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

2022-06-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国 投 新 集 能 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GUO TOU XIN JI NENG YUAN GU FEN YOU XIAN

GONG SI

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项目

联合试运转方案

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

审 批 签 字 表

措施名称: 收到时间: 审批时间: 会审单位 物流队 固定队 皮带队 供电队 自动化队 通风区 抽排区 运输区 选煤厂 保卫科 财务科 运销科 地测科 安监科 土地办 培训办 综合办 经营办 基建办 通防办 机电办 签 字 会审单位 生产办 总工办 土建副总 机电副总 地测副总 通风副总 掘进副总 巷修副总 矿建副总 安全副总 财务副总 经营矿长 机电矿长 掘进矿长 生产矿长 安全处长 总工程师 纪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党委书记 矿 长 签 字

审 批 意 见

同意按本方案进行联合试运转,并补充以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 1、试运转期间,各参与的职能部门要安排精干人员值班,随时解决试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本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熟悉避灾原则及避灾路线,并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3、试运转期间,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领导每月对试运转方案进行复审。

批准日期:2012年3月6日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 ............................................................................................... 1

第一节 地理位置、交通、隶属关系及地形地貌 .................................. 1 第二节 井田位置、面积及资源储量 ...................................................... 1 第三节 井田地质情况 .............................................................................. 1 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 .............................................................................. 2 第五节 设计单位及时间 .......................................................................... 3 第六节 立项批准单位及时间 .................................................................. 4 第七节 开工时间 ...................................................................................... 4 第八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预验收情况 ...................................................... 4 第二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准备情况 ................................................................... 5

第一节 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成情况 .................................................. 5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 5 第三节 资格审查及持证上岗情况 .......................................................... 5 第四节 救护大队机构组成及救护装备情况 .......................................... 6 第五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 6 第三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 ......................................................................... 6

第一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 ...................................... 6 第二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 26 测试机构和人员 ........................................................................................ 26 第三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 28 第四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 29 第四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30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30 第二节 巷道掘进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34 第三节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35 第四节 瓦斯抽采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43 第五节 防突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44

第六节 防止瓦斯引燃和爆炸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44 第七节 巷道瓦斯(或二氧化碳)超限时的处理措施 ........................ 47 第八节 防止煤尘爆炸扩大的隔爆措施 ................................................ 47 第九节 监测监控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47 第十节 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50 第十一节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52 第十二节 立井防坠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56 第十三节 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57 第十四节 其它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60 第五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类事故预案 ........................................ 60 第一节 顶板事故处理预案 .................................................................... 60 第二节 瓦斯灾害事故处理预案 ............................................................ 60 第三节 矿井火灾事故处理预案 ............................................................ 61 第四节 矿井水灾事故处理预案 ............................................................ 63 第五节 安全监控系统故障处理预案 .................................................... 63 第六节 机电运输及机电安装事故处理预案 ........................................ 64 第七节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处理预案 ................................................ 65 第八节 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安全应急预案 ............................................ 65 第九节 其它要求及突发事故的处理预案 ............................................ 69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交通、隶属关系及地形地貌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井田属淮南煤田西部,地处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与颍上县交界处,西距阜阳市约30km。井田东与刘庄井田、西与口孜西井田相接。

本区交通方便,淮(南)阜(阳)铁路自井田南侧经过,阜(阳)淮(南)公路穿过井田。流经井田南部外缘的颍河常年通航,可转接淮河水运。隶属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区划隶属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管辖。

井田地处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23.52~+27.58m。

第二节 井田位置、面积及资源储量

根据矿井开拓布局,井田范围:东起F12断层,西至DF3断层,北起太原组第一层灰岩顶面露头线,南至F1断层。井田走向长7.4km,倾向宽3.0~7.3km,面积约33.6km2。

全井田共有煤炭资源/储量770734.7kt,其中: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11b+122b+333)734948.0kt,扣除各种煤柱和开采损失后,全井田共有可采储量391489.3kt,其中一水平-967m以浅有可采储量231253.7kt。

第三节 井田地质情况

一、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淮南煤田西部陈桥背斜的南翼西段,总体为一不完整向斜构造,南翼被F1断层切割。向斜总体轴向为北西向,向斜南翼地层平缓,一般5~10°,向斜北翼地层倾角稍陡,一般为10~18°左右。

全井田钻探期间共发现30条断层,其中26条为正断层,4条逆断层。按断层落差分:最大落差大于等于100m的6条,小于100m而大于等于50m的4条,小于50m大于等于30m的4条,小于30m的断层16条。断层的延展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少数为北西向和近东西向。 二、煤系地层

口孜东井田为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青白口系、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新生界。井田内主要含煤层段总厚约763.90m,含煤30余层,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可采煤层共10层,主要可采煤层有5层(分别为13-1、11-2、8、5和1煤层),平均厚度为4.60、2.41、2.90、5.52、6.36m。 三、水文地质

本井田新生界松散层厚度介于426.18~687.60m之间,平均厚度为591.60m,总体趋势为由东向西,由南、北向中部逐渐增厚。本矿井先期开采-967m以浅时,采用《安徽省阜阳市口孜东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所提供的-950m水平涌水量的预计结果,因此,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597m3/h,最大涌水量为832m3/h;开采1煤层时的正常涌水量为620m3/h。

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

一、瓦斯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13-1煤层在-950m以上瓦斯含量为0.06~5.24 m3/t,平均瓦斯含量2.12 m3/t。在控制工作面岩层的地质勘探钻孔内瓦斯测试含量为:4.72 m3/t(17-4钻孔)。

根据口孜东矿13-1煤层开拓准备情况,采用重庆研究院生产的DGC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在DF1断层两翼对13-1煤层瓦斯含量进行直接法测试,测定瓦斯含量为5.3826~5.4372 m3/t;因此首采面区域内最大原始瓦斯含量为:5.4372 m3/t,通过现场取样化验得知最大瓦斯解析量为3.6965m3/t,残存瓦斯含量为1.7407m3/t。

在2011年7月份口孜东矿组织的瓦斯等级鉴定和揭13-1煤层过程中,实测瓦斯含量最大值为5.4372m3/t(-810m)。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口孜东矿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进行审查,批复结果:口孜东矿为高瓦斯矿井,批复文号为皖经信煤炭函[2011]1210号。 二、煤尘爆炸与煤的自燃

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根据“安徽兴安矿用安全产品检验站”的鉴定资料,13-1煤尘具有爆炸性。其水分Mad为2.27%,灰分Aad为26.06%,挥发份Vdaf为41.36%,火焰长度为50mm,抑

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60%,煤尘爆炸指数57.71%。

各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介于不自燃~很易自燃之间。经重庆研究院鉴定,矿井13-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期为36天。 三、地温

本井田的恒温带深度为自地表向下垂深30m处,恒温带温度为16.8℃。地温梯度2.3~3.1℃/百米,属于地温正常区,仅在井田北部的局部块段地温梯度偏大,存在异常区。

本井田开采较深,根据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提供的钻孔测温情况,一般在-500m以下,地温已达到31℃,进入一级热害区;一水平(-967)最低地温已达38.8℃,属二级热害区。

第五节 设计单位及时间

口孜东矿井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一座大型矿井,本井田2004年完成井田地质勘探报告,同年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根据《口孜东井田煤炭勘探报告》三维地震勘探报告等资料编制完成《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2005年5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元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同年8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根据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审查综合意见及督促修改函的要求,口孜东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2007年6月完成了《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同年7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2012年2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修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于2010年3月完成了《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中央区-967m水平以上13-1煤层突出危险性阶段性鉴定》报告; 2010年8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0年10月21日-22日在合肥组织专家对《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进行了审查,并形成了专家审查意见。根据审查意见,煤炭工业

合肥设计研究院对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进行补充完善。2010年12月19日,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淮南组织专家对《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修改版)》进行了审查,并出具了审查意见。

第六节 立项批准单位及时间

口孜东矿井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004年12月,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国土资矿评储字【2004】156号文下达了评审意见书,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储备字【2004】359号文出具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00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5】2633号文对《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2006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审【2006】240号文对《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7】882号文下达关于《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项目核准的批复;2007年5月29~31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专家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审查,并形成了审查报告书。2007年6月26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了煤安监司函监察[2007]37号“关于督促修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函”。2007年8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煤安监函【2007】44号文下达了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设计(修改版)的批复;2008年4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设计【2008】373号文下达《关于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的批复》;2012年2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皖发改设计函[2012]176号下达《关于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修改)的批复》。

第七节 开工时间

口孜东矿井建设始于2007年7月16日,即主井井筒正式开工。

第八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预验收情况

一、矿井首采面工程及矿井安全、生产各大系统均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劳动保护“三同时”专项己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并予以批复。

二、2012 年3月12日国投新集公司组织了口孜东矿矿井安全设施预验收,并形成了安全设施预验收报告。2012年3月14日集团公

司组织了矿井联合试运转预验收,并形成了联合试运转预验收报告。

第二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准备情况

第一节 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成情况

提升系统、运输系统、压风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抽采系统、灌浆系统、束管监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尘系统、注氮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贝克自动化系统、首采面工作系统等煤矿各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于2012年3月15日前按设计要求基本建成完工,并通过公司预验收。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口孜东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矿长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时设置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完善,分工明确。矿党政领导10人,副总工程师12人,涵盖矿生产、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经营、技术、地质测量、安全、政工等各项专业。矿目前设置科级建制单位共30个,其中安全生产科室有:生产办负责矿井生产协调、调度室及质量标准化工作,公司驻矿安监处负责全矿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及矿井安全费用提取监督工作,总工办负责矿井采掘技术、设计及科研工作,基建办负责矿井矿压、土建等工作,地测科负责矿井地质测量工作,机电办负责矿井机电、运输管理工作,通防办负责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培训办负责矿井安全培训工作,经营办负责矿井人力资源、安全费用提取工作。安全生产指挥系统顺畅,责任明确,分工细致。

矿井已经制定和建立各项安全规章制度111项,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质量标准化验收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等以及财务、经营等各项规章制度均已建立。

第三节 资格审查及持证上岗情况

口孜东矿井由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任矿长一名(矿长安全资格证:110340113000104)。所有入井人员均经过入井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安全管理人员全部经过安全资格培训,取得资

格证书,并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第四节 救护大队机构组成及救护装备情况

矿与国投新集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口孜东矿驻有国投新集救护大队一个中队,该中队专为本矿服务。救护中队驻地位于口孜东矿救护楼内,距矿井约800m,行程约5分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三条“矿山救护队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限”的规定。该救护中队共有32人组成:设有中队长1人,副中队长2人,技术负责人1人,司机4人(兼),3个小队 (每个小队9人)。救护装备有:矿山救护车1台、正压氧气呼吸器37台、红外线测温仪3台、一氧化碳检测仪3台、CD4多功能气体检测仪3台,液压起重气垫1套,液压扩张嵌1套,轻便支架1套,氧气充填泵2台、空气充填泵1台,灾区电话2套等矿山救护设备。中队的救护队员达到要求、救护装备齐全优良,完全能够满足对矿井抢险救护的要求。

第五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试运转期间的矿井安全,矿成立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组长:陈国忠

副组长:马纪 杜库实 苏毅 汪向明 李井柱 段述勇 孙志军 张军 柏发治

成 员:方伟 许帮华 岳喜占 陈富安 苏正飞 桂久超 汪家华 张频 徐德成 赵洪超 胡庆礼 王海涛

第三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

第一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

一、矿井通风系统

(一)概况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井、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安装两台GAF40-21.1-1FB型动叶可调矿井轴流式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风机叶片运行角度-17°~+123°,风机设计最大排风量526m3/s,即31560 m3/min,电机功率3500kW,电压10000V,电流240A,转速744r/min。

目前中央回风井通风机的叶片角度为-17°,矿井总排风量

14353m3/min,等积孔5.42m2,111303面切眼风量2000 m3/min,在联合试运转时,矿井控制风流设施主要采用永久风门、调节风门、挡风墙等通风设施,111303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方式,111303工作面风量只需增加300~600 m3/min,安徽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于2010年7月14日对该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该风机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及中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编制的《一水平中央区13-1煤层基本参数测定及111303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报告》,风量能够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二)通风路线

新鲜风流→主井、副井→-967m水平井底车场→-967m水平轨道石门→中央采区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和中央(13-1)采区胶带机上山→中央(13-1)采区中部车场→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111303工作面→111303工作面轨道顺槽→中央(13-1)采区上部车场→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和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967m水平北翼回风石门(一)→中央回风井→地面。 二、矿井压风系统

地面压风机房安装510DA3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Q=150m3/min,P=0.8Mpa。1趟总压风管从副井敷设下井。井下主管路规格D325×8mm无缝钢管,主干管按矿井中央区内最远采区的送风距离来考虑,通过井底车场向各个采掘头面输送压风,完全能够满足矿井的用风。压风系统2008年7月底安装完成投入使用,运行状态良好,并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试和探伤检验,各项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三、瓦斯抽采系统

(一)概况

口孜东矿建有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泵站内安装4台扬州长江水泵有限公司生产的2BEY-67型水环真空泵,单台泵的额定流量为415m3/min,抽采负压20~80kPa,2用2备,并预留2台泵的安装位置。电机采用南阳防爆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B560M2-4型隔

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等级10000V,功率560kW。

地面至井下永久抽采总管为2路Φ630×10mm的螺旋焊管,敷设在中央回风井中。各主、干、支管路根据要求安设了计量装置、除渣器、放水器等装置,并安设专人对抽采管路进行定期巡查。目前111303工作面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抽采系统正常,稳定可靠。此外瓦斯泵站西侧施工一地面钻孔至回风石门,钻孔内下设套管并安设Ф529mm管路,为分源抽采及后期抽采系统扩容做好准备工作,钻孔已施工到底。

(二)瓦斯抽采系统

1、高抽巷抽采→111303面高抽巷联巷(Ф325×8 mm)→111303面轨道顺槽(Ф325×8 mm)→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Ф529×9 mm)→轨回2号联巷(Ф630×10 mm)→北翼回风石门(一)(Ф630×10 mm)→中央回风井(Ф630×10 mm)→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Ф630×10 mm)。

