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其它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的学科。
研究内容: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学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类别: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地形因子4)生物因子
5)人为因子 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综合适应范围的大小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
3.不可代替性和可调剂性4.阶段性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6. 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生理辐射光: 0.4-0.76um,又称为可见光。0.6-0.7 微米的橙红光、0.4-0.47 微米的蓝紫光生理活性最大。对绿光0.5-0.6微米几乎不吸收
红光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对植物开花、茎的伸长和种子萌发有影响
。蓝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紫外线: 抑制茎的延伸,促进花青素的形成。灭生性辐射光波长小于0.29微米,被臭氧层吸收。红外光: 波长大于0.7微米,几乎不吸收,增热效应,光周期反应 林内光照的主要特点:1.强度减弱:约70%被枝叶吸收,20%反射,透射进入的光只有10% 2. 光质改变:以红外光、绿光为主,橙红、蓝光吸收率 80-95%。叶片表皮细胞吸收大量紫外线。3. 分布不均(光片、光斑)4. 日照时间缩短:由高到低越阴暗,树种耐阴性越强
光补偿点(CP):低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弱,当植物合成的产品恰好等于呼吸消耗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 光饱和点(SP):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渐减缓,最后达到一定限度,不再随光照强度而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结构的影响:1. 种子萌发2. 茎的生长和分化3. 苗木根系4. 叶片形态结构5. 树冠6. 花芽分化 果树修剪7. 果实品质
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的主要区别:(1) 天然更新
种子萌发、幼苗、幼树生长(2)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阳性树种(落叶松、松)光补偿点大于200 lux,阴性树种(槭、榆)50lux
(3) 树冠外形
阳性树种树冠较稀疏,枝下高较高阴性树种树冠较稠密,枝下高较低(4) 叶片分化及颜色:阳性树种全阳生叶;叶绿素含量较低,淡绿色 阴性树种阳生叶、阴生叶;深绿色
(5) 生长发育过程:阳性树种生长快,成熟早,寿命短
阴性树种生长慢,成熟晚,寿命长 我国常见的阳性树种:落叶松、马尾松、樟子松、白桦等阴性树种:云杉、冷杉
纬度每增高1度,年平均气温约下降0.5—0.9℃
海拔每增高1000米,年平均气温约下降5.5℃。温度
空间变化:纬度海拔坡向(南坡2光照强气温高干燥喜暖耐旱植物) 森林群落内温度的主要特点:昼夜、季节温差较小,自林冠层到地表层温差越来越小;
最高温度低于林外空旷地,最低温度只略高或稍低于林外空旷地,两个温度极值均出现在林冠层表面。
原因:枝叶遮挡太阳辐射;蒸腾作用消耗热量对周围地区的气温影响:降低气温;减小温差
节律性变温:温度随昼夜和季节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节律所做出的反应。 季节性变温:物候:植物长期适应于温度、水分有规律季节变化,形成与此相应的植物发育节律。
物候期:植物这种发芽、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生长、发育阶段。
积温:通常把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度数以上的日平均温度总和,称为某植物或某发育阶段的积温。 有效积温: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即机能进行的最低点温度),将其结果乘以该时期的天数。计算 K =N(T-T0)K:某植物为完成发育阶段或生活周期所需要的有效积温T:n天的平均温度
N:某植物为完成发育阶段或生活周期所经的天数
