误

(1)经济学家马歇尔有句格言:“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机”。

使用引号时,若是完整地引用原话,而引文又独立使用,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例句中的句号应该写在后括号内。

(2)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

*(3)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

(4)小王说:“劳动能锻炼人这话太对了。”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例句(2)引号里的句号应去掉。例句(3)是正确的。例句(4)中“劳动能锻炼人”是话中引用的话,应另用单引号。

(5)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引用的话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点号应写在后引号外。例句中的句号应在后引号外面。

(七)括号使用的错误

(1)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括号里面的解释文字最后不能用点号,因此例句括号中的句号应该去掉。

(2) 鱼儿只能在海里游,鸟儿只能在天上飞(张炳元《鸟飞鱼跃的联想》)。

句外括号起补充和注释全句的作用,句外括号应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句号应在括号前面

(八)省略号使用的错误

(1)中国农民画的题材很广,有经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用了省略号后,一般不接着用“等等”之类词,例句中的“等等”多余。

(九)书名号使用的错误

(1)《上海文学》新开《自由谈》一栏,本期刊登王安忆、陈丹青关于当代影视剧的专题对谈,旁征博引,分析精当。

书名号用来标名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例句中的“自由谈”是专栏,因此,不应用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2)《标点符号用法》可以简作“用法”。

书名、报名、刊名、篇名、剧名等简称时仍用书名号,不用引号。例句中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3)今天,《美丽天使》杂志社3位编辑来我市采访,请市府办小周安排一下。

“××杂志社”或“××出版社”不用书名号。有了“社”字就指单位了(不是指杂志或报纸的名称),因此,例句中的书名号应去掉。

(4)请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应当把书名号改为引号。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科技成果名、课程名、会议名不能用书名号,而应该用引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