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产业结构,地理位置,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北纬24°13′-29°13′、东经103°36′-109°35′之间,为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南北相距约509km,东西跨度约595km.全省总土地面积176 128km2,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84%;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现辖9个市州、88个县;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境内山地居多,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也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经济发展在全国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落后的省份,长期以来人均GDP一直处于全国末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自己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矛盾没有解决,经济发展依旧是滞后的,省内有很多的贫困人口,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脱贫攻坚的
任务依旧很艰巨;贵州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中取得胜利,在“十三五”规划中成功完成给定任务,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
贵州省本身有很多强大的优势和资源可以加以利用的;
第一,贵州位于西南交通枢纽的中心,它是川黔、贵黔、滇黔、湘黔以及南昆五大铁路干线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和物流中心;目前贵州马上开通向东南方向广州的高铁,这将会大大的提升贵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有利于东西部经贸活动的加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能够通过交通枢纽为本省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
第二,贵州的矿产资源丰富,是有名的资源大省,省内煤炭的储量比江南各省的总和还要多,其不但储量大,煤的种类也齐全,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第三,贵州还有很多闻名全国的风景旅游地区,如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花开百里,姹紫嫣红的百里杜鹃林带,独具苗族风情的西江千户苗寨,云贵高原上历史最悠久的镇远古镇等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旅游胜地,随着全国掀起的假期旅游热潮,贵州的旅游业也大力拉动了本省的经济发展;
第四,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和贵州“两高”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高速公路
经济带等区域发展规划,为贵州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五,国家政策的支持,如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发改委2号文件等相关政策法规都大力支持贵州的发展,能在2020年圆满完成目标和任务;
从劣势方面来看;
第一,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平地极少,地表崎岖破碎,城市的发展严重受到地形的制约;由于土地质量差,人口增长快,土壤肥力不足,耕地质量不高,后备耕地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土地资源仅有全国人均土地资源数量的65.8%,而且大规模地开垦土地,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质量变的更差,土地单位产出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农民生活更加贫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业生产率低下,严重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贵州城市化进程;薄弱的生态环境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一旦破坏后修复也是极难的,这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第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单一依赖自然资源发展;近几年,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贵州省内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提升,省内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缓慢上升,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上升较快;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以及从产业内部结构看,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第一产业中传统的种植业所占比重很大,特色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二产业中重工业的比重过大,且没有形成链条式的产业,
所生产的产品中最终消费品的比率非常低,一般为矿产资源粗加工,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科技含量高的轻工业行业的区位商往往比较小;第三产业中以餐饮、运输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占很大的比重,像金融、通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幅度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现象,目前贵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大部分传统产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新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的任务非常繁重;
第三,贵州任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线作战地,省内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省90%以上的贫困人口、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处于集中连片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且由于贵州地形山多平地少的特征,很多贫困地区很难修建想公路、铁路,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要实现全部脱贫困难不小;
第四,受到全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省内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市场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与全国的差距难度增大;
第五,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农村人均收入相对低于城镇人均收入,而且区域发展也很不均匀;从消费方面来看,由于收入决定消费,长期以来由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居民消费较为平稳,2015 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1 195 元,贵州为24 580 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8%,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12 年全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为36.2,而贵州为39.7,城镇居民消费不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突变性的作用;同时,贵州的农民收入也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7 年才突破2 000 元大关,2015 年达到7 387 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4.7%,2012 年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为39.3,而贵州为44.6,农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也较为有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的劣势方面,这些都会对2020年的战略规划有影响,因此贵州省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帮扶支持下实施一些新的措施来改变目前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对于扶贫,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特色推陈出新,大力发展旅游业来打动经济增长,切实将新措施、新方法,国家所鼓励支持的企事业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快贵州经济发展,努力完成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十三五”规划中对贵州发展的要求任务;
(一)以“5
个100工程”为载体,积极推进重点发展平台建设;
一是推动100个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把握好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节奏和力度;狠抓现有企业产出和新兴企业培育,支持园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二是促进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增产增效;加快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建,推动园区特色产业与现代加工业、物流业、生态观光业有机结合;三是增强100个示范小城镇生机活力;注重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打造一批具有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绿色小镇;推广示范一个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的联动模式,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二重唱”;四是提高100个城市综合体品质品位;
运用智慧技术和贵州文化元素,建设一批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貌的现代建筑;引入高端市场主体、专业经营团队,打造精品组团;五是提升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内涵魅力;留住贵州山水人文的本色和本源,重视特色文化的挖掘和表达,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成龙配套搞好服务,打造一批知名旅游品牌;
这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切实落实这一政策将会极大提升贵州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有效改正其中的一些不合理不正确的搭配,能够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道
法自然,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子;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优化城市结构布局;三是加强绿色生态城镇建设;妥善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因地制宜定功能,因势利导搞建设,让山水、田园、村庄、社区各美其美,共生共荣;四是增强城镇经营管理能力;合理划定城市边界,科学安排城镇建设规模,注重城镇风貌规划设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努力打造后发赶超新优势抢抓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机遇,努力构建贵州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打造重点开放平台;加快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双龙临空经济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示范园、贵州·台湾产业园等平台建设,谋划建设贵州·韩国产业园;各市县
要创造条件打造一批重点开放平台,力争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及时启动贵阳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积极申建遵义综合保税区;充分利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我国外事部门及驻外机构、外国驻华机构等对外通道,让更多外资、外经、外贸资源为我省发展所用;二是聚焦重点开放地区;加强与瑞士、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区域交流合作,更加重视与东盟、中东欧国家的交流,扩大与港澳的合作,切实取得一批交流合作成果;三是抓好重点招商引资;高水平办好酒博会、茶博会、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精心组织新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发展推介会;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高度重视落实招商引资成果,跟踪督促签约项目早日实施、建成投产;大力培育外贸企业,促进更多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四是加强重点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认真落实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深化与成渝、长株潭、北部湾等经济圈的合作,以推动“两高”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构筑区域合作新高地;
(四)把科技创新作为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努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科技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是实施科技管理改革行动;二是实施科技开放合作行动;三是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分类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四是实施科技金融融合行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
专利质押贷款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带动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五是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行动;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百千万人才、六个一批人才、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