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 1.1、编制依据 ......................................... 1.2、编制范围 ......................................... 1.3、编制原则 ......................................... 2、工程概况 ........................................... 2.1、工程概述 ......................................... 2.1.1、工程说明 ....................................... 2.1.2、工程简述 ....................................... 2.2、地质及水文情况 ................................... 3、施工总体策划和部署 .................................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3.2 施工组织管理、主要人员、机械设备配备 .............. 3.2.1、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 3.2.2、、机械设备的配备 ............................... 3.2.3、人员配备 ....................................... 3.3、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 ............................... 3.4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 ............................. 3.4.1、施工工艺流程图 ................................. 3.4.2、确定桩机行走路线 ............................... 3.4.3、预应力管桩的进场检验 ........................... 3.4.4、管桩的吊装、运输和堆放 ......................... 3.4.5、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 4、质量保证措施 ....................................... 4.1 材料保证措施 ..................................... 4.2施工班组操作质量的保证 ............................. 4.3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 4.4、静压预应力管桩质量保证措施 ....................... 4.5、降低挤土效应危害的措施 ........................... 4.6、终压值得确定 ..................................... 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5.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标 ......................... 5.1.1、安全生产方针 ................................... 5.1.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
5.1.3、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 5.1.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5.1.5、安全管理职责 ................................... 5.2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 ................................. 5.2.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5.2.2、安全生产检查措施 ............................... 5.2.3、安全教育制度 ................................... 5.2.4、安全防护措施 ................................... 5.2.5、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 5.2.6、机械使用安全保护措施 ........................... 5.2.7、桩机操作安全保证措施 ........................... 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5.3.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5.3.2、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 6、环境保护措施 ....................................... 6.1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和要求 ............................ 6.1.1、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 6.1.2、环境保护管理要求 ............................... 6.2粉尘污染及噪音控制措施 ............................. 6.2.1、粉尘控制措施 ................................... 6.2.2、噪音控制措施 ................................... 6.3、夜间施工措施 ..................................... 7、成品保护措施 ....................................... 8、成桩检测 ........................................... 9、静压桩机选型(见附表) ............................. 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甬金高速溪口东至甬台温高速姜山连接线一期工程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6);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工程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7)、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 (8)、浙江省、宁波市有关文件规定;
(9)、业主单位对实施本工程的有关具体要求;
(10)、国家现行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 (1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1.2、编制范围
K9+438~K10+500段预应力管桩布置在外婆溪桥(K10+327.5中桥)两侧,两侧管桩里程段落分别为K10+241.7~K10+305.7、K10+347.6~K10+424.6,全长141米。
1.3、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各项程序。 (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范,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 (3)、从实际出发,作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施工。
(4)、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努力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力。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甬金高速溪口东至甬台温高速姜山连接线一期工程 建设地点:浙江省奉化市