T0:某植物为完成发育阶段或生活周期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 活动积温: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物理学零度,将其结果乘以该时期的天数。
计算 K `= n(T-0)=nT
例:桃树开花期需15天,开花期的平均气温为12℃,开花期的最低气温为6℃,求桃树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K=15*(12 ℃ -6 ℃ )=90 ℃
K’=15*12 ℃ =450 ℃ 冻害发生的生理机制(原因):
植物组织内结冰时,细胞壁外面的纯水膜首先结冰,以后温度每下降 1℃,压力增加 12 巴。温度继续下降,冰晶进一步扩大,结果一方面使细胞失水,引起细胞原生质浓缩,造成胶体物质(酶)的沉淀;另一方面压力增加,能促使细胞膜变性和细胞壁破裂,最后导致植物死亡。 低温适应
叶和芽有油脂,芽具芽鳞,体具蜡粉和密毛,树干木栓层厚,矮小,匍匐状、垫状。
贝格曼规律:体形大的恒温动物,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高温适应
植物体具密毛和鳞片,白色,叶片革质,叶缘向光排列或折叠,树干木栓层厚
水分对植物的重要性:组成物质;
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良好的溶剂;产生膨压;
比热大,调节体温。 水分大循环:水从海洋以水汽形式被运送到陆地上空,凝结成降水又沿地面或地下流入海洋的过程。水分小循环:水在陆地(海洋)上蒸发成水汽,进入到大气中凝结成降水回到地面(海洋)的过程。
林内的水分状况的主要特点:地表蒸发比空旷地明显减少、空气湿度较大,一般大10-20%,有时40%,越到下层越大,越稳定;
土壤湿度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空旷地,深层35-50cm土壤含水量低于空旷地。有利于林下幼苗、幼树、灌草本植物的生长,也为一些病菌提供条件 耐旱植物、
主要特点:渗透压高;根系发达;叶器官较不发达,甚而退化,或具有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常见的耐旱树种有:樟子松、马尾松、园柏、侧柏等;中生植物;湿生植物
主要特点:渗透压低;根系不发达;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很弱,通气组织。
常见的湿生树种:赤杨、柳、枫杨等(对比差别) 森林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主要原因:(1)林冠截流使雨水冲击地面的力量削弱,因而形成的地表径流较弱;云杉林林冠截留量28%;(2)苔藓层和死地被物层
能吸收大量的降水,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容水量500%,370%
(3)土壤层
疏松,空隙多,富含腐殖质,水分容易被吸收和渗透下去,使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土壤60cm处,土壤稳渗速度>6mm/min,而林区瞬时最大降水速度<3mm/min,降水可以全部下渗(4)春季融雪
林内比林外晚,而且缓慢,雪水容易被土壤吸收渗透下去。 二氧化碳的生物循环:
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取得二氧化碳,同化成有机物,供动物食用,动物和植物又通过呼吸作用把部分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微生物把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把二氧化碳返还大气。(碳循环:在大气、陆地生命体和土壤有机质等几个分室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或绿色植物(生产者)在光合作用时从大气中取得碳,合成糖类,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和残体腐烂分解,碳又返回大气的过程。)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象玻璃温室一样,能透过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的红外线热能很难散发出去,使温度升高的效应。
大气污染:污染源:工厂燃料燃烧,加工过程中废气排放、汽车尾气等,我国为煤烟型污染。污染物:(1)氧化型(臭氧、NO2 哮喘,肺水肿、Cl2、PAN等)
(2)还原型 SO2(100ppm以上,咽喉痛)、 HF、H2S、CO(200ppm,急性中毒)(3) 碱性型(氨)
(4) 粉尘(落尘 d>10um,飘尘 d<10um),肺炎、矽肺(5) 光化学烟雾
。树木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常绿阔叶树大于落叶阔叶树,落叶阔叶树大于针叶树。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效应:
