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全部分项工程达到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的合格等级,工程合格率100%,主要分项工程达到优良等级,各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95%,确保实现业主提出的创优目标。
二、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项目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图)。
三、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一)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
认真执行项目经理、各级主管领导、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工程试验、物资供应人员直到施工人员的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奖罚分明。
(二)加强质量教育
不断加强对职工进行有关质量法规的教育,增强全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使建优质工程真正
1
成为每个建设者的自觉行动。充分发动职工,切实履行法定的神圣质量使命。
(三)加强技术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职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成果的技术培训和推广。
(四)加强质量检查与质量监督
1、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专职质检工程师组成质量检查部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各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各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分工负责,层层落实。
2、质量检查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会。
3、施工队每天进行施工中间检查;班组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质检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4、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各级质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五)积极开展小组活动
做好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组织、资料管理、成果推广总结工作。结合本标段施工特点,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成立提高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的QC小组,真正解决施工中的关键质量问
2
题,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物能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六)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
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准确掌握大量第一手质量情报信息资料。做到及时收集、反馈、分析、应用,以便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七)强化企业质量自控能力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图纸)、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进一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质量保证体系标准,不断完善,确保有效运行。
2、加强试验室的建设,按有关规定做好计量、试验工作。
四、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一)工艺控制措施
1、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地组织施工。
3、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3
(二)施工操作控制措施
1、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种,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必须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施工操作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3、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4、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三)进度和质量关系的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生产指标、进度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指导施工,不能因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
五、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一)建立设备精良齐全的工地试验室
1、建立工地试验室
4
建立能满足各项试验要求的工地试验室,选派技术熟练的人员,组成强干的试验队伍,装备精良齐全的试验仪器,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做好各项试验工作。试验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试验仪器设备必须经由国家有关部门标定认可。
2、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
为把对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工作程序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一套工作程序管理制度和专项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进行。
(二)加强施工测量
1、选派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强干的测量队伍,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从中线、高程和几何尺寸上确保工程质量。
2、装配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以保证测量精度。
3、在工程开工前对桥梁中心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及其它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
(三)选用先进的设备
配备精良的施工设备,广泛应用成套的机具,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性能良好、高效先进的施工机械,加强保养,保证机械完好率和利用率,实行机械化作业。重要设备及易损设备要有一定的储备,保证施工连续。在施工中制定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及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5
(四)投入高素质的人才群体
抽调施工技术骨干(包括主要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等),抽调有多年公路桥梁、公铁立交桥梁、预制箱梁施工等工程施工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人才群体,担负本工程建设重任。
(五)选用有针对性的辅助工法
施工中,我们将始终不渝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贯彻科学先导的原则。施工中将选用科学先进的辅助工法,进一步优化工艺,确保高效、安全、适用。
六、主要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1、水泥、细集料和粗集料、水和外加剂,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输送、灌注和养护等都应符合有关规定。混凝土级别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规范规定。
2、钻孔、清孔
(1)钻孔时保证钻孔不坍塌及不使地表水进入钻孔,并保持钻孔内泥浆表面高程
(2)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40cm;护筒顶端高程,应高出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2.0m。护筒底端埋置深度符合规范要求。