桩基形式:(φ400×95-A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建设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政府宁南物流园区指挥部
本分部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采用静压¢400(壁厚95mm)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管端设计持力层分别为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园砾土上;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设计有效桩长约12-18米(总桩数为1003根);桩尖采用开口型桩尖。
2.2、地质及水文情况
根据土体的成因时代、岩性特征、分化程度、埋藏分布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探结构的各岩土体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组,26个工程地质亚组。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如下:
(1)①层(al-lQ43)
①0 人工填土:由块石、碎石、砂砾、粉质黏土、建筑废料、生活垃圾等混杂而成,结构松散。分布于沿线既有线路、机耕路及村庄。
①1 粘层(硬壳层):灰黄色—灰褐色,饱和,软塑为主,表层0.3-0.5m,一般为耕植土,含植物根系,局部以粉质黏土为主。区内广泛分布,河塘段缺失。
②层(al-mQ42)
②1 粉质黏土:灰色,软塑,饱和,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②2淤泥质黏土:灰色,软塑,饱和,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②3 淤泥:灰色,软塑,饱和,含有机质,局部为淤泥质黏土。区内分布广泛。 ②4 黏土:灰色,软塑,饱和,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含少量有机质。
(3)③层(mQ42-1、al-mQ42-1)
③1层 淤泥质黏土:灰色,饱和,流塑,无层理,含腐殖质,偶见贝壳碎屑。 ③2层泥质黏土:灰色,饱和,流塑,无层理或鳞片状,含腐殖质,局部含薄层粉砂,偶见贝壳碎屑,厚度变化大,测区内分布广泛。
③3层黏土:灰色,饱和,流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较好,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鳞片状,含腐殖质,测区内分布广泛。
(4)④层(al-LQ32-1)
④1层 粉质黏土:灰黄色-褐黄色,偶呈黄绿色,饱和,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泽反应差,无摇振反应,具中低压缩性,厚度变化较大。
(5)、⑤层(al-plQ32-1)
⑤3 层 圆砾:灰褐色-杂色,湿,中密-密实,卵石含量30-40%,粒径2-5cm,个别粒径达8-10cm。层中夹有透镜体⑤3 1层软-流塑粉质黏土。
⑤ 31层 粉质黏土:灰色,软-流塑,主要分布层⑤3层圆砾中。
⑤ 32层 粉质黏土:蓝灰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泽差,无摇振反应,含铁锰质结合。
(6)层(al-plQ3)
⑥1 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灰绿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低压缩性土。
⑥3 层圆砾:杂色,中密-密实,饱和,卵石含量20-30%,粒径2-5cm,个别粒径达8-10cm。圆砾石约占30-40%,黏土与砂砾充填,局部卵石,圆砾含量较少,为砾砂层。
⑥32 层粉质黏土:灰色,软-可塑,饱和主要以夹层、透镜体存在于⑥3层中。 (7)⑦层(al-plQ2)
⑦1 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灰绿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低压缩性土。
⑦2 层杂色,中密-密实,饱和,卵石含量20-30%,粒径2-5cm,大者8-10cm。圆砾石约占30-40%,黏土与砂砾充填,局部卵石,圆砾含量较少,为砾砂层。
⑦3 层粉质黏土:灰绿色-灰白色,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切面光泽差,无
摇振反应,属中-低压缩性土。
(8)⑧层(dl-plQ2)
⑧1 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饱和,角砾颗粒,约20-30%。局部含量较大,为含粘性土角砾,残积土。
(9)⑨层
⑨1层嵊县群道士桥组(N2sh),主要为玄武岩,灰黑色,块状构造,不均匀风化明显,钻孔ZK27、ZK28、ZK29、ZK30、ZK30-1有所揭示。
⑨2层强风化玄武岩:灰黑-黄褐色,岩体较破碎,节理面为铁锰质渲染,何家村东侧和西侧风化不均,西侧强风化较厚。
⑨3层中风化玄武岩:灰黑色,岩体较破碎,节理发育,节理面为铁锰质渲染,岩质较坚硬,锤击声脆。
(10)⑩层
下白垩统方岩组(K1f)粉砂岩、砾岩,局部夹泥岩、泥质粉砂岩,均匀性较差。 ⑩1 层 全风化粉砂岩、砾岩:紫灰色,原岩基本风化呈土及颗粒状,埋藏于底层下部。
⑩2 层 强风化粉砂岩、砾岩:暗紫色-紫灰色,砂质、砾质结构、岩石破碎,锤击易碎,遇水软化,属极软岩,埋藏于底层下部。
⑩2 层 强风化粉砂岩、砾岩:暗紫色-紫灰色,砂质、砾质结构、芯祥呈柱状,颗粒具韵律性,粉砂岩属较软岩-较硬岩。
3、施工总体策划和部署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按施工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做好施压管桩前的准备工作。
(2)、认真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计算施压管桩的配桩长度,
做好管桩预购计划工作。
(3)、目测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现场场地桩机行走方便的有关工作,确定桩机施工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
(4)、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
(5)、根据设计要求和业主交接的坐标点,对建筑物坐标进行基础放样、轴线定位的施测工作,依照地质资料的钻孔号编制设计图纸的桩号顺序,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好管桩施工方案,经审核后方可组织施工。
(6)、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应符合设计规范及现场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如:有关桩机型号、满载重量、冲程等技术要求和桩机燥音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必须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并报请监理单位检查确认。
(7)、进场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施工前应先行采购联系好,并根据地质资料报告做好管桩的桩长配制工作,使预制厂生产的成品桩能够满足施工中的要求。管桩入场前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桩尖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钢材质量证明书;接桩采用的焊条等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焊条出厂合格证。
(8)、施工现场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设等应满足施工要求。并有足够的防火、安全用电保护措施及防燥音环境保护措施。
(9)、根据现场勘察,场地较为平整,为了能满足桩机施压,回填40cm的宕碴,为了满足机械的承载力以及以便满足桩机施工行走。
3.2 施工组织管理、主要人员、机械设备配备
管理体系框架图
