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前提示 读题是一种能力。的确如此。有人读题粗心,结果答非所问;有人从中读出了命题者的意图,甚至潜在提示;有人竟对题目所问浑然不知……可见读题能力的悬殊。考前,可以专门抽出时间来训练自己读题、审题的能力,以使自己答题答得准,答得清楚。如果能做到正确读题、审题,那么,增加的就不仅仅是几分了……
一、审题步骤和要求再确认
(一)审题具体步骤 1.小声读,读要慢
拿起笔,逐字逐句地小声朗读,读得要慢。 2.明要求,抓关键
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目要求。 3.挖暗示(提示),定区间
大部分题目的题干都能显示答题区间(尤其是题干中出现的原文词句之所在),故要确定答题区间。另外,也有部分题目的题干有隐含信息,要注意挖掘。
当然,读题的最高境界是与命题人“心神相知”,能知道其考查的“考点”“题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联系哪些知识储备。 (二)审出六项要求 1.字数要求
语文考试中关于字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作文上,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中,如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语言表达中的概括归纳题常有字数要求,有整体字数要求,也有每条的字数要求,考生要看清。 2.用语要求
在语文考试中,问答题答案有时在用语(使用某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组织答案)上有严格要求,考生要看清。如语言表达中的提取关键信息类题目,有时命题人对关键词并未要求是两个字的词语还是三个字及以上的短语,表明没有字数要求,但有时会有明确要求。 3.角度要求
语文考试简答题中,命题人会对一些常见的题型做一些角度限制,以显示与一般题型的区别。若考生不太注意,一律按照原有的答题样式回答,就会落入命题人的设题陷阱之中。这些限制常出现在阅读鉴赏题中。 4.技巧要求
语文考试中涉及不同的表达技巧时,考生常常会混淆,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艺术表现等说法。其中艺术表现、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属于表达技巧的整体要求,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考生在解答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类题
目时一定要从各个层面考虑。表达方式包括记叙(倒叙、插叙等)、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包括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烘托铺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这些都不可以混淆。 5.手段要求
高考对考生在阅读和鉴赏的考查要求上有筛选、整合、归纳、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考生一定要看清。筛选只需要从文本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即可;整合则要求考生从不同区域提炼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归纳与概括属于同一层面要求,需要在整合的基础上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分析需要考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解析;而鉴赏和探究则要带有考生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属于不同的要求,马虎不得。 6.分数要求
分值不同,答题要点数量不同。分值越高,赋分点越多。二、高考真题再审题
按照上面的审题步骤与要求,认真审读以下高考真题的题干,审出其具体要求及暗示信息。 (一)文言文阅读
1.(2015·江苏,9)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江苏,9)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江苏,9)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阅读
1.(2016·江苏,10~11)(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江苏,10~11)(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1.(2013·江苏,11~14)(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江苏,12~15)(1)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
1.(2016·江苏,13~16)(1)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江苏,13~16)(1)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1.(2016·江苏,17~19)(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儿”“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江苏,17~19)(1)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略。 附:审题口诀
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忙动笔希望空。 勾圈画点审题干,咬文嚼字题细看。 不懂题意不下笔,答非所问最讳忌。 题目要求准又全,遗漏信息要扣分。 仔细读题重点抓,隐含信息重点挖。 分转条件明思路,研究问题定格式。 慢审题后快作答,整理思路规范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