6
(3)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一般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度不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依靠导向架定位。
(4)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固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
(5)钻孔时采用合格的粘土悬浮泥浆作为钻孔泥浆;钻孔泥浆始终高出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0~1.5m。
(6)桩的钻孔,应在中距5m范围内的任何混凝土灌注完成24h,才能开始,以免干扰邻桩混凝土的凝固。钻孔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钻孔时及时填写钻孔纪录,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以便与地质剖面图相核对。
(7)清孔时,孔内水位高于和流水位以上1.5~2.0m,以防止钻孔的塌陷,清孔后的沉渣厚度小于等于500mm。
3、钢筋骨架
(1)桩的钢筋骨架,在灌注混凝土前整体放入孔内。
(2)钢筋骨架要有强劲的内撑架,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就位时变形,在顶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
(3)钢筋骨架放入桩孔时,应有保护垫块,沿桩长的间距不超过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钢筋笼在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
7
4、灌注混凝土
(1)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其均匀性和塌落度,必要时进行二次拌和。
(2)钢筋骨架安放完毕,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灌注混凝土,灌注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混凝土用导管灌注。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为保证水下混凝土施工顺利和质量良好,灌注中应对下列几项经验参数加以控制:混凝土拌和时间较普通混凝土延长1min;混凝土自拌和机出料至开灌的总储料时间不宜超过30min;正常灌注时,每根导管灌注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0min;正常灌注时,混凝土自拌和机出料至灌入导管的时间不宜超过20min。
(3)冬季施工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oC,当气温低于0 oC时,灌注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灌注至顶面高出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确定的截面高度方可停止浇筑,以保证截面以下的全部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灌注的高度一般高于设计高度0.5~1.0m。实际浇注混凝土量不能小于计算混凝土的体积。浇注混凝土后桩顶标高及浮浆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5)陆上已完工桩的基础开挖,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并检查每根桩的纵横水平偏差。安装钻机、运输钢筋笼及浇注混凝土时,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
8
(6)桩头外留的主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桩头混凝土强度,在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止桩头损坏。
(六)炎热气候的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的温度不应超过32oC,炎热气候下混凝土浇筑时采取以下措施:
1、粗、细集料及其他组成成分有遮荫或围盖冷却措施。
2、在生产及浇筑时对配料、运送、泵送及其他设备进行遮荫或冷却。
3、喷水以冷却集料。在拌和水中加入碎冰,但在拌和完后,冰应全部融化。
4、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及其他表面,墩身浇筑混凝土前冷却至32oC以下,其方法有盖以湿麻布或棉絮、喷雾喷水,用保护罩覆盖。
5、桥面板及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超过26oC。蒸发率大于每小时0.5kg/m3时,不在桥面板、桥面铺装或其他暴露的板式结构上浇筑混凝土。
七、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由施工工长在隐蔽验收记录中填写工程的基本情况,并邀请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和建设、监理单位现场代表,重要或特殊部位邀请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派员参加,共同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9
2、参加检查人员按隐检单的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后,提出检查意见,由质量检查员在隐检单上填写情况,然后交参加检查人员签证。若检查中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整改时,施工工长在整改后,再次邀请有关各方进行复查,达到要求后,方可办理签证手续。
3、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工长方可安排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施工工长在隐蔽工程验收后,及时将验收记录送项目部内业技术员审核无误后归档,同时由项目部内业技术员送建设单位一份。
八、创优规划及创优规划的落实措施
在项目上场之初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优管理制度,和本工程的质量监察与管理协调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有序地实现本工程项目的创优管理目标。
1、细化措施、责任到人: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规模等实际情况,分别制定详细的创优目标和措施,并将各项目、各分部、各分项工程、各施工工序、各环节等创优标准确定并落实到各具体负责的施工班组,明确责任到工区、作业工班和个人。
2、勤检查、细检验:根据制定的详细创优目标和本工程实际进度,按照下表对本工程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及时检查;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详细检验,对于关键部位按照比现行规范标准高一级的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建立细致的创优档案,及时记录各项目创优的进度、安全、质量等实际情况,为落实创优规划所确定的创优目标提供必要的、详细的数据,以便及时指导和管理。
10
3、跟进管理、奖罚分明:建立相应配套的创优奖惩制度,明确到具体施工的作业工班和个人。根据实际的创优目标完成情况,严格实行奖优罚劣的制度。对于没有达到创优标准的工序或分项工程,组织工程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质量检查部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等研究分析原因,并确定整改和预防措施,以整改本道工序和指导其他项目的相应工序的操作,从细处、从源头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
4、做好创优过程管理,确保总体创优目标的实现:在创优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做好本工程创优工作的过程管理,通过各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的优质完成来保证项目乃至整个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材料和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一、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为把对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工作程序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一套工作程序管理制度和专项质量检验、验收制度。
1、水泥、钢材等其它外购材料必须三证(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按规定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均应按规定进行抽检、试验,都必须是符合规范规定的合格材料,并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
