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论述题
1试论述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答:(一)高等教育面临WTO挑战
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严峻挑战。
1.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挑战
入世后经济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科技多元化都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西方教育的进入和我国文化服务性行业的逐步开放,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考验。例如:中国入WTO,西方文化产品涌入,学生接受多元文化,其价值观念受到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造成观念冲突或出现价值真空。
2.教育市场的国际竞争加剧
加入WTO后,中国教育的巨大市场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国教育机构,抢占对其有利的教育市场。教育市场的竞争,集中在优秀和有经济价值的生源的竞争上。如外国大学以往主要吸引中国人才、生源到国外学习,入世后,还会以独资合资等多形式入中国办学,参与教育市场竞争,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竞争尤为激烈。
3.生源与人才市场竞争加剧
加入WTO后,人才的跨国教育与服务随之开放。发达国家将可能以更优越的条件,大量吸引我国优秀人才到其国家服务或到本地外资机构服务,人才流失现象可能加剧。如外国
- 1 -
教育机构抢滩我教育市场,已成事实。随入世后市场更开放,跨境交往没限制,生源流向多元化,国外大学凭其实力和品牌吸引我学生去留学。
4.影响大学生就业
加入WTO,我国既可以与其他成员国一样享有“最惠国待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参政议政”等各种权利,同时必须承担其减免关税、拆除贸易壁垒等各项义务。在这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就业。如据估计,中国加入WTO后每年将增加45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变化,市场对外语类、金融财会类、商贸类、旅游类、法律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增大。
(二)高等教育适应WTO的对策
加入WTO,一方面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应看到困难。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制定有效的对策与措施,从而推动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
1.调节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高等学校应培养在世界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的人才素质上应与国际接轨。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竞争能力,以及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知识面宽、适应性强、未来能适应国际交往与国际竞争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应更新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念、投资观念、和回报观念等。
2.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有论者认为入世后,政府应转变职能,改善高校管理体制;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高效的办学自主权;高校要加快现代化大学的建设,构建号有效的权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 2 -
落实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提高自制办学能力。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快相关专业的调整,加进新一轮紧缺人才的培养。
3.加快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提高国际合作办学
遵循WTO规则,调整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规范高校办学行为,开放我国的教育市场,依法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维护我国的教育主权。另外,我国的高校应努力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在海外设立教育机构。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要适应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教师本身的素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更加注意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之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入世后,一名合格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创新素质;健康人格素质;开放和研究型素质;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素质。
2.联系当代社会特点,论述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答:面对急剧的社会变革和新世纪的挑战,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讨课程改革。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
1.基础化
知识更新、产业调整和职业流动的明显加快,社会性的日益复杂,是人才的适应能力在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基础课的比例明显加大。如法国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只分10个主修方向(领域),美国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甚至不分院系,进行普通教育。
- 3 -
2.综合化
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加强,文理渗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学理工的应有相当人文知识,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应有一定的数理知识或其他科学技术知识。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规定,文科生只有在修习微积分或其他数学学分后,才可学习高一级的专业课。牛津大学的跨学科课程,哲学和数学等就是文里甚至文理工渗透的结果。
3.职业化
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它的出路。可设应用课程、培养应用人才、从事应用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国课程专家曾对一百所大学统计过,这些学校平均每年淘汰5%的旧课程,增加9%的新课程,其中应用课程在新课程中占有重要比例。
4.国际化
世界各国都在注意借鉴其他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来思考本国大学课程改革。如日本特别强调新技术和适应社会,即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
5.多样化
与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强调加强统一的情况相反,我国课程正逐步迈向多样化和灵活性。主要表现在:(1)教学计划的多样性 (2)教学大纲的多样性 (3)教材的多样性。
6.终身化
强调学生学习的培养,把终身教育概念引入到大学课程思想中,主张大学帮助青年获得
- 4 -
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
3.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谈谈你对讲授法的认识。
答:讲授法又称课堂讲授法,是我国高校中运用最普遍的方法。它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的指导思想为第一,讲授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要处理好讲授内容。讲授法的具体做法为第一,理清讲课思路。第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直观方法。第三,运用好教学语言。第四,设计好板书。第五,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讲授法的优点为(1)可控性强。(2)成本低,效率高。(3)信息量大。讲授法的缺点是(1)不利于因材施教。(2)容易演变为注入式。(3)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
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效的统筹权。高等学校管理权力下放的关键是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实现中央政府由过去的统一集中管理,像以规划、立法、财政自主、评估、监督和信息服务等手段的宏观调控过渡,中央除了管理一些代表国家水平的高校外,其余的应该下放到地方负责管理,从而形成一个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2.建立起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办学管理运行体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首先应实现政府高等教育决策活动的民主化,由中央政府组织建立一些有各界人士共同组成的高等教育决策咨询和审议机构。其次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此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更新大学必须由国家办的观念,形成新的办学体制。
3.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政府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权力的下方,最终必须具体落实为办学者的权力,实现办学者权力和责任
- 5 -
的统一。要使高校自主权得以有效的发挥,必须从完善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的角度入手。有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政府的宏观管理的权利给予清晰的界定和说明,并严格执行。(2)政府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这些行政手段也应该收到法律的约束,避免直接的行政干预。(3)政府必须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些违法行为进行姓行政干预(4)高校要真正的实现自主办学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自身的能力。
5.试论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在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就高校教师而言,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高校教师的从教能力略有不足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培养更多地注重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历,形成了追求高学历、热衷于写文章、搞项目的现象,教学被不同程度地忽视,对教学规律的研究更是鲜有涉足。
2.高校教师的专业道德还需加强
教师的专业道德包括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部分教师思想境界不高,对高等教育事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事业心、自豪感,专业精神淡漠;在学术上表现为急功近利、作风浮躁,存在着不正之风。
3.高校教师的专业主体性有待提高
教师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人们大都习惯于从义务的角度去规范高校教师,而较少思考或研究甚至忽略了他们在职业工作中
- 6 -
应该享有的权利,尤其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
4.高校教师的专业培训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缺乏专业培训目标的系统构建(2)课程设置单调、呆板,对各种重要的、具体的观念、理论和能力的培训还缺乏针对性。(3)教学和培训活动的形式和方法简单。
5.高校教师的在职进修形势迫切
我们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进入教育终生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在职进修,形势迫切,任重道远。
6.教师教育制度化还存在差距
(1)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不是很健全(2)教师教育课程的认定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3)教师教育一体化
二、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策略
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
政府的政策上的保障主要包括:建立法律保障体系、提供经济保障基础、完善制度保障系统、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规划和领导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等。
2.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推进高校教师教育改革
- 7 -
(1)要树立全新的师资队伍建设观念:打开高校教师的视野(2)要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3)从整体上革新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要跟踪国际教育的新形势,吸取国际教育的新经验,及时调整培训方向,充实前沿的培训内容;坚持培训机制创新。
3.加强高校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1)必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反思意识,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2)学会自我评价,即教师通过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教育自己,从而提高自己。(3)教育研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职前教育对于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具有定向作用。因此,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突出教师主体意识的需要。(4)要使教师注重自我修养,把追求理想人格作为基本向度,确立自身所应追求的人格境界。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