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外档案记忆研究综述

2022-05-10 来源:好走旅游网
鞣2015。8 环球视野 GIobal Vision 栏目主持:方一宁胡金涛 国外档案记忆研究综述 吕颜冰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 [摘要]近年来档案记忆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档案学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并形 中。这促使档案学者重新思考档案 工作者的角色和档案实践传统。 1.2 20世纪80年代:档案记忆 研究始于集体记忆理论的传播 1980年,集体记忆理论开创者 法国社会学家Maurice Halbwachs 成了经典文献,梳理国外档案记忆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研究主题对于深化国内外档案 记忆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国外档案记・ 研究的发展历程 与研究主题,并得出了三点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档案记忆[分类号]G279.1 集体记忆档案权力 集体认同 档案信任 Reviews of I 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ArchivaI Memory Lv Yanbing 的《论集体记忆》英文版在美国出 版,此后集体记忆理论开始在社会 科学领域中得到关注。1982年, (Dept.ofLibrary,nformation and archives,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44) Abstract:In the last decades,archival memory has become a substantial research filed both abroad and domestic,and issued classic documentations.The paper applied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analysis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o comb research themes of abroad rchiaval memory study,ended up with hrtee individual conclusions and proposals. Keywords:Archival Memory;Collective Memory;Archival Power;Collective Identity;Archival Trust Hugh A.Taylor首次指出档案是一 种定格于时空的集体记忆。但档案 馆并没有拥有垄断“集体记忆”的权 力 。 。档案馆不仅是档案保管的 场所,还是积极塑造社会记忆的场 批I 案记忆研究作为一种新近的 理论研究范式,已逐渐成为国 1国外档案记忆研究概况 所,也是历史重构的场域。1989年, 1.1 20世纪70年代:档案记忆 法国历史学家Pierre Nora ̄出现代 内外档案学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 研究缘起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参 记忆最重要的是档案,档案馆是拥 一。2013年,加拿大著名档案学者 与 有建构历史记忆或者现代记忆的场 二战结束后欧美各国开始关注 所_3儿 。1990年,K.E.Foote明确提 Terry Cook在Archival Science发表 了《证据、记忆、认同与社区:四种转 自然历史遗迹的保护,后来扩展到 出档案是记忆而不仅仅是比喻,呼  换的档案范式》一文,将档案记忆研 非物质文化领域。1972年以后,联 吁档案学者重视档案记忆研究 。究提高至范式的高度,这引发了国 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保护 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外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975年,加 1-3 20世纪90年代:档案记忆 20世纪90年,电子文件开始大 际档案学者的深度思考与讨论。本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保护 研究发展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 记忆研究的经典文献进行分析,增 拿大皇家学会联合加拿大文化遗产 量出现,受后现代主义影响一些档 进国内档案学者对于国外档案记忆 司举行了“保护加拿大遗产”的专题 案学、社会学、历史学学者开始审视 研究情况的了解,探寻国内外档案 讨论会。随后,欧洲与北美地区开 后现代的档案学与档案职业,档案 记忆研究的差异,增强国内档案记 展了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工程, 记忆研究趋向国际化。电子时代档 忆研究的自觉性。 档案馆作为公共记忆机构也参与其 案再次成为组织记忆和文献遗产领 32 ARCHIVES&CONSTRUCTION 环球视野 栏目主持:方一宁胡金涛 GIobaf Vision 2015.8鞠 域的主角并为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 存储记忆,如Angelika Menne. 忆的代际传递仅仅依靠物理实体设 提供建构方法 。1994年,在伦敦 Haritz、 Jeannette A.Bastian、 施是不够的,需要建立机制加以强 A.Bastian. ̄lJ以狂欢 召开的题为“记忆:档案的问题”国 Caroline Brown都持这一观点。不 化 。Jeanne ̄e 际会议上解构主义创始人法国学者 过两种观点都认为档案与集体记忆 节为例研究了文化档案范式下集体 Jacques Derrida做了“档案的概念: 是相互构建的关系,如Jeannette A. 记忆、档案、社区与认同之间的关 种弗洛伊德派的印象”的报告,从 Bastian在《霍姆斯特德之花:档案与 系,从文化与传统保护视角将文化 一否定后现代主义立场解构了档案的 集体记忆案例研究》中的研究结论 表达置于更为广泛的全面的档案框 意涵、揭露了档案权力对世界文化 表明档案的长期保存有助于集体记 架之中。