项目经理
计划合约项目副经工程部 管桩作项目总工安全质量安全质量(1)、HY-300型静力压桩机1台; (2)、锯桩机1台; (3)、CO2气体焊机2台。 (4)、气割工具2套。 项目经理:(1人) 副经理:(1人) 技术总负责:(1人) 施 工 员:(1人) 质 量 员:(1人) 测 量 员:(2人) 安 全 员:(1人) 资 料 员:(1人) 电 工:(1人) 桩机机长:(1人)
焊 工:(2人) 指 挥:(1人) 桩机司机:(1人) 配合工人:(2人)
3.3、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HY-300型静力压桩机一台进行桩基础作业,以每台桩机每天施压管桩20根左右计算,在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120天可以完成本工程预应力管桩的施压(桩)任务。如遇图纸变更原因、自然灾害、场地出现陷机及场地表面桩位处遇回填孤石等现象,在工期顺延的情况下,应做好工期
顺延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按原计划要求,保证延期后的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完成。(详见施工进度计划附图)
3.4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
平整场地→桩位放线→桩机就位→桩机调整(在此之前完成管桩的检验和运输工作)→吊桩定位(桩尖焊接)→垂直检查→试压桩→静压桩→接桩焊接→再静压桩→施压管桩完毕。
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场地平整 基桩预制 为确保桩机行走方便,保证桩位的准确控制在规范的偏差范围内,根据场地的实际桩位测量放线 成品桩检测 情况,应编制可行的桩机行走线路图。 桩机就位 成品桩进场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场的勘察,拟安排HY-300型静力压桩机施压整个工程的预应力管桩基础(具体操作详见桩机行走线路图)。 吊装插管焊桩尖 附图一:桩机行走线路图 对中调直 静压管桩 吊 桩 南 第二阶段静压从东往 接桩焊接 再锤静压桩 终止压桩 第一阶段静压两轴线锯桩头100806040200第一季度第三季度东部西部北部
说明:第一阶段从K11+247中桥大里程方向开始由大里程开始,把中桥大里程端施工完成;第二阶段施工中桥小里程端从大里程开始,来回往返静压施工,最后在小里程端施工完成后桩机移至K10+943.5中桥大里程端。以此类推,直至K10+327.5中桥小里程端施工完毕后桩机退场。
1标段(K9+438-K10+500)预应力管桩施工计划横道
2016年8序 施工段落 号 (m) 123数量 月 2016年9月 1232016年102016年11月 1231月 230 0 1 0 0 0 0 0 1 0 0 1 1 K10+241-K10+305.7 5910 K10+305.7-K10+424.2 6 3 4 5 6 7722 静压施工完成退 对进场的预应力管进行规范要求的试验检测。先张预应力管在使用前,除按规定提供相应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之外,还必须提供材料出厂检验报告和生产企业的资质证书,对管桩质量进行进场验收。
(1)、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项 目 质 量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面积的0.5%,其深度粘皮和麻面 不得大于10mm,允许做有效修补。 合缝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桩身合缝漏浆 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允许做有效修补。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允许做有效局部磕损 的修补。 内处表面露筋 不允许。 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浮浆层裂纹不表面裂缝 在此限。 端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不允许。当预应力主筋采用钢丝且其断线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断头、脱头 数的3%时,允许使用。 桩套箍凹陷 内表面砼塌落 凹陷深度不得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25cm2。 不允许。 项 目 允许偏差值(mm) +0.7%L 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 长 度L -0.5%L 端部倾斜 ≤0.5%L 采用钢卷尺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紧靠端板,测其最大间隙 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直径 ±5 取其平均值 正偏差不限 壁 厚 -5 +10 保护层厚度 -5 ≤1/1000桩长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其弯曲处最大桩身弯曲度 且不大于20 平整度 端 头 板 厚 度 偏差为0 (2)、静压管桩允许尺寸偏差:
注:表内尺寸以预应力管桩设计图纸为准。
(3)、管桩桩身抗裂弯矩及极限弯矩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的距离 用钢直尺一边紧靠端头板,测其间隙处距离 2 0 -1 ±2 正偏差不限,负外 径 内 径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 主筋位 管桩外径混凝土 D=400 强度等级 壁厚t=95 (Mpa) m) 效预应力(KN.m) (KN.m) Dp(m混凝土有抗裂弯矩极限弯矩置直径 混凝土理论重量(kg/m) C8+ 4.25 0 (4)、预应力管桩质量实测项目
54 81 308 228 序号 1 2 3 4 5 6 7 检测项目 桩距(mm) 桩长(m) 桩径(mm) 垂直度 桩顶标高(mm) 桩帽尺寸(mm) 单桩承载力(KN) 容许偏差值 ±50 ≮设计值 ≮设计值 0.5% ±30 ≮设计值 ≮设计值 检查方法 钢卷尺量测 施工记录 施工记录 施工记录 扣除桩顶松散体 钢卷尺量测 荷载试验 检查频率 ≥5% 100% ≥5% ≥5% ≥5% ≥5% 1%,不应小于3根 当管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起吊,吊点应系于设计规定之处,达到100%后才能运输和压桩。如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验算合格后方可进行。桩在吊装和搬运时,应把桩扎牢塞紧,防止产生滑动或滚动,必须做到平稳提升,避免撞击和振动。
桩水平运输时,强度应达到100%,桩机和吊机应配合使用,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或载重汽车,装载时应将管桩装载稳固,并支撑、绑牢固。垂直运输靠桩机自身作业,配备两台30KW的交流电弧焊机进行接桩处理。
管桩运到现场经检查确无质量问题后,按如下规定堆放: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 (2)管桩堆放时,应按规格、桩号分层叠置在平实的地面上; (3)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4)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
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
(5)桩的重叠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应超过四层。 (1)、正式施压管桩前的准备工作
(1)施压管桩前必须处理施工现场架空(高压线)和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离压桩机不得大于10米;场地表面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满足施(压)桩机所需要的地面承载力。
(2)静压桩机运入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桩机设备各部位的质量和性能,施工前机械设备试行运转正常,并做好定期对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安排。
