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类学部分名词解释整理

2022-10-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名词解释

文化相对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类学界流行一时的思潮。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它们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中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文化相对论这一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其《道德观念的起源于发展》(1906~1908)一书中首先创用的。但将其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理论,则始于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博厄斯不仅认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只有一该民族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才有意义,而且还极力主张文化研究者在研究中也要坚持避免受自己价值体系的影响,而对每一文化进行客观的研究。这一思想最终由赫斯科维茨加以完整化和系统化,并极力推崇与宣传。这种文化相对论具有反对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相对论广为流行。但由于这种理论存在者夸大各种文化的相对性,否认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和统一性,进而否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等弊病,因为在30年代以后,招到了许多人的非议,遂逐渐地衰微。

文化区 :指有着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该术语由美国人类学家梅森创用。最初只是用地理区域的区别来概括一群群被认为是具有意义的文化,但实际上当时这样划分的一个区域中的文化并不一定有联系。1922年,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重新解释了文化区的概念。他从文化特质的相似方面来限定文化区,认为文化区可以根据文化特质加以分类。文化区有“文化中心”和“边缘区”。文化中心是一个文化区所共有的文化特质发明创造和最集中的地方,而并不一定是地理的中心。文化特质创造出来后呈放射性状向边缘区传播。当在边缘区发现某种文化特质时,这种文化特质是过去某时在文化中心里创造出来的,通过了一段时间才传播至此。由此他认为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特质发展的历史。从而通过区别文化区等,可以构拟文化发展的历史。因为,文化区概念是威斯勒用于构建文化史的一种分类手段。其他著名的美国历史学派的学者如赫斯科维茨、罗维等也赞同此说。所以这

一概念和方法也成为了美国历史学派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之一。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文化区不是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一群文化所存在的地理范围,而只是一个文化所存在的地域范围。

文化丛 :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在一定时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这一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在《人与文化》(1923)一书中首先创用的。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化的内容就是由各种文化特质的总体构成的。然而,文化特质不是单独存在的。由于世界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总是局纪委文化丛而存在。一个文化丛,往往以一个具有内聚力的文化特质为中心,有一组功能上相互联结、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愈发发展,文化特质的联结愈复杂。因而,美国学者汉金斯把文化丛分为简文化丛和复文化丛两类。前者指一组在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特质集合体单位;后者则由几个功能上相联结的文化丛单位所构成的文化丛。许多复文化丛的集合就构成社会的文化整体。文化丛这一术语有时也被西方人类学家尤其是考古学家引申为指与时空有关的文化特质的集合,即一种考古学文化,而不考虑其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巫术: 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对客体施加影响或控制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产生于原始社会。与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必设计神灵观念,且对超自然力量不加神话,而是力图进行驾驭。宗教产生以后,巫术在有些地区和民族中仍继续存在。巫术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国学者弗雷泽强调巫术的虚假性,视之为建立在错误因果联想之上的“伪科学”,功能论学者马林诺斯基则强调巫术的功能,认为无数据有心灵上的解释作用,是一种解除忧虑的方法,弗雷泽在研究中,还将巫术分作“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两类。

涵化 :即“文化涵化”。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

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通常在文化接触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使文化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其结果一般有:①接受,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及“对抗涵化”,也包括单方面与双方面的互动。②适应,包括单方适应(文化同化)和双方适应(文化融合)。③文化抗拒,包括单方面的文化抗拒和双方面的文化抗拒,这意味着文化涵化的失败。

对偶家庭: 亦称“对偶婚”。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种家庭在世系从母和族外婚的原则下,一女子为中心,女子定居于本氏族,丈夫来自其他氏族,实行男嫁女、从妇居的婚姻居住制度。这种婚姻由于没有独占和固定的同居生活

人科,也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因为离异很容易。我国云南永宁地区纳西族的阿注婚几位对偶婚的一种。对偶家庭由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发展的过渡环节。