在此基础上她还进一步研 的影响。1996年,第一届国际记忆 忆重塑。同时集体记忆又能增加档 究了档案馆作为文化话语场域的情 会议在挪威奥斯陆召开,会议围绕 “文献遗产是人类理解过去与洞察 未来的基础”展开讨论,保护人类记 忆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4 21世纪以来:档案记忆研究 趋向成熟源于库恩范式理论的引入 21世纪以来,档案记忆研究形 成范式,档案记忆研究群体迅速扩 大并形成了核心作者群,学术交流 增多,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形成了 “后现代档案学”与“后殖民档案学” 两种研究路径 ]。Terry Cook与 Eric Ketelaar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方 法”的研究范式。该范式借鉴了人 类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强调在 社会情景中理解和分析档案活动与 档案文献 ]。“后殖民档案学”研究则 以JeanneRe A.Bastian为代表,研究 内容涉及殖民统治者的政治权力与 档案选择伦理、非传统档案研究、土 著居民的档案信任、社群记忆。 2国外档案记忆研究主题分析 2.1档案与集体记IZ。关系研究 (1)档案是否是记忆的基本问 题 一种观点认为档案是记忆并且 档案记忆具有建构性。如Terry Cook认为档案馆保存着一个国家、 民族、组织、活动、个人的记忆,档案 是关于过去的、建构性的记忆,还指 出档案继承了记忆的选择性 ]。另 一种观点认为档案本身不是记忆而 只是记忆恢复的来源,档案馆并不 案的价值。 (2)档案参与集体记忆建构的 途径 档案在集体记忆中的角色主要 通过档案鉴定和档案开放性访问实 现。在《记忆未来:档案鉴定与档案 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角色》中, Terry Cook首先指出档案塑造社会 记忆主要是通过档案鉴定工作实现 的 。Jean—Pierre Wa1lot提出“建造 记忆的宫殿”的观点不仅描述了档 案馆保存集体记忆的潜在使命,并 且指出了历史档案与集体记忆之间 的有力联系口 。Laura A.Millar与 Jeannette A.Bastian则进一步强调了 档案的可访问性对于集体记忆塑造 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历史档案的获 取,一个社群在面对和理解群体的 历史、形成社群认同时就会受到局 限 。 (3)档案作为塑造集体记忆来 源的局限性 集体记忆具有口头传统、行为 表演、文字记录等多种表现形式, Hugh A.Taylor理性地指出档案只 是反映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 部 。Veme Harris也指出档案只是 记忆之窗的一瞥 ]。一些学者通过 案例研究档案与集体记忆的其他表 现形式做了实证性研究。如 Marlene Ruth Warshawski的博士论 文《纳粹大屠杀纪念中档案的角色》 表明不同组织机构对于同一事件的 集体记忆可能会互相矛盾,对于记 况下如何建构一种适用于文化表达 的档案框架 6l 。 2.2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 (1)档案与身份认同的界定 “认同”是后现代档案学范式的 核心话语,档案在构建历史、集体记 忆和国家与民族认同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因为它涉及到我们怎么看待 我们的个体身份、集体身份和社会 身份 。身份认同最早可以追溯到 弗洛伊德的“异之物”(unheimlich) 的概念,现代的身份认同是指对于 期望已久的物体、群体或个人不约 而同对其绝对的同一陛和一致I生做 出声明的一个确认身份的过程 。 集体认同是基于记忆选择性的过 程,因此一个特定群体能够通过其 共有的过去的记忆来认识自身。档 案与身份认同研究实际上是将档 案、社会/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三者联 系起来,实现了档案记忆属性在身 份认同中的价值延伸 。档案保存 是群体认同产生与保护的核心。档 案与博物馆的馆藏、艺术品,口述历 史、家族与社群、风俗与传统是理解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依 赖的工具,这些是我们个人和集体 感存在精髓的组成部分 。 (2)档案记忆与非主流群体的 身份认同 档案通过参与集体记忆建构来 实现集体认同,集体认同的核心是 身份归属感。传统的档案收集与鉴 定工作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策略体 ARCHIVES&CONSTRUCTION 33 赣 铋 环球视野 GIobaI Vision 栏目主持方一宁:胡金涛 系,虽然在塑造国家认同方面具有 构,反映了社会中的权力关系 。 忆的档案展演都不是价值中立的, 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却忽视了边缘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统治阶级 而是受到政治权力与伦理道德的影 化群体对于身份与文化认同的需 通过档案使权力合理化并通过一系 响。档案记录并反映了权力关系, 求,导致土著居民作为小微群体同 列档案制度影响社会记忆的塑造。 主流群体之间缺乏文化认同与集体 档案在集体记忆塑造中扮演的角色 (3)档案接待伦理与档案权力 正是通过档案权力影响档案工作决 认同。一些社区成员开始自发地管 选择。Vcme Harris认为档案权力的 策实现的。档案是社会『生建构的结 理和保存族群档案,一些族群、土著 使用决定了档案所呈现给我们的历 果,同时档案也建构着社会记忆。 社群、同性恋群体、艾滋病群体、黑 史记忆印象,他根据Jacques Derrida 虽然建构性促使档案工作者扮演更 人群体及难民移民社群建立了社区 的接待伦理提出了“档案接待伦 为积极的社会记忆塑造者的角色, 档案馆。这些成员享有获取社区档 理”,将对于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接 这种操作却具有较大主观性。这种 案的权利,通过社群筹集资金,自愿 加入管理社群档案保护与利用的方 式,用实际行动中来保护他们的集 体记忆,寻求社群共同的身份认 同。社区成员自主决定对于他们而 言什么是档案,应当如何利用,由谁 利用,但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业技 能训练,对于如伺收集、整理和利用 社区档案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一 些社群拒绝外界援助,认为非社群 成员不值得信任而且不会对社区档 案内容保密。