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帮助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红莲/文
帮助,是一个温暖美丽的词汇,是一次爱心真情的付出。能够为别人无偿提供帮助的人,有着一颗热诚纯净的心灵。
遇到挫折时,朋友的鼓励是帮助;身体生病时,亲人的照顾是帮助;学业上,同学的耐心讲解是帮助;工作中,领导的重用培养是帮助。这些,我们都会铭记在心里。
然而,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更让人感动。
一次外出在沈阳站中转时,我跟随人群剪票进了车站。在天桥上面,我遇到一个穿铁路制服的小伙子,就跟他打听应该在几站台乘车,他看过我的车票,告诉我剪错票了,这趟车不是我要乘坐的那列火车。我拎着行李愣住了,那怎么办啊?小伙子让我在那里等着,他跑下天桥,到售票处帮我补办了一次加快,然后又跑上天桥,把找回来的零钱和车票交给我,我得以顺利乘车返回。
还有一次也是在火车上,因为我是半道上车,没有座位,只能疲倦地站在过道上。这时一位女乘务员从我身边走过,看了看我,就让我跟她进了乘务员休息室,在那里我一直坐到站才下车。
他们跟我素昧平生,对我的帮助,完全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
假如人人都能尽己所能,为别人提供帮助,我们的生活将会多么和谐、多么温馨。
帮助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知识、音乐、网络等,也能给人提供帮助。当我被人冤枉、陷入长期的精神抑郁状态时,是心理学知识帮助了我,使我走出抑郁、重拾自信,开始了新的生活;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学习工作之余,放上一段轻松优美的旋律,能使人身心松弛、愉快平和;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使我们生活得更有效率、更丰富多彩。
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和培训,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助助人、奉献社会的能力。我愿享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写树立目标的作文
树立一个“看得见”的目标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英美等国的经济陷入了萧条期,也使一户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直至陷入生存危机。于是,单亲妈妈便召集家中所有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来商量如何渡过难关。只见她拿出了一个铁罐,对孩子们说:“这里面有我们家最后一笔存款,只要拿出来,就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应该讨论一下,该不该使用这一笔最后的存款。”最后,全家人达成了共识,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动用。对最后的存款,孩子们充满了“信心”,也让他们咬紧牙关、.后来,困难时期终于挺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孩子。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当年的孩子们提出应该打开罐子,看看支撑他们渡过一次次难关所谓的“最后存款”,到底是笔有着怎样数额的巨款。铁罐打开了。结果,孩子们都发现,罐子里面哪有什么“存款”,有的只是一叠作为填充物的旧报纸。这就是一则“最后存款”的故事,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有看得见的希望便有信心,有信心便会产生活力和热情,并以顽强的毅力和耐心去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到达胜利的彼岸。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多人表现的是自怨自艾、悲观失望。其实,悲观失望只会让人更加没有站起来的机会。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目前的处境,但只要心存希望,就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小白鼠落入水中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的胡须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由此判定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不慌不忙地朝岸边游去。
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胡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
心理学家解释:第二只小白鼠不是因剪掉的胡须而死的,而是被“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杀死的。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小白鼠遭遇的“水池”,即逆境、困境。有些人在此时就像被剪掉胡须的小白鼠一样,以为横亘在面前的是海洋,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放弃了最后一搏的希望和信念,最后淹没在很浅很窄的“水池”里。
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放眼我们的周围,绝大多数人可以说从小都有过理想,都有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但真正达到目标,实现了理想的人很少很少。为什么大都事与愿违?为什么那些美好的愿望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
就像阳光下的肥皂泡瞬间即逝,儿时的理想大部分都成了空想?
究其原因,是产生理想的意念与实现理想这个目标过程太长,期间会有许多因素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走向。如果我们不能树立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以至于让目标云遮雾罩,时隐时现,那么当我们向目标奋进时,便无法知道我们自己究竟向目标靠近了多少,无法体味日益抵达成功的成就感,我们的心灵就会倦怠,热情就会受挫,直至失去毅力和耐心,落得个前功尽弃。
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更是极好的明证。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弥漫。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塔林纳岛上,一个叫费罗伦斯·查德威克的34岁女人涉水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海上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见。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她仍然在坚持。15个小时过后,她放弃了,认为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上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见。几十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查德威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遗憾?是疲劳,还是寒冷?后来查德威克的回答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她说,都不是,她之所以半途而废,仅仅是因为她在迷雾中看不到目标。
其实,人生也是相似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原因有时竟是没有“看
得见”的目标,前途茫茫,希望不再,信心崩溃。
是的,比身体劳累更可怕的,是心灵的疲惫;比恶劣的处境更残酷的,是信心的绝望。而清楚地看到自己不断地向目标迈进,恰是治疗心里疲惫的良药,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当我们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地走向未来时,莫忘要确定具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让目标“看得见”。因为,只有“看得见”的目标,才能让人充满信心、满怀希望,才有可能最终到达。
那一隅的夏天
作者/方琦
夏天,总能让人联想到万顷的荷叶,浓密的绿荫,还有那不停的知了的歌唱。然而,我只爱我那一片天地的夏天。
小时,我与奶奶住在老屋里,老屋后有一口天井,天井的另一边连着另一户人家,并没有墙壁隔着。当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天井这儿却是十分阴凉的。幼时的我总爱待在这一方天地里,享受着我独特的夏天。
在印象中,老屋的天井是十分潮湿的,那里的空气中总是充满了浓浓的水汽。夏天更是如此,几乎每天地面上都是湿漉漉一片。这潮湿的环境,成了青苔生长的绝佳场所,墙角上,布满了绿油油的苔藓,成片成片地向上攀着。我用手去抚摸它们,很是奇怪,它们摸上去并不粗糙,而是像丝绸一般,极光滑而柔软。墙角边,摆着几盆花。夏日时,盆中的花竟枯萎了。因为出现了疯狂的入侵者,那些不知名的野草,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整个花盆。它们互相缠绕着,一个拽着一个向上生长,似在演奏着无声的生命狂想曲。渐渐
的,褐色的花盆被繁茂的绿色吞噬,那绿色甚至漫出,溢到了地面上。这顽强的生命!
