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从业前景分析

2024-01-07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从业前景分析

作者:万全

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6期

摘 要:

近年来,伴随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以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大行其道,社会进入“全民摄影”“全民新闻”的时代。大众随身携带的数码设备已经可以满足从摄影到及时发布的要求,这对于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造成不小的压力,从业前景更具挑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闻摄影记者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从业现状,分析新闻摄影记者的从业前景,并针对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摄影;从业前景 一、 新媒体时代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从业现状 1、新媒体大发展时代下新闻摄影的新情况背景

互联网成为新闻摄影主阵地。新媒体本身具有传播介质和载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受众和范围广泛三个特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到97.5%;与此同时,使用电视上网的网民比例也达到28.2%;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手机上各类app平台的新媒体渐渐成为网民了解、关注新闻的主要途径,这些新媒体平台也逐渐发展成为了最有潜力的媒体传播途径。

后“读图时代”大众不单止是关注图片的质量,更多关注图片的时效性以及直接性。所谓“直接性”是一个新的概念,它表明了受众希望更直接的观察新闻事件现场,甚至直接实时参与到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来。突出“直接性”这个指标可以将公众的目光和焦点充分聚合起来,其中新闻图片仅是事实的表达和叙述,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发表观察后的主张,大众在新闻链里不再仅仅是接受引导,而是可独立获得讯息,并对新闻做出自我判断并传播。这些新的情况改变了原有传统新闻摄影的操作模式,极大的提高了专业新闻摄影在确保一定质量的前提下产出和传播新闻图片的要求。

2、专业新闻摄影记者面临“全民摄影”带来的挑战

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主要是被动传播,媒体发什么受众看什么,这已经很难被大众接受。大众不再满足于仅看新闻,而是更乐意参与其中,目击、感受、评论新闻现场。随着数码相机、手机等摄影相关的数字技术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兴起,新闻摄影开始全民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代。传统新闻记者对于新闻影像的特权被彻底的打破,新闻摄影记者与普通大众间的技术壁垒不再,故而记者的专业身份也越来越淡化,被社会大众所忽视。

在实际采访中,专业新闻摄影记者拍摄独家新闻图片变得十分艰难。在新闻现场,由大众所拍摄的照片只要可以够新够快地传播发布,其价值往往超过新闻记者后续拍摄的精美图片。大众所拍摄的图片虽然大部分不经修饰,画质和艺术感堪忧,但真实性更强,这与新闻的特征不谋而合。况且当下大众对新闻阅读的需求偏向于快餐化、碎片化,作为传统新闻摄影记者来说需要花大量时间在现场精心拍摄、筛选发稿,自然在时效性和直接性上落后于随拍随传的普通民众。

3、专业新闻摄影媒体与记者面临资金难题,支持资源短缺

专业的新闻摄影需要大量先进摄影设备以及发稿设备来支撑。这些设备昂贵,高强度使用后的维修保养、升级换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要留出大量的资源用于诸如人才引进、广告公关推广等。同时,为了发挥这些先进的设备的最大功用,需要让记者接受更多培训,例如近几年在新闻摄影中最为流行且高效的无人机拍摄,除了无人机本身需要不菲的购买、维护费用,人员的培训、取证以及获取飞行许可、规划飞行都是需要投入不小的资金作为支持。

另一方面,现在的趋势是专业新闻摄影要能够做长线、深入的摄影报道,以区别于大众“全民新闻摄影”。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或专题都需要大量时间去完成,这种拍摄模式耗费的时间成本非常的高昂,和供职媒体所能给予的报酬相去甚远,故“荷赛”、“华赛”等国际重要新闻摄影奖项均设立长期项目奖以鼓励摄影记者。加上近几年传统媒体的资源逐步缩减,许多媒体首要就是开始削减专职摄影部门的资金。这种变化导致降低了新闻摄影记者及时抵达新闻现场的能力,甚至导致错失最佳新闻图片的拍摄时机。

4、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大量流失,科班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让传统媒体面临较大压力,许多媒体面临着广告锐减、读者受众减少等问题。加之媒体行业竞争激烈,要求自身精简人员降低用人成本。而大型专业图片库以及新媒体平台所带来的廉价优质新闻图片来源导致许多媒体,特别是中小型媒体对于专职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变小。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的减少,高校扩招的科班毕业生却很多,加上新闻行业本身入行门槛较低,临科班就业率不理想,整个新闻摄影行业也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恐让一部分年轻人难以涉足这个行业。

