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比较阅读合集

2021-07-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初中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对比阅读8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柳宗元《小石潭记》 (节选)

【乙】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4分)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⑵斗折蛇行 蛇 ⑶以效兹丘之下 之 ⑷ 虽古好事之士 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⑵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

3.两段选文均系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其中的景物特点及心境体验大体一致,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案:【1】①大约 ②像蛇 ③的 ④即使

【2】⑴因为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待下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就离开了, ⑵清冷的样子与眼睛相接,清脆的流水声与耳朵相接。

【3】美妙、冷清(2分) 寄情山水排遣政治失意的痛苦(意思对即可)(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7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似 与 游 者 相 乐 ②已 而 夕 阳 在 山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②心乐之( )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 ) ...7.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山不加增 B.以其境过清 以塞忠谏之路也 C.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真无马邪 D.乃记之而去 宋之地方千里 8.翻译句子。(6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两段多次出现“乐”,请分析比较柳宗元的“乐”与欧阳修的“乐”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

答案:

5.①似/与游者相乐 ②已 而/夕 阳 在 山

6.(3分,各1分)①向西、往西②认为……快乐(对……感到快乐)③大约 7.(3分)A

8.(6分)(1)(那小溪)像北斗那样曲折,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或时隐时现)。

(2)喝醉了能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

9.(3分)相同:都借山水之乐来排遣遭贬后心中的郁抑。(1分)不同:甲文是看到小石潭后的惊喜,是个人短暂的快乐,(以“乐”写忧,其情感主调是凄苦的)(1分);乙文作者表达的是与民同乐(在他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和乐,他也以此为乐)。(1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12分)

【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袁宏远《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2.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2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

1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表达的感情

【答案】

12.(4分)(1)澈:同“彻”,穿过,透。 (2)犬牙:像犬牙(像狗的牙齿)。 (3)趋:快走。 (4)观:景象(景观)。

13.(4分)(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1分)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分)。 (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1分),心里很害怕。【每句2分】 14.(2分)(1)清 (2)伟(奇) 15.

选文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表达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乙】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2)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3

A.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

C.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念无与为乐者: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4分) 甲文 乙文 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4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7.(2分)xī ; suì

8.(2分) 大约 ; 睡觉、眠、卧

4

9. (6分)①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 ② 想到(考虑) 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10.(4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心乐之”也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4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答案】

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

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 代和 代文学家。(2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悄怆幽邃 (2)怀民亦未寝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2分)

12.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2分)

13.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

【答案】9.唐 宋(共2分)

10.(1)忧伤的样子 (2)“躺着休息”或“睡觉”(共2分,每小题1分) 11.围绕“水清”回答即可。(2分)

12.围绕“月光如水清澈透明,竹柏影如藻、荇交错纵横”回答即可。(2分)

13.柳宗元的心情围绕“乐与忧”回答即可;苏轼的心情围绕“欣喜悠闲与失意悲凉”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