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咬合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3-06-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咬合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集解决方法

咬合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管涌”及处理

“管涌”是指在A桩(钢筋混凝土桩)成孔过程中,由于B桩(素混凝土桩)混凝土未凝固,还处于流动状态,B桩混凝土有可能从A、B桩相交处涌入A桩孔内。

解决“管涌”的方法:

①、B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相对小一些,不宜超过18cm,以便于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②、套管底口应始终保持超前于开挖面一定距离,以便于造成一段“瓶颈”,阻止混凝土的流

动;如果钻机能力许可,这个距离越大越好,但至少不应小于2.5m。

③、必要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套管底无法超前时)可向套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通过水压力来

平衡A桩混凝土的压力,阻止“管涌”的发生。

④、A桩成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相邻两侧B桩混凝土顶面,如发现B桩混凝土下陷,应立即停止A桩开挖,并一边将套管尽量下压,一边向A桩内填土或注水,直到完全止住“管涌”。 2、钢筋笼上浮及处理

由于套管内壁与钢筋笼外缘之间的空隙较小,在上拔套管的时候,钢筋笼有可能被套管带着一起上浮。

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A桩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应小一些,不宜大于20mm。

②、在钢筋笼底部焊上一块比钢筋笼直径略小的薄钢板以增加其抗浮能力。 ③、必须安装钢筋笼导正器。

④、混凝土灌注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 3、钻进入岩及处理

咬合桩仅适用于软土地质。但施工中会遇到局部小范围区域少量桩入岩的情况 预防措施主要有:

第一阶段:不论A桩或是B桩,先钻进,取土至岩面,然后卸下抓斗改换冲击锤,从套管内用冲击锤冲钻至桩底设计高度,成孔后向套管内填土,一边填土一边拔出套管(即第一阶段所成的孔用土填满)。

第二阶段:按钻孔咬合桩正常施工方法施工。 4、事故桩的处理

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因B桩超缓凝混凝土出现早凝现象或机械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钻孔咬合桩的施工未能按正常要求进行而形成事故桩。

事故桩的处理情况:

(1)平移桩位单侧咬 A桩成孔施工时,其一侧B1桩的混凝土已经凝固,使套管钻机不能按正常要求切割咬合B1、B2桩。处理方法为向B2桩方向平移A桩桩位,使套管钻机单侧切割B2桩,施工A桩(凿除原桩位导墙,并严格控制桩位),并在B1桩和A桩外侧另增加1根旋喷桩作为防水处理。

(2)背桩补强 A1桩成孔施工时,其两侧B1桩、B2桩的混凝土均已凝固,处理方法为放弃A1桩的施工,调整桩序,继续后面咬合桩的施工,以后在A1桩外侧增加3根咬合桩及两根旋喷桩作为补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