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07506001夏永为
【摘要】: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在现代小说史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经典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巴赫金第一个提出了《罪与罚》是复调小说的最早的成熟作品的观点,并主要通过对该小说的解析,建立了他的“复调”叙事理论。这个的理论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被全面地引进中国以后,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创作界的关注。本文从《罪与罚》的“复调”特征所具有的意义、《罪与罚》的一般叙事和“复调”叙事特征、《罪与罚》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罪与罚》的“复调”特征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对《罪与罚》的“复调”特征的接受原因的分析等方面,梳理了学界目前对该作品叙事研究的部分成果。【关键字】: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巴赫金叙事复调
作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同时经历坎坷、思想复杂的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本人和他的创作一直备受争议。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等一系列文艺理论著述中,通过对陀式作品的深刻分析,强调和肯定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在政治学视野范围以外的诗学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复调小说”理论,结果引发了人们重新关注和评价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的热潮。其中陀式“复调小说”的代表作品《罪与罚》尤其受到研究者和创作界的重视。本文在此对部分学者研究《罪与罚》叙事及其“复调”特征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有所遗漏在所难免,请学者不吝指教。
一、《罪与罚》作为“复调”小说的意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巴赫金最早是作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研究专家被引进中国的。巴赫金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小说题材。”1
巴赫金强调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性关系是一种对话式思维,认为《罪与罚》“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陀斯妥耶夫斯基恰似歌德的普罗米修斯,他创造出来的不是无声的奴隶(如宙斯的创造),而是自由的人:这自由的人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反抗他的意见”。2
当代学界对《罪与罚》的肯定,主要集中在将其看成是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开山和扛鼎之作。格非认为《罪与罚》是复调小说的一个成熟范本,是巴赫金建筑其复调理论的基础,并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奠定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现代主义小说大师的地位。当代小说叙事理论中的许多敏感关键词都可以从《罪与罚》中找到,比如,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接受美学”、“历时性与共时性”等等。3王思圣将《罪与罚》看作是与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传统型小说不同的具有现代性能的小说类型。4
同样是肯定《罪与罚》的成就,钱中文却把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归入现实主义诗学体系,将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都看成是“最高的现实主义的”的代表:“托尔斯泰的丰富的生动的人物群体的魅力,正是作者强大的积极性的魅力的表现。在这一点上,他与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何分轩轾?”5
夏仲翼则对《罪与罚》的创作成就持保留态度,认为《罪与罚》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传统小说严谨的结构至少在形式上还更完整些。而且,十九世纪末沙俄社会末世景象
1
里产生的这一复调形式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目前还很难预卜。”6
青江试图否认陀斯妥耶夫斯基对复调小说的原创性,认为“不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首创了复调小说的完整形式,而是巴赫金借陀式的创作才第一次有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复调小说的理论”。7钱中文持有类似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巴赫金所讲的主人公的独立性、主体性问题不是复调小说的专利品,而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性现象。8在一种更激烈的观点中,缑广飞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称作“唯一的复调现象”,认为巴赫金没有解决各种独立的声音和意识“到底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性质的。正是因为没能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巴赫金最终没能阐明陀氏创作的特质,没能阐明陀氏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自然而然地,也造成了复调理论的模糊和矛盾”,并认为是超人哲学和庸人文化的交汇造成了陀氏小说的复调。9
俄国和前苏联学术界中持社会历史学派观点的研究者,历来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评价不高。别林斯基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缺点在于其泛滥的“幻想的色彩”,不应该在“文学中占有地位”。10叶米尔洛夫认为:“……讲故事的人和主人公不该混在一起,以致很难理解——以艺术家为代表的那个现实到哪里结束,梦呓和病态的空想从哪里开始”。11
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等亦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评价不高。
二、《罪与罚》的一般叙事特征
格非曾撰文具体解析《罪与罚》的一般叙事特征:1、悬念丛生,具有惊险小说的特征。但整体的大悬念设置比较粗糙,主要关注局部细节悬念,以此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2、具有多重叙述的特点。具体分为三个叙事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拉斯科尼科夫杀人;第二个层面是拉斯科尼科夫杀人前后的心理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小说的中的重点,即围绕具体事件、人物心理活动而铺展开的人物的全面的具有“复调”特征的“对话关系”。复调式的“对话”全景式地展现了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3、共时性特征明显。试图摆脱历时性对与小说叙事的控制,凸显共时性的场景和细节。4、人物和事件多处于反常化的临界状态。反常化的人物和事件使小说情节具有波澜起伏、紧张跌宕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作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中间的过渡性大家,《罪与罚》既具有现代主义小说的注重心理描写一系列特点,又没有完全抛弃传统小说所热衷的外部情节的戏剧性。12
三、《罪与罚》的“复调”叙事特征
巴赫金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复调小说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复调小说不只是作者描写的客体或对象,他并非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而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第二,复调小说并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展开情节、人物命运、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第三,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13
谢炜如巴赫金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罪与罚》在叙事方面的“复调”性,认为《罪与罚》的所谓“复调”特征就是主调不明朗或主调消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人”的独立性与对立性。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娅以其言行各自建立了一个思想体系,中间存在严重的对立。第二、“思想人”的主动性和对白性。思想人在小说中各自追寻其生活道路,具有不同的思想轨迹,一定程度上脱离作者的思想。同时,无法找到作者对于主人公思想的确定评价和立场,作者与“思想人”处于一种对白关系。第三、“思想人”的自身分裂。14
四、《罪与罚》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
在巴赫金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问题居于这个理论的核心位置。巴赫金认为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不仅主人公本人的现实,还有他周围
2