2、111303面轨道顺槽顺层钻孔抽采、上隅角埋管抽采→111303面轨道顺槽(Ф377×7 mm)→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Ф529×9 mm)→轨回2号联巷(Ф630×10 mm)→北翼回风石门(一)(Ф630×10 mm)→中央回风井(Ф630×10 mm)→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Ф630×10 mm)。

3、111303面胶带顺槽顺层钻孔抽采→111303面胶带顺槽(Ф325×8 mm)→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Ф529×9 mm)→轨回2号联巷(Ф630×10 mm)→北翼回风石门(一)(Ф630×10 mm)→中央回风井(Ф630×10 mm)→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Ф630×10 mm)。

地面瓦斯抽采系统于2009年11月安装完毕,现运行稳定。 四、粉尘灾害防治系统

(一)概况

矿井有健全的防尘系统,工业场地设容量为1000m3日用消防水池2座,地面水源由副井井筒到达井底车场,矿井主要大巷采用Ф273管路供水。在矿井主要巷道及在掘进巷道均按设了水管,主要大巷每隔10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掘进巷道内每隔50m安

设一个三通阀门。

井下主要进、回风巷均设置隔爆水袋,容量不低于400L/m2,各煤巷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掘进面、首采面两巷均设隔水袋,容量不低于200L/m2。目前共有防尘设施87处,其中隔爆水袋12处、放炮喷雾4处、转载喷雾36处、净化喷雾35处。所有转载点、综掘机、综采机按规定安设降尘喷雾装置,并正常使用。

(二)首采面防尘系统

1、111303轨道顺槽防尘供水路线:地面水池→副井→北翼轨道石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111303轨道顺槽。

2、111303胶带机顺槽防尘供水路线:地面水池→副井→北翼轨道石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111303胶带机顺槽。 五、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

口孜东矿按突出矿井设计,目前仅揭露13-1主采煤层,通过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对口孜东矿13-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论为:口孜东煤矿一水平中央区(F5断层与F12-1断层间、-980m水平以上至煤层露头范围)13-1煤层为非突出煤层;口孜东矿13-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上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了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并邀请安徽煤矿安监局对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提交的《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13-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审查,批复文号为皖经信煤炭函[2011]1309号。 六、防灭火系统

(一)灌浆系统

地面泥浆搅拌站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设有4个泥浆搅拌池,总容量200m3,灌浆量2415.6m3/d,装有4台泥浆搅拌机,型号为NJ-11行走式矿用泥浆搅拌机,制浆量为13.6m3/h;渣浆泵型号为KZJ150-50,流量为264 m3/h,地面灌浆管路已延接至风井井口。井筒内灌浆管路为Φ273无缝钢管,井下灌浆主干管路为Φ219无缝钢管,111303轨道顺槽为Φ108无缝钢管,根据工作面上隅角及采空区

CO及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采空区灌浆或工作面洒浆方式。

灌浆系统:地面灌浆站(Ф273×20 mm)→中央回风井(Ф273×20 mm)→-967m井底车场(Ф219×12 mm)→北翼回风石门(一)(Ф219×12 mm)→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Ф219×12 mm)→中央(13-1)采区上部车场(Ф219×12 mm)→111303工作面轨道顺槽(Ф108×8mm)→1113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Ф108×8mm)。

轨道顺槽布置一趟Φ108灌浆管,接至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采后进入采空区。轨道顺槽灌浆管路每隔30m预留“三通”分支,分支口用闷头闷严实。当工作面推过灌浆管30m后方可灌浆,工作面推至“三通”分支位置,及时将闷头卸掉,同时停止灌浆,待“三通”进入采空区30m后方可重新开始灌浆。由于工作面处于俯采状态,采空区灌浆或工作面洒浆只是工作面防灭火的辅助措施。

地面灌浆系统2011年8月安装完毕,调试正常。 (二)地面注氮系统

矿井地面制氮站设在工业场地西北部。安设2台QTD1000/98型制氮机,每小时产生浓度不低于97%的氮气1000m3。地面注氮管路为Φ273mm管路,井下注氮主管为Φ219mm管路,工作面机巷为Φ133mm管路。

注氮系统:地面制氮总站(Φ273)→中央回风井(Φ273)→北翼回风石门(一)(Φ219)→轨回2号联巷(Φ219)→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Φ219)→111303首采面胶带机顺槽(Φ133)→工作面采空区。

该系统于2011年6份安装完毕,调试正常。 (三)束管监测系统

束管监测系统选用淄博祥龙科技有限公司kss-200型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对井下111303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密闭等处的观测点自动巡回采样、分析。信号采集及数据分析、传输由控制箱完成,并将信息及时传送给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及时预报煤炭自燃。

该系统与2012年2月份安装完毕,调试正常。

首采面束管铺设线路:地面火灾束管监测室→中央回风井→北翼回风石门(一)→中央(13-1)采区下部车场→中央(13-1)采

区轨道上山→111303首采面轨道顺槽→工作面采空区。 七、防治水系统

口孜东矿首先开采13-1煤层和11-2煤层,根据《口孜东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

(一)防治水机构与制度建设系统

我矿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之要求,建立了口孜东矿防治水组织机构,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防治水领导小组,成立了防治水办公室,编制完善了防治水岗位责任及防治水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编制了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五种图件。认真收集、整理基础资料,结合我矿生产实际,建立健全了矿井防治水十五种基础台账。

(二)各种防水煤柱,保安系统

为确保安全生产,矿井按照要求留设了下列防水煤(岩)柱:各煤层隐伏露头防水(砂)煤柱,断层防水煤柱,井田边界煤柱,铁路保护煤柱,工广保护煤柱等,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矿井防治水动态观测系统

建立地面及井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建立矿井水动态观测系统,重点实时监测各井筒涌水量及各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情况。

目前矿井动态观测系统进行了安装施工。污水处理站4个排水管路及地面长观孔7个,共安装设备11套,除井下水沟外,初步建立起矿井动态观测系统。

(四)井下防排水系统 1、井下中央水泵房

井下-967m水平中央水泵房内设置MDS420-96A×12型水泵5台,2台工作,2台备用,1台检修。单台流量为420m3/h,扬程1079.7m,配套防爆型电动机2240kW、1480r/min;正常涌水时2台工作,最大涌水时4台工作。排水管选用D325无缝钢管4趟。

中央水泵房有2个安全出口,管子道与副井连通,管子道上口位于副井马头门之上14m处,发生水患时,人员可通过管子道经副井井筒撤出,通往井底车场出口处安装有防水密闭门,泵房与水仓间有控制阀门。

2011年12月13日对永久排水系统分别进行单台和五台水泵排水的联合试运转及性能测试,联合排水试验结果的各项测试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967m井底永久水仓

中央永久水仓由内水仓和外水仓组成,永久水仓总容积为5353m3。

3、主排水能力

根据口孜东矿勘探地质报告,开采5~13-1煤层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97m3/h,最大涌水量832m3/h,口孜东矿中央水泵房正常排水时2台工作,正常排水量为840m3/h,最大排水时4台工作,最大排水量1680m3/h。永久水仓容积和矿井排水能力及排水管管径完全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各项要求。 八、提升运输系统

(一)主井提升系统

装备2套27t双箕斗,井筒直径7.5m,提升速度13.5m/s,采用JKMD4.8×4(III)型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各由1台4700kW低速同步电动机驱动,交-交变频供电,提升能力6.88Mt/a。采用钢结构井架。主井提升机采用同步电机拖动,其定子由三相无环流、反并联的晶闸管交—交变频器供电,采用纯12脉动、全数字矢量控制,磁场由6脉动晶闸管整流器直流供电。

该系统于2012年2月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通过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提升机的性能测试及关键部位探伤,有实验报告,至今运行情况良好。

(二)副井提升系统

装备一套1.5t双层四车双罐笼(一宽一窄)和一套9t双箕斗,井筒直径8.0m。双罐采用JKMD5×4型落地式提升机,提升速度11.5m/s。双箕斗采用JKMD3×4型落地式提升机,提升速度13.5m/s,主要担负全矿井升降人员、提升矸石及物料等。分别由1台2300kW(双罐)和1600kW(双箕斗)直流电动机拖动,采用钢结构两用井架。副井提升机采用直流电机拖动,电枢回路由无环流、反并联的晶闸管整流器直流供电,采用纯12脉动、全数字控制,磁场回路由6

脉动晶闸管整流器直流供电。

副井双罐笼提升系统于2010年4月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双箕斗提升系统于2010年11月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分别于2011年4月14日及2011年12月2日通过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提升机的性能测试及关键部位探伤,有实验报告,至今运行情况良好。

(三)原煤运输系统

井下原煤运输设备选用DTL160/400/3×800型强力胶带输送机。该系统包括北翼主运胶带机、13-1采区上山胶带机、111303顺槽胶带机。运输路线为: 111303工作面→111303顺槽胶带机→13-1采区上山胶带机→北翼主运胶带机→主井装载煤仓→主井提升箕斗→地面生产系统→选煤厂→外运煤仓。

原煤运输整套系统已于2012年2月底投入使用,目前系统运行正常。

(四)矸石胶带运输系统

矸石胶带运输系统是由掘进工作面链板机或胶带机(或直接搭接到矸石胶带机或用矿车经井下翻罐笼)经北翼矸石胶带机、井下矸石缓冲仓、主运矸石胶带机、井底矸石仓、副井矸石箕斗至地面排矸系统。

此套系统已于2010年11月25日投入使用,目前系统运行正常。 (五)辅助运输系统

轨道运输:地面、井下辅助运输系统采用窄轨道运输,轨距900mm,地面采用轨型30kg/m,井下采用38kg/m或30kg/m轨道。运输方式采用15台型号为CTL8/9GB和CTY5/9GB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MGC1.7-9型(1.5t)矿车或MLC3-9(MLC1.5-9)材料车等车辆运输材料、设备和矸石,地面、井下设有充电硐室。

井下生产的矸石矿车经副井罐笼提升至地面,编组后经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运到翻车机房,利用2JK-2/30E型双滚筒矿用提升机提升系统经斜面双钩双车提升卸矸架进行排矸。

主要斜巷辅助运输: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斜巷安装一部JKB-3×2.2/31.5P型单绳缠绕式防爆变频提升机担负提矸石、大件和材料的任务。该绞车滚筒直径3m,宽度2.2m,钢丝绳最大静张力及

最大静张力差135kN,配防爆电动机,630kW,提升速度3.6m/s。该巷道倾角15°,斜长868m。

该系统已于2011年12月投入使用至今运行正常,并于2012年12月13日进行了性能测试及探伤检验,各项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九、供电系统

本矿井两回路110kV电源分别取自颍上花园和邢集220kV区域变电所,距离分别为19.4km和35km。

(一)地面供电系统

工业场地内建 110kV 变电所一座,矿井110kV变电所设于工业场地东部,进出线较为方便,并且接近矿井用电负荷中心。110kV变压器室外安装,其余设备室内布置。变电所设10kV配电室、主控制室、110kV配电装置室、无功补偿电容室、消弧线圈室等。在10kV开关室、主控制室下设电缆夹层。110kV变电所装备7个间隔GIS全封闭组合电器、SZ9-31500/KVA主变压器两台、KYN28-12型开关柜62台、动态滤波补偿装置一套;变电所采用NSP-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实现对开关的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等功能。

110kV变电所于2006年8月份投入使用,运行稳定。通过了有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检测试验,并有相关试验报告。

(二)井下供电系统 1、井下中央变电所

矿井井下在-967m井底车场设一座中央变电所,井下电缆选用MYJV42-10kV 3×185交联阻燃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粗钢丝铠装电力电缆4根,经副井井筒敷设至-967m中央变电所,分别引自110kV变电所10kV开关柜11#、12#、13#、14#柜。正常情况下,中央变电所四段母线分段运行。

井下中央变电所于2010年11月份投入使用,运行稳定。 2、井下中央(13-1)采区变电所

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设一座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一回路电源引自地面110kV主变电所32#10kV开关柜,另一回路电源来自井下中央变电所Ⅰ-12高压开关柜,两回路分列运行。

中央13-1采区变电所于2012年2月份投入使用,运行稳定。

十、供水系统

矿井设水源井6座,井距600m,井径0.3m,井深90m,每座水源井设深井泵房1座,内安装深井潜水电泵1台,型号为200QJ80-77/7,Q=80m3/h,H=77m,N=30kW。

矿井设输水管1根,连接6座水源井,并将所抽地下水输送至工业场地日用消防水池。输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管径为De315,埋深不小于1米。

供水系统于2006年2月投入使用,运行良好。 十一、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一)监测监控系统

口孜东矿监控系统为KJ90NB安全监控系统,2009年7月运行,系统设实时监控、瓦斯超限断电、故障闭锁功能,进行监控的区域为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胶带机顺槽各种通风参数监测监控以及该区域通风设施状态监控,监控中心站配备主机2台,1台使用,1台备用,监控分站22台(井下20台,地面2台),达到了实时监控。可对瓦斯、风速、CO、负压、温度等井下环境参数及设备开关状态进行监测和对瓦斯超限进行断电控制,2010年6月16日井下通讯传输由线性传输改为光纤传输,井下监控系统形成内环通讯网络,现系统运行正常可靠。

首采面监控系统:工作面轨道顺槽上隅角、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各传感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采区变电所(井下分站)→北翼轨道石门→地面中心站。

(二)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采用KJ133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调度室设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配备显示设备,系统主机采用双机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机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中心站双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小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在副井上、下口设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中央(13-1)采区入口、首采工作面上、下风巷入口、所有掘进工作面入口等重点区域均设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在井下主水泵房及中央变电所、

采区变电所、爆破材料库等限制人员进入的限制区域均设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在北翼轨道石门、回风上山(二)等主要人流巷道分支处设置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

在井下中央(13-1)采区避难硐室、设置定位分站和电源箱各1台,在避难硐室出、入口各设置定位收发器1台;在111303工作面的移动救生舱外设定位分站和电源箱各1台,在各救生舱的生存室出、入口各设定位收发器1台。

