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文学(4)2012课程作业(上编)

2022-04-02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上编)

第1-2讲1949-1978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填空题

1、 1949 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2、 第一次文代会选出了由 郭沫若 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

3、 第一次文代会上,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 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的总报告;茅盾作《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作《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

4、 建国初期,对电影《 武训传 》的讨论与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

5、 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将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确定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6、1954和1955年,毛泽东先后发动了对俞平伯《 红楼梦 》和 胡风 及其所谓“反革命集团”的批判运动。

7、50年代毛泽东发动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后来上升为一场声势浩大

的对整体的“ 反右倾 思想”的批判运动。

8、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文艺方针。

9、“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如何直(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王任叔)《 论人情 》、钱谷融《 论“文学是人学” 》等。

10、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坛提出了“ 干预生活 ”的口号,文学创作呈现勃勃生机,出现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以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等作品。

11、1958年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运动,同时期兴起的“ 新民歌 运动”正是“大跃进”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12、1958年“新民歌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8万余种民歌选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和周扬主持选编的《 红旗歌谣 》。

13、在“新民歌运动”全面开展过程中, 毛泽东 的所谓“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被定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也是文学工作者惟一应该遵循的创作方法。

14、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指责该剧“为彭德怀翻案”,“反对三面红旗运动”,全国主要报纸均予转载,成为“文革”的导火线。

15、1966年2月,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后形成《纪要》。《纪要》的核心是抛出“ 文艺黑线专政论 ”,宣称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目标直接指向“文革”。

16、1966年5月,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阐述了毛泽东的“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的决定》;这两个文件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文革”全面发动的标志。

17、“文革”期间,《红灯记》《沙家浜》等“ 革命样板戏 ”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18、在“样板戏”的推行过程中,形成了所谓“ 三突出 ”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9、 伤痕文学 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的小说,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 班主任 》。

二、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即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这次大会代表着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文学工作者的“会师”,标志着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并正式确立了毛泽东的《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解放区文艺所代表的方向为当代文学的方向。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2、“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提出。 “双百方针”的提出曾对文学创作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三、简答题

1、“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答:作为新时期发出的第一声真实的呐喊,“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继承了“五四”人道主义传统,使人性得以复归,“人”地位得到重新确认。 (二)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

(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第3-4讲 1949-1978年间的诗歌

一、填空题

1、在建国初的几年,比较重要的诗作是抒写开国大典的诗歌,代表作有:郭沫若《新华颂》、 何其芳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 时间开始了 》等。

2、十七年时期的诗歌绝大多数是颂歌或带有颂歌倾向, 新民歌运动 影响最大的类型,贺敬之、郭小川是最重要的代表。

3、郭小川成为有影响的著名诗人,是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 致青年公民 》开始的。

4、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是 政治抒情 诗歌创作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诗人有意识地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和艺术上进行一些探索,较具影响的有《望星空》、《一个和八个》等。

5、郭小川留给文学史的首先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战斗者形象,其次才是一个热情洋溢的诗人,被誉为“ 战士诗人 ”。

6、郭小川善用排比、对偶、长句子来强化感情的力度,并用现代汉语加以改造,形成了郭小川式的“ 新辞赋 体”。

7、1956年贺敬之用“信天游”民歌形式创作了诗歌《 回延安 》,轰动诗坛。

8、 贺敬之 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短诗,《回延安》是代表作;一是长篇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是代表。

二、名词解释

1、“新辞赋体”:

新辞赋体,即“新辞赋体”,又称“郭小川体”,是当代杰出诗人郭小川的一个独特创造。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郭小川不拘一格,对诗歌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曾被誉为“革新能手”。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

2、《望星空》

郭小川作品,全诗共有230 多行,分为4 章,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 宙的空间,人生不过的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射出五十年代后期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超越个人与具体的现实事象之上的浩远的时空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慨、惆怅,给诗人一贯明朗豪迈的诗风添加了深沉,但他所拥有的理想主义又使得这种感慨并不流于消沉。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她使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而“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了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诗人的幻想一经回到人间,便由衷地体察出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了诘难,对人生的浩叹便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