民族志:记述和介绍世界各民族情况的学科。20世纪40年代以前,西方大多学者用以指对欧洲以外的不发达民族的考察和记述。其一对具体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详实记录,即以系统地搜集有关民族的资料为主要任务,故亦称为“记述民族学”。一些学者把民族志视为“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甚至“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得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长期的个人接触(通常是由了解被研究社会的风俗和语言的观察者进行参与观察),而对一个社会的研究。早期的民族志学者注重对在被研究的社会范围内观察到的现象提供解释,因而与社会人类学具有共同领域。

田野作业:亦称“田野调查”、“现场调查”或“实地调查”。指导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过程。田野工作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是指人类学家深入所研究的民族中,对其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其突出特点在于研究人员长期长期居

住生活于调查现场中,参与及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研究其文化全貌,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观点,以期达到人类学研究应具有的整体观。人类学田野工作始于美国的摩尔根,完善于英国的马林诺斯基,后者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新几内亚及其附近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所进行的长约两年半的田野调查工作,在人类学田野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越来越被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社会学科广为采用,但田野工作与文化社会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仍是其他学科远不能比拟的。人类学家从事田野工作之前,必须确定研究范围、题目,拟定计划,选定调查地点,阅读有关文献,进行充分准备。从事田野工作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携眷或组团前往,但都必须与当地人建立友好信赖的关系,成为亲密朋友,与他们共同生活。进入田野之后,应尽快明了当地情况,学习当地语言和各项礼仪和禁忌,寻找主要报告人。当自己被当地社会接受后,便可以进行系统的人类学研究工作,如调查亲属关系、婚姻形式、居住原则、经济结构、政治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参与观察是田野工作的主要方法,同时也可以辅以问卷法,投射法等。记录除笔录外,还可以采用照相、录音、录相、摄像等电化手段。对资料应检验其真实性,并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当代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新趋势是:逐渐重视特定问题及理论的探讨,而渐少进行整体性的调查。在较大较复杂的社会中从事调查,则多用抽样法。此外,跨学科联合组队进行田野工作也常被采用。

从妻居:亦称“从母居”或“从妇居”。母系制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婚姻居住形式。可能由望门居住婚演变而来。母系社会通常以母系继承财产,以母系计算世系,且夫妇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因而母系方面的权利甚大。在有的氏族中,只要妻方或妻方成员不满意,就可以命令男子离去,男子无权反抗。到了父系制社会,妻方居住婚逐步过渡到夫方居住婚,但其残余一直保留到阶级社会。在中国,部分拉祜族地区亦实行从妻居,短者1~3年,长者住10余年。这些民族的妻方居住婚。有的具有买卖婚性质,赘婿在妻家居住,实际上是以劳动作为聘礼,偿付妻子的神身价钱。

莫斯:(1872~1905)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主要代表人之一。早年在波多尔大学读哲学,1897~1898年曾在牛津大学同泰勒工作过一段时间。1900~1902年叫宗教史和佛教以前的印度哲学,并成为巴黎大学高级学术研究院宗教史讲座教授,后任法兰西学院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从事民族学及其方法论的研究。莫斯是杜尔克姆的外甥和助手,常帮助杜尔克姆收集资料并协助其编辑《社会学年刊》。1934年曾创办《社会学年鉴》,以取代《社会学年刊》。他还同列维-布留尔和罗维特一起于1925年创办了巴黎大学的民族学研究所,培养了一批民族学家。在学术观点方面,他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因为研究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事实的整体结构出发;他还提出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是一种不含商业性质的互相赠与,且与宗教、巫术等直接相关;他还认为宗教出现于母系社会,这种氏族宗教的主要内容是图腾信仰。他的主要著作有:《关于献祭的本质与功能》(与休伯特合著,1899),《分类的若干原始形态》(与杜尔克姆合著,1903),《关于爱斯基摩人社会的季节变化》(与H.比才合著,1906),《关于原始交换的形式-赠与的研究》(1925),《社会学与人类学》(1950)等。