(三)紧急避险系统

井下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系统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矿井设立永久避难硐室2个(1个设在-967m井底车场附近,位于北翼轨道石门与西翼回风大巷(一)之间,容量100人;1个设在中央(13-1)采区下部车场,容量100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3个(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设置2台、轨道顺槽设置1台可移动式救生舱,单舱容纳避灾人员数量为10人,可容纳30人)。

(四)压风自救系统

工业场地内设压风机房一座,布置510DA3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单台Q=150 m3/min,P=0.8MPa。主供风管路由一趟DN300管路经副井井筒供井下生产用压风, 井下主压风管路为DN300聚氯乙烯复合钢管,进入工作面管路采用DN150、DN100热轧无缝钢管。

在轨道顺槽距工作面上安全出口25~40m和胶带机顺槽距工作面下安全出口50~100m处各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28个;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6个。

煤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40m设置一组,共15个;然后每隔50m设置一组,每组6个。

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设置一组,共15个;然后每隔100m设置一组,每组6个。放炮撤人地点安装一组(6个)压风自救装置。

(五)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给水系统根据水源的不同,分为生活供水系统和生产供

水系统两部分。生活给水系统由水源井及泵房、日用消防水池水泵房、水塔(高位水箱)和输配水管网等组成,分成高压和低压2个系统。室外供水管道采用PE管,热熔连接,埋深1m。工业场地设容量为1000 m3日用消防水池2座,其中内储消防水量756 m3;日用消防泵房1座,内设2台高压供水泵(1用1备)和3台低压供水泵(2用1备),高压供水泵型号为DFG80-250/2/22、Q=35~65 m3/h、H=83~72m、N=22kW,低压供水泵型号为DFG150-200/2/37,Q=110~200 m3/h、H=54~42m、N=37kW;钢筋混凝土倒锥体水塔1座,有效容积为200 m3,高35m;高位水箱1座,设于装车仓顶,有效容积为30 m3。生产给水系统由生产水池及泵房、生产给水管网等组成。井下消防用水和生产用水直接由水池经副井下井,进入井下供水管网系统。我矿按照安全避险的需求,已经建设了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在所有施工区域避灾路线上均敷设供水管路,在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均安设了供水阀门,供水管路已经接入避难硐室内并妥加保护,一旦发生灾害时能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水及输送营养液。

(六)通信联络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于2011年11月正式与淮南矿区新的通信网成功联通。

行政通讯采用HiPath 4000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800线,双套电源、双套CC,主要用于行政办公通信,与调度通信系统及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可以互拔通信。

调度通讯系统选用江西联创公司DDK-6系列产品。容量400门,已安装400门,现已实现行政电话与调度电话互通,于2010年投入使用,现系统运行良好。目前投入使用300门,其中用于地面各车间、矸石山、区队办公等处180门,井下调度电话已实现全面覆盖,到目前为止井下安装各硐室、井底车场、北翼采区各条巷道及西翼采区各巷道调度电话120门,系统冗余调度电话100门。该系统安全设施齐全、可靠,调度台具备强插、强拆、急呼、群呼、会议等功能,且通话质量清晰无断续、无杂音,并可实现通话录音、主要板卡、电源热备份等功能。

井下无线通讯选用济南蓝动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的最新wifi技术产品。该系统主要由一套核心交换机、井下信号基站及手持电话组成。信号基站能够达到单向信号覆盖400m,并能够实现吵杂环境噪声过滤、急呼等功能。可与行政通信、生产调度通信网络系统互拔通信。

口孜东矿IP广播系统选用常州(天地)自动化公司KXT23型广播系统,这个系统由网络广播控制主机(音频服务器)、KXT23.1型矿用IP网络广播终端、KDW16A电源和矿用光缆等组成。井下广播终端就近接入井下环网交换机光口或者电口,广播终端之间可以级联分布。结合口孜东矿实际情况,在中央变电所、回风上山(二)下口、上口布设三台防爆交换机,并于副井井底车场,炸药库、轨道上山,回风上山(二)、胶带机斜巷、采取变电所、顺槽皮带巷等处布设27个广播基站。同时该系统可实现同贝克公司载波系统互通。

行政通信、生产调度通信网络系统及井下无线通讯已于2011年11月安装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系统安全、稳定、可靠,满足安全生产通信需要。 十二、监控指挥中心

口孜东矿调度监控指挥中心中间部分为8块BARCO大屏用于显示德国PSI三级SCADA系统,用于一期建设的工作面及煤流两个系统,及对首采工作面艾柯夫采煤机等的“一键式”开停操作,同时未来显示与PSI公司合作的二期所有系统(包括口孜东矿矿井所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三级SCADA系统建设内容),实现矿井自动化的穿透式查询和交互式操作。

左边8块大屏用于显示正在或即将建设的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德国OLKO公司的物料输送控制系统、德国RAG公司的物流运输系统;快速掘进作业线;GTA掘进支护平台;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部分德国贝克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部分德国PSI三级SCADA系统等。

右边8块大屏用于显示矿井的瓦斯监测、人员定位、地面生产系统、矿井的监视图像等与矿井的生产调度、安全监测监控等有关的系统,实现生产调度与监控执行的一体化。 十三、选煤厂及储装运系统

(一)选煤厂

与矿井同步建设的选煤厂洗选能力5.0Mt/a,前期主要产品为普通动力煤灰分在20%~25%,后期要升级为可生产炼焦配煤用精煤(精煤灰分小于9%)。选煤厂生产系统包括主厂房、块煤仓、末矸仓、煤泥晾干场、浓缩车间及泵房、介质库、储煤场、栈桥及转载点。矿井原煤经主井提升,进入两个原煤缓冲仓储存,仓下的原煤由给煤机送至201带式输送机上,送至主厂房进行洗选。主厂房为联合建筑,设原煤分级、200~500mm块煤动筛排矸、50~6mm或50~0.5mm原煤两产品重介旋流主再选、粗煤泥分选、细煤泥压滤等作业。

(二)储装运

矿井选煤厂设一个储煤场,容量350000t,通过4套落煤塔落煤系统贮煤,以及2套地下带式输送机系统返煤。

铁路运输:口孜东矿井铁路从梁庄车站接轨,接轨点至矿井主井距离为13.33km。正线全长14.09km。 十四、贝克自动化系统

贝克自动化系统包括矸石煤流自动化系统和工作面自动化系统 (一)矸石煤流自动化系统

皮带主控制器Ming Master向各个功能部件提供协调运行每一个步骤所需的控制信号,具体方案如下:

1、皮带输送机速度保护:若输送机发生故障,安装在输送机被动机件上的速度传感器检测皮带速度异常时,速度保护装置发出停车信号,使执行部分动作,切断电动机供电,以避免事故扩大;

2、皮带输送机温度保护: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皮带摩擦使其温度超限时,紧贴滚筒安装的检测装置(发射机)发出超温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后,使执行部分动作,切断电动机供电,输送机自动停转,起到温度保护作用;

3、皮带机堆煤保护:如皮带机机发生事故不能运转或煤矸石阻塞或因煤仓已满而停车等原因使机头下堆煤,则相应位置的煤位传感器与煤接触,煤位保护电路立即动作,使后一台输送机立即停车;

4、皮带机煤仓煤位保护:煤仓中设高低两个煤位极限,煤仓由

于无空车不能放煤时,从末条皮带开始停车,煤位将逐步升高,当煤位上升到高位电极时,煤位保护动冲击式破碎机作,从首台皮带机开始起车;

5、皮带机急停闭锁保护:在控制台正面右下角设有急停闭锁开关,利用该开关的左右旋转,可对本台或前后皮带机实行急停闭锁

6、皮带输送机跑偏保护:若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跑偏现象,则偏离正常运行轨道的皮带边沿把安装在输送机旁边的跑偏传感杆拨倒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跑偏大于设置时间,皮带就会自动停车;

7、皮带输送机中途急停保护:如在沿皮带机的任一点需要停车,则要将相应位置的开关拨到中停位置,皮带输送机将立即停车。需要再开时,首先将开关复位,再按下信号开关发信号即可;

8、皮带输送机烟雾保护:当巷道中因皮带摩擦等原因造成烟雾发生时,悬挂在巷道内的烟雾传感器起作用发出报警声,并经3s延时后,保护电路作用,切断电动机供电,起到烟雾保护作用。

(二)工作面自动化系统

工作面监控子系统包括采煤机电控系统(随采煤机成套)、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泵站控制系统(乳化液泵站和喷雾泵站)、工作面三机控制系统、VOITH传动控制子系统、顺槽胶带机控制系统及供电系统。

1、综采工作面供电系统

负荷开关:采煤机开关、运输机开关、破碎机开关、转载机开关、喷雾泵开关、乳化泵开关。

变压器: 3150KVA/10KV/3.6KV 2台、2000KVA/10KV/1.2KV 1台。控制器Mining Master通过AST串行总线接口直接对开关进行实时监测和过程控制以及参数设置并与工作面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进行联网。

2、采煤机控制系统

该子系统采煤机自带,它与支架的ASG电液控系统配合实现自动跟机移架,完成系统所需的参数调用等,该系统通过Modbus-TCP与Miningmaster相连进行数据通讯,将采煤机的数据通上传至地面,在地面能调用采煤机的运行和故障参数。通过Miningmaster对工作面

刮板运输机负荷量的连续监测,以及对采煤机进行的行进速度和采高的实时控制在发生超负荷时(如:当刮板运输机或者胶带运输机发生超负荷时),可放慢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减少煤量,实现连续工作。

3、泵站控制系统

检测乳化液泵和喷雾泵出口的压力、流量、润滑油温度、电机温度;检测乳化液的液箱液位、油箱油位、乳化液浓度;自动补乳化油或清水;实现乳化液浓度的自动配比;能和ASG电液控配合,实现乳化液泵的自动起、停;能和SL500采煤机喷雾系统和支架的移架自动喷雾系统配合实现自动起、停喷雾泵;能检测乳化液泵和喷雾泵的润滑压力,监测乳化液泵和喷雾泵的运行参数;以上所有参数上传至中央控制器,并在中央控制器上进行动态显示同时与中央控制器联网实现远端对泵站的自动起、停控制。

4、综采工作面三机控制系统。

能与工作面顺槽皮带系统实现闭锁,完成对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运输机等的开停及闭锁控制,完成设备的急停闭锁,完成工作面刮板机调速耦合器的工况监视及控制,完成起停预告、故障报警等,完成整个工作面沿线的通话。具有与工作面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联网接口。

5、工作面设备综合控制集成

工作面设备综合控制集成将以上各子系统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交换和处理,实现供电系统及工作面所有设备工况在顺槽设备列车主控台上的集中显示,并与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联网实现工作面设备系统在矿井地面调度指挥中心进行集中监控。

6、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如下控制功能

通过顺槽主控台能够实现对工作面设备的集中控制。在设备列车的控制系统上,可以实现对工作面所有生产设备的全面控制,启动工作面生产自动控制程序,实现设备自动化运行。 十五、其它系统

(一)首采面运煤系统

矿井首采面为中央13-1采区首采111303工作面,面长324m,可采走向1757m,可采储量305.8万吨,选用ZZ-13000/27/60D液压

支架、Eickhoff SL 500 AC采煤机、SGZ1000/3×1000链扳机、SZZ1200/700转载机、DSJ1400/3×450皮带机、PLM3500破碎机,上述设备及BRW550/31.5乳化泵站三泵两箱、KPB315/16喷雾泵站两泵一箱、移动变电站等已于2012年2月安装调试完毕,具备正常运行条件。

(二)污水处理系统

本矿井污废水主要由矿井井下排水和生活污水组成,其中,工业场地排放生活污水2321.22m3/d,矿井水按正常涌水量计算排放15648m3/d,矿井设计在工业场地内建一座2500m3/d生活污水处理站和一座矿井水处理能力为16000m3/d处理净化站,矿井水经处理后6728.083 m3/d用于矿井生产和生活用水,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多余的矿井水通过工业场地污水管道排入附近的大沟,然后进入济河。

矿井水处理站系统已于2010年11月份投入使用,运行正常。 (三)消防洒水系统

井下消防与洒水采用合用的管道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管接自井口消防水池,由矿井水处理站生产泵房供水,并与矿井低压给水管网相连接。在矿井建设期间和生产初期,由低压给水管网供水,当矿井水处理站出水能够满足井下消防洒水水量及水质要求时,改由矿井水处理站供水。

井下消防洒水自副井下井,井下主要大巷供水管管径为D273×10mm无缝钢管。在-967m井底车场分成2支分别供水,1支送至西翼回风大巷、胶带机大巷及轨道大巷,供各用水点用水;另1支送至-967m井底车场及北翼回风石门、胶带机石门、轨道石门,供各用水点用水。

在主、副井井底车场,采区上、下山口,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爆破器材库等处附近,以及两翼胶带机巷每隔50m和轨道巷每隔100m处皆设置消火栓及冲洗巷道用的三通阀门;在胶带机头、尾,井下煤仓和溜煤眼上、下端,装载点和转载点等处皆设置喷雾器,以供洒水降尘。

(四)环保及“三废”处理系统 1、烟气控制

工业场地锅炉房内安装4台SZL10-1.25-AⅡ型蒸汽锅炉,采暖期3台锅炉运行,非采暖期1台运行,每台锅炉耗煤量为1.8t/h,烟气量28890m3/h·台;烟囱设计高度为50m,上口直径为1.40m。每台锅炉配置1台水浴脱硫除尘器,其除尘效率为97%,脱硫效率15%。锅炉采用湿式除尘方式,4台锅炉均安装了花岗岩冲击水浴脱硫式除尘器,排放物均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2、粉尘防治措施

在工业场地的西侧设有一座封闭式储煤场,由于采取了加盖、挡煤墙等措施,煤尘对外环境的影响小。

口孜东矿井临时矸石堆场布置在工业场地西侧围墙外,配置水冲扩堆装置,兼作矸石堆场的洒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扬尘的产生。同时加强临时矸石堆场周围的绿化,以达到滞尘、美化环境的目的。