(3)测定桩位,确定施压管桩顺序。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报告,桩基平面尺寸、桩的密集程度及深度,桩机移动方便等决定施(压)桩顺序,对群桩基础先由中间向外方向施压的方式设定。桩机行走详见桩机行走线路图。
(4)由专职测量员测量出施工现场的施压桩位,测放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并在场地醒目位置设置水准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
(5)记录员要认真做好有效长度、有关数据的记录准备,要准确做好施工记录。 (2)、试压管桩的规定: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显示,桩长入土深度相差较大,有部分桩的持力层埋深较浅,在正式施工前,较深的持力层区域,先进行试桩,以检测单桩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则进行设计修改,如达到设计要求,则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具体选试桩桩位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确定。试压管桩应符合以下要求:
(1)工程桩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1根桩作试压桩,以取得正式施压桩所需要的有关控制数据,尤其是需要送桩的贯入度控制值;
(2)试压管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 (3)试压管桩应选在地质勘探技术孔的附近; (3)、静压桩机施压管桩作业的施工要点
(1)静压桩机应按设计及有关规定配备桩机型号、桩机重量,以符合满足施压管桩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反复核对轴线和桩位,桩机就位施压前,施工人员要重新核对。 (3)、桩机就位前要先找出地面图中的桩位,务必桩身垂直、平稳,方能吊装管桩。 (4)、对准备施压的管桩要确认其外观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使用,起吊前要在管桩上画上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志,以便于进尺记录和了解各土层的施压反应。
(5)、管桩吊放对点就位后,用线坠在正侧两面反复核直,使桩能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偏桩施压。
(6)、第一节桩入土时,若出现地表层有弧石,必须注意桩与地表层之间是否移位,如发现移位立即停止施工作业,代排除障碍物后重新定位施压;若桩与地表层之间没有明显移位,桩身压入土中2米左右时,再次核对桩身的垂直度,使首节桩的垂直度偏差保持在偏差值的0.5%以内。
(7)、压桩前最好将地表下的障碍物探明并清理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 (8)、接桩焊接施工要点:
①、桩段接桩是在上一节压至距地面0.5m-1.0m时进行,将准备配用的桩段牵吊到位,端面焊接时要将桩端铁板清理干净,并使其接面调平对直,确定桩身自然垂直后方可焊接,不得在施焊后矫正桩身垂直度偏差。
②、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超过4个,每根桩须对照地质钻探资料预计总长,选用合理的桩节组合,以使接桩次数尽量减少。
③、接桩采用CO2气体保护焊丝:下节桩桩头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然后沿圆周对称点焊六处,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拆除导向箍,继而分层对称施焊,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须饱满,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施焊完毕需自然冷8分钟以上方可继续施压。
(9)、施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
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改正。
(10)、送桩施工要点:
①、本工程采用的管桩允许送桩,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米。管桩内允满水时,严禁送桩作业。
②、每一根桩应一次性连续施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③、当桩顶被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应立即送桩,送桩应连续进行;
④、当场地上多数桩较短(L≤15m)或桩端持力层为圆砾土可能需要复打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m。
⑤、除本条第④款规定外,当桩的垂直度小于1%,且桩的有效桩长大于15m时,送桩深度可根据需要送得比设计送桩深一些,但不宜超过2.5m。
⑥、压桩前在每节单桩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对应压力值,并通过实地高程测量,在送桩器上做好最后1m及最终送桩深度标记,通过水准仪配合控制。
⑦、缩短送桩时间。压桩作业在进入硬土层时,压桩时应控制施工停歇时间,避免由于停歇时间过程中土的磨阻力增大影响桩机施工,造成沉桩困难。
⑧、在压桩开始阶段,压桩速度不能过快,应根据地质报告显示的土质情况选择压桩速度,一般以2.0m-3.0m/min速度为宜。在初期2-3m的压桩范围内应重点观察控制桩身、机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应重点放在第一节桩上,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并在压桩过程中需要经常观测桩身是否发生位移、偏移等情况并做好过程记录,并详细记录每入土1米时压力表的压力值。
(11)、施压管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压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现场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才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4、质量保证措施
4.1 材料保证措施
(1)、在各种材料进场时,要求供应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或生产厂家资质证书;同时对管桩、桩尖和焊条等材料还必须提供产品检验报告,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退货,不得在施工现场出现。
(2)、为保证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公司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操作及管理。对采购的原材料(构件)等,均应建立完善的验收及检验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更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
(3)、建立有监理见证抽样检验制度。所有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必须有监理见证,严把材料质量关。
4.2施工班组操作质量的保证
(1)、对每个作业施工人员,都应具有一定的技术等级和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2)、施工队伍进场严格执行入场教育制度。安检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他们分别进行安全管理制度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和操作技能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3)、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技术员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对达不到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4)、指定专人管理,谁施工、谁检查、谁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保持施工操作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3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进行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技术措施标准交底。 (2)、建立岗位责任制,把技术责任落实到个人;组织技术培训,执行技术考核与