1吸收二氧化碳与放出氧的作用 2.吸滞尘埃作用 3.吸收有毒气体作用4杀菌作用 5减少噪音的作用
风对树木形态和解剖构造的影响:1.器官矮化,植株矮态2.树冠畸型3.木材断面偏心4.旱生结构加强 树种适应生长的土壤 PH 范围3-8:
通常能适应 PH 3.7-4.5 的为大多数针叶树种,适应 PH 4.5-5.5 为大多数针叶树和一些阔叶树种,适应 PH 5.5-6.9 为大多数阔叶树,PH 大于 8 的多数森林植物难以生长。
常见的耐贫瘠树种:马尾松、樟子松、黑桦、蒙古柞
不耐贫瘠树种:白蜡树、榆树、槭树、杉木、苦楝 菌根:真菌与树木根系的共生体。内生型:真菌菌丝深入根的表皮细胞内部。不形成根套。槭树、南洋杉、鹅掌楸等。藻状菌;内外兼生型子囊菌;外生型菌根:真菌菌丝仅侵入树木根外层细胞之间而不进入细胞腔内。菌丝在根表面形成根套。桦、柞、冷杉等。担孢子菌、子囊菌或藻状菌 盐碱土
植物聚盐
泌盐: 盐腺
不透盐:有机化合物(糖、游离氨基酸等)(抗方式)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由于对于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外貌特征。
生活型的划分:(1)高位芽植物Ph(2)地上芽植物Ch(3)地面芽植物H(4)地下芽植物G(5)一年生植物Th
高位芽占优势的群落,气候温热多湿地面芽占优势的群落,冬季寒冷,漫长隐芽占优势的群落,冷,湿
一年生占优势的群落,干旱 生态型: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了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种群(population):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 种群数量增长模型:(P64)
1指数式增长(J型)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 1)离散增长模型
(1)世代不重叠,一生繁殖一次,低等生物Nt =No(Ro的t次方) Ro净生殖率 N 种群数量;t 时间
(2)世代重叠,一生繁殖多次,有固定繁殖周期 Nt = No (小λ)的t次方 λ 周限增长率 2)连续增长模型 Malthus方程(1798)世代重叠,一生繁殖多次,无固定繁殖周期
Nt = No(e的rt次方) 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dN/dt=rN Ro = NT / N0= e的rT次方 Ro净生殖率; T 一个世代时间; r = ln(Ro)/ T
r=b-d 瞬时增长率 ;t 时间; N 种群数量; r>0种群数量增长r=0稳定
r<0下降 2.逻辑斯谛增长(S型)Verhulst-Pearl方程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环境资源有限,有竞争dN/dt=rN[(K-N)
/ K正反馈负反馈=rN-rN2/K N=K/1+e的(a-rt)次方
k:环境最大容纳量;(K-N)/K:环境阻力;
a:参数,其值取决于N。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
TR=1/r:自然返回时间 1)K-N>0 增长 2)K-N=0 稳定;
3)K-N<0下降 5个时期:1)开始期:增长缓慢2)加速期:快速增长
3)转折期:数量达到K/2时,增长最快,拐点 可获得最大持续产量4)减速期:数量超过K/2后,增长减慢
5)饱和期:趋于K值而饱和 种群的年龄结构用年龄金字塔表示,分为:
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
衰退型种群 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1随机分布少见2均匀分布罕见
3集群(团块、成群)分布常见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3/2自疏法则:1)产量
平均个体重 W= K(N的-a次方) 1/W=AN+B(倒数产量法则)a = 3/2 N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产量
y= KN的1-a次方 1/y=A+B/N 2)体积单株材积 V= K(Nm的-a次方)
单位面积蓄积量 y= K(N的1-a次方) 3)直径N= K(D的-a次方)(P62)
森林植物间的直接关系:1)共生:根瘤、菌根2)附生关系:苔藓、地衣、兰花3)攀援植物
攀援植物对树木的危害:绞结树木;使树木输导营养物质受阻;树干被缠绕,削弱同化过程。4)寄生与半寄生
寄生植物:菟丝子、列当等
半寄生植物:桑寄生、槲寄生植物
森林植物间的间接关系:1)竞争competition:同种或异种的生物个体间所发生的对环境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夺.
