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纪录片拍摄于1996至1998年,由留学生自发出资出力,怀着复杂的感情,将摄影机面向了自己的群体。观看的过程是艰难而愉悦的,许多抑制不住的落泪,许多次感慨嗟叹,而那个略显刻意的煽情旁白,显然对整个纪录片而言显得苍白了。 印象比较深也是比较喜欢的几个主角是《初来乍到》里的王尔敏、韩松,《彼岸的青春》中的陈晨、陈琪,《家在我心中》的丁尚彪一家,《小留学生》里的张素一家...
王尔敏和韩松的对比在初看第一集的时候,给我的冲击非常大。前者是渔村出生初出社会稍显稚嫩的小女孩,后者是个成家立业的高干子弟,前者不善言辞真诚坦然,后者信誓旦旦官腔十足,在国内两种背景两种身份的人,最终却是殊途同归。王尔敏很优秀,她看似小小的身板,却能默默承受巨大的重压,以优秀的表现只读了一年语言学校就考上了大学,靠自己打工挣钱来租房上学生活,那种背后的坚强让人无比感动。观片的过程中,我的脑中不断响起的是周杰伦那首《蜗牛》,尤其是在看到刚开始一边豪言壮语一边玩失踪怕吃苦的韩松最终瘦了30多斤背了1w多个单词考上大学后说的那一句“踏踏实实”,眼泪夺眶而出,那种自己蜕变后有所成就的复杂心情,真的冷暖自知。
丁尚彪一家和张素一家其实是两代人的家庭。
丁尚彪是上海人,我也是,上海有许许多多老丁那样的家庭,我的家族里就有这样一个例子,父母在国外拼命打拼,从最初出国被人骗掉所有的积蓄,到每天过得像乞丐四处拾捡别人丢下的家具度日,再到不断的打工赚钱以致身体出现了问题,孩子在国内由祖辈拉扯长大直到10岁,到家人团聚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认识他的父母,那种一家人骨肉分离,相见不相识的痛苦我是能体会的。父女二人电车告别的那一幕,永远都忘不去,“丁桑,真的有个女儿啊”,拉面店的店员这样感叹着,他们在那么多年里,只听到老丁谈论过而从未见过的女儿,胖嘟嘟笑嘻嘻的出现在他们面前,那是身为父亲十多年顶着黑户的风险,忍者寂寞和极度的穷苦生活换来的唯一一次团聚。中国人的亲情,含蓄深沉甚至有些不可理喻,父母对孩子不顾一切的完全付出,孩子们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并接受,即使丁啉最后考上了NYU,实现了父亲多年的期许,但她内心或许更渴望的是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嘘寒问暖,父亲把着他的手教她写字,昏暗的窄小的房间,温暖的亲情。丁啉妈妈真的太不容易,一家人分三个地方,她说那句话的时候是该有多心酸,五味俱全的分离和相距,一辈子那么短,为什么要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也许即使母亲本人也无解。我的父母是他们同一辈的人,这也是我从小比同龄人更了解“那个”时代,也背负了更多负担的原因,“知青子女”,因为是“知青子女”,于是需要更努力的学习,背负着父母
亲没有得到的那许多年青春,那些梦想,我们只能举步维艰地前行。
相比之下,小留学生张素一家的生活则趣味更多于负担。张素的父亲应该是50末60初生人,赶上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兴起的好时代,对张素而言,2年的东京生活更多的或许是一种“开眼界”式的体验之旅。张素不很可爱,因为她的要强好胜,唯一一次让我对她有些改观的地方是更因为她流露出一个9岁的孩子该有的脆弱和童稚心,要强的眼神抑制不了陌生环境下的胆怯,忙不迭地逃出教室,扑到妈妈怀里。我本人并不喜欢她,尤其她在全校面前说的那句“国家和国家之间„”,为什么一个孩子要像外交使者一样在一堆和她同龄的孩子面前说这样一句不着调的话,没人教她脱口而出?不,是因为她内心有那样的企图心,这样的天朝儿童,从小接受的干部教育,来到陌生的国度,她不想丢自己国家的脸,更不想输给仇敌国度的小孩们,更有甚者想用绝对的实力来压倒他们。但是他们没有讥笑,甚至只是傻傻的宽容,片子里,日本师生们的热情和包容让我映像深刻。尤其是那个每天等待张素上学一起回家的yukigo酱,比起张素,她显出单纯的善良,没有企图心甘当绿叶的安分守己。而张素同学,在离去时候并没有显出任何的留恋,一个男孩扑到窗口对她大声叫喊“さよなら”,她几乎没有驻足,只是回头挥手。可以说张素很坚强,也可以说她铁石心肠(腹黑?)。在机场迎接班主任中村老师时,张素妈妈显得更为热情,而我们的小留学生,她脸上没有笑容,多的是生分。
观片的过程很多感动,很多记忆犹新,在写这篇的时候,豆瓣FM给我播了宋捷的《我不想遗忘》,于是顺势就做了题目,居然也很贴切,包含了我想表达的意思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远不调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 看世事无常, 看沧桑变化。
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 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也曾伤心流泪,
也曾黯然心碎, 这是爱的代价。
《爱的代价》里的这两段歌词,是对《我们的留学生活》一片最好的概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