濡化:亦称做“文化熏染”。指一个人一生获得的文化教养的过程。创造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他认为濡化贯穿一。个人的始终,是在一种特定文化所认可的限度内运作的复杂过程。它始于一个人的婴儿期,通过学习诸如吃饭、穿衣、睡觉、讲话、嬉戏等的习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并一直保持下去而在少年和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学习社会规范,人士所处的角色和社会地位,接受职业训练等,因为它包括了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在内。进入成年期以后,则表现为对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接受或抵制,同时也承担着教化下一代的任务,因为,孩提时代的濡化是一种有利于文化巩固的和稳定的机制,而成年人的濡化则对文化的传承、延续发展或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模式:①指一个文化中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按一定内部关系构成的协调一致的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普遍接受,因而也是一种长期存在比较稳定的文化结构。本尼

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把文化模式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的思想和行为的整体。她认为,这种模式是人类在可能的范围里,选择那些人们乐于接受的行为,而排斥与此相反行为的结果。克鲁伯曾把文化模式分成四种类型:1,普同模式,即所有的文化共同具有的特点;2,系统模式,即由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或复合体,因其效用已得到证明而趋于持久稳定;3,基本模式或全文化模式,这是一种文化的根本;4,风俗模式,即一种能使文化目标得以达成的方法或态度。②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学术论著之一。作者在书中运用比较方法描述了几个不同精神面貌的民族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生,死青春期,婚姻方式)。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各自的文化模式,很难以这一文化的价值观去评价另一种文化。因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而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在这无穷的可能性中,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这种选择出来的社会价值,行为目标,通过整合贯穿到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就构成了各异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各类文化的多样性。在该书中,作者还着重强调不论是人的本性还是群体行为都是由文化塑模成的观点。因而,该书成了“集体心理学”的开端,并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有着强烈的影响。尽管曾有许多人批评此书有过强的心理学倾向。认为书中概括的文化模式是理想模式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人类学“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开拓视野的入门书”。

马林诺斯基:原籍波兰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创始人之一。早年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物理、数学及心理学、哲学等,1908年获物理学、数学博士。后入德国莱比锡奥斯华理化实验室,从马特学习民族心理学,因病终止,在病中读了弗雷泽的《金枝》,遂对人类学发生兴趣,并于1910年入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1916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21年起开始在该校教书,历任社会学讲师、社会人类学讲师、人类学特别讲座高级讲师,1927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一位人类学教授,并兼任系主任直到逝世。他曾在日内瓦、维也纳、罗马、奥斯陆等地讲过学,并4次访美,在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讲过学。1938年访美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留下,1940年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1942年被聘为该校终身教授。他还是波兰科学院院士、意大利人口研究委员

会通讯委员、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院士,并于1936年被哈佛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马林诺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调查,除1914年-1918年在大洋洲做长期调查外,还先后在美国、墨西哥、肯尼亚等地做过实地调查,创立了参与观察法。他认为文化是个整体,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应从整体上分析器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尤其要分析文化对个人生理及社会生活上的需要所起的功能,从而,他也十分强调人类学应该更多的为实际工作服务,甚至认为社会人类学即为一门应用的科学。他的学术思想和实地调查方法,对西方人类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去世后,美国应用人类学会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斯基”奖,他的主要著作有:《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1922)、《野蛮社会只犯罪与风俗、《野蛮社会的性别与抑制》、《珊瑚礁财院及其巫术》、《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等。