一线记者随着采访的积累,见多识广,通过对比深深的感到专业新闻摄影从业人员的收入薪资水平与工作量、工作挑战性不匹配,在社会生活压力的多重作用下,特别是处于青壮年骨干摄影记者,甚至一些拥有多年新闻摄影工作经验的资深记者纷纷辞职或转行,而学习新闻摄影专业的科班高校毕业生也都难以选择这个行业,新生力量越发薄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新媒体时代给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1、新闻图片需求量大,时效性要求高,向深度化发展

在新媒体大发展的时代,由于网络传播更普遍且更广泛,新闻图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有限时间内,前文所述新媒体的特性导致新闻图片使用重复率较高,图片质量层次不齐。例如2014年马航370失联,在历经四年的后续报道中,“找到飞机残骸”等新闻图片就只有那一两张在传播,重复严重。甚至一些境内外媒体为了夺取时效先机,采用其他飞行器残骸的图片充数,误导读者。

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在工作中应该相应的调整工作模式,特别是重点解决拍摄和发稿速度提高的问题。拍摄中利用自身的经验特长,在同样的新闻环境中拍出比大众更好、质量较高的新闻摄影图片。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越来越碎片化,但由于阅读设备、新媒体平台的进化导致受众获得新闻的便利性提高,受众更容易长时间特定的关注某些新闻热点,这就要求作为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摄影工作者,不能够仅着眼于新闻图片的时效性以及紧急现场情况下的现场记录,还要在“大众记者”对特定新闻缺位淡忘时,做深图片报道,继续及时的提供相关系列化的照片,不断的给编辑提供养料和素材制作新闻产品,唯有做深图片,拍摄具有深刻思想的新闻摄影报道才能维护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大量刺激的第一手新闻现场图片可能很快便会被大众遗忘,逐渐被后来的深入报道所替代。只有对报道题材深入发掘拍摄,才能使新闻照片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持久关注。

2、新媒体时代新闻图片发布渠道更加多样化

现在,传统媒体原有单调的新闻配图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新媒体受众的阅读需求,随着技术发展,新闻图片的发布渠道也更加丰富。

一方面大型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华社等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超大型图片库,Getty(盖蒂)等专业图片代理机构也成立了自身的多维新闻图库,这些图库提供新闻图片给大量的社会媒体,其中就包含各种发布平台的新媒体。媒体摄影记者应该在满足时效性报道需求之余,加强图片的编辑整理能力,利用这些超大型图库的销售模式完成新闻摄影图片的后续多次传播和销售。

另一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已注意到受众的兴趣转向,改革制度加大投入,制作新闻摄影深度报道。例如《中国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的图片专版都展现出了一定的高水平,许多图片内涵丰富又具有故事性,获得了受众的青睐。许多大型的门户网站,例如新浪、网易、百度等都开设了专门的图片频道。层出不穷的新闻APP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新闻图片从以往的“配图”成为“图片专栏”甚至是新闻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主力信息。新闻图片的技术传播渠道出现了媒介融合的态势,新闻图片的传播渠道由单一的纸媒转变成纸质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介、网络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等的结合。新闻摄影记者应该将自己的拍摄模式多样化以适应这个新媒体多态融合。 三、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中,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应采取下列措施优化自身从业前景。

首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强化自己的作品风格。在拍摄重大、突发事件时,发挥自身专业素养优势,以良好的摄影基础做保证,让图片有“看点”,抓住一切机会拍摄独家的新闻图片。

其次,结合新媒体发展,向全能型新闻摄影记者加速转型。首先强调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之后才是摄影记者;作为一名记者要有专业的采访能力,除了会拍照片以外,还要学会如何策划采访,写好稿,深入发掘新闻点,拍摄完成后还要完成优秀摄影记者向优秀图片编辑的转向。为了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还要学习如何拍摄视频、如何剪辑、发布视频,甚至担负起网络直播的重担,成为视觉语言的多能发布手。

第三,要把握好新媒体时代图片产业发展机遇,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工作前景。结合上文中所提到的图片库,新闻摄影记者要努力的在同一报道中制作出能够为多种媒体形式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摄影图片产品。 [参考文献]

[1]李培林.《科学界定“读图时代”》,传媒观察,2006 年第6 期 [2]卜新章.《现代新闻摄影》.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79

[3]李西莉.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编辑之友,2012 年第11 期 [4]任悦. 新闻摄影的未来[J]. 新闻与写作,2007 年第7 期

[5]姚争编. 新兴媒体的传播特性研究[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6]姜岩. 新媒体中的视頻影像表现与传播研究[D]. 北京: 北京印刷学院,2009. (作者单位:人民画报社采访中心,北京 1000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