配置道路清扫车和洒水车各一辆,定时对道路路面洒水,以减少地面道路交通扬尘。

3、污水处理

矿井在工业场地内设16000 m3/d矿井水处理站和2500 m3/d生活污水处理站各1座,矿井水处理后大部分作为生产用水复用,生活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达标后外排济河。

4、噪声控制

由于矿井工业场地内产噪设备的噪声级大、声源集中,因此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除尽量选用低噪声机电设备外,还尽量减少车间门窗的开启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绿化,从而减少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矿井压风机空压机机房的内墙表面、房顶设置龙骨加吸声棉加孔板吸声,主要降低其共振声安装消声器;扇风机通风道内墙表面及房顶敷设ZX系列吸声结构;锅炉房鼓风机进风口设置1台ZT系列阻抗复合消声器,其消声量约18~20dB(A)。

5、固体废物处理

固体废弃物如煤矸石可用于回填塌陷区,固体废物如矸石,

用于整平填高工业场地、填筑铁路专用线和场外道路路基以及塌陷区回填,还可作为矸石砖厂生产原料。口孜东矿井临时矸石堆场布置在工业场地西侧围墙外。锅炉灰渣也可销售或供给附近砖厂烧制瓦砖之用。生活垃圾委托东华实业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五)降温系统

采用地面集中制冷降温系统。在工业场地内设置集中制冷站,安装3台冷水制冷机组,每个制冷单元额定制冷量为3.3MW,总制冷量9.9MW;在井下-967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设有降温硐室,安装2套高低压换热器设备,单台换热量4950kw;井下末端设备主要由空冷器过滤器、仪表阀门、配电、控制设备等组成。其中空冷器分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空冷器两种,根据井下二次供冷系统布置要求,选用制冷功率400kW和450kW两种规格的空冷器。

(六)爆炸材料库

井下爆破材料库设计在-967m井底车场,采用壁槽式包括库房、辅助硐室和双出口通道,一个出口供发放爆炸材料和行人,出口的一端装有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另一个出口布置在爆破材料库回风侧,铺设轨道运送爆炸材料,该出口与库房连接处装有一道抗冲击波密闭门,连通巷道相交处2m延长段尽头设置了缓冲沙箱隔墙,出口通道中设置了岩粉棚。

(七)煤矿救护

矿与国投新集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口孜东矿驻有国投新集救护大队一个中队,该中队专为本矿服务。救护中队驻地位于口孜东矿救护楼内,距矿井约800m,行程约5分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三条“矿山救护队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限”的规定。该救护中队共有32人组成:设有中队长1人,副中队长2人,技术负责人1人,司机4人(兼),3个小队 (每个小队9人)。救护装备有:矿山救护车1台、正压氧气呼吸器37台、红外线测温仪3台、一氧化碳检测仪3台、CD4多功能气体检测仪3台,液压起重气垫1套,液压扩张嵌1套,轻便支架1套,氧气充填泵2台、空气充填泵1台,灾区电话2套等矿山救护设备。中队的救护队员达到要求、救护装备齐全优良,

完全能够满足对矿井抢险救护的要求。

(八)矿山保健设施

矿井救护楼和井口均设置有保健站,为井下和地面工伤事故紧急处置提供必要条件,配有必要的医疗器械和足够的药品,为抢救争取时间。救护楼和井口保健站分别配备有足够的医护人员。井下井底车场附近设有急救站,三班均有专职医护人员进行值班。

(九)安全劳动定员和概算

瓦斯检查人员88人;通风、测尘人员15人;防火灌浆、注氮人员35人(包括地面灌浆站、注氮车间);瓦斯抽采人员29人(包括地面瓦斯泵房);煤层注水人员7人;防尘、隔爆操作和维护人员22人;安全技术及监控人员8人;防灭火人员7人;防治水人员7人;井上下消防人员7人;安全检查人员 48人;驻矿安监处人员92人;防突人员22人;安全仪器仪表维护、发放人员8人。

矿井投资预概算为66.04亿元。

矿井设有安监处,有1名处长,1名主任工程师,安监处下设安监科,有科长1名,副科长3名,主管工程师1名,有专职安全质量检查人员 76人,从事井上下安全质量监察工作。

矿井生产时同步建成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现有专职教师4 人,兼职教师 11人,全部经过培训合格上岗,另外还从全矿各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技术骨干中聘请兼职教师。

矿井已按规定对瓦斯检查工、爆破工、通风工、信号工、把钩工、电工、金属焊接(切割)工、矿井泵工、瓦斯抽放工、主扇风机操作工、主提升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输送机操作工、探水工、安全检查工和矿内机动车司机等特种工种进行送培,均做到持证上岗。

一般工种和特殊工种人员均持证上岗。 十六、矿井联合试运转的范围、期限

口孜东矿井联合试运转范围为-967m水平生产系统,首采面为111303工作面,工作面可采走向长1757m,工作面长324m,面积5.69×105m²,煤层倾角为8~14°,平均倾角为11°,煤层厚度为3.9~5.7m,平均厚度4.5m。初步确定联合试运转期限为1~6个月。

第二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和人员

一、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详见表3-1。 表3-1 联合试运转系统测试表 系统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 测试人员及时间 检验人员:姚尚一通三防系统用测量仪器、仪表对风机安徽煤矿矿用安全风机性能测试 (GAF40-21.1-1FB)性能产品检验中心 测试 文、廖家新、石勇、包智颖 检验时间:2010年7月14日 对主井2台多绳摩用提升机综合测试仪器、安徽煤矿矿用安全擦式提升机装置进仪表等主要设备测试 行安全性能检验 对主井2台多绳摩对提升机主轴、天轮轴进安徽煤矿矿用安全检验时间:2011行超声波无损监测 伤安全检验 检查主井钢丝绳性用仪器测量 能参数是否合格 对主井提升机制动用测量设备 系统进行最终调试 检验人员:包智颖、毛增雪、侯振、陈刚 检验时间:2011对副井2台多绳摩 公司 年6月29日 淮北中成检测有限检验时间:2011产品检验中心 年12月12日 检验人员:张建 检验人员:胡圣磊 产品检验中心 主井擦式提升机进行探副井擦式提升机装置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用提升机综合测试仪器、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仪表等主要设备测试 产品检验中心 年4月14日 检验人员:游有江、张文浩、候振、包智颖 检验时间:2011年12月2日

检验人员:包智颖、毛增雪、侯振、陈刚 检验时间:2011对副井2台多绳摩对提升机主轴、天轮轴进擦式提升机进行探行超声波无损监测 伤安全检验 江、张文浩、候振、包智颖 检验时间:2011年12月2日 检验人员:包智颖、毛增雪、侯振、陈刚 检验时间:2011对副井提升机计算安徽煤矿矿用安全机控制系统进行调试 江、张文浩、候振、包智颖 检验时间:2011年12月2日 检验人员:张建 检查副井钢丝绳性用仪器测量 能参数是否合格 公司 年10月13日 检验人员:包智颖、毛增雪、侯振、陈刚 对副井提升机制动用测量设备 系统进行最终调试 产品检验中心 年4月14日 检验人员:游有江、张文浩、候振、包智颖 安徽煤矿矿用安全检验时间:2011淮北中成检测有限检验时间:2011用测量设备 产品检验中心 检验人员:游有年4月14日 产品检验中心 检验人员:游有安徽煤矿矿用安全年4月14日

检验时间:2011年12月2日 检验人员:杨建平、武庆友、吴潇110kv变电所用测量仪器、仪表测试 10kv电气工程 检验时间:2011供电系统 110kv变电所电气用测量仪器、仪表测试 测试报告 公司 检验时间:2011年4月2日 检验人员:游有排水系统 对中央水泵房5台用超声波流量计等测量主排水泵进行安全仪器、仪表测试 性能检验 产品检验中心 检验时间:2011年12月12日 检验人员:张文对空气压缩机房3浩、游有江、胡圣压风系统 台空气压缩机(510DA3)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年1月13日 用超声波流量计等测量仪器、仪表测试 安徽煤矿矿用安全磊 产品检验中心 检验时间:2012安徽煤矿矿用安全胡圣磊 江、张文浩、陈刚、淮南立达电器安装明、范高杰、许多 年4月25日 检验人员:乔东升、刘立军、程晋国投公司试验中心 潇、钱文宇、郭磊

第三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Mt/a,中央(13-1)采区首采面,生产能力5.0 Mt/a,与此同时形成生产能力5.0Mt/a的主井、副井、中央回风井系统,-967m水平井底车场及硐室,轨道大巷、胶带机巷、回风大巷,111303工作面轨道顺槽、胶带机顺槽、切眼,井下通风系统、注氮系统、灌浆系统、束管监测系统、瓦斯抽采系统、消防洒水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尘系统及供电系统、压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已施工完成;与此同时,地面相关土建及安装工程完工。联合试运转主要

检查各系统、各车间全部系统的连接部位和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适应安全生产及设计要求,联合试运转期间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各个阶段的系统运行情况,为矿井正式投产创造安全生产的条件。

第四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一、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

初步确定联合试运转时间为1~6个月,111303首采工作面可采储量3.058 ×106t,试运转期间,矿井日产量按逐渐递增进行,最大达到矿井设计能力5Mt/a。

矿井联合试运转移交1个综采工作面,设综采队1个,本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即:中夜班各生产作业8个小时,早班检修准备8小时。

采取分段追机作业,综合和专业工种相结合的劳动组织形式,循环人数为42人,循环产量1730t,工作面回采工效85.29吨/工。 二、劳动组织图表详见表3-2。 表3-2 劳动组织图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工 种 跟班队长 班 长 验收员 支架工 端头工 采煤机司机 输送机司机 转载机司机 皮带机司机 泵站司机 机工 电工 准备工 出勤人数 一班 1 1 1 15 8 2 1 1 2 1 1 2 5 二班 1 1 1 15 8 2 1 1 2 1 1 2 5 检修班 1 3 6 2 1 1 2 1 13 11 6 准备班 1 3 20 合计 4 8 2 36 16 6 3 3 6 3 15 15 36

14 15 16 17 18 合 计 打料工 泵水工 材料员 经管员 队管人员 1 1 2 1 9 1 9 3 9 6 2 1 9 42 42 48 36 180 第四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制定初次放顶专项安全措施,矿成立以分管矿长为组长的初次放顶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跟班,督查规程措施落实情况,解决现场存在问题.

(二)加强工作面和两巷端头支护质量。确保工作面支架支护质量,单体迎山有劲,初撑力符合规定要求,在工作面压力显现强烈时,超前支护的单体要穿鞋。

(三)煤机割煤后,及时伸出支架伸缩梁护顶住顶板,移架时采用带压移架,少降快拉;若局部掉顶,及时拉超前支架支护,片帮严重空顶距超过规定时,必须用木料支架前棚维护。

(四)初放期间,矿成立矿压观测小组,加强矿压观测工作,及时掌握矿压显现及规律,并将结果反馈到生产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

(五)加强液压系统和支架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确保完好,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支架支撑力达到规定值。 二、顶板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质部门在过断层及异常地带前,及时向矿有关领导﹑总工办﹑驻矿安监处、施工单位提供地质预报,施工单位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二)矿总工程师每月组织有关人员,坚持对作业规程进行一月一复审制度,对工作面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三)生产单位在日常回采过程中,对工作面存在问题认真

做好小班记录和安全质量班评估工作。

(四)生产单位要严格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及时移架支护顶板,移架采用少降快拉,带压移架。移够步距后立即升架,并将护帮板打至煤壁。

(五)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

(六)支架要垂直顶底板,歪斜不超过5度,与顶板接触严密,迎山有劲,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额定值的80%。

(七)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角小于7度,最大俯角小于5度。

(八)坚持“一步三调”,相邻支架间的错差不得超过梁侧护板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保持支护状态良好。

(九)支架要保持完好,无窜液、漏夜,不自动卸载。 (十)架间无浮矸、杂物堆积,管线、电缆吊挂整齐,支架清洁干净。

三、超前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一)进入施工地点前,必须由班队长首先检查施工地点及周围巷道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处理好确认安全后方可工作。

(二)施工中,前后5m范围内设警戒,禁止无关人员随意通过施工区域,确需通过时必须征得施工人员的同意后方可快速通过。

(三)施工时至少3人配合作业,另外指定专人观察顶板,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顶时必须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用长度不小于1.8m的钎子按照从顶到帮、由外向里的顺序进行,找不掉的危岩必须打上可靠的安全点柱,同时要防止矸石顺杆滑落伤人。施工时必须及时使用戴帽点柱对裸露的顶板进行临时支护,点柱的数量必须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严禁空顶作业。

(四)在巷道内特别是回风侧作业时,施工人员应带好防尘口罩,做好个体防护工作,同时施工地点要坚持每班洒水灭尘,严禁煤尘飞扬或堆积。

(五)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附近区域的瓦斯情况,当工作地点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0.8%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只有瓦斯浓度稳定在0.8%以下方可恢复作业。

(六)施工前要对附近区域内的管线、设备等进行妥善保护加固,防止施工时损坏,并要防止管路掉落伤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等严禁进入出煤系统;同时施工后巷道中的管线设备要保证悬挂在靠帮单体的内侧按要求重新吊挂整齐,防止帮部来压挤坏管线、设备。

(七)在高处施工时,施工前必须先搭设牢固可靠的脚手架,要求脚手架用4m长的2寸钢管配合木板搭设(脚手架长×宽=3.0m×2.0m,高度根据现场而定),脚手架大板厚度≥50mm,大板与钢管搭接外露部分长度不得小于300mm,脚手架上方必须能满足3个人同时操作施工。在高处作业的人员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戴好保险带,保险带生根要牢固,防止从上面摔落伤人。在胶带机顺槽转载机上作业时,转载机电机至破碎机范围内的转载机上必须设盖板并用螺栓紧固,铺设防滑设施,否则必须将其停电闭锁后方可施工。