持证上岗制度。
(3)、进行技术情报交流,强化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挖掘改造,提高施工技术含量。
4.4、静压预应力管桩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拟排1名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具体控制要点如下:
(1)、由1名专职人员负责管桩、桩尖等材料进场检查验收,保证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由2名专职人员负责施压管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在桩机定位后,专职人员应负责控制将桩机平整度、垂直度调校在0.5%范围内,方可将管桩起吊安装。
(3)、对准备施压的管桩,要确认其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管桩吊装前,应检查吊装机和绳索是否牢固,以确保管桩吊装时对管桩材料质量的保证。
(4)、管桩吊放对点就位后,专业操作人员应反复校核,核对桩杆垂直度在规定的偏差值范围内,方能施压管桩。施压桩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桩杆垂直度,若发现偏差过大时应立即停机,调整后再行施压,以保持施压管桩的垂直度不大于1%。
(5)、在施压管桩过程中,出现桩身偏斜时,不能用桩机强行纠偏,也不宜边压边矫正,可掌握两个原则:
①偏斜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尽量不宜用机身矫正,以防桩身崩断或开裂; ②当发现垂直度偏差大于规范要求时,先要找出原因,并将桩身拨出,用砂把桩孔回填捣实之后,重新对点施压。
(6)、上下节管桩接头必须接直焊牢,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2mm。就位时下节桩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节桩调平接直,如桩节之间间隙较大,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结合面之间间隙不得大于2mm。
(7)、一根桩原则上应一次性施压完成,中途不得人为停止施压桩。施压管桩应做
到随送随压。
(8)、根据地质资料报告分析,本工程地质较为复杂,淤泥质粘土层在10m左右,粉质粘土在3.5-9m左右,且有淤泥质粘土层层与粉质粘土质土层分层显现、部分端头伸入圆砾层(1m左右),容易产生桩突然下沉,贯入度突变等现象,导至断桩、斜桩等情况。可撑握如下原则:
①、施压首节桩时是在回填土及淤泥层中度过,容易使桩快速下沉产生桩位偏斜,应注意重垂直均匀施压,使桩身偏斜尽可能控制在规范之内。
②、当桩尖穿入较厚砂质土层进入第四系淤泥质黏土时,应注意垂直均匀施压,防止首节桩进入第四系淤泥质黏土时,速压斜桩或碰击硬状物而振断桩。
③、当桩尖入圆砾时,如发现压力表读数不符,应参阅地质资料报告分析原因,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联系处理。
(9)、测桩应严格按照规范测检,必要时做好加弹记录。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施压管桩作业,并及时与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联系处理:
①现场施压管桩的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②桩难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③桩入土深度不足6m时,出现桩的倾斜、拆断。 ④桩顶或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⑤施压土中的桩身出现硼裂等异常现象; ⑥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10)、质量标准
①桩身平面尺寸不得大于规范允许偏差值,施压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偏差,±50mm。
②按标高控制的桩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且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0mm范围内。
③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4.5、降低挤土效应危害的措施
管桩在压入土中后,会将桩身周围的土体向旁侧挤压,而占据原来地基土的空间,尤其在桩位较密集或者靠近既有结构的位置,容易因原土体被扰动而产生土体隆起,导致管桩上浮,同时挤土效应产生的水平压力容易导致桩身产生水平方向的挠曲变形,影响桩体承载力。如果附近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网,容易遭到破坏。
预制桩挤土效应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只能通过一定的措施降低挤土效应带来的危害。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施工中间后施工四周位置的管桩、先施工靠近建筑物一侧的管桩后施工远离建筑物的管桩、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减少挤土效应给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
4.6、终压值得确定
静压法沉桩方式要注意最终压力值的控制。对于停止压桩的控制一般有两个指标,一个是设计桩顶标高,一个是最终压力值。两个指标可双控也可实现某一值即可停止压桩。
设计标高根据实际测量,即可控制。最终压力值一定程度上反应地基承载力,设计通过对地基土层的承载力分析,进行桩长及直径的设计,并根据沉桩方式、桩端持力土层的影响系数以及试桩提供的实测压力值及承载力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当桩顶标高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一般在达到设计压力值并恒压稳定后,即可停止压(送)桩。
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实现‘五杜绝’:即杜绝重大死亡事故,杜绝多人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实现工程全过程‘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争创浙江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
安全生产问题是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同时还涉及到许多社会问题,我
们将一如既往地贯彻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三大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考虑”的原则
从施工开始就把人力、物力综合加以考虑,防患于未然,着眼于事前控制,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抓安全工作,做到相应地设置安全设备和必要的安全设施。
(2)、“安全管理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原则
充分做好事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不安全因素加以认真分析,制定方案采取对策措施。