竞争排斥原理(Gause假说):两个资源利用方式完全相同的种不能长期共存,一方必然要排斥另一方。
生态位(niche):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
基础生态位: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无竞争Hutchinson(1957)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有竞争 Loltka-Volterra 竞争方程(P102)dN1/dt = r1N1[(K1-N1-aN2)/K1] dN2/dt = r2N2[(K2-
N2-ßN1)/ K2
] a 竞争系数:每存在一个种2个体对种1的不良影响; ß 竞争系数:每存在一个种1个体对种2的不良影响;竞争结果:
a> K1/k2, 或ß>K2/K1 均可胜a>K1/k2,和ß a 植物群落种类数量特征:1、多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 密度:单位面积某种植物的个体数 相对多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同一生活型所有植物个体数之和*100% 2 、 盖度 显著度(乔木):树木胸高断面积。相对显著度=某种植物的胸高断面积/同一生活型所有植物胸高断面积之和*100% 3、频度 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全部样方数 相对频度=某种植物的频度/同一生活型所有植物频度之和*100% 4、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盖度)+相对频度 5、重要值序=按重要值的顺序排序 6、优势种: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活力强,决定整个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和生境的主要特征,对其他植物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植物种,重要值排在第一位。 亚优势种:重要值仅次于优势种,排在第二、三位,在群落中起的作用仅次于优势种。 建群种:群落主要层次的优势种,是群落的建造者,决定整个群落的内部构造和特殊生境 单优群落:只有一个优势种的群落 森林群落的基本层次: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死地被物、层间植物(藤本、附生、寄生植物,水热条件不同,发达程度不同) 又可按高度人为地分出若干亚层(高度相差不超过10%的树木划为同一亚层) 林相:林木的层次结构 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依次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方向: 进展演替:在未经干扰的自然状态下,群落从种类少,结构简单,不稳定,生物量低的群落发展到种类多,结构复杂,稳定,生物量高的群落。群落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加强,群落更加充分利用环境,生境向中生化方向发展。 逆行演替:由于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等干扰因素,原来稳定性大,结构复杂的群落,退化为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干扰因素消失,仍向进展方向发展。 原生演替、次生演替及二者的区别 原生演替:是从原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 原生裸地没有土壤层,没有植物繁殖体,生境条件极为恶劣,演替持续时间长。千年 次生演替:是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 次生裸地有土壤层,有植物繁殖体,演替持续时间较短,有干扰因素的作用。数十年到数百年 旱生演替系列的原生演替的一般过程:1.地衣群落阶段2.苔藓群落阶段 3.草本群落阶段4.木本植物群落阶段 水生演替系列的原生演替一般过程:1.自由漂浮植物群落阶段2。沉水植物群落阶段3.浮叶根生植物群落阶段4.挺水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木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过程:包括:群落的退化、群落的复生 外界因素作用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对次生演替的影响:人为破坏程度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群落退化的阶段越少、越远,退化速度越快,群落恢复的阶段也就多,恢复速度也就慢。当破坏极严重,持续时间极长,而且原生群落被大面积彻底破坏时,群落的复生条件已不复存在,则群落的演替就转向原生演替。 单元顶级学说(美)Clements(克里门茨)提出 主要观点:在一定的地区内,按照演替的发生过程,群落相继替代,通过一系列的演替阶段,最后达到与该地区气候相适应的最稳定最平衡的状态,即气候顶极。 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性演替顶极 多元顶级学说(英)Tansley(坦斯利)提出一个气候区域内,除气候顶级外,还应该有其他如地形顶级、土壤顶级、火顶级、风顶级等多种顶级群落共同镶嵌形成的顶级植被。多数人同意 顶级格式假说Whittaker(怀梯克)(美)提出 同意多元顶级学说,但不同意多元论主张的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认为群落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由于在一定区域内,环境因子存在梯度变化(水、温度、养分),多个顶级群落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镶嵌,而是一种与环境梯度格式相对应的逐渐过渡的群落格式。 植物群落分类的主要学派 一)英美学派:以克里门茨和坦斯利为代表以植被动态、群落发生及演替的理论进行分类,分类单位为群系、群丛、群丛相 (二)法瑞学派:以布朗.