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作者力图在这前后的一抑一扬,欲扬先抑之间,展示一个在当时显得较为深刻、别致的思考角度和过程:不囿于现成流行的观念,注意表述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并尝试以一种超越局部时空限制的视界,以达到当代诗歌未曾达到的深度。

三、简答题

1、 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1.充溢着强烈,真挚的革命激情。郭小川对党和革命事业有着无限深情,他的诗歌热情歌颂党,祖国和革命事业。

2.富于哲理性。他善于把自己对人生,社会,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成具有真知灼见的哲理,以此作为诗篇的主题。他还善于提炼富有哲理性的警句。

3.他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郭小川被认为是“时代的歌手和号手”。他擅长表现时代生活主流的题材。

4.在艺术上,郭小川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他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感物言志”的传统,同时也借鉴\"楼梯式\"的长句和民歌的清新。

2、贺敬之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贺敬之建国后诗作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表现某种具体感受的抒情短诗,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等;一是描绘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长篇政治

抒情诗,如《放声歌唱》,《中国的十月》等。其诗通过鲜明有力的形象体现时代精神,把许多看来抽象的政治概念和口号独具匠心的形象化,达到感情与艺术形象的较好统一。同时诗作富于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情感充沛,想象丰富。诗歌主调高亢豪迈,激情奔放。此外,贺敬之在诗歌形式上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其诗既有民歌风味,古诗遗风,又明显接受了外国优秀诗歌的影响,主要采用“信天游”体,“楼梯式”和凸凹体。

第5-6讲 1949-1978年间的散文

一、填空题

1、十七年时期出现了两次艺术散文的创作高潮,其中,因《樱花赞》、《菜园小记》、《茶花赋》、《长江三日》等一大批散文名篇的涌现, 1961 年被称为“散文年”。

2、50年代初,报告文学率先掀起了创作高潮。抗美援朝期间,作家们奔赴朝鲜前线,深入战地慰问、采访和写作,诞生了两部大型的军事通讯报告集《朝鲜通讯报告选》和《志愿军的一日》。其中,魏巍的《 我的老师 》影响最大。

3、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的特写作品。 刘宾雁 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等打破了“讴歌文学”的一统天下。

4、60年代初,杂文写作一度活跃。邓拓是这时期杂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从1961年3月起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 燕山夜话 》专栏。

5、1961年10月,由邓拓发起,与吴晗、廖沫沙以共同的笔名“吴南星”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了《 三家村札记 》杂文专栏。

6、“三家村”杂文是指邓拓、 吴晗 、廖沫沙,三位作家在60年代前期创作的杂文。

7、在60年代的散文“诗化”中, 杨朔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以1956年《香山红叶》为标志,他的散文开始追求诗的品格。

8、 秦牧 一生的文学创作涉猎很多领域,以散文著称文坛,还有小说、诗歌、儿童文学等。

9、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作家中,秦牧以“ 知识性 ”散文享誉文坛,文本总体上呈现一种学者化的倾向。代表作如《社稷坛抒情》《花城》《古战场春晓》等。

10、在五六十年代, 刘白羽 的散文因其诗意化的政论被称为“政治抒情”散文而成其特色,与杨朔、秦牧并称“散文三大家”。

二、名词解释

1、《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2、“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作者马南邨,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

讽刺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彩。其中像《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一个鸡蛋的家当》、《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从三到万》等篇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起到帮助读者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识别事物能力的作用。“文革”之初,《燕山夜话》被打成大毒草,作者受迫害含冤死去。1966年5月,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中遭到批判。1979年,邓拓得到平反昭雪,本书才重见天日。

3、“三家村”杂文

“三家村杂文”是1961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为“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而开辟的一个专栏。其“三家村”一词出自苏东坡《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一诗,其本意为偏僻的小山村,虽是自谦之词,但亦有《汉书.艺文志》所言的“一言可采··不废刍言狂夫之议”。不想文革初被姚文元、关锋等人批判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成为“文革”序幕中的标志性事件。文革结束后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杂文集《三家村札记》 。收杂文六十五篇。

三、简答题

1、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秦牧的散文格调高昂,立意深刻,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于闲谈趣闻之中,赞美祖国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用高尚的思想和高雅的格调统帅作品,使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宣传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充满了对一切腐朽、污秽、丑陋事物的憎恶之情。他的作品充分调动联想和