(八)锚网支护段接顶时,先使用长钎或风镐在巷道两帮掏出肩窝,然后采用3/4圆木作托棚梁,木棚梁规格可根据现场巷道宽度进行选择。上梁时,人工先抬至脚手架或转载机盖板上,然后在木梁的中间打一根单体,单体供液前,必须用至少两道双股8#铁丝把木梁系到巷道顶板的锚网、钢带上,以防单体打滑,木梁掉下伤人。然后缓慢注液使其升至顶板,木梁与顶板悬空处用半圆木或木垫板接实。木棚架设好后其下必须保证一梁三柱。木棚档间原支护锚网破损处用板皮、笆片刹严,严禁出现空帮空顶现象。

(九)巷道超高处,需三架以上木棚架齐确认牢固可靠后方可在其上方进行接顶施工。接顶时采用支设井字型木垛的施工工艺,接顶材料全部采用1/2圆木,横向木料根据现场具体条件而定,纵向采用2m或2.5m的1/2圆木;支设木垛时,巷道内需要支设铰接梁托棚的正上方必须使用半圆木接实,严禁空顶,木垛要牢固可靠,保证接顶有力,对不稳定的地方必须使用木刹刹牢。

(十)待一个木垛接齐、检查无问题后,将脚手架向外移至下一个施工地点,然后必须及时将已接顶的区域下方按要求支设走向铰接梁托棚。

(十一)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冒顶事故要尽可能将顶板接实,但必须待顶板稳定或漏成尖顶状后方可进行。接顶工作采用架“井”字木垛的方法进行。

1、接顶前必须备齐接顶材料,清理好退路。同时必须对冒顶区进行有害气体检查,当瓦斯浓度≥0.8%时,必须由通风区对冒顶区进行通风稀释,待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才能进行接顶工作。

2、接顶工作必须派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接顶时,必须设专人看护顶板,且班队长必须现场跟班指挥。严禁人员站在冒顶区下或下斜侧作业,无关人员不得在此区域逗留。

3、当冒顶高度超过3m,冒顶范围、安全威胁较大时,要先在已修段加打两路托棚进行加固,然后待矿相关部门现场鉴定,拿出针对措施后再进行处理。

(十二)在用单体活柱行程不得小于200mm;并用双股8#或10#铁丝将单体与顶梁可靠连接,每排单体之间用防倒绳连接,以防其卸载倒落伤人;超前支护内的单体支柱间距均匀,直线偏差不超过±50mm,单体支柱的注液阀方向要一致,严禁对准人行道;单体支柱支设要迎山有劲,无空载、失效支柱现象;底板松软时,单体必须穿铁鞋,每班安排专人注液保证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1.4MPa。铁鞋的规格尺寸400×400mm,铰接顶梁完好、无外观缺损,顶梁铰接率达到100%。

(十三)随工作面推进,超前支护段回撤单体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使用专用卸载手把使单体柱缓慢卸载,待压力稳定后快速回出,其他人员应躲到5m外安全地点。回撤出的单体柱、铰接梁及时运到超前支护外,码放整齐,严禁乱放及影响作业和行人。靠帮立放的单体要头朝上,并将其用8#铁丝与帮部钢带可靠连接,以防倒下伤人。

(十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的浮煤、浮矸和杂物等必须及时清

运走,确保作业地点退路畅通。

(十五)人员抬、卸物料时,必须三人配合。抬运时,时刻注意脚下防滑、防绊,物料要放在同一侧肩上,喊清口号,用力一致,起放物料时要做到一头起或一头落,以防物料回弹伤人。

(十六)进入超前支护段的硐室、大断面处,要根据其参数及压力情况选用3/4圆木配合单体柱打一梁三柱托棚或用半圆木打井字型木垛,数量、高度按现场情况定。木垛上面要接顶严实,下面打在实底上。

第二节 巷道掘进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锚梁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一)煤巷锚梁网支护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中规定执行。 (二)严禁空顶作业,临支护采用戴帽点柱。点柱材料为Ф≥180mm的优质圆木,并要支护到实顶硬底,数量为2根,柱帽为1500mm×200mm×70mm的大板;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立即在迎头打戴帽点柱护顶。

(三)循环最大空顶距管理上,严格执行下述规定:顶板较稳定完整,采用锚网、锚索加钢带支护时最大空顶距不大于1.6m(即两排)。

(四)不合格的锚杆(锚索)应立即在旁边补打。锚索距迎头不超过2排钢带距离,顶板较差时应紧跟迎头。帮部锚杆滞后顶部支护不超过4排钢带,如煤壁松软易片帮,帮部支护应紧跟迎头,以减少暴露距离及时间。

(五)加强锚梁网支护巷道的矿压观测工作。对各掘进巷道按照规定设置相应的测站,对围岩表面位移、顶板离层状况、锚杆(索)载荷进行观测。

(六)顶板围岩离层观测时,顶板稳定及中等稳定的每隔70~90m设一个测点,顶板不稳定时每隔30~50m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在地质构造带、巷道交岔点和硐室内都应适当安设。离层仪应定期观测,当离层达到临界值时,应立即采取打托棚或补锚索或套架棚等措施加固。

(七)观测巷道顶底及两帮移近量时,巷道每掘进100m设

一个测点。

二、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围岩破碎带,贯通及扩帮必须编制专门补充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应对其间的顶板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否则不准施工。

(二)采用放炮掘进时,放炮前必须对迎头10m范围的支护进行加固处理。如放炮崩坏棚子应由外向里逐棚修复,修复加固好后,方可进入迎头施工。放炮崩坏锚杆应立即补打,崩坏的金属网应立即更换并重新联网。

(三)在三岔门、四岔门等应力集中处,若巷道顶板压力大,采用扶抬棚或者锚梁网和架棚双层支护等形式,以加强支护。

(四)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变形、失效和不合格的支护材料,每个掘进工作面迎头向后100m范围内必须备有不少于5 m3的半圆木等处理冒顶支护材料。

(五)对于已掘出的巷道应注意观察其支护变形情况,对危巷应及时进行维修,维修巷道必须编制针对性的顶板管理措施。

1、架棚支护巷道发现棚梁变形,应及时打托棚或点柱加固,棚腿变形严重的,应及时安排人员蹬腿改棚,蹬换棚腿时应先在梁下打点柱或托棚加固;

2、锚梁网支护巷道发现锚杆托板变形严重、出现顶板下沉等现象时,应及时采取补打托棚或加打锚索等措施加固。

(六)施工时迎头或后面出现冒顶,必须用硬料“井”字型木垛接实。

第三节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通风系统

(一)确保矿井有完整的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通风系统严格按规定报批。

(二)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保证正常运转,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在主要通风机因故障停机时,备用主要通风机要保证能在10分钟内开启。主扇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三)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如需串联通风时,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矿长批准,并报公司备案,严禁出现二次串联以及不合理的串联通风。

(四)实行计划供风、以风定产、严禁无风或微风作业。 (五)巷道贯通要有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台帐,贯通措施要报矿总工程师批准,严禁无措施施工。 二、局部通风管理

(一)要严格控制有计划停电,严禁无计划停电。

(二)所有停电计划,严禁同时停掘进工作面对旋局扇的双路电源。

(三)停局扇电源的单位要提前向电管队申请,电管队编制停一路局扇电源的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停电原因,停电地点,停电时间,停电影响区域,停风电时断电撤人地点,停风电的现场责任人,送风电的现场责任人等。

(四)停电申请报告,必须提前由机电办技术主管以上人员、通风区值班人员或技术主管以上人员、生产办负责机电人员、机电副总(副矿长)及通风副总签字后交给矿调度室。

(五)恢复送电前,由现场瓦斯检查工检查停一路风电掘进巷道的瓦斯,只有巷道中最高瓦斯浓度,工作面迎头不超1.3%,回风不超过0.8%,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扇的另一路风电,恢复正常通风。

(六)若因为停电引起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严格执行“三级瓦斯排放制度”。

(七)只有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浓度降至0.8%以下,通风正常后,方可人工恢复局扇供风巷道的电气设备供电。 三、瓦斯管理

(一)工作面瓦斯检查工作必须按月瓦斯巡回检查计划进行。工作面瓦斯检查必须检查如下地点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及温度:工作面进风流中、切口处、工作面前后半部的煤壁侧和采空区则、输送机道空间中央距风巷口15m处风流中、工作面风流中、采煤机

及附近处、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风流中、回风巷中的电器设备处、工作面回风流进入采区回风巷前10~15m处的风流中、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的冒顶处等。

(二)每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三次,且要根据变化随时进行检查。瓦斯检查的间隔时间要均匀,不能过大或过小。瓦斯检查结果要及时填写在瓦斯检查牌板上。瓦斯检查工作严禁空班漏检,严禁弄虚作假。

(三)工作面必须配置业务能力、责任心强的专职瓦斯检查工,并做到持证上岗,实行三汇报制度。瓦斯检查工必须按井下交接班制度规定的内容进行现场交接班,必须对生产全过程中瓦斯管理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四)回采工作面瓦斯检查每班安排2名瓦斯检查工进行,采煤时一名跟机进行检查,一名对上隅角及附近进行检查,工作面生产必须严格按瓦斯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坚决杜绝瓦斯超限作业现象发生。

(五)采煤作业中必须遵守如下瓦斯管理规定:

1、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时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2、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用煤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严禁装药爆破。

3、采煤工作面及其他人作业地点风流中、电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4、采煤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以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六)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1.3%时必须停止工作面一切作业,并切断工作面及回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上隅角瓦斯测定范围为:距顶、帮在200mm以外,距充填带一侧不大于800mm的隅角空间。

(七)采煤机必须安装机载式瓦斯断电仪或在采煤机正上方悬挂瓦斯便携仪,机载式瓦斯断电仪由通风区安排专人定期进行调校,采煤机司机要佩带瓦斯便携仪,司机操作时必须密切注视瓦斯变化情况。当采机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0.8%时,停止采煤机作业,当风流瓦斯浓度≥1.3%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采煤机供电,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且稳定后方可恢复供电。

(八)当上隅角、采煤机及附近、输送机槽等地点瓦斯浓度≥1.3%时,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附近20m范围内停止与处理瓦斯无关的工作,必要时对上、下隅角进行充填,并保障上隅角埋管抽放效果。

(九)工作面上出口支架推移时,必须及时派专人洒水灭尘,对上隅角四周及上端头支架顶部洒水充分润湿,同时润湿煤体,以防碰撞产生火花。

(十)综采支架必须推拉及时,并且要按要求拉直拉齐,如出现支架错位、错缝,其缝中或支架内侧局部任何一处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2%时,附近20m范围内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十一)工作面过断层等需要放炮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0.8%时,严禁装药放炮,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

(十二)当工作面或上下出口因发生冒顶及片帮而形成空洞,出现局部瓦斯积聚时,附近20m范围内停止处理与瓦斯无关的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瓦斯浓度降至0.8%以下时方可进行作业。

(十三)综采队要加强对工作面及回风巷中的所有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杜绝失爆。

(十四)若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较大,用调风、调压措施难以解决时,必须加大对采空区、邻近层瓦斯的抽放力度。

(十五)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要提前将巷道帮部锚杆及锚索垫板卸掉,工作面采煤机割煤时,严禁采煤机滚筒截齿割打综采支架的前探梁。

(十六)工作面回采过断层和褶曲构造带时,地测科要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综采队应编制防止瓦斯等有害气体的专项措施。通风区必须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工实施监测监控手段对断层及褶曲构造附近的瓦斯涌出及时测定,发现超限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先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稳定在规定范围内才可进行作业。

(十七)抽放系统因故停泵时必须及时通知专职瓦斯检查员对上隅角实行实时检查,瓦斯超限时,工作面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十八)综采队必须加强工作面区域内的机电设备管理,杜绝失爆现象发生,机电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四、防尘管理

(一)13-1煤层的煤尘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必须加强防治煤尘工作的管理。首采面投产前在工作面上、下巷,装备完善的工作面防尘供水管路系统,使用时应确保供水流量和供水压力,按规定机巷每隔50m、风巷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手轮开关自如。

(二)综采队在投产统必须完善工作面系统防尘喷雾设施。距工作面上、下出口50m范围内设置三道风水联动风流净化水幕,净化水幕间距为5~8m,净化水幕必须设在瓦斯监测探头的下风侧,净化水幕与瓦斯监测探头的间距不小于3m,净化水幕应覆盖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能够正常使用。工作面生产系统的各转载点喷雾装置必须设置齐全。

(三)采煤机必须内外喷雾装置齐全,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支架安装移架自动喷雾,水压不得低于1.5MPa。上述各项要求达到规定,并经验收合格时方可投入使用。

(四)工作面采煤作业时必须使用架前喷雾装置、内外喷雾装置、上下巷净化水幕及各转载点喷雾设施。各装置使用时应齐全,灵敏可靠,雾化好,并坚持正常使用。

(五)综采队必须每天对所辖巷道和工作面进行洒水灭尘工作,保证巷道不干燥,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

煤尘堆积现象。

(六)采煤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和防尘眼镜等防护用具,其他作业地点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搞好个人防护工作。。

(七)通风区按规定在工作面的上、下巷安设隔爆水袋设施。隔爆水袋安设长度不小于20m,隔爆水袋安装的数量、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即:上、下巷隔爆水袋距工作面距离为60~200m,隔爆水袋棚间距为1.2~3m,保证每平方米水量不低于200L。隔爆水袋的数量根据隔爆水袋的容量由防尘队调整。但必须满足上述要求,隔爆水袋要保证及时移设,并挂牌管理。

(八)13-1煤层含水率小于4%,应采取采前煤层注水的防治粉尘措施,注水施工设计措施另编报审。

(九)通风区要加强对隔爆水袋的维护与管理,派人定期检查并填写检查牌板,以免发生水袋水量不足或掉钩现象,严禁损坏防尘隔爆设施。

(十)若工作面需放炮时,则放炮前后必须派专人对工作面风、机巷进行洒水灭尘。

(十一)工作面上出口回柱时必须及时派专人洒水灭尘,对上隅角四周充分润湿,同时润湿煤体,防止碰撞产生火花。 五、防火管理

(一)防治外因火灾措施

1、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火灾预兆,发现火警及不明烟雾、煤油味及其它橡胶、木材等烧焦气味,要立即查明原因并向矿调度汇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严禁带电检修及随意搬运电气设备,严禁拆修矿灯。 3、皮带输送机头及机电硐室必须配有灭火器材,至少2只完好的灭火器及不少于0.3m3黄砂,同时要备用一盘不少于25m的消防软管。

