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澄清(chéng) 发髻( jì) 看护(kàn) B . 着落(zháo) 伦敦(dūn) 镶边(xiāng) C . 贮蓄(chǔ) 狭窄(zhǎi) 暖和(huo) D . 害羞(xiū) 水藻(zǎo) 更换(gēng) 2. (2分)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祈祷 野蛮 伽锁 相辅相成 B . 目睹 赋予 岐途 无所畏惧 C . 萦绕 严峻 厚待 自园其说 D . 湛蓝 挚爱 秩序 分崩离析 3. (2分) 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 . 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 . 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 . 广安自然资料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4. (2分) (2015·鄂州)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②这种文字对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
④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 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 A . ①⑥⑤③④② B . ④⑥②⑤③① C . ①②⑤③④⑥ D . ④⑤③⑥②①
第 1 页 共 11 页
5. (2分)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师德宣讲活动中,单老师的演讲声情并茂,惟妙惟肖 , 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B . 腊月刚至,人民公园梅花竞放,红梅白梅争奇斗艳,落英缤纷。
C . 在手工创作比赛中,王珊珊同学别有用心地创作了一件《友爱三人行》作品,荣获了第一名。 D .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只有广泛涉猎并融会贯通 , 才能学有所成。 6. (2分) (2018·哈尔滨)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 B . 在世乒赛上,中国队曩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曩括并”或“并包揽”。 C .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
D .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7. (2分)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下题。
第 2 页 共 11 页
(1)
连环画的1—3幅交待了武松喝了很多酒,因此这个故事叫做“武松________;打蒋门神”。(横线上填一个字) (2)
这个故事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都突出刻画了人物①________;的特点,但两个故事的结局不同,前者②________;,而后者则是鲁提辖不计后果失手打死镇关西,从而彰显了人物形象的细微差别。
(3)
武松是《水浒传》中极具光彩的人物之一,请你再写出一个关于武松的故事名称。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
8. (1分) (2017·深圳)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绿树村边合,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2)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
何处望神州,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
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6)
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
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杜甫《望月有感》)
第 3 页 共 11 页
(8)
山水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之常物,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描绘了山水的灵动之貌;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山水的壮阔之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则蕴含了山水的怡情之趣。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1分)
9. (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第 4 页 共 11 页
(1)
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 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 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 . 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C .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 . 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E . 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 (4)
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10. (21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手机定位
①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兴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②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等。
③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
④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波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
第 5 页 共 11 页
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⑤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技术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于人们。
(1)
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选文第④段中划线的词“至少”为什么不能去掉?
11. (15分) (2019九下·崇明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1) 下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回收物就是适宜回收的生活废弃物,有些可回收物是可循环利用的。 B . 吃了变质的饭菜会损害人体健康,应把变质的饭菜归为有害垃圾。 C . 湿垃圾一定是潮湿的生活废弃物,但潮湿的生活废弃物并不都是湿垃圾。 D . 表面干燥的垃圾不一定就是干垃圾,有些潮湿的垃圾却可能是干垃圾。
(2) 废旧手机,不易腐烂,随意丢弃会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部分材料可循环利用,你会将其归为哪一类生活垃圾?为什么?
(3) 某小区要在垃圾投放口贴上图标以指导居民按类投放垃圾,请从下列图标中为可回收垃圾投放口选择最合适的一幅,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 (2019·德州)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慧庆寺玉兰记
第 6 页 共 11 页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幽潜:指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 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 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 . 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C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 .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 翻译下面句子。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4) 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3. (10分) 阅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完成下列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第 7 页 共 11 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________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________的憧憬。
(2) 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8·宜宾)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一)阳光,是奔跑的方向;奔跑,是青春的激扬。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努力奔跑,生命始终一路芬芳。
请以“朝着阳光奔跑”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读山,读懂山的静穆与厚重;读水,读懂水的柔情与刚劲;读童年,读懂纯真与清澈不再的珍贵;读母爱,读懂唠叨和琐屑背后的深情……
请将题目“读懂_______”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答案:略 2-1、 3-1、 4-1、 5-1、 6-1、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7-1、
7-2、7-3、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
8-1、8-2、8-3、8-4、8-5、8-6、8-7、
第 9 页 共 11 页
8-8、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1分)
9-1、9-2
、
9-3、
9-4、10-1、10-2、11-1、 11-2
、
11-3
、
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
12、答案:略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第 10 页 共 11 页
13-1、13-2、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