虽然社区档案馆已经 建成但是也存在访问者寥寥无几的 尴尬局面 。 (3)档案权力与档案信任研究 1.档案权力与档案记忆的关系 (1)档案与记忆间的结构性权 力关系。Francis X.Blouin指出了 权力在档案与记忆之间的结构性关 系 。他认为档案与记忆的内在联 系在于结构性的权力关系,档案归 档与阐释的过程常常间接地反映了 档案权力,档案反映的权力关系是 动态性的而不是静态的或固定的。 (2)档案与档案记忆的社会建 构性。首先档案是社会知识框架的 关键要素,它是一种社会建构 。 强调档案所属的文化框架是理解档 案馆作为社会记忆的机构和场所这 一本质的关键,通过共有的文化理 解框架我们才能理解过去,而档案 正是构成这种文化理解框架的一部 分。其次档案记忆也是一种社会建 34 ARCHIVES&CONSTRUCTION 待伦理扩展为对于档案物理实体的 接待,档案接待伦理实质上是档案 权力如何使用的问题,表现在对档 案的接收、鉴定与销毁时所表现出 来的选择权。 2.档案可信性遭遇危机 档案馆因为能够提供可信的档 案才赋予了档案作为证据并保证主 体行为持续记忆的能力 。2012 年,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澳大 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信任与档案” 成为大会议题之一,这说明目前档 案、档案馆、档案记忆遭遇了信任危 机。 (1)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档案 的产生。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档案 收集策略导致了官方群体和非主流 群体产生隔阂,社会边缘群体对于 国家档案馆缺乏信任,因而也互相 排斥。在欧洲殖民以前,土著居民 的澳大利亚主要是口头文化,记忆 通过诸如讲故事的叙述形式在代际 间传递。为此,澳大利亚莫纳什大 学承担了“信任与技术:为土著人口 述历史建立档案系统”的项目,通过 口头采访在本土人群体与档案服务 间建立信任,以此促进记忆与知识 的安全、可靠与真实。 (2)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档案学 理论的挑战。后现代主义以反思性 为主要特征,后现代档案学者特别 强调档案权力对于档案所产生的影 响。后现代档案学认为塑造社会记 两面『生促使一些学者开始质疑档案 的可信眭。 (3)电子文件对数字记忆带来 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 档案的研究逐渐成为档案学界的研 究热点。因其具有易变性和可更改 性,电子文件的可信性保证研究成 为数字记忆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如何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 性、可读性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方 向。电子文件的四个特征实质上也 就是为了确保数字记忆的长期可读 性、完整性、可信性。著名的国际间 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研究项目 Interpapers第四期(2013.2018)就以 “互联网下电子档案的信任”为主 题 三、结论与建议 (一)档案记忆研究为档案学研 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档案记忆研究带给档案学界的 影响是显著的,它促使档案学者重 新审视档案学科的基本概念、档案 职业的角色定位、档案实践中的传 统话语。档案记忆研究体现了由国 家范式向社会范式的转换,它促使 档案学者重新思考档案的本质与来 源的定义,并为档案学学科研究提 供了新的范型、方法、理论与资料, 但这种重新定义也并不是无限制扩 展的,必须要考虑实践适用性与现 实可操作性。 (二)档案记忆研究赋予了档案 典文献可以发现国外档案学者具有 至实现了100%数字化,英国国家档 学新的社会功能 强烈的档案职业使命感与显著的人 案馆的文件数字化也仅选取馆藏的 档案记忆研究作为一种参与式 文关怀气息,在行文用语方面力求 5%。美国《联邦文件法》规定只有 研究的社会实践,以档案社会融入 简单,使用读者容易接受的表达方 2%一3%的联邦机构文件能最终移交 的特殊方式而具有了现实意义。知 式阐释抽象的理论并且善于运用案 国家档案馆进行永久性保存。在这 识分子的特色一个就是批判,另外 例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假设的论证。 一种制度规定与文化背景下档案鉴定 影响尤为突出。今后档案部门应当 个就是从事一种所谓的改造。档 (三)应强化档案权力在档案鉴 与开放获取对于集体记忆的建柯洼 国内的档案鉴定工作一直以来 强化档案权力在档案鉴定与开放工 案记忆研究是一种理论建构式的研 定与开放工作中的运用 究,旨在评估现存的档案理论以形 成新的理论方法,通过构建新的档 是薄弱环节,虽然已经纳入国家档 作中的运用,更加大胆地遵循从严 案学理论影响档案实践最终促进社 案事业发展规划,但总是雷声大、雨 不从宽的原则,凸显档案部门影响 会民主与公平。此外,通过阅读经 点小。国内部门省市档案馆馆藏甚 社会记忆的过滤器作用。 参考文献 [1]Hugh A.Taylor.The collective memory:archives and libraries as heritage[JJ. Archivaria,l982—1983(15):I18. identity,and community:four shiing archifval the US Virgin Islands[J].Archival Science,2009 (9):1l3 125. paradigms[J]_Archival Science,2013(13):95 120. 1 1 7J Jeannette A.Bastian.The records of memory,the archives of identiy:celtebrations, [2][1 3]Hugh Taylor.Heritage Revisited: records as artifacts in the context of museum and 110j Terry Cook.Remembering the Future: Appraisal of Records and the Role ofArchives in texts and archival sensibilities[J].Archival science.2013(13):122一l23. mateiral culture[J].Archivaria。