想像的艺术手段,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在讲古论今中阐述主题。秦牧的作品取材广泛,大到大千世界,小到一粒种子,容量大,几乎无所不包,能够精心地运用材料,各个题材都充满诗情画意,艳丽缤纷,多种表达方式的巧妙运用,写景抒情,叙事议论巧妙融合,景中有情,景中生议,议中升华,叙中产议,叙中融情,秦牧的散文运用表达方式独具匠心。譬喻、警句精彩纷呈,许多内容知识性、趣味性十足,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求知欲望,获得新鲜的美感,他的散文给予读者的教育、影响是独树一帜的。在秦牧的散文中,始终贯穿着赞颂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生活这一红线,鞭挞丑类为社会主义的成长擂鼓呐喊,清扫旧社会留下的污秽,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是他作品中的核心内容。

2、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1.刘白羽是一位战士型的作家,其散文充满革命激情,他的散文不同于杨朔的“以诗为文”,也不同于秦牧“知识”、“趣味”,他注重的是感情与体验的直接倾吐。

2.文笔气势恢弘,语言华美明丽,形成一种壮美的风格。

3.一般都篇幅较大,多用长句,善于铺陈、排比,来造成磅礴的气势。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杨朔诗体散文艺术风格的认知和评价

答: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杨朔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

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第7-8讲 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上)

一、填空题

1、 峻青 的小说主要描写抗战后期和国内战争初期胶东的战争风云,其小说善于在激烈紧张、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代表作《黎明的河边》。

2、 王愿坚 的小说取材的范围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闽西、赣南地区和长征途中红军生活的片段。这一取材范围是当时“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较少涉足的。代表作《党费》、《七根火柴》。

3、 1959年,李凖的短篇小说《 灰色的帆蓬 》改编成电影后产生广泛的影响。

4、 周立波,40年代因创作反映东北土地运动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金。十七年时期,除了长篇《 湘江一夜 》外,还有20多篇短篇,代表作《山那面的人家》、《禾场上》《桐花没有开》等。

5、 陆文夫 的《小巷深处》是“百花时期”一篇取材相当独特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妓女徐文霞。

6、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到1957年“反右”开始前的一年多时间,通常被称作“百花时期”。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一些对前一时期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模式有所冲击的小说。较有影响的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李国文 的《改选》、宗璞《红豆》等。

7、宗璞的小说《 弦上的梦 》采用倒叙的方式,叙述国民党败退前夕北平女大学生江玫在跟随恋人去美国还是留着祖国投身革命之间的痛苦抉择的故事。

8、6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以1961年 陈翔鹤 的《陶渊明写〈挽歌〉》为发端,相继有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等。

9、陈翔鹤1962年创作的历史小说《 广陵散 》,叙写魏晋易代之际“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不事权贵、特立独行,最终为权贵陷害的故事。

10、 萧也牧 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发表于1950年1月出版的《人民文学》,小说发表后即引起轩然大波,作者本人也受到严厉的批判。

11、路翎的小说《 洼地上的战役 》写于1953年,是作者到朝鲜战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写成的。小说因写志愿军战士王应洪和驻地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朦胧的异国恋情而招致批判。

12、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其中,在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中,杜鹏程的《 保卫延安 》和吴强的《 红日 》是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

13、十七年时期,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以梁斌的《 红旗谱 》和 孙犁 的《风云初记》为代表。

14、十七年时期的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 曲波 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 铁道游击队 》、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

15、十七年时期,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 青春之歌 》、 欧阳山 的《三家巷》等为代表。

16、 杜鹏程 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较早一部反映国内战争中延安保卫战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初版于1954年。

17、曲波的小说《 林海雪原 》承继了中国传统小说和民间故事的艺术方式,将传奇性、通俗性融会在革命历史斗争的叙写中。

18、 赵树理 的小说《三里湾》出版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19、周而复的长篇小说《 上海的早晨 》表现了工商业资本家在公私合营运动中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所塑造的众多资本家人物形象也比较生动有个性。

20、欧阳山的小说《 三家巷 》,反映“大革命”前后广州的历史,属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但取材视角别致,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创作个性。

21、《 红岩 》是另一种类型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性,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由“革命传统报告”改写而成的。它的署名作者虽然只是罗广斌和杨