(3)、“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整个安全管理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使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自觉地共同努力,保证安全生产。
各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手续。
(1)、项目经理
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2)、副项目经理
为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直接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责,督促、安排各项安全工作,并按规定组织检查、做好记录。
(3)、项目技术负责人
制定项目安全文明技术措施和分部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案,督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4)、各桩机队施工安全组
a、依据本项目部所制定的安全施工目标,对各专业工程安全责任进行分解。 b、监督、控制各分项专业工程的安全施工,严格按照安全施工方案和项目部所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落实执行。
c、检查各分部桩机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纠正违章,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安排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活动及教育的开展,监督劳力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5.2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
(1)、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协议签订后,由项目经理组织监督检查本协议的落实情况,确定安全考核指标的完成。
(2)、做好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报请监理单位审批执行。同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整治和调整。
(1)、采取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作好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和考评打分记录,同时要做好日检查记录,及时撑握现场的安全状况。
(2)、在各项安全检查过程中,针对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在立即整改的同时,下达事故隐患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各施工班组在收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后,在整改期限内及时反馈隐患整改信息。
(3)、在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中,要虚心听取甲方和监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以与业主和监理公司联合组织安全检查工作。
(4)、要督促整改,对复查时没有按要求整改的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进行重新整改。
(5)、搞好争创文明安全工地评比达标工作,由项目部组织各班组主要负责人按月、季的安全检查评分情况和根据日常的安全检查情况,进行评比。
安全教育工作是整个安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增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安全工作的全面发展。
(1)、安全教育内容
①、进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合格后的员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使安全教育工作处在受控的状态中。
②、定期进行全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每半月要进行一次,施工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受教育面要达至100%,不留死角,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教育的,应及时补课。
③、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教育制度,除对全体职工进行文字安全技术交底外,各班组长还应根据当天作业环境等因素,对本班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安全教育,做到班中检查班后总结。
④、积极利用板报、标语、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使员工从中受到有益的健康安全教育。
(2)、安全教育程序
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组 织 安 全 教 育 班前教育技术交底 三检查、班前、工具检查、日安全注意事项检查 安全主任监督 新进场工人教育 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下发安全资料,考试,填写教育卡 特种工人培训教育 集中受课,检验上岗资格证书,填写教育卡 上报安全负责人备案 上报安全负责人备案 邀请专家讲课、下发安全资料,考试,填写培训档案 上报指挥部 (1)、进入施工区域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工作靴;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否则,不准进入现场及作业。
(2)、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准随意拆改。 (3)、作好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防触电、防机械伤害的各项安全防护工作。 (4)、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种配电箱、开关箱安装高度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施工用电规定,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外应涂好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停止使用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5)、各种电力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机架和底座,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接地保护。
(6)、配电箱必须设两级以上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小于0.1s。
(7)、临时用电必须设专人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和动用各类电源设备。对临时用电的线路及其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加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具有下列临时用电管理技术资料:临时用电施工组织的全部资料;临电用电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程技术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电工维收记录。