4、工作面作业人员应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存放地点,发现明火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首先直接灭火,如电气着火,先切断电源,否则只准用不导电的灭火

器材灭火。

5、机电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转,加强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杜绝机电设备失爆。

6、工作面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7、加强机电设备维修,机械转动部分必须经常加油,防止摩擦起火,胶带输送机必须保证上下托辊正常运转,及时清理机尾及皮带下的浮煤。

8、工作面作业人员要爱护好防火设施,严禁随意拆卸、破坏灌浆、注氮及一切防火设备器材。

(二)防治内因火灾措施 1、防火预测预报措施

(1)工作面每周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工作面防火检测工作,重点检查机、风巷顶板高温点、采空区气体成分、浓度及温度,顶板高温点及采空区防火检测采用4分钢管制作捣杆,长度不得少于3m。对变化较大地点必须及时取样分析化验,进行对比研究。防火检测工必须做到对工作面采空区及机、风巷高温点进行全面检测,严禁弄虚作假。若上述地点出现一氧化碳或升温现象,必须加大检测频率及次数。

(2)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工作面回采前在首采面风巷布置3路单芯监测束管,沿风巷上帮铺设,束管从工作面上隅角开始监测,一直至进入工作面采空区30m位置,至此将束管断开,连接新的采样器,如此往复,监测工作面上隅角至采空区30m范围内的气体成分变化情况,束管在进入采空区前,采用直径为50mm的钢管保护。

(3)加强束管监控检测分析的管理,确保KSS-200束管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管路吊挂在巷道的上帮,并且要平直、无折弯。气样能及时传输到地面束管监测分析室。通风区每天必须派专人检查束管系统,保证束管吊挂整齐,连接处严密不漏气。

(4)地面气体分析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禁脱岗、睡岗,严格按系统操作规程操作。每小班对井下所有采样点分析一次,分析报告及时传达区、矿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抽排区必须对每天防火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采取防灭火措施。

(6)严格按照安全监控布置表安设一氧化碳、温度传感器,密切注意传感器检测数据变化情况。当一氧化碳传感器显示出现一氧化碳时,监控室必须立即汇报通风调度,并派人查明原因。当风流中一氧化碳达到并超过24PPm时,应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撤出回风流区域所有人员,并派人立即到现场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2、灌浆措施

(1)工作面必须采取随采随灌措施,根据工作面防火需要,必要时采取工作面洒浆措施,灌浆及洒浆泥水比1:5。

(2)灌浆管路连接:首采面风巷布置一趟Ф108mm灌浆管,接至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采后进入采空区。风巷灌浆管路每隔30m预留“三通”分支,分支口用闷头闷严实。当工作面推过灌浆管15m后开始灌浆,工作面推至“三通”分支位置,及时将闷头卸掉,同时停止灌浆,待“三通”进入采空区15m后方可重新开始灌浆。

(3)灌浆时间在每天检修班进行,综采队必须做好工作面的疏放水工作。

(4)抽排区防火队每天必须派人查看灌浆管路,确保管路完好。灌浆时,灌浆工必须在现场查看工作面灌浆情况,一旦情况异常(如水势过大,下口无法疏放或浆液流入工作面),必须通知地面制浆站立即停止供浆,关闭工作面总控闸阀。

(5)根据工作面采空区防火检测情况,一旦一氧化碳浓度、温度有明显上升趋势,在采空区灌浆同时工作面采取洒浆措施。从风巷灌浆管连接1寸胶管至工作面,向工作面架后采空区洒浆。工作面洒浆时,必须严格控制洒浆量,防止浆液流入工作面,恶化工作面环境。洒浆人员应站在顶板完好的安全地带,如遇顶板不好或有悬矸时,必须及时处理。工作面洒浆管由上出口铺到工作面下出口。洒浆时,约每隔20m站一个人拉管子。应沿工作面采空区

自上而下均匀地洒浆,以保证冒落的矸石浮煤被泥浆均匀覆盖。

3、注氮措施

根据工作面采空区防火检测情况,如果灌浆效果不明显的话,可对采空区实施注氮。为防注氮渗漏,其主要措施如下:

(1)注氮系统管路延接时,在工作面外口必须设置控制阀门。 (2)必须正常使用卡壳及胶套,紧固螺栓,管路吊挂平直。 (3)定期进行巡查维护,杜绝氮气渗漏。

(4)定期对回风巷观测站处风流进行检查并取样化验,防止因氮气泄漏造成氧气浓度下降、人员窒息事故。

第四节 瓦斯抽采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矿井按月下达抽采钻孔工程和瓦斯抽采量。

二、地面永久抽采泵房以及抽采干管上安设的瓦斯抽采自动监测装置要灵敏可靠,泵站司机必须执证上岗,永久泵房要有直通矿调度的电话,并确保通讯畅通。

三、地面泵房和泵房周围20m内,禁止堆积易燃物和有明火,泵房有可靠的防雷电装置。

四、备用抽采瓦斯泵及其附属设备要保持完好,能够随时启动。 五、泵房内有专人值班,每小时检测一次抽采浓度、抽采负压等参数,做好记录,当抽采瓦斯泵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六、抽采干管必须使用管夹或管勾吊挂平直,距巷道底板高度不得小于300mm,不得采用铁丝吊挂。

七、瓦斯抽采管路变坡点、低洼处及龙门弯的进气侧必须设置放水器,每班由管路巡查工定时放水。

八、抽排队负责抽采钻孔施工和具体抽采工作,按计划完成矿下达的瓦斯抽采钻孔量和抽采量,对完不成抽采任务的给予处罚。

九、抽排队要建立瓦斯抽采台帐,台帐应包括工作面名称、抽采工程及验收记录、管路系统检查、维修记录、抽采方法、抽采率等,并要有日报、旬报、月报。

十、采掘工作面钻孔必须有专门措施,钻机队严格按措施要求施工钻孔。

十一、抽采钻孔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到位,对于个别特殊原因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要有书面报告写明原因并报相关领导签批。

十二、抽采钻孔要实行挂牌管理,牌板上要标明深度、方位、倾角等参数。封孔采用水泥沙浆或聚胺脂封孔,要确保封孔严实不漏气。

第五节 防突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确切掌握煤层赋存情况。掘进工作面在距煤层法距10m前打钻探明煤和瓦斯的赋存情况,并测定瓦斯压力及其他参数,杜绝误穿煤层。

二、加强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工作,做到准确无误。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效果检验以综合指标法和钻屑解吸指标法为主,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效果检验方法以钻屑指标法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为主。

三、认真做好构造带附近的瓦斯治理工作,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做好瓦斯监测设备管理,对揭煤巷道和瓦斯涌出量大的掘进工作面应实行专职瓦检员、便携仪和瓦斯断电仪“三保障”制度。

五、局扇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并配备双电源、双风机、双风筒。 六、入井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并会熟练使用。 七、生产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工作。

八、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齐全压风自救装置。

第六节 防止瓦斯引燃和爆炸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严格井口检查制度

(一)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二)禁止在井下或井口周围20m内使用明火和吸烟。 (三)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二、矿井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一)井下和井口不许使用普通照明灯具及电气信号。 (二)井下一切电气设备均按要求采用矿用隔爆型,其防爆性能要经常检查,若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或修理。

(三)禁止井下带电检修和带电迁移电气设备。

(四)在启动局扇、电动机等电气设备前,必须检查瓦斯,局扇及其开关在附近10m内瓦斯浓度小于0.5%,当迎头瓦斯不超限时方可启动。经瓦斯检查工检查掘进面回风和电气设备处瓦斯浓度在0.8%以下时方可送联锁电源。电动机在附近20m内瓦斯浓度小于0.8%时方可启动。

(五)局扇必须有风、电闭锁及瓦斯电闭锁装置。

(六)井下供电要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电气设备“三无”即: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四有”即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螺丝和弹簧垫、密封圈和挡板,接地装置;“两齐”即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三全”即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一坚持”即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综保、坚持使用风电瓦斯电闭锁。 三、严格执行放炮制度

(一)井下放炮必须采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煤矿许用含水炸药、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和防爆型发爆器,不准使用不合格的或变质的炸药。

(二)所有爆破人员,包括爆破、送药、装药人员,必须熟悉爆破材料性能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爆破规定。

(三)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 一炮三泥” 、“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四)爆破工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进行爆破作业。 (五)掘进工作面每次装药放炮前,必须检查瓦斯,放炮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不准装药、放炮。爆破前后,附近20m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六)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道上担任警戒,警戒线处应执行“人、牌、网”规定。

(七)发爆器必须统一管理、发放。必须定期校验发爆器的各项性能参数,并进行防爆性能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八)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并在安全地点起爆。防爆器的把手、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不到爆破通

电时,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发爆器内。爆破后必须立即将把手或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九)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网络测试和通电工作,必须爆破工一人操作。

(十)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十一)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和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十二)严格执行二次验炮制度。每次打眼前,班长、瓦斯检查工、放炮员必须进行二次验炮,确认无误后,方可打眼。 四、加强矿灯管理

(一)矿井完好的矿灯总数,至少应比经常用灯的总人数多10%。 (二)矿灯应集中统一管理。每盏矿灯必须编号,经常使用矿灯的人员必须专人专灯。

(三)矿灯应保持完好,出现电池漏夜、亮度不够、电线破损、灯锁失效、灯头密封不严、灯头线圈松动、玻璃破裂等情况时,严禁发放。发出的矿灯,最低应能连续正常使用11h。

(四)严禁使用矿灯人员拆卸、敲打、撞击矿灯。人员出井后(地面领用矿灯人员,在下班后),必须立即将矿灯交还灯房。 (五)严禁利用矿灯放炮。

(六)矿灯必须有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高瓦斯矿井应装有短路保护器。

五、加强巷道贯通瓦斯管理

(一)在贯通的两个掘进面,综掘相距50m、炮掘相距20m前,地测部门必须事先下达书面通知,并且只准由一头掘进贯通,另一头巷道必须保持正常通风和检查瓦斯。

(二)巷道掘进穿透老空前,必须探明其中的水、瓦斯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六、加强巷道贯通管理

在掘进巷道贯通前,地测部门应提出报告,施工单位编制贯通措施。贯通前由通风部门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第七节 巷道瓦斯(或二氧化碳)超限时的处理措施

一、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停止打眼,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放炮。

二、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3﹪时,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三、采掘工作面风流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度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进行处理。

四、临时停风地点,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在不超过0.8﹪时或二氧化碳不超过1.5﹪时且局扇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启动局扇,恢复正常通风。

第八节 防止煤尘爆炸扩大的隔爆措施

一、加强隔爆水袋设施的安装、维护和管理工作,水袋要覆盖全断面。

二、井下主要进风巷道、主要回风巷道、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内均要设置隔爆水袋,以阻止煤尘参与爆炸向外传播。

三、井下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要建立洒水除尘制度,定期用水冲刷巷道。

四、每年至少对主要进风巷道刷白一次。

第九节 监测监控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首采工作面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系统必须同时具有实时监控、断电故障闭锁功能。对该面进行瓦斯实时监控的区域为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对该面进行断电故障实时监控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道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二、在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风流中、工作面风回风流中分别设置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

三、通风安全监控设备的布置及控制区域详见表3-3。

表3-3 通风安全监控设备的布置及控制区域表 断电传感器安设地点 类别 T0:上隅角距巷帮和采空区充填墙不大于8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处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T1:风巷内距上出甲烷 工作面 口小于10m处 安全型电气设备 T2:风巷(上部车工作面回场口以里)10-15m风巷 处 T2(300-1800):工作面回≥0.8 风巷每隔300m处 风巷 风巷内(上部车场温度 口以里)10-15m处 风巷内(上部车场CO 口以里)10-15m处 >4 m/s 风速 风门开上部车场永久风门 关 风巷临时测风站 <0.25m/s ≥24ppm ≥30℃ ≥0.8 < 0.8 ≥0.8 ≥0.8 < 0.8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0.8 ≥1.3 < 0.8 全部非本质≥0.8 ≥1.3 < 1.3 上隅角 监控地点 值(%) (%) 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报警浓度(%) 复电浓度断电范围 四、安全监控系统线路

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探头→首采面风巷→中央采区轨道上山→中央采区变电所→采区下部车场→北翼轨道石门→副井及副井上口

→地面中心站

五、工作面及回风巷甲烷传感器安设在距巷顶≤300mm,距巷帮≥200mm位置处。

六、上隅角甲烷传感器设在距巷帮和采空区侧充填带均不大于800mm,距顶板≤300mm处。

七、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设置在风流稳定处。其距巷顶≤300mm,距巷帮≥200mm。

八、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工作面临时测风站内,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顶≤300mm,距巷帮≥200mm。

九、为保证安全监控设备正常运行,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必须保证系统做到瓦斯超限时报警、断电灵敏可靠。

十、监测队必须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8h内对工种设备调校完毕。

十一、井下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监测队必须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必须安排瓦斯检查员加强该区域瓦斯巡回检查工作及时汇报。

十二、综采队必须每小班在上隅角悬挂瓦斯便携仪,发现瓦斯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配合瓦斯检查工挂好风幛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待瓦斯正常后方可作业。

十三、采煤机应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如采煤机无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时,综采队每小班必须在采煤机割煤生产期间,在采煤机上悬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瓦斯超限立即停止工作。

十四、各传感器要垂直悬挂在巷道顶板坚固、无淋水且便于观察处。

十五、首采面分站、传感器及电缆等安全监控设备,由所在施工单位队长、班组长负责保管和使用,如有损坏应及时向通风调度汇报,对无故损坏监测设施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十六、根据断电范围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及时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安全监控设备的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十七、安全监控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首采面区域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值班人员必须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负责打印监测报表,报矿长和总工程师审阅,监测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通知通风调度和矿调度。