文化:在人类学中,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方式。它包括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内隐和外显的行为、行为方式、行为的产物及观念和态度。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适应环境,遵循客观规律改造环境的工具。人类通过劳动是自己的主体意识客观化为一些对象,也通过劳动使客观的物质符合自己的主观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仅创造了文化,而且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社会的文化都具有共同的特征:1,超自然性。文化是人创造的,它只与人以及人的活动有关,大自然中的自然物不属于文化范畴;2,超个性性。文化是由人类的群体活动体现的,并为人类各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3,传承性。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并可经由一个个体一代代传承下去;4,整合性。文化不是各种事物简单的租金额,而是由多元的文化元素互相关联而形成的文完整体系;5,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并以此作为一种标志桶动物区别开来‘6,民族性。文化游一个个民族享有,从而也是各民族借以区别的依据;7,可变性。由于内外部的动力,如发明与文化传播,文化会不时地发生量变与质变。泰勒:(1832-1917)英国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早年就学于英国教友会的园林书院。1856年后,在克里斯蒂的领导下,转向人类学研究。1871年

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75年获牛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83年任牛津大学博物馆馆长,84年任人类学讲师,88年任阿伯丁大学吉福德讲座第一任讲师,教“自然宗教”,91年任英国人类学会长。泰勒积极探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思想,反对当时十分流行的认为落后民族是从上帝创造了人以后不断衰退的民族退化论。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即: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此定义在本世纪50年代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至今还盛传不衰。在方法论方面,他提出了遗俗的理论与方法,认为通过此人类可以逐步追溯并构拟出过去的文化。同时,他也是最早提倡把统计学应用到研究和处理社会文化现象的学者。他特别注重宗教研究,首先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材料对各名族宗教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该观点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发展和起源的理论基础,开了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先河。主要著作:《阿纳瓦克人,或古代与现代的墨西哥和墨西哥人》、《人类早期史研究》、《原始文化》、《人类学》等。

《古代社会》: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学术著作,副标题为“人类从蒙昧时代经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之研究”。全书共分4篇26章。第一篇为“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根据生产资料及其生产的发明、发现,把原始时代分为蒙昧、野蛮时代,有个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由此阐述了人类循环大体一致的途径,从简单发展大复杂文明时代的过程,并提出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第二篇的题目为“政治观念的发展”。钙片讨论了以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及政治社会的建立等问题,提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即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原始时代的氏族制度和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文明时代的政治社会,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第三篇题为“家庭观念的发展”,讨论了血婚、伙婚、偶婚、父权制和专偶制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探讨了人类家庭、婚姻的历史、第四篇题为“财产观念的发展”,主要讨论了几种继承法,论证了财产制度是由公有财产制向私有财产制转变的进化过程。本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影响很大,是马克思摘录的四本人类学著作之一。

应用人类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人则认为它只是人类学的应用研究。一般说来,应用人类学是指在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把人类学家对人类、文化、社会的认识和知识应用于改善人类社会现状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应用人类学由美国人类学家布林顿首次提出。它的研究起始很早,泰勒认为人类学是门决策的科学,应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英国人类学家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尝试是在南非战争之后,当时皇家人类学院建议把不同的南非各部落的法律和习惯记录下来,以便为制定开明的管理政策打下基础。摩尔根在研究易洛魁文化的同时,也曾为该民族做了些贡献。20世纪20年代,随着诺斯基与布朗的提倡和实践,应用人类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发展由为迅速。人类学家或从事殖民地官员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管理中,尊重当地社会,渐少由于无知造成的无益、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或作为官方人类学家,直接从事一些殖民地、托管地的行政管理工作,如制定能接受的法律;或从事土著民族的教育工作,培养殖民地简介统治的人才,使他们适应殖民地造成的现实。二战期间,应用人类学扩展至国民性的研究。不少学者参加对敌国国情的研究,运用人格与文化理论、文化模式理论对日本等研究,为本国政府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二战后,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过去与殖民主义有密切联系的人类学家不受欢迎,人类传统研究的领地缩小,迫使人类学家回到自己的文化中从事研究。加上战后人类学家增加,使原先纯学术的研究无法满足需要。因此他们投身于应用研究来,应用人类学开始蓬勃发展。此外,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发展遇到的矛盾与阵痛,也逐渐认识到应用人类学的重要性,应用人类学在这些国家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应用人类学涉及人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社区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的改善等方面都有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的分支,如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医药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等,并还在不断壮大队伍,扩充研究范围。

