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篇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设计教案精选(范本)

2024-03-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2篇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主题班会设计教案精选(范本) 珍惜粮食减少浪费主题班会设计教案(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新康国际实验学校小学部举办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一粒米中显美德”。节约粮食、文明就餐,不仅关系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更是他们良好素养的体现。为了培养孩子们珍惜粮食,文明就餐的好习惯,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各班召开了一次《珍惜粮食减少浪费》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一粒米来之不易。结合宣讲我国粮食情况,教育学生明白节约粮食的道理,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品德,使学生从小具有环保意识。 会前准备: 1、学习语文课中的古诗《锄禾》。 第 1 页 共 8 页 2、通过家访,了解学生中爱惜粮食的好人好事,请有关家长录音。 3、让学生观察身边一些节约粮食的模范事迹,把它编成故事。 队会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在开始队会之前,我想请你们来回答我一个问题好吗? 人活着,离不开什么 (齐答:空气、水、粮食)对!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关于粮食的主题队会。那谁知道粮食是怎样得来的?先别急,观看完下面的《我是一粒米》的卡通片后大家就知道了。好吧!下面请观看卡通片《我是一粒米》。 二、课件出示::《我是一粒米》。 1、问:小朋友,你们猜我是谁?(一粒米)真聪明。那么,你们又知不知道我是怎样得来。好吧,请你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我的过去。 2、卡通片画面为: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收割;脱粒、晒谷。 3、师:刚才大家看过了《我是一粒米》的卡通片,大家都知道了一粒米是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爱惜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来的粮食,那爱惜粮食就要从爱惜一粒米开始。下面 第 2 页 共 8 页 请小朋友听诗朗诵。 三、小组诗朗诵:《锄禾》。 1、师:大家听了《锄禾》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谁来说说。 2、学生谈感想。 3、摆现象,算细账。 师:不错,大家都体会很深。现在分别请四个小队各演出一个小品。小品演完后请该小队的队员评一评你们小队表演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小品:端饭不小心,撒了一地。 吃饭嘴刁,不合口味就不吃,随意倒掉。 饭里有一粒小砂子,就把整口饭吐出来。 课间餐吃包子,咬一口不喜欢吃,马上扔掉。 主持:刚才不但四小队的表演很精彩,而且各小队的发言也不错。同学们真的懂得了一粒米要农民伯伯负出很多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爱惜它。 四、爱惜粮食知识问答: 师:对了!下面到了最激烈的环节--抢答题,看谁答得快,但必须要在说了开始才能举手,如果违规了就不能回答。答对的同学都可以得到一份礼物,请小朋友认真听,准备好。 第 3 页 共 8 页 每年的哪一天被联合国规定为“世界粮食日”? --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谁知道我国国务院规定每年的什么时间是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唤起大家注意粮食问题,教育、鼓励人民爱惜和节约粮食。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 师:大家都说得对,爱粮食,保护资源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每个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八条就提到“爱惜粮食”。希望同学们牢记,行动起来爱惜粮食。 五、树立榜样,指导行为。 师:有一位小朋友想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学生讲故事。 师:听完了故事,故事中的几位小朋友知错能改,最后成为了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听说有些同学不但在学校节约粮食,而且在家里也能节约粮食,让我们听听家长怎样说。 第 4 页 共 8 页 放家长录音说话。 师:好,我们授予这几位小朋友“爱惜粮食的好孩子”称号。请老师给他们颁奖。 六、班会总结: 师:孩子们,进行了这次队活动后,我们知道了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成的。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应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做起,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思想、好品德、人人争当爱惜粮食的好孩子。齐唱《节约粮食歌》。 珍惜粮食减少浪费主题班会设计教案(二) 【活动缘起】 周一早餐过后,转到教室,看到一些“没完没了”的馒头,或塞于抽屉,或弃于垃圾桶,表达着无声的抗议。馒头虽小,道理很深。乱丢饭菜、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当下中小学校已是司空见惯,长此以往,积非成是,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又将何去何从? 【活动目的】 第 5 页 共 8 页 1.了解馒头知识,体会馒头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不丢馒头、不倒饭菜的好行为。 2.培养学生分辨能力,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结合《弟子规》,熏修感恩劳动、感恩父母的好德性。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知识准备:馒头是怎样“炼”成的。 2.材料:“馒头的营养及作用” 3.文章:《餐桌上的浪费》、《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班会主持:班主任、班长、杜守兰、杨学琴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学生齐读《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出示垃圾桶里捡到的馒头)馒头,普普通通的一种食物;吃馒头,简简单单的一顿早餐;丢馒头,轻轻松松的一个动作。可是,当这一幕在每一天,在每一所小学不断上演时,同学们,你以为丢掉的仅仅是一个馒头 第 6 页 共 8 页 吗?出示课题:馒头,馒头! 第一环节发放“问卷”,调查早餐状况 问题一:早餐你吃了几个馒头?()A.经常吃两个B.经常吃一个左右C.经常吃不到半个或基本不吃 问题二:对于吃剩的馒头,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A放着,等饿了再吃B吃不完随手扔掉 搜集并整理数据。结果如下:一.经常吃2个的9人,占45%;吃一个左右的7人,占35%;基本不吃的5人,占25%;二. 对于吃剩的馒头,“扔掉”的8人,占40%。 师:统计数据,我们分析:一。平时喜欢吃馒头的同学,占不到一半;二。吃不了浪费掉的同学,接近一半!这个现象是“果”,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结果的“因”,又是什么呢? 第二环节讨论交流,重新认识馒头 师:同学们,当你拿起馒头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它的味道?这个馒头好不好吃,甜不甜?你有没有思考,这个馒头是怎样来到我的手里的?在它身上,究竟有多少故事呢?那么,就让我们刨根问底,看看馒头的由来吧! 一.馒头是怎样“炼”成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 7 页 共 8 页 归纳小结,形成答案) 小组甲:时间周期长。馒头取材于面粉,面粉来自于小麦。秋播,冬生,春熟,夏收,结束了小麦的轮回,接着进入加工厂,磨成面粉,然后来到食堂,经历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在热气腾腾的蒸锅里,“破茧成蝶”成了白白胖胖的馒头。 小组乙:劳动强度大。从田间地头,馒头开始了它漫长的“演变”:耕种,管理,收割,脱粒,晾晒,入仓,运输,加工,制作,最后一站是教室。可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小组丙:参与人员多。有农民伯伯、收割机师傅、运输司机、加工厂工人、炊事员、值日学生等。一个小小馒头,竟然凝聚了这么多劳动者的付出,真是来之不易啊! 师小结:这个帐一算,明白了,馒头虽小,来之不易。吃在嘴里,甜在心上。馒头为什么这么甜?因为它历经了风雪雨霜,因为它吸收了日月精华,更因为它凝聚了劳动者的汗水!因此,让我们感恩劳动者,感恩父母。扔掉一个馒头容易,可是做成一个馒头呢?代价真的太大了!那么,作为餐桌上的主食,馒头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