的外部世界和日常生活,都被吸收到自我意识的过程之中,由作家的视野转入主人公的视野。它们与主人公已经不属于同一层面,不是并行不悖,不是处于主人公身外而同主人公共存于统一的作者世界中。15
钱中文、张杰都不同意巴赫金将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绝对化的表述,都将“主人公与作者的对话”确定为现实主义“艺术假定性”原则的运用。钱中文认为:“艺术视觉的变化固然属于常态类型的艺术假定性的运用,他的出现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但未改变艺术创造的本质”。强调“这种对话关系仍然处在非对话的把握之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仍然处在创作主体的制约之中,而作为主人公即使可以获得主体性的特征,但他注定摆脱不了客体性的困扰。因为归根结底,主人公总是作者这一主体的创造物,总是受制于作者本人的意图的”。16
张杰也说:“至于艺术视觉的转变,固然不失为一种艺术上的革新,但总的来说不过是艺术表现手段上的更新和艺术假定性手法的运用。在复调小说中,无论主人公的主观意识得到了多大的强化,它都摆脱不了作者主观意识的制约。主人公总还是作者主观意识的产物,受到作者本人创造意识的限制。”17
赵志军则釜底抽薪地指出巴赫金本人“复调”理论的前后不一致,他发现“早期的巴赫金认为,作者和主人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巴赫金转而认为主人公是不折不扣的‘你’,也就是他人另一个货真价实‘我’(‘自在之你’)。作者和主人公在这里已不复是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18
宋大图、刘虎和何茂正进一步考察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在解释作者和主人公关系上产生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宋大图认为,“复调理论的错误和巴赫金在方法论上的一系列错误分不开……他在指出作家反映了‘时代的对话的同时,却把研究孤立在作品文本的内部,忽略了这些小说全部都处在作者与时代和读者进行对话这个更大的上下文中”。
19
刘虎反对巴赫金单纯地从形式着手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从巴赫金有意识忽略的地方重新起步,认为“巴赫金的片面性就在于他在一定程度上脱了作品内容(主题、思想等)去谈结构形式,没有很好地解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刘虎试图修复复调小说与陀斯妥耶夫斯基思想的内容间的鸿沟,认为“如果说‘复调’现象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结构形式上的特点,那么‘意识分裂性’则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题内容上的特点”,将小说中主人公间的思想争论归结为作者思想意识的“双重人格化”。20
何茂正认为,“……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立场是通过人物之口,在巧妙的流露、说明、评价中表现出来的”,并认为“巴赫金后来修改自己的著作时,走到了极端,把主人公的‘自由和独立性’绝对化起来,无限夸大了主人公的主体性”。21
五、《罪与罚》的“复调特征”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王圣恩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解释了《罪与罚》的“复调”特征所产生的思想根源,他认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很难直接分离,复调既是作品的结构,也是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俄国在陀斯妥耶夫斯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剧烈变革的现实。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新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剧烈对抗和冲突,也导致了一般社会平民在思想上的多种观念并存和混乱现象。
作者同时认为,《罪与罚》的复调结构也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思想意识上矛盾的反映。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经参加过激进的拉谢舍夫斯基小组,鼓吹社会主义,后来虽然在沙俄政府的压力下表态放弃了社会主义思想,皈依于宗教,以此寻求解脱,但是作家对当时俄国贫富悬殊的不公正社会现实仍旧充满了愤慨,并在内心中赞成社会主义的某些观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价值就在于将自己分裂的思想体现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体现在塑造一些思想和行为上互相对立的人物,如虚无主义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和极其纯洁善良的索尼娅身上。同时当时俄国社会的多结构性和矛盾性也成为陀式这部小说结构提供了外在模式借鉴。22
3
六、《罪与罚》的“复调特征”的接受分析
王圣恩还指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在20世纪以后倍受青睐的原因,是《罪与罚》这样的复调小说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形成对应,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作者指出,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世界文学中的口碑,才渐渐超过俄国文学三巨头中的其他两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跃居首位。23与此观点相类似,张杰则借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复调小说是最容易与读者进行对话的一种创作方式”。24
另外,王圣恩还解释说,《罪与罚》所揭示的人的深层次的心理分裂、人的孤独感,也与现代社会的现代性不谋而合,因而才越益受到理论界和读者的肯定。作者进一步指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表现了人性深层次的心理分裂。任何人的心理都存在变态的成分,但是这些成分在正常人身上往往一闪而过,有的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无法察觉。这些变态思想却在深层次体现了人性的本质。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尤其是杀人后的迷乱心理的描写,对个体的心理进行了一览无余的剖析。正是通过这种对人物心理分裂的刻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注释:
1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第5页,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2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第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3
格非:《<罪与罚>叙事分析》,《作家》,2001年第3期。4
王思圣:《从<罪与罚>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5
钱中文:《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译本前言”,第21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6
夏仲翼:《窥探心灵的艺术》,《苏联文学》,1981年第1期。7
青江:《阐释与首倡——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想>》,《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8
转引自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第6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
缑广飞:《唯一的复调现象——陀斯妥耶夫斯基文化意义漫论》,《国外文学》,1999年第4期。10
别林斯基:《一八四六年俄国文学一瞥》,《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第96页,时代出版社,1953年版。11
叶米尔洛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论》,第5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12
格非:《<罪与罚>叙事分析》,《作家》,2001年第3期。13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第29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14
谢炜如:《论<罪与罚>的复调特征》,《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15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主人公和作者对主人公的立场》,张杰编选《巴赫金集》,第4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16
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17
张杰:《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18
赵志军:《从“我—他”到“我—你”——巴赫金的作者和主人公理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19
宋大图:《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4
20
刘虎:《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意识分裂性》,《文史哲》,1985年第4期。21
何茂正:《“复调小说”理论与陀氏小说的鉴赏》,《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6期。22
王圣恩:《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23
同上。24
张杰:《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