入赘:指男子出嫁到女家的婚俗。赘婿多为贫家之地,入赘后需该从妻姓,所生子女也从母姓。在中国的宗法社会中,赘婿招人歧视,社会地位极低。我国现在社会提倡的男

到女家,与旧时的入赘有原则性的区别。

民族自我中心偏见:亦称“民族中心主义”。指以自己的群体为中心,并根据这个中心的价值观来衡量和判断其他一切事物这样一种偏见。该术语由萨姆纳在《民风》首创。赫斯科维茨认为,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是固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贬斥所有其他生活方式的观点。另有一些人类学家,如比德尼曾指出,民族自我中心偏见有不怀好意者和敦厚者两种,前者相信有客观的绝对的价值并由此产生对异己群体的行为标准的敌视;敦厚者则偏爱自己的价值体系,此类民族自我中心偏见大多为进步文化的产物。美国《国际百科全书》认为,民族中心主义通常指抬高本社会在一切相关社会中的地位,有时也可用来指代同一社会中一种比其他诸群,(城市,地区,宗教团体,民族集团等)优越的观念,在复杂社会中,民族中心主义往往和各种政治信念、宗教旨意、集团意识、种族意识等结合一起而很难分辨出来。因此,评价民族自我中心偏见积极或消极的意义应从具体的情况出发,避免武断下结论。

祖先崇拜:指建立在鬼魂信仰的基础上,以虚构或实在的血缘祖先为崇拜对象的信仰形态。在中国,它是子孙表现对祖先尽孝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其具体表现为祭祖。祖先崇拜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功用。美籍华人学者许亮光指出,再传统的中国,祖先崇拜具有巩固家庭制度的功能,它为后者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而在西非的达荷美,祖先崇拜也与政治结构有关。

习惯法:指民间不成文法。是一种以先例为基础而获得合法地位并具有法律效用的社会规范。通常表现在社会风俗习惯中,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两性关系、复仇义务、财产继承方面起着规范作用。它具有裁决争讼的程序及惩戒犯罪的措施,并世代相传。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是当时的和先进的某些部落社会实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进入阶级社会后,尽管有了成文法,它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起作用。

人科:灵长目的一种。包括第四纪早期到现代的各阶段人类。最初的猿人骨骸曾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中国北京周口店、陕西蓝田和云南元谋、德国海德堡、坦桑尼亚及阿尔及利亚等地发现,经旧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现代的体质类型。从晚期智人出现以后虽然经历了4万年,但人类体质类型无显著变化,并不形成新种,其原因为人类社会发展与动物进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近年来,由于发现南方古猿的一些进步类型已经能够制造工具,因此有人认为人科应该包括南方古猿亚科和人亚科,并主张将人的起源时间提前到第三纪。

整体观:人类学研究中所遵循的把一个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的观点。它强调研究每一文化元素时,都应将其置于整个文化框架中,探讨它与其他文化元素以及各种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建立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原则作为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显著特征。今天,人类学的信息积累已经非常丰富,人类学家逐渐脱离“大而全”的全面研究,更倾向于对某个课题或地区做专门的研究,然而把许多不同的专门研究汇集起来,用整体观考虑文化的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方法仍然保持不变。因而,现代人类学往往要求,即便在做某一专题的研究时,也必须注意到该专题与文化中其他因素的有机联系。

都市人类学: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是一种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分析都市及都是社区的演变规律,结构,类型,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都是病态

