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0-04-29 来源:好走旅游网
对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新教育形态逐渐形成。近年来,各中小学以“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为目标,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和顶层设计,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智慧校园。践行“互联网+教育”计划,推动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进程,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关键词:互联网+ 中小学 智慧校园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新教育形态逐渐形成。近年来,各中小学以“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为目标,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和顶层设计,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智慧校园。 一、智慧校园的内涵

“互联网+教育会生成什么?无疑是智慧教育。”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一起作业网董事长王强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我认为,具体到教育领域,可大致概括为一个简单等式: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正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数字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和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最终达成教与学的最优化。因此,以智慧教育建设为出发点,探索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设计目标及主要内容

基于顶层设计,打造以统一平台为基础,以智慧课堂为核心,以教师发展为引擎,以智慧管理为支撑,以和谐家校为纽带,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的智慧校园整体总体规划思路及解决方案,并以多个智慧校园的互联、互融、互通,构建区域化的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良性发展的智慧教育生态圈。 1.以统一平台为基础

(1)基础平台是其它各系统公共运行的环境,提供底层及集成服务,包括统一认证和基础数据同步服务。各类系统运行于基础平台之上,实现统一的系统登录、安全认证和基础数据共享。①校园门户平台,解决服务统一入口的问题。②统一认证中心,解决服务多套系统密码的问题。③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数据互联互通的问题。

(2)教育公共信息平台。一是构建校园用户平台,成熟门户框架为学校应用提供关键支撑;二是搭建智慧校园平台,强大的智慧校园平台为管理提供便捷;三是构建智慧课堂平台,丰富的互动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四是构建家校沟通平台,内置简洁、高效的家校沟通应用;五是构建数据安全平台,保障学校业务数据的绝对安全

(3)校园业务系统,包含财务、门禁、考勤、访客等业务系统。其中之关键是硬件、网络、数据库、应用中间件等等,必须稳健可靠、扩展灵活。

2.以智慧课堂为核心。“智慧课堂”学习平台是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支撑,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一个公平开放的、互联互动的、智能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通过智慧教室的建设、管理和应用,实现环境网络化、内容数字化、评价多样化以及管理智能化,进而全面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1)“云+端”的建设思路,全面支持教育信息化管理,至少应包含教育云平台的管理、教育资源中心的管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管理、家校互动管理。

(2)基于“角色+场景”的特色应用。一是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特色应用;二是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特色应用;三是家长课前、课后的特色应用;四是校方管理者能随时随地密切关注和管理全校数据;五是教育行政管理者能随时随地密切关注和管理地区数据。 3.以教师发展为引擎。智慧校园平台提供了教学发展跟踪、教研发展支持等多种途径,为教师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有效途径;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为教师的成果推广提供广阔平台。 4.以智慧管理为支撑。为学校导入和建成智慧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统一的云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互联互通,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发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温情,为教学智能化、决策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提供数据支撑。

5.以和谐家校为纽带。为学校、家庭、社区创建一个科学、高效、和谐、智慧的家校互动平台,能有效减轻老师工作负担,推动家长深度参与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可与课堂环节无缝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使教育能量最大化。

6.以发展评价为导向。智慧评价是通过一系列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区域教育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对各层面客观多元的立体评价,帮助各教育主体深入了解自身发展情况,科学制定发展策略,促进其内涵式的提升。 一是学生成长报告。学习能力多维测评,发展多元智力,促进教育公平体质健康,多维跟踪;二是教师发展报告。教学能力多维测评,推动教学提升,实现多样考核。三是学校发展报告。规范教学和管理工作,形成校本资源库,优秀传承。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策略及实效

1.抓顶层设计,促进科学合理规划、管理责任落实。以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形成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以运用促进教与学的转变,加强课程整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运用提升办学品位,为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广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提供可行或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1)建班子带团队,理顺(人事)管理机制。为保障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把实现智慧校园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特别注重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组织管理、应用研究的顶层设计。一是成立了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智慧校园建设应用工作;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主管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推进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应用工作中各部门人员的分工与合作;负责后勤、德育、综合安全的副校长分别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基础设施的添置采购工作、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生品德教育及家校互动工作和实现学校安全工作信息化等方面予以协作。二是注重团队建设与培养,提升办学品位。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办公,网站版主的分配工作;教导室主任负责运用“互联网+”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研究;教导室副主任负责“互联网+”教研成果的收集整理归档;美术教师负责学生电脑美术、动漫制作教学;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主任)负责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和运用“互联网+”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学科教研与专业提升工作。

(2)建组织机构,强化信息中心引领、服务职能。成立学校信息中心,将信息中心直接纳入学校教导室直管,由教导主任(或副主任)任信息中心主任。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应用引领。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工作核心团队的建设、校园网络建设与维护、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视频资料录制、信息化教学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设备维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档案管理、优课资源应用培训、课件制作培训、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学校网站建设管理工作。

(3)建制度,创新管理,促进应用实效。根据恩施州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要求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内容涵盖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信息发布、信息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相关的各个领域。

(4)建平台,促进家、校、社会互联互通。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建好学校校园网站。为学校建设数字校园找准了切入点,搭建起了学校和家庭、社会共育共建的平台;二是建好校讯服务平台;三是建好资源库管理应用平台。由信息技术中心负责牵头将国家、省、州、市、兄弟学校的资源与我校样本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形成我校有价值的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同时,搭建起校园内供师生共享的资源应用平台。

(5)建信息化硬件环境。学校开源节流,集中有限的财力,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确保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经费预算使用时优先考虑安排智慧校园建设经费、教师培训和设备维修维护经费用。按照“一次性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逐步完成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任务。

2.抓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

(1)强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通过学校信息中心组织学习提高教育管理者信息化条件下的决策水平;提高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应用管理、安全防范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级信息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评比活动。

(2)强化校园网站建设。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已建起一个功能完善的,集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学生成长系统、家校互动系统、学校党建、语言文字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站。真正把学校网站办成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资源的中心、宣传的窗口、本校师生与其他异地师生交流的快速通道。

(3)聚焦课堂,探索各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针对性地使用培训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新突破,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深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效益。

(4)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以《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德育教育研究》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教育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研究课题,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开展网上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研修活动,从而推动我校数字化建设进程,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5)开展电脑美术、动漫制作特色教育,从多方面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发展。学校除了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以外,在业余时间开放机房,开设一些信息技术拓展课、兴趣小组,举办一些学生创作竞赛活动,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研究性学习互动,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道德教育。

(6)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发挥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校讯通平台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维护好、使用好现有的内部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各部门的远程报表系统等,逐步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信息化过程管理,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我校作为恩施州第一批 “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智慧校园建设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评估考核。同时一如既往地践行‘互联网+教育’计划,推动我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进程,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参考文献

王红 丁丹红 《 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