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
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相交与平行 姓名: 学科年级: 凌永泽 数学四年级 工作单位: 教材版本: 翠屏区民胜校区 西师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单元教学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位置的相交。教材按上述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以理解这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互相垂直,正确理解相交现象,尤其是看似不相交,实际相交的现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少,学生只对与本节有密切关系的“角”“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熟练的掌握,但对平行与相交的现象还只是有初步模糊的认识,尤其是对于一些几何术语可能理解不透,如:“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等。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时忽略了直线可以延长导致分类标准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关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沟通了解的同课前铺垫,明确“互相”的含义和“位置”的意思。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测量 时,了解“互相”“位置”的意思,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个铺垫。 此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胆猜想的广阔空间,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小组——全班的逐层递进的过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程。使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最大可能的通过学生的思考、想象、动手操作展现出来,为分类提供材料。 观察分类,初步感知相交、平行两种位置关系。 学生分类,也就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 面对分类,先让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再在教师的点播下悟出正确的分类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思维的顿悟,有心情的喜悦,切实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知识构建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刚才通过小组合作、自学探索,对平行和垂直有了进一步认识,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那老师要出一些题考考大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相交 平行 板书:相交和平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相交里的一种特殊情况是什么?(互相垂直) ,我们认识了平行线和垂线, 板书:什么是平行线和垂线?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本窗口的第二课时,对于第一课时的内容《线段、射线、直线》,学生并不熟悉,虽然已经稍加渗透,但毕竟感知时间较短,很难内化。于是,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他们比较熟悉、感兴趣的大桥入手,激发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考虑到平行与相交的现象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身边具体的环境,引导学生掌握平行与相交的前提条件—在同一平面内。虽然稍感抽象,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他们积极观察、动脑想象,不但进一步感受了直线可以无限延长的特点,而且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两次分类,将比较抽象的知识进行分层理解,分散了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次次亲自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研究中来,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真正做到了“做数学”。 由于对教材并不熟悉,加之时间仓促,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并不深入,教学仍处于较浅层次。首先,由于时间有限,练习量过少,35分钟的课堂里,学生对于平行与相交的理解还不是非常深刻;而且,就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已然愈来愈明朗时,自己却并没有能够灵活处理好投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虽是垂直,但看似相交),导致学生有些模棱两可。 总之,教而不研则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