及其解决方法等问题

的学科。都是人类学始于二战前,有林德夫妇的“中镇研究”和沃纳的杨基城研究。二战后,由于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解放,人类学过去习惯研究的部落社会渐少;由于逐渐认识到以研究人类的普遍性问题为宗旨的人类学不应忽视人类生活的城市生活。于是更多的人类学家投入到都是研究中,都是人类学慢慢形成。在美国,1979成立的都是人类学学会,出版定期刊物《比较都市研究》,促进其研究,反映其成果。都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比较方法。即通过泛文化的比较,以研究城市结构的各种类型、各种都市化进程的异同,或者把普通的东西与一种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所具有的具体特征加以区

别。2,历史的方法。通过统一文化背景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的历时性追踪比较,探索各种类型的城市的演变规律。在获得关于城市的系统信息的过程中,都是人类学使用了多种技术:1,参与观察。即进入城市或城市的某一社区,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以获取关于生活的第一手资料。2,人口统计学分布。利用有关统计资料来了解城市人口的一般特征、变动情况及都市化情况。3,文献分析。通过对历史材料,事迹或其他与城市有关的文字资料的分析,获得对城市的历史的认识。4,考古发掘与调查。这是对那些没有或很少有文字材料记录的城市进行历时性研究时所采用的专门方法。5,调查分析。即通过问卷,访问谈话,调查会等手段,以把握某种特殊的信念或行为,如政治态度和特定族群的信仰问题。

考古人类学:运用考古学方法研究古代人类文化的人类学分支。其研究方法和内容是:1,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进行田野工作,建立起遗存的文化位置,并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手段进行遗存的性质和年代分析,建立起系统的田野资料。2,聚落形态考古研究,试图从考古器物志走向人类学,研究一寸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关系、人类行为和生态系统,为考古中的社会人类学研究。3,文化变迁的研究,对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动因进行探讨,建立起变迁模式,是新进化论在考古中的运用,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时间深度对人类学有所贡献、并为社会科学一般规律的研究作出贡献。

功能论:文化人类学流派之一。一强调研究文化现象的功能,或强调用功能的眼光来解释文化现象而得名。1922年,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和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的出版为标志。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文化是一个整体,是由各种文化元素所具有的功能整合为一体的;一切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他们一致认为,功能是满足需要,但对功能满足何种需要有着不同的解释。马林诺斯基认为,功能是满足人类生理上的基本需要以及派生的各种社会需要。而布朗则认为,功能满足了社会稳定运作和延续的需要。在研究方法方面,都注重实地调查,强调参与观察,力图从实际中归结

出理论和验证理论。他们都强调用功能的观点去分析文化现象,看这些文化现象在整体文化内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以何种方式与周围物质环境联系。二战前,功能学派对世界人类学和社会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促使了美国社会学结构功能学派的形成。具体内容为:1,功能差异比较通过对文化事实间功能差异的比较,界定各个文化事实的价值、意义及特点。2,功能的统一或连续比较分析。通过把文化事实的功能看作是统一的或连续的,从而将各文化事实链构成以网络整体,进而论证文化事实的一体性,一般本质和对社会的功能和价值。随着马布的去世,功能学派影响力逐渐减弱。代表作:马《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野蛮社会的性与抑制》、《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布《安达曼岛人》、《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人类学方法》,弗思《新西兰毛利人的原始经济》、《人文类型》、《人与文化》、《经济人类学论丛》等。

体质人类学: “自然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人类学主主要分支之一。研究人类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人种形成以及现代人种、种族、民族的体质特征,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人类体质特征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学科。发展分3阶段:1,17世纪-18世纪中叶,经验论代替唯物论,科学的努力产生了新知识和了解自然界的新方法,人们开始去了解人类体质的奥妙。2,《物种起源》发表-1900年,以介绍一种进化观念为标志,开始有了名副其实的体质人类学。尚处于形成阶段,但为人类学家研究人类的进化打下了基础。3,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二战,是体质人类学迅速发展时期。传统的体质人类学分为:古人类学,人种学,人类化石学,灵长目学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体质人类学不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增加新内容,并产生边缘学科:营养人类学,优生学,人类生态学等。这些分支都是由于当前社会需要及学科的发展而出现的,并朝着接近真正的人类体质问题的方向发展,同时,使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重新综合,去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萨满教 BOAS 内在化控制 民族学

