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究

2022-06-08 来源:好走旅游网
基于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究 侯小玲 (韶关市浈江区犁市大为中学,广东韶关512040) 摘 要:当今,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 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何把资源禀赋的优势转化为创 新驱动力的优势,进而取得持久的优势,取得这种优势的关键 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根本在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 把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建 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基础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培养方法 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界 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 人才的竞争。”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 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今天,世界13新月异,网络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成为竞争取 胜的法宝。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走自主创新之 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人力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 力的优势,进而取得持久的优势。取得这种优势的关键是科学 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根本是在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把培养 人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 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基础教育丁作者更应该勇担这一光荣使命,在工作实践 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尤其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 精神、创新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 好基础。如何做好这项T作,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 一、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 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认为“创新是一种或多种心 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最核心的是创新型思维和创新型想象 的训练”。其实质是实现创作力提高的前提和动力。而创新意 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以创造思维为基础,并围绕这一基础给 予发散思维方向性的指导,也就是一个问题应从多个方面、多 个角度去思考,构建~种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学习氛隔 这种氛 围在西方的启蒙教育中显而易见,如: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 学生所用的图画颜料是可以随意吃的各种果汁做成的.课堂 作业幼儿可以把太阳设想并画成三角形。可是.在我国的幼儿 教育中,有教育思维的限制和历史原因,训练出来的学生是 “听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有一次,朋友家里出了 点急事,委托我去帮她接读幼儿园的孩子,但当我去时已经接 近放学时间,有一个小班的课室乱成一团,当路过时只听到老 师在大声喊:“不许吵。”“不可以乱跑。”“吵的同学不乖 ”“再 捣乱就不奖大红花了。”结果课室很快安静下来。老师也及时 地说了一句:“同学们真乖!大家都有大红花。”同样的小班的 另一问课室,虽然也在发出响声,但这种响声是欢快的歌手、 愉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那是因为老师正在和学生做游戏。 对于这件事,我思考了很久。现在,我国在不断探索新课标的 改革,新课标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 目标,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而 且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批评、敢于超 越的精神;积极进取、实事求是、顽强的品质;理论联系实际、 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可是,这么多的“不”“不可以”“不 应该”“不能”就好像一副沉重的枷锁套牢了学生的思维,给学 生一种思维定势“要做个乖孩子”。其实,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 反思:是不是就是那么多的“不”把学童们发挥想象的发散思 维扼杀在摇篮中?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是否应该积极地去探 索,培养学生的敢于求真、求实的品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勤于动手的习惯?能否换一种说话方式?能否多点歌声、笑声、 掌声。去激发学童们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 者内在的“激素” 很多成功的科学家、艺术家多是由兴趣出 发,进而走上成才、成功之路的。如:牛顿从观察到苹果树上的 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瓦特从观察到开水煮沸时 的蒸汽揭开锅盖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从对母鸡为什么能孵 出小鸡这一趣事中获得了二千多项专利;达尔文对大自然情 有独钟写出了《物种起源》。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不管白猫黑 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从而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在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特区;从 英国和葡萄牙手中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并成功实行一国两 制。我国在二十世纪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青藏铁路的修建,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及返回,这些事 例都证明:我国在体制创新、理论创科、科技创新都取得了不 小的成绩。结合这些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 媒体平台进行直观感性的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合作探究的愿 望。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独立操作法 引导学生产生稳定的积极探求心理和积累知识:应用讨论法、 研究法等方法鼓励学生去发散、去集中。如:在讲到九年级思 想品德课:我国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知识点时. 可以让学生带着“我国为什么要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 “这样做是否会动摇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些问题. 应用调查法、访问法,结合实际生活,通过网络搜索、整理资 料,在老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探究方式 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呈现“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及时强化 学生的发问,这时候学生的问题有可能是幼稚的或是钻牛角 尖的,甚至是错误的,都应该一一关注,认真地倾听,真诚地肯 定其大胆的行为,找出闪光点。以达到既保持学生的合作、探 究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的智慧之火闪光;既做到尊重学生 的独立性、特殊性,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意识 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潜伏在每个学生之中,它 好像一颗种子,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就能发芽、生 长。怎样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并让其释放出来?依赖于一定 的条件: 1.理念创新。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 树立一种合作、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观,并在这种观念下 经常换位思考、交流、合作、探究,摆正教师在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2.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自主创新课堂模式.就是以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凸显出以学生 为本,要求在尊重、关爱、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地 参与探究、参与互动、参与合作。