(1)、施工现场临时配电线路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有关规程要求架设整齐,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室内外线路与建筑施工机具、建筑物、车辆、行人等保持不小于最小安全距离,否则应采取安全保护隔离措施。
(2)、接地方式应按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的有关规定执行:采用TN-S保护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在临设总配电箱处加重复接地。接地采用镀锌角钢L50×5或镀锌钢管DG50埋设。
(3)、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照明、动力分支电源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室内照明线路按规范布线装设灯具,特殊场所应按规范使用安全照明电源。
(4)、使用电动机器时应在空载情况下启动。操作人员应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胶鞋,在金属工作台上作业时,应铺设绝缘垫板。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勤检查勤维修。
1、各种电动工具、机械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效证件方可上岗。
2、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应对所用的机械先进行空试运行安全检查,检查正常方
可施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作业。
3、机械操作人员要离开机械时,必须按规定将机械放置于安全位置,并将操作室锁好。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按照安全生产施工标准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各行业及甲方、监理等各部门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施压管桩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仔细检查,
对有影响本工程的不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施工时应加强观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4.桩机移动前指挥人员应检查桩机行走路线,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才能进行移机。如发现有土质松软、地面不平有涵洞时必须作出处理措施,经施工员、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能行机。
5.桩机应由专人操作,各工种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各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6.桩机在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严防起重机械的运行和各部件的检查工作,重物必须有缆风绳,以防止事故发生。桩机司机操作时,要精力集中,服从指挥信号,并应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检查处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电源开关必须要专业电工接驳,非专业电工不得私接电源。工地所用电器设备必须安装相关的漏电保护装制,并且电源必须可靠接地,电工要经常检查电器设备漏电保护开关,电线电缆必须架空,不得拖地,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8.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雷雨天、大风,应停止施打管桩作业。 9、施工现场必须有相应的违护设施,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10、送桩深度超过0.5m的孔洞,必须及时回填或复盖,以防止作业人员踩塌而发生意外。
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最直接的反应。我工程项目部将充分采用在其他工程成功的文明施工管理经验,精心布置施工现场和精心组织施工。
(1)、施工现场、办公、生活场所场地管理:
①、做好主进出路段地面和施工现场地面的硬化处理,使施工现场地面平整坚实。外主道路硬化石粉路面,且保持经常畅通,不堆放构件、材料,保持道路平整坚定,无大面积积水。
②、生活场所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③、办公、生活区域的主进出口处设置洁醒目的大门,形象设计有特色,“六牌一图”齐全完整,即工程概况;文明施工;质量方针;施工进度计划;质量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④、加强场容管理,公共清洁派专人打扫,做到整齐、干净、节约、安全,使职工有一个安心休息的好环境。
⑤、生活区内保持有一定数量的开水供应。并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
(2)、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①、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下达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按总平面分片包干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②、临时施工道路管理:道路硬化结构采用细石、小块石及石粉路面,道路硬化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工等由我公司负责全过程施工维修、维护和保养,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其所需费用按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③、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所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都必须按指定位置整齐堆放。并根据材料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
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材料堆放地设置得力的消防措施,消防设施齐全有效,所有施工人员均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临时存放的施工材料,须经现场负责人批准,材料堆放整齐,不得妨碍交通和影响施工现场的形象。
④、施工现场临建设施管理:
施工现场应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清洁卫生,不准随地大小便。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保证能喝到符合卫生要求的白开水;高气温作业时还必须有凉茶供应。并有固定的盛水容器和有专人管理。
⑤、保健急救管理:
由于是桩基础工程,在砂地野外施工,场地较广,且遇高温季节施工,应有保健药箱及一些常用药品,并有医生巡回医疗。为适应临时发生的意外伤害,现场应备有急救器材(如担架等)以便及时抢救,不扩大伤势。
具备的施工现场巡回医疗医生,必须经过医疗培训,懂得一般急救处理知识的医务人员。为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应在流行病发季节及平时定期开展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
⑥、社区服务及治安治理:
现场应建立不扰民措施。对于防尘、防噪音设施应由专业责任人负责管理和检查,或与社区定期检查,听取意见,对合理意见应处理及时,工作应有记载。
施工现场应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和责任分工,并由专业责任人负责进行检查落实情况。治安保卫工作不但是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否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社会治安所必须,应该措施得利,效果明显。