1995(40):8.9. [3]Pierre Nora.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Les Lieux De Memoire [J]. Representations.1 989(26):1 6. Constructing Social Memoy[rC]//Frances X. Blouin,Jr.and William G.Rosenberg.Archives. [19][22]Ruth Elaine Bayhylle.T al Archives:a study in records,memory and power Documentation. and Instiuttions of Social Memory:Essays from the Sawyer Seminar, lDj.Los Angeles:Universiy tofCalifornia,201 l: 30;l95.208. [4]Melissa Marie Guerrero Taitano. Archives and collective memory:A case study of Michigan: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2007. 1 ll j Jean-Piece Wallot.Building a Living Memory for the History of Our Present:New [20]多学科视角下的档案学理论研究进展 [R].北京:中国,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 术委员会2014. 12 l j Laura A. Millar.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Records Management and Archives Guam and the intemment of Chamorros in Manenggon during World Wlar II lDJ.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2007:43. Perspectives on Archival Appraisal[J].Journal of the Canadi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1991(2): 263—282. [5]Kenneth E.Foote.T0 remember and forget:archives,memory and culure[JIt.The AmericanArchivist,l990,53(3),378—392. 1 1 2j Jeannette A.Bastian.Defining custody: the impact ofarchival custo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ies and their historical records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case of the United lM』.London:Facet Publishing.2010:xxiii. 123j Francis X. Blouin.Archivists, mediation,and constructs of social memory[J]. rchiAvalIssues,1999.24(2):l00.112. 16J Terry Cook.Electronic Records,Paper Minds: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States Virgin Islnds[D].aPittsburgh:Universiy tofPitsburgh.1999:6—11. 124J Terry Cook.Archives,Records,and Management and Archives in the Post—Custodial Power:The Making of Modem Memory[Jl _Archival Science,2002(2):3. 125j Randall C.Jimerson.Archives and and Post—Modernist Era[J].Archivaria,1994(22): 300—328. 1 14j Veme Harris.Archival Sliver:Power. Memory,andArchives[J].Archival Science,2002 (22):63.86. 17j Anthea Josias.T0ward an understanding memory lJj.OCLC Systems&Services: ofarchives as a ̄aurte ̄fcollective memory[J]. ArchivalScience,2Oll(11):97. 1 l 5j Marlene Ruth warshawski.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digialt library perspectives,1 993, archives in remembeirng the Holocaust[D].New York:ColumbiaUniversiy,1996:t223—228. 19(3):91. 18J Bemdt Fredriksson.Postmodemistic archival science・rethinking the methodology of [26]Lucina Durantia.Archive as place『J]. ArchivesandManuscripts,1996,24(2):221-255. [16]Jeannete A.Bastin.a’Play Mas’: Camival in the archives and the archives a science[J].Archival science.2003(3):177—178. [9][1 8]Terry Cook.Evidence,memory, inCumival:records and communiy itdentity in [作者简介] 吕颜冰,女,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 ARCHIVES&CONSTRUCTION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