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粘贴面处理 → 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 → 胶粘剂配制 → 涂胶和粘贴 → 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 检验 → 维护
1.粘贴面处理
1.1。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1—2mm厚表层,较大凹陷处用找平胶修补平整,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最后用棉布沾丙酮拭净表面,待粘贴面完全干燥后备用。
1.2.钢板粘贴面应用角磨机进行粗糙、除锈处理,直至打磨出现光泽,使用前若洁净仅用干布擦拭即可。否则可用棉布沾丙酮拭净表面,待完全干燥后备用。
1.3。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护目镜、防尘口罩、冲击电锤及扁铲、手锤、角磨机、金刚石磨片、砂轮片、空压机、棉布、丙酮。
2.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 2。1。加固构件所承受的活荷载如人员、办公机具宜暂时移去,并尽量减小施工临时荷载.
2.2.加压固定宜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能产生较大压力,而且加压固定的同时卸去了部分加固构件承担的荷载,能更好的使后粘钢板与原构件协同受力,加固效果最好,施工效率较高.
2。3.加压固定也可采用膨胀螺栓、角钢、垫板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需要在加固构件上合适位置钻孔固定膨胀螺栓,仅能产生较小压力,不能产生卸荷效果,适合侧面钢板的粘贴.
3。胶粘剂配制
3。1。建筑结构胶为A、B两组份,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说明书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约5—10分钟至色泽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配置场所宜通风良好.
3。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4。涂胶和粘贴
4。1。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钢板面上(或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成三角形,中间厚3毫米左右,边缘厚1毫米左右,然后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准备好的固定加压系统固定,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度。
4。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腻刀、手套。 5。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5。1.5.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扳手、手套、时钟、温度计。 6。检验
6.1。JGN—G型结构胶操作性能极好,正常操作可达到100%的饱满度.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粘贴钢板,从音响判断粘贴效果,也可采用超生仪检测。若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少于70%,应剥离钢板,重新粘贴。
6.2。对重要构件也可采用载荷检验,一般采用分级加载至正常荷载的标准值,检测结果较直观、可靠,但费用较高,耗时也较长.需要千斤顶或配重(常用沙袋、砖块)、百分表、裂缝显微镜、衡器。
7。维护
加固后钢板宜采用20mm厚M15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也可采用涂防锈漆保护,以避免钢材的腐蚀。
粘钢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
2.本方法以环境温度不超过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适用条件为限,否则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3。本方法所用胶粘剂是指有充分试验依据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结构胶。
4.当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低于C15,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加固。
碳纤维粘钢加固施工工艺
(一)、结构要求及加固形式 构造要求:
1、当碳纤维布沿其纤维方向需绕构件转角处粘贴时,转角处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 2、碳纤维布沿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3、为保证碳纤维片材能可靠地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必要时应采取附加锚固措施。 (二)、碳纤维片材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形式主要有:
1、在梁、板构件的受拉面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纤维方向应与构件轴向一致。 2、采用封闭式粘贴、U形粘贴或侧面粘贴对梁、柱构件进行受剪加固,纤维方向宜与构件轴向垂直.
3、采用封闭式粘贴形成的约束混凝土对柱进行加固,纤维方向应与柱轴向垂直. 4、当有可靠依据时,碳纤维片材也可用于其它混凝土结构构件和受力形式的加固. 二、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结构表面处理—-涂刷底层树脂——结构面找平处理——浸渍树脂的配制与涂刷-—碳纤维片材粘贴-—表面防护——养护、检验
三、施工要点 (一)定位放线
首先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结合现场,明确要加固的结构范围及部位.然后弹出要加固部位的纤维位置线,为便于混凝土基层处理,每边位置线应适当放大2~3㎝.
(二)混凝土表面处理
1、对被加固构件表面的浮渣、装饰层及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予以清除;对于不平的地方,首先由人工剔凿处理,然后用修复材料对其凹凸不平处进行修复;严重不平的地方,应分多次修补。
2、按设计要求,对存在的裂缝进行灌缝或封缝处理。
3、用电动工具将被粘贴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去除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打磨1~2㎜,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面。
4、对转角粘贴处进行倒角处理,并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 5、将打磨过的构件表面,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并保持表面清净. 6、对于湿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应先进行人工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打磨处理. (三)涂刷底层树脂
1、采用人工或机械搅拌方法,将树脂各组份分别搅拌均匀,使各组份无沉淀现象。 2、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两种树脂混合在一起并加以搅拌。为防止气泡的产生,搅拌时请以同一方向搅拌,大约搅拌十几分钟后,使各组份能够混合均匀即可.
3、用滚筒将底层树脂均匀抹于清洁的混凝土表面,不要漏刷,也不能太多。 4、当用量太大时,应分批量搅拌,以免一次搅拌太多而不均匀,造成浪费. (四)找平处理
1、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时,就可以对基层进行找平处理。 2、按同样的步骤,进行找平材料的配制。
3、混凝土表面凹陷处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 4、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 5、待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时即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五)、浸渍树脂的配制与碳纤维的粘贴 1、按以上步骤将浸渍树脂配制好。
2、根据设计要求,按设计尺寸裁剪好碳纤维布。 3、将浸渍树脂液均匀地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
4、用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并使浸渍充分浸透碳纤维布。
5、重上述步骤可以粘贴多层碳纤维布.
6、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于一层浸渍树脂。 (六)、养护、检验
1 、在树脂固化期间,应避免对碳纤维片材的扰动。 2、施工期间,若温度太低,应采取加温措施,以加速固化。 3、质量检验允许误差: a、尺寸位置偏差≤20㎜
b、粘贴空鼓率≤5%,且单个空鼓面积≤100c㎡若大于100c㎡,宜将空鼓处的片材切除,重新粘贴.
4、必要时可在现场进行正拉粘结强度试验.
5、必要时可对碳纤维片材和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进行现场产品质量检验。
6、在特殊环境下的结构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时,应对碳纤维加固系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四、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碳纤维材料为导电材料,施工时材料应尽量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 2、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3、施工人员应根据现场使用树脂材料采用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