夏天的雨很常见,它不像春雨一样缠绵,而是豪气十足,说来就来。我最爱坐在檐下的竹椅上,欣赏着雨的舞蹈。雨滴不停地从挡檐滴下,像断了线的珍珠,闪着光,落到围成天井的石板上。这些石板像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伴着老屋,已有几百年光阴。它的身躯被雨滴击打出无数个凹痕,而它仍默默承受着,静静守护着老屋。我仰着头痴痴望着雨滴下落,溅出水花,如一个短暂的生命的绽放,美好而意蕴无穷……
我总是怀念夏夜的天井,那时,奶奶抱着我坐在檐下乘凉。奶奶拿着蒲扇,慢悠悠地摇着,摇着摇着,便沉入梦乡了。我却总是被可恶的蚊子咬醒,便弄醒奶奶,好让她再摇着扇,赶走蚊子。奶奶醒了不恼,只继续摇动着枯黄的蒲扇,嘴中叨叨着:“我来扇一扇,蚊子就不咬你了……”扇子扇出带着淡淡清香的微风,伴着竹椅的嘎吱声,慵懒地搅动着时间,让不安分的我也静了下来。
晚饭后,我总爱望着天井上那嵌着的一小片夜空,皎洁的月光从天穹泻下,打湿了我的衣赏……
这一隅的夏天,是古老的天井酿出的美酒,让人回味。而此时已长大的我,住在高楼里吹着空调,却再也感受不到那时的清凉……
(安徽省东至二中506班)年味儿与仪式感
作者/许文怡
美好的东西都需要仪式感的。比如契约,比如喝茶,比如春节。这仪式就如同帝王的
谥号一般,其实没多大用,但不可或缺,不可或缺就是看似无用的大用。 所谓“年味儿”,约摸大多数人都能参透一二,却发觉难以言表。过年本是件时令性的事,却说它有味道,如此想来, “春节”便由一段原本静止的时光变得生龙活虎起来:鞭炮的硝烟味儿,正旺的炉火味儿,喷香的饺子味儿……甚至还会有“沁梅香可嚼”的腊梅清芬。
小时候都是在农村爷爷家过的年。时过境迁,昔日最朝思暮念的“米粉包子”竟连什么味道也不记得了,而曾经感觉繁琐的“仪式”却历历在目:明明有胶水,女眷们却要忙活好一阵子用面粉煮一大锅糨糊来贴春联;年夜饭前,总要朝着祖坟的方向,一大家子按辈份长幼依次磕头;年夜饭中,总有一盆不让动只给看的鱼名曰“年年有余”;除夕夜连小孩子也要守到子时只因为大人说新旧之交的碰撞会擦出喜庆…
正如虚幻之物需要寻找实物来寄托情怀一样,若仪式感逐渐削弱,那么内容也在递减。如今当我们感叹“春节不能承受之轻”时,那丢失的年味儿,其实就在这无本之木、无水之鱼中走向标本化抑或死亡。正如品茶,真正味道不在水里,不在杯中,而是入归山林,这是心中一种幻想。 “过年”也是如此。我们过年,也并非为了祭祀而祭祀,为了守岁而守岁,不过是在这种约定俗咸中回归昨日种种并祝福明日的新天地。
而这世间,是否存在无需仪式即可登堂入室直抵本质的事物呢?弗洛伊德说: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仪式也如此,从来没有纯粹的仪式,所有仪式都是内容的反射,没有仪式的内容,或被淡化仪式的内容,本身的存在就值得怀疑。每到年关,我都不敢轻视其中的味道,它不止取自鞭炮响亮后余下的淡淡硝烟味儿,更多来自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让仪式感与“年味儿”相濡以沫吧。当万千滋味无从说起,那只能回首青山,笑看风云了。
(指导教师 吴国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