教育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模 式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拓展视 野、引导体验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在体验中产生联想和情感 193 2011-f- ̄14期考试周刊 挖掘邮城地域文化,创新中职校本德育 王春梅 (江苏省高邮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高邮摘要:江苏省高邮市是一座存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 225600) 和文化积淀的古老的城市。挖掘邮城地域文化.将其融入校本 德育对中职学生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而目前中职学 生,未来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对邮城文化了解甚少.让他 们接受邮城地域文化的熏陶教化,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本文 从邮城地域文化资源分析入手,阐述了将邮城地域文化融八 中职校本德育的必要性和操作策略,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 情,凸显学校的德育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江苏省高邮市 邮城地域文化校本德育 策略 江苏省高邮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江经济开放带 的北侧,京沪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市南北。因秦王赢 的共鸣。 3.教材创新。情境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教材的再创 作、再拓展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的过 程,如:在教学七年级珍爱生命这一知识点时,通过信息技术 的支持创设:感受(生命世界的美丽神奇)——体验(人类的发 展依赖大自然)——拓展(无论遇到然后不利因素都不应该轻 言放弃生命)——懂得(生命应该彼此尊重)——践行(让生命 闪动光辉)的情境,构建一个支持创新能力提高的信息技术环 境.拓宽学习的空间。 4.形式创新。针对J日的教学形式“满堂灌”“一青堂”.情境 体验、互动探究、合作学习等都充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加 强社会实践。德国有一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l5克盐放在 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 但把它放在一碗美味的鸡汤 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l5克盐吸收了。又如:生活巾的扫 把和吸尘器,功效一样,原理却完全不同,一个是扫,一个是 吸,吸就是在发现了扫的局限性基础上的创新。这两个事例很 好地证明: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才能被吸收;教育应 该结合生活,才具有生命力。并以此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热爱 生活、关注生活、正确享受生活。 5.评价创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依赖 关系中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从原来的教学活动的 主宰者的角色转换为现在的学习伙伴.评价也是从原来的单一 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转换为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 于一体..体现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点去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形 成过程.为下一次的探究学习作好铺垫。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 教授里欧・巴士卡里雅对此形象生动的比喻:“一个理想的教师 政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 无同类”,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自古 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留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厚的 文化积淀。地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德育资源,它对学生的心灵 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把邮城地域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 T作相融合,挖掘邮城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让中职学生在一 系列的实践感悟中,认同家乡的文化,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 情,回报家乡之感,凸显中职学校的德育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邮城地域文化资源分析 1.景观文化。高邮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迹较多. 马可・波罗曾在其游记中记载过这里。全市境内河湖交错,资 一、源蕴藏丰富,碧波荡漾的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国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党中央、国务院在近日颁布实施《国家 中}∈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一纲要再一次强 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 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重大举措 对党的十七大提出 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是我国改革开放发 展进人关键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要.为开创人才辈出、人尽 其才新局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和人民。 是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赶上世界 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 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 断进步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长盛不衰。就像我国“杂交 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所做的那样:他经过40年的顶着烈日和 酷暑的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的研究,在 1976年培育出800至1000公斤的杂交水稻,这不但解决了中国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难题.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 献。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他还说道:“我梦见我们种的水 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 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就是袁隆平教 授的“禾下乘凉梦”。他的这种精神.他的这个梦想,将给我们 带来巨大的鞭策和鼓舞。 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学习袁隆平教授的这种不畏 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就应该努力学习 和领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内容 和精神,懂得我们的使命是光荣的,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并 就是甘于把自己当作桥梁,他要请学生跨上这桥,并帮助他们 走过之后,高高兴兴把它拆掉,鼓励学生建造自己的桥梁。” 四、探究创新技术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瞻性 以此为契机,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实现“人 才强国”的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N].北京:人民日报, 2007一l0—25. 创新型技术在现代自然科学方面最凸显,现代科学技术 从1951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提出的DNA分子双螺 旋结构揭开基因的面纱:1997年威廉姆特(wilmut)掀起一场震 惊全球的“克隆风暴”:2000年“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则将 2l世纪生命科学世纪的大幕徐徐拉开。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探 究如何让这些科技成果更好地为人类生活生产服务,如:利用 转基因进行治病、改良种子和保护环境方面:也在努力探究如 何避免应用过程中的潜在威胁和负面影响.如:转基因食品的 安全性.转基因生物或产品对其他生物或环境是否构成不利 影响,克隆技术对人类法律、伦理、道德产生的冲击,等等。 以上的科技成就和问题已经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我 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及时的在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召开了 194 『2]党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N].新华网,2010—06—06. 【3]义务教育《思想品德》中学课本[Z].广州.广东教育出 版社.2005—07. [4]义务教育《生物》中学课本[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出版,日期. [5]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C].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