2、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料。
3、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11
4、采用任何替代材料,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
(二)材料的搬运与贮存
1、各类材料的搬运方式,保证其质量不受损坏、环境不受污染。用车辆运输集料时,防止运送途中集料漏失和离析。
2、材料堆存以前,清理、整平、硬化、围砌全部堆存场地。
3、材料采用分类堆放的贮存方式,石灰、粉煤灰等粉质材料进行遮盖。以保证其质量完好并适应工程进度的要求,同时不污染环境,又便于检查。
(三)材料的试验和检验
1、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开工之前,根据工程需要,建立能满足各项试验要求的工地试验室,选派技术熟练的人员,组成强干的试验队伍,装备精良齐全的试验仪器,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做好各项试验工作。试验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试验仪器设备必须经由国家有关部门标定认可。
2、材料的取样与试验频率应符合本规范中各章节的规定。所有取样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3、试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在工地试验室进行。
二、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2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
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降低水化热采用矿渣硅酸岩水泥;水泥的标号一般选用525号。
进场的水泥,要有供应厂家的试验证明,证实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在各方面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对进场的每批水泥均按《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的规定取样检验,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入库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树立标志。为了防止水泥受潮,现场仓库尽量密封。水泥存放时,垫起离地30cm。水泥存放时间不能过长,先到先用,适量贮存;以免结块降低强度。
2、砂:优先选用中、粗砂,砂的含泥量不能超过3%;砂的颗粒级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砂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能超过规范规定。
3、碎石: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结构物界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间距的3/4;当设置两层或多层钢筋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输送管内径的1/3。含泥量不能超过1%,针、片状含量和有害物的含量不能超过规范规定。碎石在使用前要予以冲洗。
4、水:水优先选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采用其它水作拌和用水和养生用水时,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及油脂、糖类、游离酸类、碱、盐、有机物或其它有害杂质。水中氯化物的含量,对于钢筋混
13
凝土不得大于600mg/L;对于预应力混凝土不得大于300mg/L。
5、外加剂:外加剂的应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规定;外加剂时用前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外加剂的使用量应根据厂商的说明书,经试验证实,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确定。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外加集中应无氯化钙等有害物质。外加剂使用前提前溶解于定量的水中。溶液所用的水计入有效拌和水内。
6、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检查混凝土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差,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二)钢筋原材料质量要求
为确保对钢筋工程的加工制作质量控制、焊接的质量控制、绑扎的质量控制,建立一整套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普通钢筋: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各项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各项规定。
1、钢筋的各种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份、可焊性和其它专项必须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钢筋进场后,严格地进行复检,根据《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GJ055-83)或相应国标有关规定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并将复检报告报工程师审查,经审查合格方能使用。
14
3、进场的钢筋、钢绞线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验收,分别堆放。
4、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的60t为一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3个试件,一个试件用于拉力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一个试件用于冷弯试验;一个试件用于可焊性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和规范要求,另取两个试件再做试验,如两个试件中仍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和规范要求,则该批钢筋不合格,不得接收。
5、钢筋存放:钢筋贮存于离地面以上0.5m的平台、垫木或其它支承上。
6、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锈蚀或其它杂质。钢筋应无有害的缺陷如裂纹或剥离层;钢筋级别、型号和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绞线、锚具材料的要求
1、对于每次到货的预应力钢绞线和锚具,向监理工程师报送三份经批准的试验时签发的质检证书副本。钢绞线的松弛级别(Ⅰ级松弛,Ⅱ级松弛),应根据图纸所示要求,其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并按规定做抽样检查,锚具除逐一检查其尺寸外,还应逐一进行探伤检验。
2、用于锚具装置的钢材应符合《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699—88)的45号钢,且应热处理。锚垫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88)的Q235号钢。
(四)钢结构工程的原材料要求
15
1、钢管和其它承重结构钢材的型号和材质必须按设计要求选用,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桥梁用结构钢》等的有关规定,且具有保证质量的证书用于制作焊节钢管的钢板必须平直,而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不得使用翘曲,表面锈蚀或受过冲击的钢板。无缝钢管应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的规定。
2、焊接材料必须和母材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相匹配,并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和金钢焊条》的规定。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必须符合现行标准《焊接用钢丝》的规定。采用其它焊接材料代换时,应有可靠试验资料及相应工艺文件,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三、设备质量的保证措施
配备精良的施工设备,广泛应用成套的机具,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根据本工程特点,配备性能良好、高效先进的施工机械,加强保养,保证机械完好率和利用率,实行机械化作业。重要设备及易损设备要有一定的储备,保证施工连续。在施工中制定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及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