益言,但实际上它是多方面人员集体创作的产物。

22、小说家 冯德英 以“三花”:《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三部长篇小说享誉文坛。

23、李英儒的长篇小说《 野火春风斗古城 》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斗争的传奇故事, 塑造了杨晓冬、金环等地下工作者的英雄形象。

二、名词解释

1、《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根据曲波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个由一部出名的同名电影而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2、《红岩》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

三、简答题

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短篇历史小说

答:十七年的短篇小说相较于作为十七年文学标杆的长篇小说来说,更增添了一种个性探索的锐气,从而显现出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面貌。它是对十七年主流文学规范的一种悖离,是与史诗性宏大叙事完全不同的“现实观照下的非宏大叙事”,它迅速反映生活,因为没有历史的沉重感,反而更接近了生活本来的面貌,以局部与细节化的特写,精彩的人物形象,彰显的人性与人情美等个性化特征,高唱了个人主观情感,充分展现出了长篇小说无法表现的精彩片段。

2、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

答:因为是建国之初,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袖是非常崇拜,国人都非常积极向上,思想非常单纯,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所以这个时候的少数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也呈现一些程式化的倾向。

3、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

答:农村题材,工业题材,军事题材,革命战争题材,现实主义小说等。

4、十七年时期英雄传奇类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以《林海雪原》为代表的一类革命英雄传奇,在艺术上倾向于中国古代的通俗小

说,主要靠传奇的人物和传奇的情节取胜,叙事和描写多用传统手法,尤其是话本小说的艺术技巧。以《红岩》为代表的一类革命英雄传奇则与此不同,这类革命英雄传奇虽然也塑造英雄性格,表现英雄主义主题,但在艺术上却倾向于近代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观念和技巧,即以真实地本质地反映社会历史和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不特别追求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传奇性。

第7-8讲 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下)

一、填空题

1、 茹志鹃 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深受读者的喜爱,声名鹊起。

2、 《党费》是王愿坚最获读者好评的小说。小说主人公 黄新 是一个远走它乡了无音讯的红军战士的年轻妻子。

3、 写于1958年的《 “锻炼锻炼” 》是十七年时期赵树理最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

4、 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围绕 赵树理 小说《三里湾》和《“锻炼锻炼”》中的“中间人物”问题,文坛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和争论。

5、 马烽 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50年代后期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等。

6、 西戎 的小说代表作《赖大嫂》,写一个自私自利的农村妇女赖大嫂的养猪史。小说一发表就引起非议,被认为是写“中间人物”的“标本”。

7、十七年时期, 孙犁 的主要作品有中篇《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和短篇《秋千》《石猴》《吴召儿》《正月》《春歌》等。

8、中篇小说《 铁木前传 》是孙犁十七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乡村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两个家庭的故事。

9、 孙犁 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共三集,于1951至1963年陆续出版。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在这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农民军人形象。

10、《 青春之歌》开始创作于1950年,1958年问世,是杨沫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因写革命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和奋斗历程,曾在当代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

11、 林道静 是《青春之歌》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是整个当代文学史中内涵比较真实、细腻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

12、 梁斌 的小说《红旗谱》,1957年出版,反映了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的历史进程。

13、《红旗谱》的突出成就之一就在于塑造了 朱老忠 这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民英雄形象。

14、 柳青 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在当时被誉为是一部反映我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史诗性”的“纪念碑式”的著作。

15、《创业史》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故事发生地是陕北一个名叫蛤蟆滩的山村,主人公是一个名叫 梁生宝 的退伍军人。

16、小说《创业史》中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是 梁三老汉 。小说对他的描写活细节真实,性格特征很充分,他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的老一辈农民形象。

二、名词解释

1、《百合花》

作家茹志鹃于1958年3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一位通讯员的工作和战斗生活,真实再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1985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茹志鹃的小说集《百合花》。

2、《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

3、“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盟主;由部分山西作家马烽、西戎等构成;起源于40年代,繁荣于五六十年代;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坚持写“问题小说”;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和地域性特色。

4、“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

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三、简答题

1、 《百合花》艺术特色

答:《百合花》以其精致温婉的女性风格著称于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为:1新颖独特的构思;2成功的人物刻画;3委婉柔和、细腻而优美的抒情格调。

