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2023-12-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吕淑湘先生曾说:“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形成,课内占3课外占7。”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就不愿主动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缺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

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有些学生家长因为没有经验,在择书的时候有些盲目,书目过于单一,学生缺少真正的心灵自由,难以见到学生洋溢个性的思想火花;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些要求不切实际的书籍,比如动漫、卡通之类或是鬼怪、邪魔之类的书籍,这样就生成阅读面狭窄,不利于学生健康的阅读。

不重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没养成。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情节、“一读了之”、没有记忆、积累的自觉,因而阅读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作文根基浅等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古人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使人智慧,读书使人儒雅,读书使人卓越。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如何实现学生自主有效地课外阅读,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天地呢?

一、激发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强烈愿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1、巧借课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和知识迁移理论证明,由学生熟悉的课文而延伸出来的阅读内容与陌生的课外读物相比更能被学生接受和喜爱,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由而轻松的精神生活,一种享受性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秩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如,在学完《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逐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从某个角度讲,课

文只是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一个引子、一个辐射点。

2、推荐学生有兴趣的文章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之乎者也”,也不妄想他们会去玩弄“科学家”的天文数字,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安徒生童话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兴趣”是他们对课外读物最得天独厚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经常提问如:过年为什么要放炮?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每当这时,就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课外书,如:《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的故事》、《上下五千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从而体会到读课外书的乐趣。

3、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好表现”是小孩子的突出心理需要。学生越有机会表现自己,就会越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在日常读书过程中可以经常展开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阅读活动,充分给各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如课前的说旅顺训练,可以交流课余时间阅读摄取的语言材料;组织学生办读书手抄报;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赛诗会、摘抄评比等活动。同时,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并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愉快感,即这种自豪和愉悦便一次次推动他们自动快乐地去进行课外阅读。

二、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读得轻松、富有实效

1、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用到课外。有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在课内学到的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如,文章中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读书要边读边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等,这样有意识的提示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培养起来了。

2、引导学生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骠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

(1)浏览阅读,主要针对一些较长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一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的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合书而思,也有不少可以回味品评的东西。

(2)吸收性阅读,以获取读物中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

针对知识性读物。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三、教给孩子从书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1、引导应用。应用,就是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2、引导学习。学习,就是从广泛的课外读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课内促课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回乡偶书》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贺知章的生平,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是那么遥远,实在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而又丰富的表象。如果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当时的史实和贺知章生平的书籍,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来教学《回乡偶书》,诗人毕生的心思和无限的思念也就跃然纸上,贯注于诗中的热爱家乡之情也就深深震撼着孩子们的心。

3、引导积淀。积淀,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卡片或读书笔记的形式,日积月累,形成系列,成为外在的阅读成果,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下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语言精好,源之积累。

总之,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能逐渐成为学生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