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丹霞地貌的研究

2023-09-25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丹霞地貌的研究

3

旅游开发

3.1丹霞地貌的开发利用价值

丹霞地貌分布区内往往沟壑纵横,起伏剧烈,风化壳较薄,土壤养分较少,生态平衡脆弱,除有重要矿产者外,不宜作为工、农、交通用地。而典型的丹霞地貌则山块离散,群峰成林,山顶平缓,山坡直立;赤壁丹崖上色彩斑斓,洞穴累累;高峡幽谷,清静深邃;石堡、石墙、石柱、石桥造型丰富,变化万千,其雄险可比花岗岩大山,奇秀不让喀斯特峰林;红层盆地中又多有河溪流过,丹山碧水相辉映。因此丹霞地貌是构成风景名山的重要一支地貌类型。在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就有丹霞山、武夷山、龙虎山等20多处名山由丹霞地貌构成,另有几十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一批具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条件的丹霞地貌名山。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景地貌用于旅游开发,比较其他功能的开发更能实现资源价值,更有利于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丹霞地貌的旅游开发价值将得到更加充分显示。3.2丹霞风景地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众多的丹霞地貌风景区逐步开发,对

丹霞地貌的基础研究和旅游开发实践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陈传康(1977)较早开始研究承德丹霞风景地貌,论述了承德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地貌特征与类型组合、地貌奇景及景观的开发利用等。1982年提出了划分造型地貌的标准和风景地貌构景设计等概念[21]。

彭华(1990)曾论述了丹霞地貌的构景特点及观赏价值,认为其构景要素主要有丹崖、幽谷、岩洞、造型地貌等,其中赤壁丹崖是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诸要素的奇特性和组合结构是评价其风景资源价值的重要依据①。1992年以丹霞山和齐云山为例研究了丹霞风景地貌的发育规律,风景地貌的分类、风景质量的评价与分级等[22]。

1991年成立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以来,各地学者积极参与了研究区域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实践工作,根据不同需要从相关学科引进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思维理念,使丹霞风景地貌的研究逐步走上规范化。3.2丹霞旅游文化研究3.2.1丹霞自然山水文化

彭华(1996)以丹霞山为例研究了丹霞自然山水文化的旅游开发,丹霞山水是一个“山水景观综合体”,丹霞山水文化涉及到关于丹霞地貌的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与气候学、山水美学和“附会文化”等知识。这些科学与美学知识,只要按

照旅游需求加以策划和组织,就可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30]。但这方面的开发目前只限于学生的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而面对大众的科普旅游目前仍

然是一个弱项。从这个意义上

讲,丹霞山水文化是一项大有潜力可挖的文化旅游资源。

①彭华,粤北旅游地质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见:粤北风景资源及旅游开发研究,韶关市旅游局,北京大学,1990:14-333.2.2丹霞地貌与人文景观

黄进(1992),韩振飞(1992),张忠孝(1998)等曾研究了人文景观与丹霞地貌的配置关系,除了作为特殊的自然旅游资源外,丹霞地貌区还孕育和沉淀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22,25]。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形态要素是雄伟的赤壁丹崖,单体或群体形态上常呈完整的块状或城堡状,紫红色调,给人庄重和神圣之感,同我国传统表现权威、富贵、吉祥的色调一致,与中国宗教崇尚的主色调一致,从环境角度加强了宗教场所的威严感和神秘感。这种自然风光与神秘意境的结合,常使丹霞地貌区成为宗教圣地。如集儒、释、道三教于一山的福建武夷山,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甘肃崆峒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均由丹霞地貌构成。青海坎布拉则以藏传佛教复兴期发祥地而闻名国内藏区和海外。

组成赤壁丹崖的厚层红色砂岩层,其岩性结构致密均一,硬度较小,易于

精雕细刻,因而留下大量摩崖石刻、摩崖造像、崖壁画等。如四川大足县有“石刻之乡”的美称;乐山大佛石刻享誉海内外。而赤壁上遍布的浅平丹霞岩洞往往成为石窟艺术的载体,如甘肃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石窟艺术成为甘肃最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因有“甘肃无处不石窟,石窟无处不丹霞”之说;西宁市北山北禅寺,有2100年历史,在向外凸起的坚硬红层上建楼阁佛堂或通道,成为名符其实的悬空寺,而岩洞内则保留隋、唐、宋、明、清壁画,有“西平莫高窟”之称;赣州通天岩的摩崖造像,齐云山、武夷山的摩崖石刻等都是历史和宗教文化珍品。