2、 《“锻炼锻炼”》艺术特色

答:赵树理晚年绝唱,他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揭露的任然是农村基层干部中的“坏人”。“小腿痛”和“吃不饱”两个人物塑造得很成功。仔细分析情节,构成小说斗争主线的,并不是广大社员,干部对两个落后人物的批判和斗争,而是两个人物所引起的农业社干部之间两种不同工作方法的冲突。

3、 赵树理小说的独特思想意蕴

答:赵树理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赵树理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语言运用上,大量提炼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口语,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使小说

表现出一种“本色美”。

4、 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特征

答:赵树理的短篇小说比较重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情节的结构比较单纯,线索清晰,脉络分明;注意时间发展过程和起承转合的叙述与交代;善于运用悬念和戏剧手法加强叙事效果;塑造人物多用白描手法;语言糅合日常口语、俗语和民间说唱艺术的风格,既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又朴质明快,合辙上口。除此而外,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尤其以塑造人物见长。

5、 孙犁的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答:孙犁的小说叙事着眼于表现重大历史事变中人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浓郁的乡土风味,情景交融,融风俗画和风景画于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诗意世界;写人叙事平易清雅,含蓄凝练,使其小说兼具写意性和诗意性,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6、 简要评析《青春之歌》的主题意蕴

答:《青春之歌》主要是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苦难历程”的生动叙述,形象地展现“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7、 柳青小说《创业史》的主题意蕴

答:《创业史》小说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三、论述题

1、杨沫小说《青春之歌》林道静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答:(一)林道静出生在官僚地主家庭,在意识的深层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印记。但她从小失去母爱,受尽封建家庭的折磨,这又形成了她富于反抗的性格,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有可能走上革命之路,同时又注定了她革命化过程的艰难。

(二)小说严格按照生活逻辑和性格逻辑,脉络清晰地写出了林道静性格发展和思想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成长历程,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里,使人物形象概括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三)小说通过中心人物林道静形象的塑造,形象地展现了一代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写照;林道静形象的完成,是对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路问题给出的答案,这个艺术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2、梁斌小说《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答:(一)《红旗谱》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朱老忠这样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朱老忠是一个带着时代农民的反抗性和现实革命性走进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农民英雄。

(二)在他身上既有旧时代农民起义英雄的传统性格又具有新时代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作为“一个兼具又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首先,他具有强烈鲜明的阶级爱憎、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朱老忠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就是慷慨无私、重团结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三)朱老忠走过的道路,是旧时代中国农民自发反抗道路的一个终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自觉革命的一个新起点,他再现了新旧农民革命的转折过程,具有史诗性的价值。

3、柳青《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和梁三老汉形象分析

答: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在披荆斩棘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闪光,又有公而忘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时代精神的张扬。这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使读者倍感亲切可爱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梁三老汉是书中写得最凝重最精彩的人物,是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典型。作者不是单线条地勾勒这一人物,而是深挖精凿,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他鲜明感人的多重性格。这是一个最有深度、最能显示作者艺术潜能的不可多得的中国老农的形象。

第11-12讲 1949-1978年间的戏剧

一、填空题

1、建国之初,剧作家满怀政治豪情对新的社会制度、新的生活发出由衷的赞颂,迅速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变革和生活变迁的剧作,如老舍的《方珍珠》、《龙须沟》, 曹禺 的《明朗的天》等。

2、1956-1957年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股敢于“干预生活”,揭露生活矛盾的剧作潮。这些剧作在题材和风格上与颂歌型作品明显相异,代表作品有 海默 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 布谷鸟又叫了 》,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

3、“第四种剧本”是 黎弘 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时提出的。他认为当时话剧舞台上只有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倡导突破这三个既定的框子,忠实“生活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

4、五十年代中期,伴随着“第四种剧本”剧作潮,话剧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957年,老舍的《 茶馆 》的写作和演出,是“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最高峰。

5、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热潮,代表作品如 田汉 的《关汉卿》、《文成公主》, 郭沫若 的 《蔡文姬》、《武则天》等。

6、郭沫若的《 蔡文姬 》发表于1959年,剧作以“文姬归汉”为素材,以替 曹操 翻案为创作目的。

7、1958年, 田汉 应“世界和平理事会”之约,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活动七百周年,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关汉卿》。