(1)、工程项目部文明施工管理组,应在每周进行一次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全面检查。公司各职能部门在每月对项目部的文明施工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
(2)、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对每次检查中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做得差的进
行处罚并促其改进;并采取分区、分段包干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明确其责、权、利三者挂钩。
6、环境保护措施
为确保现场施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维护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施工中结合工地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建筑工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责任制,并切实通过开展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活动,扎扎实实做好工地环境卫生工作,提高企业建筑文明施工总体水平 ,足进环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如下:
6.1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和要求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主要是施工现场扬尘、施工机械噪音、垃圾处理、生活用火炉烟尘的排放等。
(1)﹑施工道路及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应做好洒水保护管理工作; 污水排放符合水污染排放标准;
(2)、施工机械的噪音,应有隔音装置;对噪音较大的施工机械用于白天施工,夜间施工采用噪音较小的机械施工;
(3)、施工垃圾分类处理,尽量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必须按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集中堆放,当天回收处理;
(4)、生活用火炉烟尘排放,应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
(1)、强化工程形象,对工地外貌、现场办公室及会议接待室、门卫室、观场图牌、生活临建、全线施工道路形象、施工机械设备、职工形象等八个方面按施工现场管理细则执行,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为了保障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施工现场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3)、节约水源、电、纸张等资源,筹资消耗,保护环境。
6.2粉尘污染及噪音控制措施
(1)、保持施工现场和施工道路的场地硬化与绿化,必须做到经常洒水或浇水,减少粉尘污染。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废旧材料,有毒、有害和有恶气味的物质。。
(2)、禁止装卸土石方运输车辆超载或不关车箱门,以免行驶中污染道路和环境。 (1)、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2)、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起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方能施工;
(3)、由于施工中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作业的,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6.3、夜间施工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施工噪音较大的施工工序安排到白天工作进行,在夜间噪音大的施工工序尽量少安排,以减少噪音产生。
(2)、在施工现场外围进行噪音监测,对一些产生噪音的施工机械,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噪音,如金属和模板加工场地均搭设工棚以屏蔽噪音。
(3)、注意夜间照明灯光的投射,在施工区内进行作业封闭,尽量降低光污染。
7、成品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内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成品保护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好坏,生产安全的保证,因此,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尤其重要。主要保护措施如下:
(1)、管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以防桩身出现裂缝或断裂。
(2)、管桩材料的堆放、运输、吊装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避免在施打管桩前破坏管桩本身的质量,影响施工进度。
(3)、现场内应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标高点与控制桩点,不得碰撞或损坏,以免引起位移及桩位检测。
(4)、截桩头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横锤敲打,以免造成断桩和产生横向裂纹;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
8、成桩检测
压桩结束后,需要对桩基进行检测,桩基检测依据设计要求采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公路工程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进行。检测的项目主要有桩身的完整性质量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
9、静压桩机选型(见附表)
附表: 压桩力
平均压力
静压桩机选型表
Pc=K×Pc'-----------(1) n
Pc'=2PsAp+0.07Up∑fili----
-(2)
i=1
式中: Pc ------压桩力;
Pc'------平均压桩力;
Ps ------桩端土层的静力触探比贯
入阻力;
Ap ------桩的横截面面积;
Up ------桩的截面周长;
fi ------第i层土的摩阻力值;
li ------第i层土的厚度;
桩端 3土层名称 贯入阻力 截面积 桩截面 各层 各层土 周长 土摩阻力 厚度 fi*li (T/M2) M2 M T/M2 M 杂填土 0 浜填土 50 1 0 0.0 粘土 61 1.5 0 0.0 淤泥质粘土31 1.5 0 夹粉质粘土 0.0 砂质粘土 167 0 0.0 淤泥质粘土 35 0.13 1.3 1.5 1.8 19 34.2 淤泥质粉质93 4 3.2 粘土夹粉砂 12.8 砂质粉土 639 6 1.8 10.8 24 57.8 0.07Up ∑fili 5.2598 2*PS*Ap 166.14 PC\" 171.3998 K 1.3 PC 222.81974
其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所选地质参数的平均性、施工后期的挤土效应导致C、Φ值的提高及桩截面的不同,故乘以影响系数
K值选择
K。fi值可由各层静力触探指标Ps值进行估算或根据地区经验选定。影响系数K值在1.1~1.3之间,且主要取决于Ps、Ap值的大小情况,即视Pc'值而定。一般情况如下: 如Pc'<250T K取1.3
经验值
250T< Pc'<350T K取1.2 Pc'>350T K取1.1
PC"=171.40t,PC=1.3×171.40=222.82t
即选用300t静压机,本项目选用HY-300型全液压静压桩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