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刀会》看关羽形象的历史流变
2021-02-28
来源:好走旅游网
牡丹从《单刀会》看关羽形象的历史流变赵庆伟关羽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忠臣良将之一,在史书中,关羽只是作为一个勇猛忠义的将领形象出现,随着历史的演变,关羽的艺术魅力和形象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影响至今。关羽形象的转变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统治者和民间共同推崇的结果,这种转变是从史书中演变而来的,对关羽的经历、性格进行了大量的增删和美化。《单刀会》可以说是关羽形象变化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源自真实历史事件的一个经典戏曲文本,对历史事件和关羽的表现都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从而有效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勇武。一、史书中的关羽形象分析(一)勇武众所周知,表现关羽勇武的事迹很多,关羽在史书中的形象确实勇猛过人,而且这是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关羽的主要认识。如表1所示:表1 关羽勇武的性格特点在史书中的表现原文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出处《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曹魏集团还是孙吴认识的。可见,关羽的勇武能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得到了公认,他作为蜀汉集团最重要将领的地位也毋庸置疑。(二)忠义“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脍炙人口的俗语说的是刘备在与曹操的战争中失利之后,关羽为了保全刘备的妻子,被迫答应投降,但却时刻惦记刘备的下落,表现出关羽的忠义。事实上,史书中也确实有相关的记载,如“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虽然与后来的演义中的“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有很大出入,但是关羽的忠义形象也是被时人认可和肯定的。(三)性格缺陷所有的英雄人物都不是我们所见或所听到的那样完美无缺。关羽的真实形象受各种艺术加工的影响,人们很少能看到关羽身上的缺点,即使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出了关羽的傲慢自大,但这种表现反而增强了他的悲壮和英雄气概。在史书中,关于关羽性格缺陷的描写有很多,如表2所示:不仅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推崇,也得到广大民众的爱戴。集团,包括蜀汉集团,对关羽的勇武能战是有一致的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三国志》卷三六《张飞传》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关羽实熊虎也《三国志》卷五四《吕蒙传》表2 关羽的性格缺陷在史书中的表现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乃骂曰: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三国志》卷三六《关羽传》《三国志》卷三六《关羽传》《三国志》卷三六《关羽传》《三国志》卷三六《关羽传》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怨刘备当初没有杀了曹操,辱骂孙权,与马超争强,最终因处置手下将领不当而导致荆州失陷。从以上的史书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羽的盲目自大和对人的傲慢。在这些记载中,关羽是一个勇武、忠义的猛将,同时也有着骄傲自大的性格缺陷。这种记载是客观的,能够真实反映关羽·113·文艺探究WEN YI TAN JIU的真实历史形象。二、从元杂剧《单刀会》看关羽形象的塑造和转变《单刀会》,正名《鲁子敬设宴索荆州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过程和结果来看,都对历史进行了夸张和改编。(一)“单刀会”的史实和杂剧版本的重要差别关于“单刀赴会”的起因,史书记载的是,东吴索要不成,开始以武力夺取荆州,并攻下三郡,面对东吴的攻势,关羽只好与鲁肃进行和谈。而在《单剧本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刀会》中,却借鲁肃之口,说是关羽必不肯还荆州,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剧作对关羽的忠勇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使得关羽的形象在正史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并且掩饰了关羽的性格缺陷。同时,剧本本身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使得这种形象的塑造更加成功。(一)《单刀会》在戏曲文本结构上对关羽形象的塑造剧本的前两折,不仅交代了鲁肃约请关羽赴会的缘由、目的,更重要的是借剧中人物乔国老和司马徽之口,介绍了关羽的英雄事迹、品行、脾性,间接地描绘了关羽的英雄形象,为关羽的出场制造了声势,渲染了气氛,同时也为全剧剧情的发展设置悬念。从第三折开始,就从正面直接刻画关羽惊天地的豪气、泣鬼神的勇气了。第三折一开始,关羽激昂慷慨地唱出了四支曲子,谴责董卓与吕布作乱,又回顾了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艰难的创业历史,展现出了一个忧国忧民、重情讲义的人物形象。(二)智勇忠义的关羽形象在戏曲文本中的具体表现第三折中,关羽回答了关平有关赴会的四个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关羽早料到对方来意不善,但为了显示蜀汉的威风,争取政治上的主动,还是毅然去赴“千丈虎狼穴”。对于东吴的“兵多将广”,他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对于“大江面可怎生接应”,他早已设下脱身之计,而不是一味硬拼。对于“他那里有埋伏”,他的回答是“我是三国英雄汉云长,端的是豪气有三千丈”“提起厮杀呵摩拳擦掌”,对付碌碌鼠辈,安在“千里独行、五关折将”的关大王话下。这四问回答,不仅写了将门虎子关平的心计,更重要的是突出关羽绝不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这正如他自我表白的,“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而是他已经从政治上、形势上、谋略上进行了周密慎重的考虑,早已成竹在胸了。三、艺术加工后的关羽形象与史书中形象的对比元杂剧《单刀会》对关羽形象的塑造,涉及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两个方面,从“单刀会”的起因、114·于是定下计策要赚取荆州,陷害关羽。关于会晤过程,史书记载是鲁肃不畏武力,和关羽各带单刀论辩。因为关羽理亏,只能接受事实。而在杂剧《单刀会》中,却是虽然鲁肃定下陷害计策,关羽却忠勇大义单刀赴会,并对鲁肃索要荆州的行为进行呵斥和威胁。关于最终的会晤结果,史书记载是双方划湘江而治,各得三郡,而在杂剧中则是关羽巧妙脱身,鲁肃索要未果。(二)史书中的关羽形象与《单刀会》中的关羽形象对比《三国志》对于“单刀会”的描述,主要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双方的政治道义出发,可以明显看出:首先,关羽不还荆州是违背政治道义的;其次,鲁肃是正义的一方,对关羽进行了规劝,关羽作为理亏的一方,虽然强行辩白,但最终是无言以对。而在杂剧《单刀会》中,首先描写了鲁肃等人的奸诈计策,其次通过侧面的描写,塑造出关羽的英勇忠义和为人的伟大,在具体的会晤过程中始终以主动的姿态,驳斥鲁肃的追讨。其实这些语言放置在当时的真实历史中,只是狡辩,但是杂剧却虚置了一个正当的环境和道义上的正确性,从而显示关羽的智慧。可以看到,原本在史书中没有的事情,经过艺术加工,成为彰显关羽勇武忠义的重要佐证。同时,艺术加工者把在史书只言片语的记载,经过想象和夸大,巧妙地掩饰了事情的真相,实现对关羽形象的美化。四、结语总之,关羽作为一个史实人物和神化人物的结合,其人物形象的变化是漫长的。特别是随着关羽在民间地位的上升,关羽的形象就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总体而言,宋元时期是关羽在政治地位、艺术形象和形象塑造等多个方面变化最快、最丰富的时期。《单刀会》作为宋元时期以关羽为主角的戏曲文本,对关羽形象的创造具有承前启后和定型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关羽形象演变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这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文学艺术和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对关羽形象影响和确认的结果。(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