布朗喀为代表 以植物区系为基础,根据群落特征种鉴别群落 主要在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沿岸,分类单位为群丛,下设亚群丛 (三)生态学派(乌克兰学派):波格来勃涅克为代表 主要以环境条件为依据,分类单位为立地条件、林型、林分型 (四)生物地理群落学派:以苏卡乔夫为代表 综合考虑群落的生物特性及环境条件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P179):植被型组 针叶林 (外貌); 植被型 寒温性针叶林 (水热条件);植被亚型 寒温性落叶针叶林 (优势层片);群系组 落叶松林(建群种同属);群系 兴安落叶松林(建群种);亚群系(次优势层片) ;群丛组(层片结构相似,优势层片与次优势层片优势种相同);群丛 (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相同);亚群丛(群丛内部的分化)。 根据外貌、结构、环境条件、优势种、种类组成等特征进行划分11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550个群系,几千个群丛 水平地带性分布:水热条件随经纬度变化导致植物群落沿经纬度有规律地分布。 垂直地带性分布: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变化导致植物群落沿海拔高度有规律地分布。 世界森林六林型:1. 针叶林2、落叶阔叶林 又称夏绿林3、亚热带常绿落叶林 又称照叶林4、硬叶常绿阔叶林 5、热带雨林6、热带季雨林(雨绿林) 中国植被分区:1 寒温带针叶林区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2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 小兴安岭、长白山 、完达山、老爷岭等 以红松-杂木为主3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辽东、胶东、华北、淮北、渭河平原、黄土高原南部、成徽盆地;多次生林,以栎类为主要建群种,辽东栎、麻栎、栓皮栎、锐齿槲栎等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淮河,西到横断山、云贵高原,东部为华中、华南大部分地区;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植物为主5 热带季雨林、雨林区 6 温带草原区1)中温草原地带2)暖温带草原 7 温带荒漠区新疆、甘肃8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 植被的垂直带谱: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的具体顺序。 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 垂直地带性以水平地带性为基础,垂直带谱的基带必须与水平地带性植被一致。 二者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甘肃省植被区划:(一)北亚热带森林植被区域(二)温带森林植被区域(三)温带草原植被区域(四)温带荒漠植被区域 (五)祁连山山地植被区域 (六)甘南高原、山地植被区域 生态系统(Ecosystem)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的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英)坦斯利 1935年提出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结构特征: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 2.功能特征: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3.动态特征:生态系统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系统4.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特征 5.稳定平衡的特征:自动校正平衡能力和自我调节的机制 6.对外开放的特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生态系统的分类:自然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水域生态系统:海洋淡水(河流、湖泊)。 半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2.初级生产者(自养有机体)3.消费者4.还原者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1)能量来自太阳能; (2)能量转换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形式可以改变,但改变前后的总量保持不变。 (3)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只能从集中形式降解成分散的形式,分散成稳定的均匀态,向着熵值增大的方向发展。 (4)是不可逆的单程流。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异同:遵守守恒定律,不同是物质循环是可逆的流动,能量流动是不可逆的流动。 食物链: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形成的一种食物的链索关系。 营养级(T):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许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成网。 生态金字塔三种类型: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其中最科学的是能量金字塔。 10%定律: 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同化的能量/n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符合物质守衡定律;是可逆的循环 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1)水循环2)碳循环 3)氮循环氮在大气、土壤和生物体中迁移和转化的往返过程4)磷循环 5)硫循环 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中固定太阳能的总的数量。 单位:有机体克干重或卡/年 总生产力Pg: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固定太阳能的总的数量。单位:有机体克干重或卡/米2 /年、卡/厘米2/年。 净生产力Pn:总生产力减去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植物的呼吸消耗量 物量:单位面积所有生物体的干重。克/米2 多年积累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