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人才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研究——以贵阳幼高专2014级

2022-04-18 来源:好走旅游网
【高教与成才研究】成才之路基于人才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研究—以贵阳幼高专2014级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贵阳551400

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高校在很多学科教学中明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社会工作这一学科也

不例外,这一点已成为制约其专业发展的瓶颈。文章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剖析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创新中图分类号:C961;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8-0002-02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助人自助”宗旨,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在社会服务、

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帮助有需要的个人、

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事业蓬勃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决策。这对社受“应试教育”会工作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然而,

的影响,一些高校中的很多学科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社会工作这一学科也不例外,并对社工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校社会工作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目前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生,首届共计招收了93名学生,教师都比较年轻,还有一些是从高校毕业后即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经历了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总结后,与省外发达城市已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职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上。因此,利用一些必要的途径和方式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使本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快速成长成熟起来,是社会工作系每一位教职员工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当前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面临的问题1.学生实践主观能动性欠缺,专业认可度不高

根据本校学生入学前报考专业来看,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学“被动”选择社会工作专业,自主选择的学生所占总人生大多是

西南地区对于社数比例很低。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较,

会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低,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对本专业因此,一些认识不清,甚至不了解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冷门”专业。还学生在选择就读专业的时候很少会选择这样的

有些学生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较差,对专业很难产生兴趣,并且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景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也是持怀疑态度。这样,

作者简介:何凡(1978-),男,重庆人,副教授,从事社会工作及心理学教育研究。

性,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缺乏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因此,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践能力水平。

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校社会工作专业是2014年新开设的专业,在该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青年教师非常热爱这个专业,教学工作中也表现得积极主动,但受专业背景与人生阅历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理论与实本校的一些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参与各种相关学践融合。同时,

到一线积累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机会不多,实践能力术研讨、相对缺乏。

3.课程设置上实践性不强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应显现其理念与专业性,因此培养实践性课程是否具有特色,是保证学生学以致方案是否合理、

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前提。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以用、

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适应社会及市场需要为原则,建立以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培养模式。由于本校社知识传授、

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应开设会工作专业发展受地域、

的课程没有开设,或是在教学中没能严格按照大纲进行,直接导致一些实践性课程仍以理论教学的方式来完成,使得学生很难完整地对本门课程的实践方法进行掌握。

4.见、实习基地与专业实验室缺乏

“助人自社会工作专业如果脱离了实践性,就无法体现其的职业理念,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很多实践课程需要依助”

托专业实验室来提升学生的运用与实践能力。但是从当前来看,一方面,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尚未建立,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的载体与平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缺少实习基地缺乏。而且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认识与了解,专业见、实习的过程中,多是协助政府、社区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做一见、

些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机会运用在学校习得的专业技能与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

5.专业督导缺失,实践教育形式单一

“一刀当前,一些高校的实践型学科见实习模式比较单一,的做法往往使实践教育效果不理想且流于形式,并且在见、切”

訝譺2019年6月·第18期(总第610期)

成才之路【高教与成才研究】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蜻蜓点水”的情况,没有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见、实习过程中,没有专业的督导训练导师对他们进行督导,使得他们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对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建议与意见

针对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所面对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改进与创新。

1.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本系专业教师实践教育能力就目前本校社会工作系发展的情况来看,年轻教师较多而拥有社会实践经验的较少。因此,

本校要对社会工作专业开办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加以归纳总结,找出专业教师个人的优势与劣势,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践受训力度,要求每位专业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在社会工作机构服务一定的时间。

本校要加强社会工作系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在集思广益中碰撞出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火花,并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运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应加强专业教师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比较好的高校之间的互动、

交流、合作,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鼓励专业教师结成团队争取项目,在项目操作的实战中去积累实践经验。

2.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实践性课程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之一,就是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之一,并通过进入社会就业成为职业人。

因此,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社工人才,决定了教师如何来培养人才。

所以,本校要多开展调研,掌握社工行业的信息与资料,并在设置课程时多听取专业机构对社工人才的需求意见,有针对性地开设实用型实践课程,突出以彰显专业理念、解决实际问题为特征的课程。本校还要增加实践学时,

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机制,通过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来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理清教育的思路,使学生真正从社会实践中获益。这样,就能不断优化和修正教育教学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3.加强见、实习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社会工作专业见、

实习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就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利器。

因此,本校要积极争取资金,打造省内软硬件一流的专业社会工作实验室。有了专业实验室这一载体,

教师可以在课堂借助这一利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分享,进行专业化教学活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校还要主动出击,多与政府、

社区、非营利组织等机构建立联系,加大资源整合,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见、实习实训平台,提升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4.让实践督导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实践督导作用

本校要逐步建立与完善相应的督导制度,最好是能够通过引进与聘请专业督导人员定期对专业教师、

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工作督导。在目前专业督导缺失的情况下,

也可以采用集体督导、

朋辈督导的形式,以获得社会工作的支持性功能,充分发挥实践督导的作用。

5.面向社会,建立稳定的专家工作室

在教育教学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面向社会,邀请行业专家建立相对稳定的专家工作室,以“传、帮、带”的形式给予本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直接的指导,使社工系师生能够在具体实践中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结语

总之,要全面有效地提升本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除了上述提到的需要量身定制符合地区、

学校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外,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保障教育教学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能得以顺利落实。一方面,

本校要制定相配套的保障措施,如教学质量监控、专业实践督导等机制;另一方面,本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积累更多的本地化社会工作经验,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可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2007(04).[2]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周显德.浅谈社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J].社会工作,2009(08).[4]夏学銮.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0(01).

[5]万江红.从参与角色看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现状[J].社会工作,2009(09).

[6]王玉香.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05).

[7]陈宇鹏.基于校政企合作的地方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02).

[8]马亚静.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社会工作,2007(03).

[9]岳颂华.提高应用型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

[10]曾凡丽,刘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经验与本土选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7).

2019年6月·第18期(总第610期)

訝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