民族志,文化相对论,生态人类学,利奇,库拉圈

萨皮尔—沃夫假说:“语言关联性”“语言相对论”。美国人类学家萨皮尔和沃夫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萨皮尔在广泛的研究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认为语言是最根本的东西,现实世界是不知不觉建立在语言习惯之上的;人们的生活受语言的支配,沃夫最初埋头研究北美印第安语言,霍比语。他成功实现了萨皮尔计划,但没做比较研究即对原始语言霍比语跟西方奉为先进的“标准普通欧罗巴语”(SEA)进行长期缜密的研究,得出后来被称作沃夫假设的主要论断:霍比语与SEA语言有天壤之别,不但在语言、词汇、语法、语调、外形不同,而且有从不同的思维出发的质的差异。他以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范畴为例,说明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认识是不同的。结论:语言不是以反映客观现实为内容的,而是用来组织经验的概念体系。它不仅迫使人们接受一定的世界观,而且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准则。霍比人的时空观念不同于欧洲人,而更符合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原因是他们的语言结构不同。他们的观点正确地说明了不同语言语义体系的差别,但过分夸大了这种差别对人的认识的影响,因而招到批评和非议。

族群:一种社会群体,通常可指任何一种群体,既可指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以及心理素质等物质人所构成的文化、民族团体;也指独具某种特点(国别,次文化的,宗教的,种族的)而有共同来源、共同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如在美国,希腊人、意大利人各视为一个族群,一个社区,一条街的人也可以视为一个族群,美国所有的黑人也是一个族群。不论族群的范围,它主要是以文化而不是生物或遗传学上的特征来区分的。

社会网络:社会学、人类学的应用术语。指一个人同其他人形成的所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人际交往关系。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分析,可以超越制度分析的静态结构,而把握社会的动态结构。因而,社会网络的分析,适于塑模动态的社会关系模式。社会网络的分析重点考察的不是个别人或个别群体,而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从个人活动延伸展开,去

追溯其全面的社会互动关系,通过对人际交往方式、行为、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去了解和解释诸如城市这样的实体是如何发挥功能的。

自然宗教:1,马克思著作中,指原始社会的宗教形式,是“人为宗教”的对应概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原始宗教中的最早形式,比如“灵物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之类。2,启示宗教的对称,指出于人的本性的宗教。原为基督教神学术语。基督教自称它的教义来自上帝的启示,为启示宗教,而在基督教产生之前或者为传到的地方所存在的宗教,为自然宗教,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为自然宗教。3,一部分自然神论者论述宗教的学说。认为人类原始时期宗教是自然宗教,是以理性为基础产生的。通过理性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即可领会神的存在和本性。并认为凡不能通过理性而得到证实的信仰,都是迷信,应予摒弃。

表层结构:美国乔姆斯基创用的学术术语。与深层结构相对,指语言中句子的形式,包括语音和语法规则。认为,各民族语言的表层结构是各不相同的、互相独立的,但通过它们背后深藏着的共同的深层结构,即句子所表达的意义,这些不同的表层结果之间可以互相翻译。表层结构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来。表层结构相同的句子,其深层结构可能不同。结构主义人类学将此概念引入文化人类学研究,用以指构成事物或现象诸成分之间的外部关系。

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和夫的父母或妻的父母所组成的家庭,为小型扩大家庭。

过渡礼仪:个人在一个社会结构中的设分、地位的转变,如出生,成年,婚姻,死亡等相关的一系列仪式。一个人从生命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随着角色和身份的改变,也获得了新的权利和义务。与此相关的各种过渡礼仪,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如有关死