丹霞地貌区以地形险要而著称,古代的军事要塞,古山寨常凭险而筑,如四川剑门关、广东金鸡岭险关、丹霞山遍布山顶的古山寨等。此外,丹霞赤壁上众多洞穴为居住、悬棺墓、文物存放等提供了天然场所;特别是龙虎山、武夷山绝壁上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群,存放在距地面上百米的丹霞洞穴内,成为墓葬奇观。3.3旅游开发

近年来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的成员,均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丹霞地貌区域的旅游开发实践研究,通过写文章、提意见、做规划等形式为地方献计献策,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推荐,向社会作宣传。陈传康、彭华等较先介入丹霞地貌旅游区的评价与开发研究,1988年成功地完成了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基础研究和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的报批,并于1989年完成风景区总体规划[31]。

彭华1992—1

995年曾直接主持丹霞山阳元石景区和翔龙湖景区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实施。黄进、彭华等1994年为丹霞山申报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编制的全套上报材料,得到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委会的全票通过,1995年获国务院批准;彭华等1997年完成了丹霞山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成立以来,在黄进主持下组织召开了五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除了推动中国丹霞地貌的研究之外,都为会议所在地的旅游开发作出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同时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促进了丹霞地貌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4前景展望

4.1丹霞地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丹霞地貌是地壳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而出现的特殊地貌类型,其地层、岩性、沉积环境、构造、坡面发育、形态特征都表明它的特殊性,丹霞地貌及其相应的基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中生代以来的地壳演化特征,深化和丰富地貌学理论。丹霞地貌研究是在中国诞生、发展、成熟的一个地貌学分支学科,是中国地学工作者对科学的一份贡献。

丹霞地貌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类型多样,发育典型。研究丹霞地貌区域的资源保护、环境培育和开发利用方向,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

大的实践意义。尤其是作为一种优良的风景地貌,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丹霞地貌风景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工作者面对着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意义重大的研究任务。

4.2丹霞地貌研究的近期任务和未来展望4.2.1加强基本理论研究

近年来丹霞地貌的有关基础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与岩石地貌学的其他学科尤其是与喀斯特地貌相比,丹霞地貌的理论建设仍显得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今后应更好的利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普通地貌学等学科的成熟理论,广泛吸收现代研究方法,推动学科深入发展,在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动力机制、演化过程与阶段、分类系统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建立丹霞地貌的完整理论体系。4.2.2扩大应用研究的接触面

目前看到的旅游开发应用研究大多停留在半成品层次,即景观描述+开发建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我们提倡的可操作性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要求在战略方向上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中观层次要求能够制定开发布局与资源保护规划,微观层次要求在小区规划与设计、项目论证与建设上能够具体实施。因此应加强与应

用地貌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

游开发原理和旅游经济学等学科的结

合,扩大应用研究接触面,开创新的生长点,更直接、更深入、更有效地介入旅游开发实践中,以增加学科发展机会。4.2.3尽快与国际研究接轨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世界上主要古陆台都有一定的红层分布,其中已知美国西部、澳大利亚等地已发现发育良好的丹霞地貌。但国际上还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地貌类型进行研究。我国丹霞地貌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近期内应通过地质、地理界已经形成的各种渠道,争取国外学者参加研究与交流,介绍国外的丹霞地貌及研究进展,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通过这一工作使丹霞地貌形成更广泛的国际影响,最终确立丹霞地貌在国际地貌学分类系统中的地位。4.2.4讨论与展望

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貌类型和良好的旅游资源,随着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广泛而深入的介入理论和实践研究,丹霞地貌旅游开发事业将会持续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更多学者的积极参与,从而推动该学科理论与实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黄进先生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考察资料和图文研究成果,研究会成立以来已经出版了五集论文集,编写《中国丹霞地貌》大型文献的条件已经具备,预期在三到五年内将有划时代的力作问世。罗成德(1998)提出创立“丹霞地貌学”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期望着这门学科的科学体系能够早日形成,下一个阶段——成熟阶段的到来已不是遥不可及。

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丹霞地貌应用研究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科学的评价系统、市场分析和旅游经济发展、开发策划与规划、科普文化的提炼等将成为研究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预计今后具有更强操作性的应用研究将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在近期内,研究会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增加与国际上有关学术团体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以小型的交流开始,逐步将丹霞地貌推向国外,并争取在五~十年的时间内能召开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实现与国际研究接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