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及意义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劲而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世界现代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创新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鼓励竞争、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二、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
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区域内外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集群的影响。首先,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并确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围绕这些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政府会重点支持、培育和引进相关联的企业,使产业中的企业数量加速增长,产业集群效应。其次,区域经济中的具有区位优势竞争力强,并在GDP中贡献大的产业,因已形成规模效益,会带动和拉动与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比如医药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等。
2、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所谓龙头企业是指在区域的一个产业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实力强、规模大以提供终端产品为主的大中型企业或集团化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批中小企业为之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比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电子产品产业集群等。
3、资源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源做支撑,比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资金资源等。各个地区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资源环境是有差异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是各异的。资源优势是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以石油资源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风电资源为主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
4、区域基础设施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区域基础设施是推进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必需因素,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能源设施、生活条件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为产业集群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
5、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器、创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对产业集群的影响。一个产业集群中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培育、支持是发展产业集
群的重要环节。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受技术实力薄弱、人才短缺、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举步维艰,需要外部的服务平台提供支撑和扶持。而在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更需要建立企业孵化器和创业基地,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和资源导入,帮扶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落脚点和成长区。以条件优越、政策优惠、设施完备的工业园区按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吸引企业进驻,可加快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这是目前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6、政策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国家、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出台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措施、建立的产业发展制度体系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科技支持政策等。政府通过营造政策环境,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指导、统筹和支持。
三、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产业基础差,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起步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差,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品牌效应,缺少知名品牌和名优品牌,市场影响力差。
2、产业链短,结构不完整。围绕一个产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制造,与之配套、协作的企业数少,上、下游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中的增值效应、拉动效应不明显。
3、缺少龙头企业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凸显。在培育和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整体规模小而散,缺少有核心价值的龙头企业,即便是有一家龙头企业,企业领导人“舍近求远”,选择外地的企业与之配套,培育和支持本地配套企业发展的意识淡漠。
4、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整个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集群中的企业研发实力及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5、企业间合作度低,分工与协作机制尚未建立。某个产业领域中的生产企业在空间上虽然形成了一定的集聚,但在业务合作上相对独立,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作,没有建立起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互动良性发展机制。
6、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没有同步建设,围绕园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外部支撑条件不足,生存环境
不良,不但影响现有企业的发展,而且很难吸引有竞争力的企业入驻。
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促进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首先要分析和找准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各方面因素,针对各项因素的存在与缺失和优与劣的程度,并依据现实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政府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依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布局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整合政府各方资源,统筹协调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合理配置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优化政策环境,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好国家对支持发展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在资金、税收、政府采购、投融资、用地、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功能配套的服务环境。针对产业集群发展对资金、技术、研发人才、创业、市场等方面的要求,建立投融资及信用担保服务平台、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强各服务平台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强化服务功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4、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结成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科研院所、创新平台、服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的各方资源向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聚集,开展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研发、共同攻关活动,组织企业相互间共享资源、共赢合作,并以核心企业为龙头拉动上下游企业相互衔接,延伸产业链,提高群体中的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纽带,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5、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要规划好园区建设,做好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引进和扶持协作配套企业,形成产业生态链,促进产业聚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6、加强合作交流,拓展消费市场。产业集群规模产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市场占有份额。一方面挖掘群体内部市场,建立市场互补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运用电子商务和工业分包平台,开发国内国际市场,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