亡的礼仪意义在于超渡死者,或希望死者再生,以新的身份和职责再回到现实世界,或希望死者顺利到达彼岸,进入祖先的社会中去。

文明:1,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文明是深灰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过程的表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方面,但与文化有别,世界上有没产生文明的民族,但没有无文化的民族。文明主要表现在: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产生的国家、城市的兴起;金属工具的使用;社会分工进一步专门化;社会阶级化日益复杂等。2,专指精神文明,由指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3,文化的同义语。泰勒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或文明从广义的民族志含义上看,就是一个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一份子所习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的综合体。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最后一个阶段。该时代文化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学术界一般把新石器时代化为早中晚三期。就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该时代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度和父系氏族公社初级阶段。一般说,当时人们使用以磨制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从事以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业,辅以渔猎、采集和制陶、纺织生产或畜牧业的经济活动,过着定居农耕或游牧生活,已从攫取经济 生产经济为主的阶段。该时代早期仍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享劳动果实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中期开始出现贫富分化,晚期出现阶级分化的萌芽,但世界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

继嗣群:由继嗣关系组成的亲属团体。继嗣追溯方法有从父系和母系同时追溯的双系继嗣或从父系或母系一方追溯的单系继嗣。继嗣群根据继嗣法则构成,例如某个社会以父系单系继嗣为法则,那么这个社会的某一男子及从其某一男祖先来追溯继嗣,并同其他出自共同男祖先的人构成为一个继嗣群。继嗣群不仅是一个有着亲密忠诚感情的亲属群体,而且在一些非工业社会中,还是组织严密的工作单位。他除了在变化不定的生活过程中为

该群体中人提供安全和帮助外,还起着支持老年人和体弱者,以及决定该群体中的某个人可与谁或不可与谁结婚等作用。

恋母情结:“俄底蒲斯情结”,指儿子亲母反父的情节,由弗洛伊的创立。认为,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4~5岁),儿童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中得到满足。弗洛伊的借用希腊神话王子俄底蒲斯无意中杀死生父娶母为妻的典故来描述性器期出现的儿子依恋母亲害怕父亲的情绪。他认为,恋母情结是儿童性欲发展的高潮,影响着儿童性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恋母情结在通常情况下,因受阉割情节的作用而压抑,如不能完全解决,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变态。阉割情节是性器期出现的,在男孩方面表现为害怕失去自己的生殖器的情绪。人类学家通过泛文化的研究,证实此类现象只存在以核心家庭为主要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或文化中,从而反对恋母情结普遍说。

边缘遗存:指在文化边缘区保留的,由文化中心创造而在其他地已小时的文化元素的统称。美国历史学派的文化区理论认为,文化中心是一文化区发明创造文化元素的地方,当文化元素创造出来后,会呈放射性状态向边缘区传播。由于传播需时间,当传到边缘区时,时过境迁,文化中心很可能已抛弃此文化元素而创造其他新的文化元素来。这时就会出现文化中心所创造出的一些旧的文化元素保存于边缘区的现象,这类文化元素即为边缘遗存。通过这种边缘遗存,人类学家可追溯这些文化元素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建立起文化元素发展的历史。

施密特(Schmidt,1868-1954):奥地利民族学家,语言学家,德奥文化圈派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一神教自古有之,宣扬原是一神教的理论与文化一次发生说及传播论。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德奥文化圈学派中的“维也纳学派”。著作:《神的观念的起源》、《南美文化圈和文化层》、《民族与文化》等。

母系继嗣:通过女性把子女与两性亲属联系起来的继嗣方法。一般存在于母系氏族中,以这种方法继嗣,每一代的孩子都属于其母亲的亲属群体。

符号: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例如“=”在数学中是等价的符号,“紫禁城”政治上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符号,“布尔什维克”是共产主义者的符号。它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例如,十字路口红绿灯已不是为了给人照明,而是表示一种交通规则。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符号总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意义也总是以一定符号形式来表现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传播中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