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纳诫以自善,秉己以自立
艾伦·格林斯潘曾说过:他们喜欢进步,但又害怕变化,人类本质上是矛盾的。此话可谓切中肯綮,的确,人们渴盼在自己蓝图中铿锵前行,不顾他人的奚落嘲弄;但又祈望能获得前人总结的“良药妙方”,倾听他人的善意呼声,而呼声中又不乏褒扬与训诫,自我主张中又存在坚守与理想,那么,何不在创作生活这部“作品”中,接纳“读者”的呼声来完善自我,同时秉持自己的行为原则以立足于潮流?
正如古往今来,人们对乌托邦的追求此消彼长,从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有之乡,所有反乌托邦的作品无不在心灵和理性的层面让虚骄的人类回到大地,着眼于一点一滴的改造。于我而言,一味沉浸于创造自己的生活这部“杰作”,而不顾他人,不顾现实的桎梏,又何异于创建封闭自我的乌托邦?但是“读者”的存在恰恰给盲目、困顿的“作家”有力的一鞭,以让其重回生活现实的“大地” 。
因此,虽然作品是一个作家内心宇宙的映射,但是没有现实根基,抑或说不纳诫的作品是注定空洞而无力的。
诚然,外界的褒贬之词,意见与说辞能不断鞭策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与心智成熟。但是,过度的受外界呼声所扰,而随波逐流,任由惯性驱使,为人言所左右,迷失自我,失掉准则与规范是万不可取的。因此,在倾听他人告诫之上,更有人格的独立,精神之自由,对自我思想的坚持。
“我与我周旋久矣,宁作我。”在尼采的“超人哲学”风靡一时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毅然写下《罪与罚》加以抨击,不顾他人谣诼,塞万提斯在狱中屡受非难,仍矢志不渝写下《堂吉诃德》下卷,陆放翁屡遭庸帝贬谪,却仍心系苍生,坚持北伐。古今中外,无数优
异的“作家”,不为困境所动,秉承己念,立足自己想法,为人生成就了一部辉煌“佳作”。
由此观之,人之立足于时代潮流,应以宽容之心接纳意见,使自己不徘徊于自我的理想蜜罐,重新着眼于一点一滴自我完善,生活创作,更应以坚守之心秉住内心烛光,不为现实的虚假冲突所扰,写下生活“作品”的生动注脚。
故曰,唯纳诫自善,秉己自立方能成就人生大作,方能纵万端激流,秉一芯烛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