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HC桩沉桩在卵石层中所遇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2020-07-30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0年第23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O建筑与工程O 科技信息 PHC桩沉桩在卵石层中所遇问题的 分析及解决方法 马涛吴黎红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430071) 【摘要】根据地质条件及结构需求,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并解决沉桩问题。本工程采用的打入桩有三种: ̄800PHC桩、dp1000PHC桩、  ̄1000钢管桩.桩基持力层为⑤圆砾、角砾、卵石层及⑦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其中PHC桩沉桩出现一定问题。 【关键词】桩锤;贯入度;持力层;钢桩尖长度调整 0引言 高程为7.70m(黄海高程系统,下同)。其中6067—1#小泊位长58m,宽 中化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化国际石油 20m.在其上、下游分别设6x6m和10xl0m系缆墩各1座,该下游系缆 (巴哈马)公司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考虑,共同组建了中化扬州石化码 墩与6067一 大泊位共用。6067—2#大泊位长74m,宽25m,其下游设 头仓储项目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拓展经济腹地和发展空间,增强区域 10xl0m系缆墩2座。靠船装卸平台、系缆墩、联系墩各结构之间通过 辐射能力,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构筑现货和期货交易平台,成为 联桥连接贯通。6067—2#大泊位通过一座引桥与岸端相连接,引桥面 贸易中心,拟在扬州化工园仪征港区内建设码头工程和库区工程,即 高程为7.70~8.60m,长88.792m,宽10m。港工建筑物桩基分别采用 南京港仪征港区606、607码头改造工程。 中800PHC桩、西1000PHC桩、中800钻孔灌注桩和中1000钢管桩。具体 见图1、图2、图3。 1 工程概况 南京港仪征港区606、607码头改造工程码头位于长江南京河段 4地质资料 仪征水道左岸,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原606#、607#两个油品码头岸线 勘区属长江阶地、漫滩一河床地带,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形成的 上,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7 ,北纬32。15 ,上距南京长江大桥约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及卵石、砾石层组成。下卧基岩主要 40kin,下距吴淞口约305 km。 为第三系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各 单元土体的容许承载力值及桩基设计参数推荐值见表1,本区地震基 2建设规模 本烈度为Ⅶ度。 本工程改扩建1座40000DWT码头(“6067”),由2个靠船装卸平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及地区施工经验,场地采用钻孔灌注桩和预制 台、系缆墩、联桥组成,根据不同的靠船组合,大泊位(6067一 )可停靠 桩.沉桩一般均无困难,但对于打人桩在穿越③一2、④一1及⑤单元体 40000DWT及以下船型,小泊位(6067—1#)可停靠3000DWT及以下船 时.要注意控制桩的贯人度,宜采取压桩、重锤低击。 型。设计吞吐量为175万吨/年,其中进口104万吨/年,出口71万吨, 根据地质资料描述,靠船装卸平台区域⑤单元体分布较薄,引桥 年;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为240万吨/年。 区域⑤单元体分布均匀,并有一定的厚度,结合桩力及桩承载力计算, 设计时,根据泊位靠泊能力的不同,6067—1祥小泊位排架桩基 3码头结构简介 中800PHC桩基础持力层定为⑤圆砾、角砾、卵石层,进入持力层深度 港工建筑物包括靠船装卸平台、1座引桥、系缆墩、联桥。码头面 不小于2倍桩径,6067—2#大泊位桩基础持力层定为⑦强风化泥质粉 ≥ 《 ( D D 《 《 m 产~ 7.70 《 \f /—— 一 —t。『 目 自 I 自 I 『…目 ‘I  ∞ ‘ r弋 皇 ‘ 目  i,/, l lf 1 J } 1 jL{ L 1 1 I\ 1 l ’ 捌雌 啦 1 臻龇l f一 匠1【雠 I  fU 1蛐 嘲臣 L  I、t f 1 J≈嗵 a 羞 量黼■n -7 鲤圭、 I I—I l l 哥i 萼 荦 , 一i ‘—铘 _ /- /, \I ||| —\ q 1 \ |i  } t Ll—一 ‘1盟 ——~  j. —I’ —~ 1.丑口 ’ ;≈ 一 … .: dm …. ¨I ∞ " 瓣T ——— _ l k 一 —翌舶b 一 誊幽虬 ● 、 一 一 图1 6067—1#小泊位立面图 2010年第23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O建筑与工程0 科技信J_L 表1 地基基础设计参数推荐值 进入该层后桩尖未作相应加强处理。 预制桩 钻孔灌注桩 天然地基容许承 6.3个别桩位的最终沉桩标高与设计差距大于3m,经沉桩记录、地 单元土体 载力幽 质资料的仔细分析核对应为卵石层层高、层厚存在较大起伏变化的原 q (kPa) qR(kPa) (kPa) (kPa) 因所导致。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 20 18 85 7处理方案 r ②一1粉质粘土 35 30 l80 根据上述分析,同时结合沉桩记录,设计要求对桩尖标高差距较 ②_2粉质粘土 40 / 35 200 大的桩进行大应变检测,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桩尖标高差距4米 内的桩,极限承载力为5900kN以上,满足设计桩基承载力要求。