十八、在工作面跟班管理人员及流动电钳工必须随身佩带瓦斯便携仪。

十九、施工时注意保护监测探头,严禁他人擅自随意移动监测探头。

二十、监测队值班人员发现现场存在问题时,必须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理及时汇报。

二十一、首采工作面区域安全监控系统监测装置的型号、数量、敷设位置及说明如首采工作面监测监控示意图所示。

第十节 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认真落实好“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的水害类型,进行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防治井下水的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一)坚持水害及隐患提前预报和排查措施,做到年度、月度及临时水情水害和隐患排查及时、准确、完整,使井下进行超前防探水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有充分地开展,确保生产的安全。

(二)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地测人员经常深入现场,收集和整理相关水文地质情况、资料。开展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和研究工作,查清开采的各类水文地质条件,做好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工作,选用物探、钻探和水文地质实验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质、水压以及隔水层岩性和厚度等。

(三)井下作业人员熟练掌握透水预兆和避水灾路线。掘进工作面或其他作业地点的人员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

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按避水灾路线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四)加大水害防治的监管、检查力度,落实排水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加强对排水管路、水泵、专用电源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排水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结合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坚持平时的防治水检查,及时落实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二、矿井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治煤层顶板砂岩水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掘进期间的防治水措施以防为主。施工单位编制专门的掘进防排水安全技术措施。要加强迎头排水工作。在巷道施工过程中,加强顶板超前支护,防止因为施工问题而出现片帮、冒顶。出现突水预兆时立即停止掘进。待调查处理确定无危险后方可施工。掘进期间要按要求留有足够的不小于30m的超前距,在探明前方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后才能施工,确保掘进安全。

采煤工作面的回采期间的防治水措施以疏放为主。首先采用瞬变电磁、电法对工作面上、下顺槽进行物探,探明工作面开采影响范围内上覆岩层的富水区,为工作面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的疏放提供依据。然后根据物探圈定的富水区域在工作面上、下顺槽进行布置钻孔进行探放水。在钻场内布置探放水钻孔,钻孔布置数量及具体施工参数视物探确定的实际富水区域分布情况而最终确定。钻孔施工前,编制探水钻孔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顶板砂岩水进行疏放。同时进行涌水量预计,建立工作面回采时强排水系统,满足工作面的需要,及时排除工作面的积水。

(二) 防治断层构造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小型地质构造如断层等,根据井下实测资料,涌水量一般较小,采取以放为主的措施。首先在断层防水煤岩柱以外,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探查方案对断层影响区赋、含水性进行探查;然后进行钻探验证,过断层或裂隙发育带时,在钻探验证以前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之要求编制专门的探放水设计及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钻孔验证无突水预兆后巷道方可继续施工;如果前方有出水预兆,或

发现与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在充分分析断层两盘的岩性对接关系及水文地质条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理措施;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必要时预先建筑防水闸门或采取其他防治水措施。

(三)防治井筒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1、定期开展井筒井壁质量、出水点情况调查工作,定期观测井筒淋水量和矿区水文孔水位。

2、定期分析井壁淋水量和出水点情况,采取有针对性防护措施,确保矿井安全。

三、做好矿井防排水系统检查、维护和管理

(一)加强矿井水仓永久排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井下水仓定期清理,排水设施按时检修和维护,保证矿井的排水能力。

(二)需要定期对矿井永久排水系统投入使用后的运转效果情况进行跟踪校验、监督,确保永久泵房各项设备使用功效达到设计要求,

(三)根据口孜东矿地压大的实际情况,井底车场主要石门、大巷采用600×600水沟排水,采区上、下山及工作面采用Φ159或Φ108水管排水,建立、健全采、掘工作面的排水系统。

第十一节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加强主井、副井提升设备的管理和检修,定期做好巡回预防、技术测定及关键件的探伤工作,确保悬挂装置、制动系统及各种保护装置灵敏可靠。

提升绞车及提升装置的各主要部件,每天必须有专职人员检查一次,每月必须由绞车队队长组织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不能因其他原因取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副井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最大静张力差和罐笼每层内一次能容纳的人数,应在井口公布,严禁超载和超静张力差运行。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二、加强主排水系统的检修,确保水泵、控制开关以及排水管路处于完好状态,密闭门、配水闸门、引水装置齐全灵活,安全通道畅通,电机保护、短路保护及欠压保护动作可靠。地面雨水泵、井下主排水泵房及其附属设施必须保持台台完好,汛期到来前彻底检修一遍,

并进行联合试运转,主排水管路必须保持完好状态,确保矿井主排水系统安全运转。

三、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井下停电检修、变更供电线路或增减负荷等,均必须事先填写停电申请单,经机电办、通风区、生产办审批后方可施工,杜绝无计划停电,减少事故停电。地面高压停送电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

四、加强防爆电器管理,严格执行《防爆设备检查制度》,严把入井关、安装关,定期维修、定期检查、定期换证,严禁失爆电器下井使用,杜绝井下电器防爆、失爆现象。

五、加强电缆管理力度。橡套电缆的修补连接,必须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在地面热补、冷补后的橡套电缆必须经侵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补的电缆必须定期升井试验。新进的电缆必须经阻燃试验及有关电气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井下不得带电搬迁、检修电气设备和电缆,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等级相应的试电笔验电、放电,地面高压设备停电检修必须进行放电和挂接地线。放电前必须检测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大于0.8%时不得放电。所有开关把手在停电时都应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停电牌。

七、井下供电系统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主要保护装置必须由专人负责检修、整定和试验,并经常检查,确保其动作灵敏可靠。

八、井下漏电保护、风电瓦斯电闭锁、照明信号综保等装置必须专人维护,并坚持每一天试验,皮带机保护、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在每班前必须进行一次跳闸试验,并认真做好记录、确保其动作灵敏可靠。

九、所有局扇全部实行“三专两闭锁”及可靠电源供电,做到采、掘分开供电。所有局扇均采用电源供电,局扇自动切换装置运行可靠,专、备扇取自不同的电源,电缆都必须敷设在有新鲜分流的进风巷内。

十、井下电缆必须悬挂整齐,消灭脱钩、铁丝吊挂及埋压现象,杜绝电缆冷包头,减少电缆打炮事故。

十一、主运皮带及采区皮带机均要严格按照规程及有关文件的要求加强管理和维护。钢丝绳芯胶带必须装设防滑、防跑偏,杜绝撕带及皮带着火事故。

十二、胶带输送机及刮板输送机偶合器使用水(难燃液)介质,使用合格易溶塞及防爆片。

十三、高压供电系统的过流保护要进行一次升流校验和整定,断路器及变压器油质每年应取样化验一次,不合格者立即更换,确保开关动作灵敏可靠。

十四、每年雨季来临前对所有在用避雷器试验一次,对所有避雷线及接地极测量一次,不合格及时处理。

十五、严格执行《井下电气管理制度》,井下一切电气设备的拆接火,必须提前申请,由机电主管等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

十六、加强冬季防寒防冻的管理工作,锅炉、暖气管道、副井空气加热设备要按期检修,排除隐患,并要在冬季来临之前,检修好副井井口暖汽设施,保证冬季重要车间和井筒供汽。

十七、井下防爆电器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器设备,必须立即处理和更换,严禁带病使用。

十八、矿井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90条规定对电器设备及电缆进行检查和调整,检查和调整和结果应记入专用的记录薄内,检查和调整中发现的问题,应派专人限期处理。

十九、定期对主提升机、主排水泵、主通风机、压风机、锅炉进行技术测定,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探伤;井下接地系统定期进行远方漏电试验,定期接地电阻测试、井下开关保护插件试验。

二十、运输设备、设施要实行用、修、管一体化。电机车、矿车、绞车维修实行包机制,轨道、架线、照明、运输系统各类安全设施实行包片维修制。

二十一、强化运输管理,加强运输系统关键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特殊工种必须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二十二、强化运输机通讯系统管理、使用、维护,确保主巷运输安全。

二十三、地面运输必须严把路口、矸石山等重要区段的安全关。轨道运输车辆在通过路口前必须有押车工进行警戒,并有警铃警示,行人及其它车辆严禁与轨道运输车辆抢道而行。

二十四、电机车的各种安全保护设施必须齐全、灵敏、可靠。机车运输必须严格遵守《规程》第348、349、351条规定。严禁机车违章搭乘人员;严禁任何人员扒车乘车辆;处理车辆事故时,必须设置防护和警戒,以防追尾事故发生。

二十五、斜巷运输必须严格遵循“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严禁蹬钩头。正确使用斜井装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按规定的车数挂车。斜井内施工和运输超长、超宽、超重等特殊物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作业。

二十六、斜巷运输要使用“斜井专用”的防脱销和三环链;按规定装备“一坡三挡”、信号系统、行车红灯和保险绳;斜井、无极绳绞车采取封闭式打运。绞车按规定设置牢固的基础,提升钢丝绳的直径和长度要选用满足绞车和提升的要求;钢丝绳在绞车上生根牢固,排列整齐。上下山施工,软挡必须紧跟迎头。

二十七、按《规程》要求,必须对使用前和使用中的钢丝绳和斜井连接装置定期进行试验。每天必须以使用中的钢丝绳检查一次,对不合格的钢丝绳要及时更换。

二十八、处理蓄电池机车的电气故障,不准在事故地点处理应拉回修理间内进行处理。

(一)组织和抢救受水灾威胁区域人员的撤离。 (二)切断灾区电源。

(三)初步现场掌握出水原因、水量变化、出水水源的、制定临时抢救措施。

(四)了解灾区的情况、事故前人员分布情况、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被堵人员所在地点容积、氧气浓度,计算出被困人员应救出的时间。

(五)加强灾区通风和对有害气体的检测。 (六)启动泵房所有水泵加强排水。

(七)定期检查主控机外围通讯设备,保证设备完好。

(八)定期使用计算机维护软件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使计算机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第十二节 立井防坠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绞车司机、打点工、把钩工、检修工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考试合格并取得安全工作资格证的人员担任,基层领导不应随便调换他们的工作。

二、井口均应建立“井口管理制度”、“乘罐制度”、“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并应严格执行。

三、必须保证提升绞车、钢丝绳、罐笼及连接装置,天轮的检修时间,按机电部门规定的检修内容按时检修,任何人不得借故侵占检修时间。

四、提升或下放长物料,如钢管、钢轨等,必须首先征得调度站同意,并同车房取得联系,要专人装卸,专罐提放,绑扎牢固,匀速运行。装卸人员在罐顶工作时,必须戴好保险带和安全帽。不允许人员和物料混合提升,严禁使用电机车直接搭抵车进罐。各井上口、下口均应有阻车装置和安全拉门。

五、井筒内悬吊的风筒、管线、钢丝绳罐道等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并测定与罐笼的安全间隙。

六、提升钢丝绳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定期试验和更换。

七、井架应定期测定偏斜情况。

八、上、下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乘罐制度”,听从把钩工的指挥。开车信号发出后,严禁进出罐笼。严禁“交窑”时发生“最后一罐装”的超员现象。

九、入井人员随身携带的工具,要做到短小件入包,长件扎牢,严禁手拿工具站在罐门外。凡携带零星物料(如锚杆卡子,U型钢棚卡子、螺丝,各种管子接头等)的人员,每小班在最后一罐集中下井,不得和其他人员挑肥拣瘦入罐,所带零星物件都要装在工具包内。

十、安全闭锁装置必须保证正常可靠地使用。

十一、冬季应有预防井筒结冰和清除井筒冰块的措施,防止

冰块坠落伤人。

十二、立井、煤仓、溜煤眼施工必须制定可靠的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三节 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空负荷联合试运转

在单机运转正常情况下,在电气工程师指导下,岗位人员到位情况下,进行空负荷联合试转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一)空负荷联合试转技术保障措施

1、集中起车的控制程序满足工艺及实际生产需求,如启动顺序,设备之间启动时间间隔等。

2、正常及事故停机程序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安全无误。及时发现各设备之间制约影响因数。

3、各检测仪表、检测器、控制器是否可靠;通过手动设置验证相互之间数据、讯号的传送、控制是否准确、灵敏。 (二)实施步骤

1、验证集控程序,进行无载模拟联动实验。

2、进行自动、手动、联锁、正常、事故起停车的实验。 3、标定各检测仪表、仪器。 4、检查集中控制是否准确灵敏。 5、验证相互之间数据、讯号的传送。 二、带水带介联合试运转

(一)带水带介调试前技术保障措施

1、浓缩机、澄清水池注满水,介质、絮凝剂备齐。 2、所有阀门处于初始位置,按照工艺需求调整开启度。 3、所有仪器仪表的监控能正常工作。

4、所有参与调试人员都必须在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下认真积极及时的搞好调试工作

5、各岗位人员做好调试记录。认真填写调试记录。 (二)带水带介运行的检查

1、检查各管路、溜槽是否漏水、漏介,及时发现并处理。 2、各检测仪表、检测器、控制器是否可靠,相互之间数据讯号

的传送、控制是否准确。

3、调整系统桶位,保持压力稳定,控制循环水量并使之平衡。 4、掌握各主要工艺参数的调整方法。 5)寻找各工艺参数之间最佳工况点。 6)及时发现管路布置及设计是否合理。 (三)带水带介程序

1、设备控制位于集控单机状态

2、启动澄清水泵向系统供水,补水一般通过调整各手动阀门完成,液位通过自动阀门调整。

3、桶位到40%开启各桶相对应的设备。

4、按照起车顺序启动全厂设备(煤泥回收系统不必同时启动)。 5、观察调整桶位,保证旋流器压力、磁选机效果、浓缩分级效果

6、岗位人员及时与集控联系,询问桶位调整情况,待系统正常后作好阀门开启度记录。

7、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观察声音、温度、振动、压力、电流等参数。

8、每次连续带水、调整平衡时间不小于4小时 ,存在及发现的问题集控室作好详细记录,提交相关部门处理,完善系统。

9、水调试完成后,开始向系统添加介质,使系统分选密度达到设定值。

10、带介调试是在带水调试基础上进行。主要掌握密度调整、桶位设定及调整、介质系统中非磁性物含量与分流的关系。

11、岗位人员与集控人员联系,确认分流阀门工作正确灵活,带介调试过程中必须保证各合格介质桶与稀介质桶桶位(一般在30—40%%),防止因事故停机造成各介质桶溢流,造成介质浪费