8、老舍创作于1950年的三幕话剧《 龙须沟 》通过北京一个大杂院四户人家在新

旧不同生活的对比,表现解放后劳动人民命运的巨大变化,这部话剧为老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殊荣。

9、为使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结构安排上,王利发、 常四爷 、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

10、老舍的话剧《茶馆》采用了 三 幕结构,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表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

11、话剧《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晚清“戊戌变法”后、 北洋军阀抗战时期 、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场景。

12、话剧《茶馆》以“人物带动故事”,三个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剧作的结尾,三个老人在舞台上“撒纸钱”“祭奠自己”,走投无路的 王利发 悬梁自尽,深刻表现了“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

13、老舍的剧作《 茶馆 》,时间跨度自戊戌变法至抗战胜利长达半个世纪,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

14、老舍的《茶馆》是中国当代话剧艺术的经典之作,剧作运用侧面透露的表现方法,以北京 裕泰 茶馆为典型环境,以茶馆的变迁和一些小人物悲剧命运来表现时代的主题。

15、 老舍 的话剧《茶馆》采用了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群像,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

二、名词解释

1、“第四种剧本”

“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被称作“第四种剧本”的,主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此外,鲁彦周的《归来》、何求的《新局长来到之前》、王少燕的《葡萄烂了》、李超的《开会忙》等剧作,因其相似的创作倾向,也被看作是“第四种剧本”。

2、《茶馆》

《茶馆》是老舍先生创作的,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

三、简答题

1、郭沫若剧作《蔡文姬》对曹操形象的塑造

答: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文武兼备很有作为的英雄。然而宋以后,由于封建正统思想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曹操被逐渐描绘成一个篡汉逆臣、嗜杀多疑、诡谲狡诈的反面人物。这种形象定位经过小说《三国演义》和诸多“三国戏”的传播更被广为接受,而其历史上原来的真实面目反而被掩盖了。作为一位史学家、剧作家、诗人,以郭沫若丰富渊博的历史知识和诗人兼剧作家的才情,重新塑造一个基本符合历史真实的正面的曹操形象并非不可以。事实上,他写《蔡文姬》的目的正如他所说的就“是想为曹操翻案”。他很想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形象生动地层现在观众面前。尽管在《蔡文姬》中,他写了他“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写了他文韬武略出众,作风俭朴,待人平易,颇具平民风度,且

胸襟开阔,知错必纠,写了他不拘一格惟才是举的用人策略和大力进行文化建设的治国方针等等。但这些内容大多是用侧笔即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如董祀、蔡文姬等)之口说出来的,很少把曹操放在全剧矛盾冲突的中心位置上,通过他自己的言语、行动,正面进行刻画。因此,《蔡》剧中的曹操形象基本上尚未脱尽概念和苍白,作为一个艺术形象他还没有立起来、活起来,起不到翻案的作用。

2、郭沫若剧作《蔡文姬》的剧诗风格

答:当郭沫若以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身份进行历史剧创作时 ,他的诗人的禀赋、个性、气质、才情便无形中灌注到创作之中 ,因此他的历史剧呈现出一片葱茏朴茂、灵气飞动、摇荡心旌的浪漫主义诗意美。这种诗性审美品格在郭沫若历史剧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贯串全剧的诗魂和全剧主人公的诗人气质 ;二、融合在戏剧情境中各体各样的诗 ;三、诗的戏剧结构情节、戏剧场景、戏剧气氛 ;四、诗的戏剧语言。

3、田汉剧作《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

答:田汉剧作《关汉卿》着力塑造了关汉卿这一理想化的知识分子英雄形象。剧情突出表现了关汉卿为民请命、疾恶如仇与刚强不屈、坚持知识分子独立人格与精神操守的精神品格。关汉卿形象是剧作家“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是一个象征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人物。

四、论述题

1、老舍剧作《茶馆》的结构艺术

答:1.结构安排:剧作分别选取1889年“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三幕构成三组时代生活场景,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表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被称为“图卷式的作品”。

2.以人物带动故事:为使跨度极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其中有台词的多达50人)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人物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使三个独立的横断面浑然一体。

3.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