根据 ③粉质粘土及粘土 50 / 45 22O 大应变结果和大应变结果综合考虑后,设计人员对余下的码头桩基根 ③一1粉土 50 , 40 230 据不同位置进行如下修改: ③一2砂混卵石 70 / 60 220 7.1靠船装卸平台下PHC桩适当减少桩身管节长度,增加PHC桩钢 ④粉质粘土及粘土 65 3000 45 260 桩尖长度以增加钢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以确保设计承载力。钢桩 尖长度由原设计长度0.8m增加至2.8m;PHC桩管节长度减短3 ̄4m。 ④一1圆砾、砾砂 80 / 70 400 7.2联系墩下PHC桩管节长度减少2、3 m,PHC桩钢桩尖长度仍为 ⑤圆砾、角砾、卵石 130 7O0o 110 500 0.8m不变。 ⑥强风化泥岩 90 4500 / 400 7-3建议施工单位加大桩锤锤型并采用重锤轻打的方式,以适当增 加锤击能量,确保PHC桩和钢管桩的有效入土深度不小于14米,满 ⑥一1中风化泥岩 / 700O / 7oo 足弹性长桩要求。 ⑦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l0o 5O0o / 45O 依据以上几点对桩长、钢桩尖、桩锤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了相应 ⑦一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 loo00 , 1000 的桩结构等调整,但是由于现场无大型号桩锤配备,借调桩锤期间需 要停工,施工进度无法保证,故施工现场未对桩锤进行调整,因此设计 注:表中[ ——天然地基容许承栽力;q广预制混凝土挤土桩桩周土极限 摩阻力标准值;q ~预制混凝土挤土桩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钻孔灌 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加大锤击能量,在进人持力层贯人度较小但桩尖标 注桩桩用土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 高离设计标高还有差距时,D100用四挡力量再锤击50锤。实际施工 表明,达到了预期的沉桩效果。 6问题分析 8处理结果 根据施工单位沉桩期间现场存在的问题,对照地质报告,沉桩变 化区域在卵石层附近,同时根据停锤桩底标高估计,大部分超高基桩 重新调整后,施工单位继续进行了沉桩施工,由于钢桩尖的加长, 桩尖均已进入卵石层,个别超高基桩桩尖位于卵石层的上方。设计、施 增加了管桩的冲击能力.沉桩相对容易。现场施工情况表明,在剩余桩 工及监理人员通过对地质资料、桩基设计、沉桩设备、沉桩记录等各方 基沉桩施工中。有些桩的桩尖标高低于设计标高1.5米,大部分桩的 面因素的分析,得出工程沉桩存在困难为以下原因所导致: 桩尖标高高于设计标高1米以内.个别桩超高仍在2米附近,大部分 6.1前期施工,使用D100桩锤,由于担心将桩身打裂,停锤时锤击能 桩基贯人度在3ram以内,个别桩的贯入度为6mm左右,对高出设计 量相对较小,导致桩尖在卵石层难以穿人设计深度。 标高、低于设计标高及贯人度较大的桩拙出4根做高应变检测。得出 6.2根据地质报告中的描述:⑤圆砾、角砾、卵石为杂色,饱和,中密~ 结果:极限承载力为5800kN以上,满足设计桩基承载力要求。 密实状,混砂大部分磨圆度较好,分选差,大小混杂,母岩成分主要为 9总结 石英砂岩。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为5~50击不等;⑦强风化泥质粉砂 岩为棕红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遇水易软化。 PHC桩桩基工程中,沉桩是最为复杂的,应尽量做到使用重锤, 同时,本工程邻近有我院设计并已施工的工程“扬州港仪征港区 沉桩过程中控制锤击能量,采用重锤轻打的原则;同时,根据不同的持 液体化工码头一期工程”(即恒基达鑫),此工程设计的桩尖持力层为 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的长度桩尖进行相应调整。在确保承载力的情况 强风化泥岩层,码头桩基穿透圆砾、角砾、卵石层,设计人员对该工程 下,加强钢桩尖的冲击力是很有必要的,有条件的工程最好能够进行 沉桩进行了解得知穿透⑤圆砾、角砾、卵石层的沉桩过程比较顺利,故 试桩。 结合地质报告描述及临近工程沉桩施工经验,设计对此层的可打人性 估计较为乐观,认为沉桩进入该土层1 ̄2倍桩径不存在太大问题.故 [责任编辑:汤静】 (上接第337页)板变形、损坏和砸伤本层楼(地)面结构。 凝土时模板变形。模板立柱的底部必须支在铺有通长厚脚手板的坚实 2必须重视的几个质量问题及质保措施 地面上,以防止立柱下沉: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起 拱,防止中部挠度过大。梁侧模上13应有拉杆或专用卡具锁紧。防止梁 2.1柱模易发生的问题:截面尺寸超差,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 上口变形 曲。防止措施是:支模前按图纸尺寸准确弹线,校准钢筋位置,在柱顶 部位主筋外侧绑扎保护层预制块。按柱截面尺寸及柱高,设计柱箍尺 3成品保护 寸及间距,柱四角做好支撑和拉杆。 3.1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2.2墙模易发生的问题:墙体厚薄不匀、截面尺寸不准确:拼缝不严, 3.2 拆模时严禁砸、硬撬,以免损伤构件表面和楞角。 跑浆。防治措施:模板厚度应根据墙高、墙厚通过计算确定.拼缝处粘 3.3 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有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以备下次再 贴透明胶条,纵横龙骨的尺寸及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角模的形式等 用。 均应通过设计确定。墙模上口必须设拉结条,以控制墙厚。 3.4 钢模应加强维护和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涂刷防锈漆。 2.3梁、板模板易发生的问题:粱身不直、梁底不平,梁侧外鼓、梁上 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垂。应对措施:梁、板摸板应通过设计确定龙骨、 [责任编辑:张慧] 立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浇筑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