12、带介调试停机前必须调整好桶位,停机后放空泵底流,清理好环境卫生,为下次调试创造条件。 三、带负荷联合试运行

带煤运行是选煤厂最终目标。只有通过带煤运行才能不断发现系统存在问题,经过不断改进,使选煤厂逐步趋于正常。

(一)带负荷调试的要求 1、确保空负荷联合运转正常。 2、确保各管路溜槽无跑、冒、滴、漏。 3、各手动、气动、电动阀操作灵活可靠。 4、带负荷应分步进行。

5、及时采样、化验,以便及时调整工艺和选煤分选条件,提高选煤的精度和效益。

6、各岗位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作好详细记录。 7、组织者及时分析汇总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面综合制定整改措施;制定下一次调试方案。

8、组织者每次应该有重点地调试某个工艺参数,以逐步达到最佳的洗选效果。

(二)带负荷调试的步骤 1、系统起车,调整密度。

2、桶位稳定,旋流器压力稳定工作正常,密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始通知原煤准备系统上煤。

3、原煤量分步加大,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随时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详细记录各分选条件下分选指标,调整工艺流程,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四、安全技术措施

联合试运转期间,现场人员较多,试运转时一定要统一指挥、现场监控到位,预防人身、机械事故发生。

(一)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二)配电室设专人值班,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合闸,如发现问题,应随时分闸。

(三)设备试运转前,各岗位人员必须到位,按照要求检查无误后发出起车信号方可起车。

(四)运转过程中发现情况应及时停车并向负责人汇报处理。 (五)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试运现场。

(六)试运转前,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到每个参加试运转的成员。 (七)联合试运转过程中,要指派专人巡回检查,测量记录相关技术参数。

(八)联合试运转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九)针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安全质量和技术问题,应及时整改。

第十四节 其它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一、各生产系统及相关安全设施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转。 二、岗位工种、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或技术安全措施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三、必须向井下施工的所有人员贯彻施工作业规程和措施。 四、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井下避灾线路

第五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类事故预案

第一节 顶板事故处理预案

一、抢救遇险人员,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果暂时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风管等对被埋压、堵截人员输送新鲜风。

二、尽快了解事故发生原因、顶板特性、人员分布位置、瓦斯浓度、支架情况;处理时必须由里向外进行,并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保证退路安全。

三、用呼喊、敲击或寻人仪器探测等方法确定遇险人员位置,与他们保持联系,以便采取最佳抢救方案。

四、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遇有大块矸石或材料等障碍物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撬起或移动,防止伤害遇险人员。

第二节 瓦斯灾害事故处理预案

一、瓦斯爆炸、突出等事故发生后,矿长、总工程师应立即组织有关抢险救灾部门组成事故抢险指挥部,查明事故发生的位置、原因,事故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矿井通风设施破坏情况、井下瓦斯情况。在掌握弄清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制定救护队救灾措施,着手抢救井下受灾职工。并向公司总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争取得到救援。

二、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灾区电源,并立即组织抢救遇险人员,撤离受危险人员,发现火源时应立即扑灭,防止二次爆炸。 三、组织救护队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遇难人员数量及地点、气体、温度和通风设施破坏情况,扑灭火源。

四、事故发生后,所有现场人员要沉着冷静,救护人员尽快辨明发生事故地点和可能波及范围。并迅速组织现场人员营救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并设法通知调度室。

五、位于事故进风侧的人员,应迎风撤出,位于事故回风侧的人员,应尽量利用其它通道较快地撤到新鲜风流中去。如有害气体已严重威胁回风侧人员,可撤退进风侧人员,进行局部反风或区域性反风。

六、如人员离爆源近无法撤出,爆炸波及火焰很快袭来时,则应背向冲击波面向下卧倒。可在口中衔一湿毛巾捂住面部和口鼻,卧于水沟内。(在爆炸波袭来时要停止呼吸)尽量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侵袭和灼伤.

七、如遇巷道冒顶阻塞,不能撤出井外或安全地点时,可利用现场的材料在独头巷道或两道风门之间快速构筑临时避难峒室躲避。若有压风管路可及时打开。人员在避难处静卧,并经常敲击管路等待营救。有自救器的可及时配戴,等待救护。

八、如遇巷道冒顶阻塞,不能撤出井外或安全地点时,就近打开附近压风自救装置的进气阀,躲进压风自救装置内或进入采区风机巷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内。

九、矿井必须具备完善的通讯系统。灾变时应设置临时通讯点,以便保持井上下联系。

第三节 矿井火灾事故处理预案

井下发生火灾时,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必须保持镇静,并设法弄清火情。除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尽力灭火外,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并向危险区发出火警信号,通知人员撤离。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成立临时抢险救灾指挥部,抢险救灾工作由矿长统一指挥。 二、事故发生后,矿调度应立即通知救护队赶赴现场,组织抢救遇难(险)人员,并检查火源及火因。并通知事故发生的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及矿长、总工程师,以及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制定出灭火方案。

三、立即切断火区内电源防止在处理事故中人员触电和引起瓦斯爆炸。

四、迅速组织受火灾直接危害地区和受火灾威胁地区的全部人员迎着新鲜风流沿避灾路线或尽可能快地从回风流中转入新风流中迎风撤出,撤离时在本班跟班队长及班长带领下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避免个别人在慌乱中误入危险区。

五、如有人员被堵在火区内,应尽快调运设法构筑临时避难峒室进行自救。避难峒室内如有压风管路时,可适当打开,以保证人员呼吸。如无压风,有自救器可使用自救器进行自救。如无自救条件,应俯卧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静等营救。

六、在整个灭火过程中要经常检查CO、CH4等有害气体及风流的变化。

七、合理通风,控制火灾的扩大和蔓延,一般情况下,井下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停风,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和瓦斯积聚。

八、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等必须经矿长同意和命令,做到:

(一)不造成瓦斯积聚、煤尘飞扬; (二)不危及井下人员安全;

(三)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区或不使火区蔓延到瓦斯积聚的地方;

(四)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五)救护队以最快速度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及时查清灾区人数,与灭火无关人员要迅速沿新鲜风流升井,对未脱险人员由救护队继续搜索。

第四节 矿井水灾事故处理预案

当矿井发生透水事故时,必须立即向矿监控指挥中心汇报,事故时间、地点、人员、范围、程度等。

一、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并成立现场抢险救灾专业组,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初步掌握出水原因,水量变化,出水水源,制定临时抢救措施。

二、要根据灾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抢救。 三、救援人员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涌水量、受水淹程度、巷道破坏和通风情况。

四、通知水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保持通风,要切断电源,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的检测,并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发生。抢险专业组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立即对受伤、受困人员进行抢救。

五、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时,应组织人力、物力强行排水,主要排水设备受到被淹威胁时,可用砂(黏土)袋构筑临时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六、如果突水量继续增大时,巷道有破坏危险或已经破坏时,井下人员须全部按照避灾路线撤离升井,启动相关区域及中央水泵房的全部排水设备加速排水,积极采取排、堵、截的防治水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小水害影响。

七、各单位的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由口孜东矿管理。抢险救灾期间设备及物资由口孜东矿统一调用。

第五节 安全监控系统故障处理预案

一、定期检查传感器插头,确保通讯正常。 二、定期检查接线盒、通讯线,保证通讯正常。

三、定期检查分站直流供电电源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供电时间要求,井下分站直流供电时间不得小于2小时。

四、定期检查电源箱防爆面是否符合要求。

五、所有瓦斯探头必须定期进行故障及瓦斯电闭锁断电试验,间隔时间不得小于7天。

六、监测电工必须每天检查所有探头及监测线路,并填写记录牌板。

七、监控中心主机必须具备遥控断电功能,监控值班人员在发现瓦斯超限时,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通风调度及通风值班。

八、监测电工必须24小时值班待命,井下探头出现故障必须随时下井处理。

九、在工作面处理故障时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仪,在调试探头时,探头与便携仪的数值以大的一个为准。

第六节 机电运输及机电安装事故处理预案

一、发生电器着火、爆炸事故时,应立即切断故障电源,待人员撤退后,方可进行处理。

二、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就近切断电源,将人员脱离电源后,方可进行抢救。如果现场电源一时难以切断,应用干木料或其它绝缘物,使人员尽快脱离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三、电机车或矿车碰伤人员时,应立即停车,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护送上井抢救。

四、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检查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五、提升系统因突然停电造成紧停事故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同时要检查钢丝绳、天轮等重要部位安全情况,无问题方可提升,提升机供电必须有双回路电源供电。在升降人员过程中,因提升绞车紧急制动

而停止运行时,吊桶或罐笼内的人员应保持冷静,等待救护,严禁哭闹与攀登管道逃生。

六、110kV主电源进线如发生故障,造成全矿停电,变电工应立即查看有关保护动作情况,在判断准确后,立即与变电所联系倒回路,起用备用线路,切除故障线路,将故障线路转为检修状态。 七、主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超过10分钟,通知井下人员撤到进风大巷,通知固定队打开防爆门和风井井口风门,进行自然通风。超过30分钟,通知井下各变电所把所内开关全部断电,开关处在停电状态。同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从副井升井。

第七节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处理预案

一、主要通风机因矿井检修有计划停风,要预先制定停风措施,审批后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二、主要通风机需要倒机时,固定队提前 2小时请示矿调度,同意后通风区和安监科派领导到机房指挥倒机,并检测主要通风机运转参数。

三、主要通风机因故障突然停运:司机立即启动备用通风机恢复通风。备用通风机不能运转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矿总值班领导。

四、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10分钟,矿调度要立即通知井下人员撤出停风区,并切断电源。由在场干部、班组长或瓦检员带领撤到进风巷道中。并用电话向矿调度询问停风原因,按值班矿长指令行动。要害地点人员未经矿调度准许,不得离开岗位。

五、停风后瓦检员应组织本专责区域撤人,并切断停风区电源,将停风区各出入口设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第八节 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安全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陈国忠

副组长:杜库实、段述勇、苏毅、李井柱、卢伟

成员:胡庆礼、苏正飞、徐劲夫、方旭平、任国权、刘付彬、史伟伟、王海兵、李多光、李文正、周杰、孙大刚、谢鑫、费杰、黄勤功。

(二)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按预案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展和蔓延。 二、应急情况的预防措施

(一)触电预防措施

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设漏电保护器。 2、对特殊场所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3、电气设备应做好防护。

4、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电器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

5、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作业。

6、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设备的性能。使用前必须按规定穿戴的设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搬运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7、电气设备的使用维修依据使用维修操作规程严格操作。 8、建立岗位责任制及技术交底制度、维修制度、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9、操作工人严格执行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1、做好洞口、围栏防护。 2、严格使用安全网防护。

3、严格要求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人员戴好安全帽。

4、登高作业及临(洞口、提升口)边作业必须按规定系好安全带;

5、禁止从高处向下抛物及在空中抛接任何物件; 6、未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禁止垂直交叉作业; (三)机械伤人事故预防措施 1、机械运转部位设置防护罩。

2、系统开车前必须检查现场,确认无关人员已撤出设备运行区域。安排专人把守各处通道防止闲杂人等进入;

3、启车预告后,岗位人员要远离设备,禁止靠近运转部位2m以内;

4、设备运行出现紧急情况,要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并及时汇报集控室,禁止擅自处理;

5、机械设备停车时应拉闸关电。 6、做好机械设备运转记录。

7、建立岗位责任制及技术交底制度、维修制度、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四)大风、暴雨、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预防控制 1、向职工普及避震、避雷知识。

2、应急领导小组将防洪、防风、防雷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做好有关方面的物质准备和相关的知识的培训。

3、提前收听气象消息,做好防洪、防风、防雷工作,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五)火灾预防措施

1、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进行消防宣传。 2、严格控制明火、焰火、鞭炮的使用和燃放。

3、办公区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对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放置在专门场所。

4、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指定专人管理消防器材、设备设施,保证完整好用。

5、每个职工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占据用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 三、应急处理措施

(一)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1、目击第一人立即报告现场值班电工切断电源,用干燥木棒、竹竿等绝缘体将电线挑开,挑开的电线应放妥,防止二次触电伤人。拨打医院联系电话。

2、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奔赴事故现场,迅速进行就地抢救。 3、局部电击伤员对伤口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不宜包扎,以免坏死组织腐烂、感染。

4、协助医院救护人员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二)发生高处坠落

1、目击第一人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拨打医院联系电话。 2、对重伤有心跳骤停、呼吸困难的伤员给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对有伤出血的伤员给予必要的止血绑扎处理。

3、协助医院医护人员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三)发生机械伤人事故

1、由现场目击者迅速报告应急小组,拨调度室电话(8662501),由调度按应预案程序执行。

2、迅速关闭机械电源。

3、对伤员进行就地抢救,如有出血外伤者,可进行外伤止血包扎。

4、协助医院救护人员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四)遇大风、洪水、暴雨、地震、雷击等自然灾害 1、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疏散人员,指挥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方。 2、进行抗震、抗洪、抗风抢险救灾,采取自救与发动群众互救等多种形式抢救险情。

3、若有伤员,应立即拨打医院联系电话,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五)发生火灾

1、现场第一人立即采取防范并向矿调度室汇报(8662501) 2、矿调度室接到火情报告后,要立即联系消防部门奔赴火灾现场,扑救火灾;

3、应急领导小组分头行动,组织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疏散人员,接应消防车。

4、消防队进场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协助消防队共同扑救,疏散消防通道,

5、如有人员伤亡,迅速拨打医院急救电话,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四、事故发生后,注意保护现场;对引起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进行处理,确定事故责任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五、发生紧急情况后应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定和评审,组织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

第九节 其它要求及突发事故的处理预案

一、联合试运转期间,生产办必须排定带班表,确保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成员三班井下现场带班。

二、必须向井下所有人员认真贯彻施工作业规程和措施。 三、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井下避灾路线。

四、必须向井下所有作业人员贯彻《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