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人秀节目浅析
作者:王京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2期
[摘要]美国是电视大国,也出现了很多全球知名的真人秀节目,由前著名超模泰拉·班克斯主持的《全美超级模特新秀大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近些年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是层出不穷,但质量参差不齐,观众褒贬不一。本文研究这档美国知名节目,我们可以看到该国一些真人秀节目的共同特点,从中学习和总结出此类真人秀节目经久不衰的成功经验,也规避一些节目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关键词]美国 真人秀 全美超级模特新秀大赛 经验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30-02真人秀(也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reality television)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这种节目意在营造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和机遇实现梦想”的神话,鼓舞观众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全美超级模特新秀大赛》(America’s Next Top Model,以下简称《全》)正是一档典型的美国风格真人秀节目。在数年的发展中,这档节目的影响力波及世界各国,节目内容长期引起广泛的讨论。 一、成功经验
作为一档模特选美真人秀节目,《全》的魅力长久不衰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挖掘的东西。
在参赛者的选择上,《全》并非像很多国内的模特选秀节目那样只把目光锁定在肤白貌美、身材高瘦的美女上,而是尽力让参赛者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正如泰拉·班克斯本人所说,她希望通过这档节目改变时尚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对女性美貌单一刻板的标准,让更多面貌不符合传统审美观念的女性用自己独有的力量影响更多人。而除了这种颇为女性主义的态度之外,泰拉和她的团队还试图通过选手们的自述、比赛经历和相处时发生的摩擦碰撞等一般模特选秀不会在节目中过多表现的内容,将一系列严肃的女性和社会问题展现给观众,引发观众思考。
从节目形态角度来说,《全》的设计在当年可以说极富创新精神,而到了现在也不落俗套。一般的模特选美节目(如国内的“新丝路模特大赛”)容易落入模式化的窠臼,但《全》却推陈出新,在赛制设计、节目环节、细节和风格设置等方面都给人引人入胜的感觉。而除此之外,节目对参赛者的人文关怀和对参赛者展现出的社会问题表达的明确态度,也让它成为一档虽然是娱乐性但又不流于肤浅恶俗的优秀节目。如在很多时刻,泰拉会亲自上阵对一些选手进行安抚和鼓励;而在第10、12、15季中,节目更用拍照挑战的形式分别展现了流浪贫困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群、女童不良行为和校园暴力等三个美国当代的重要社会问题,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档一流节目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如何运用这些新兴媒体提高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以及如何利用新兴媒体传播方式为传统媒体进行资源的整合和聚合,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与营销的重要课题。《全》的成功就在于实现了电视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深层次互动,构成了一幅多渠道立体化的传播图景。一方面,《全》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泰拉·班克斯本人也利用自己的个人网站为节目进行宣传,从而扩大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从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季起,节目还进行了评分方式改革,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和视频网站等方式发表他们对选手的观点,这些评价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影响着选手的去留。总的来说,作为一档老牌节目,《全》在这方面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二、存在问题
虽然《全》的确是同类节目中的经典和佼佼者,但囿于当代美国电视节目商业化、娱乐化的后现代倾向和节目本身为时尚产业选拔新鲜血液的立场等因素的限制,这档节目也存在着很多美国娱乐节目都具有的共性问题。
首先,是媒体伦理责任的缺失和对缺乏媒介素养的观众低俗审美趣味的刻意迎合。概括地说,媒介素养指的是受众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要求受众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为了培养受众媒介素养、引领社会进步,电视节目应当对公众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但出于对收视率的考虑,《全》在很多方面依然没有担负起一档影响遍及全世界的一流节目应尽的社会责任。如在有高尚职业或高学历的新女性形象塑造上,《全》多次对这一型参赛者进行污名化,将她们按照社会偏见塑造成丑角型人物,这与节目一贯宣称自身具有的女性主义态度冲突;而总的来说,节目在选手住地安装摄像头,对参赛者的个人生活进行无休无止的曝光,虽然展示了一些社会问题,促使观众进行一定的反思,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制造噱头、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通过贩卖年轻美女的生活隐私提高收视率。
其次,尽管泰拉·班克斯和她的团队在宣传中声称,节目将要“为公众拓宽对女性美的定义”“为时尚界带去变革的新风”,但实际效果并不如其宣传的那么彻底。尽管每一季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中都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女性,但随着比赛的进行,那些不符合时尚产业对女模特一贯要求的参赛选手依然会被以各种理由淘汰;同时,在比赛过程中,时有出现的另类拍照挑战更是对很多选手的身体健康、自尊乃至信仰构成了挑战,而这些受到伤害的选手对评委提出的意见和展现出的不适感,基本都会被评委讽刺和贬低——说到底,这档标榜多元化和新观念的节目为了保证收视率、提高知名度,最终并没有真正跳出这一类选美节目的窠臼,只能让普通女性把刻板的女性形象带入到更加顽固的社会意识中去,更加不利于女性新公众形象的塑造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解放。 三、结语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虽然美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甚至有些走向衰落的地步,但对于中国电视来说,真人秀真正兴起并获得广大观众的欢迎,还仅仅是新千年之后的事情。现在,婚恋、才艺比赛、选美、生活、智力问答等各类内容的真人秀节目大量涌现,也出现了一批优秀代表。但是,无论是节目本身的可观度、蕴含的内涵和还是产生的社会效果,国内节目都远远比不上美国等已经有多年真人秀节目发展历史的国家。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我国真人秀节目基本上都是对国外已经成名的节目有所借鉴,如《开心辞典》形式上基本等同于英国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快乐女声》则与《美国偶像》异曲同工。同时,我国节目制作者没有正确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更没有完全掌握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状况,导致节目显得“虚伪”“上纲上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节目制作者对真人秀节目本身定位不准,常常把真人秀节目与纪实节目和伪纪录片混淆,也导致了节目的异化。这些都是中国现阶段真人秀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了使真人秀这种正在国内电视屏幕上蓬勃涌现的娱乐节目主要形式获得良性发展,我国的节目制作者有必要向美国同类节目学习一些成功经验。
另外,虽然我国真人秀节目质量上比起欧美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却已经出现了不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娱乐节目存在问题的苗头。比如说为了追求噱头而恶意曝光嘉宾隐私,在节目上做出侵犯嘉宾人身权利的内容安排,以及无休止地报道两性和暴力等低俗话题,张扬错误的价值观和低俗的审美情趣,这些都已经逾越了媒体的道德底线,也背离了媒体社会责任的要求。在传媒事业日益发达、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今天,如果不对此类问题加以整治和规范,将对大众传媒受众的人格造成扭曲,心理造成异化,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受众、媒体和媒介监管部门应该在规范真人秀节目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三方合力,各尽所能,为真人秀等娱乐节目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总的来说,中国真人秀节目只有在不断学习欧美国家的成败经验中摸索出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受众品位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真正学会平衡节目的可观性、深度与正确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个过程对真人秀节目的未来至关重要,对其他大众传播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雷跃捷:媒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崇.毕业设计(论文)国内媒介“女性形象”研究[EB/OL].道客巴巴,2012-9-25. [3]张国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