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海 光 薛尔康
①我们决定夜行到海边去玩,并在那里观看日出,这意味着必须在黑夜穿过约莫三十多公里的盐碱荒滩。大滩荒无人烟,也没有路,至少没有通向大海的路——在本地庄户人家的心中,大海仿佛不存在似的。他们从来不到海边去,也从来听不见他们谈论海。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带着迷蒙的光晕,预示着风雨即将降临。这才更有刺激呢。落寞在闭塞的乡间,我们快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②我们先沿着牛车道走。所谓牛车道,只是牛车的木轮碾出的两道深深的车辙,是夏天乡亲们进滩放牛留下的痕迹。眼下到了秋天,车辙里长满了歪歪斜斜的盐蒿子。车辙终于在放牧者遗弃的窝棚前消失了。回首朝夜深处一望,还能瞥见村庄里稀疏的灯火,路在盐蒿丛中延伸,在布满芦苇的水滩边迂回。走了好久好久,按时间计算,该已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但我们还未摆脱背后那更为稀疏的灯火。
③天穹被翻腾起起伏的阴云挤满了,那些无法容身的云块从穹顶倒悬下来。月亮早已消逝不见,连远方的最后一点儿灯火也熄灭了,黑暗的世界没有一丁点儿光亮。失落了任何辨识大海方向的标记,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踌躇,担心到天亮时发觉自己原来是在村庄的周围转悠。大滩上没有兽类,也不闻虫鸣,但阴森森的盐蒿丛中似乎暗藏着更为凶恶吞噬人类的怪物,四周沉寂得令人心惊肉跳。
④我们从死寂中预感到不祥的征兆。果然,一阵凄厉的吼声从大滩深处袭来,一路的盐蒿和芦苇匍匐喧响。起风了。狂风越逼越近,揪着头发把我们撕扭了一会儿,又呼旋着远去。
⑤“我们受到好奇心的惩罚。”有人说。
⑥“我害怕,从未感到自己是这样胆怯。”又有人说。 ⑦“你们看,那是什么了?”我叫喊道。
⑧在黑夜的尽头,在天与地的交接处,出现了几道惨淡的白光。白光像火焰那般蔓延舞蹈,又像波涛那般忽隐忽现,它来得神秘,叫人几疑是幻觉。
⑨这是海光。
⑩大海昭示着它的存在,大海在向我们召唤呢。
⑪顷刻间,大海重新为我们带来了它的活力,我们呵呵地欢呼起来。欢呼声使大滩震荡起来,大滩原来这么空虚,只有我们是实在的、活生生的。
⑫勇气和活力同时在周身膨胀起来,我们顶着风朝海光跋涉。狂暴的风席卷而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弓起身或侧着身走,甚至倒退着行走。不管怎么走,走出多大一步,我们毕竟是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了。老天像有意要考验我们的意志似的,下雨了,雨点零零落落,但很
大,击在脸上产生钝痛。老天爷并不明智。这会儿即便下铁,我们也只能前进。我们无处躲藏,只有向前向前,脖子里直冒汗气,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疲惫。值得安慰的是,我们脚下从此不再有犹豫,无路的大滩有了一条直插大海的路。我们在缩短与大海的距离。
⑬海光在天边闪耀,恍若儿时爱看的映在水光壁上的反光。夜海怎么会产生这种奇妙的自然现象?这是谜,是大千世界无数的奥秘之一。就连此时离大海多远也是谜,似乎很近,似乎又很遥远。我们还是确定离海尚远,因为跋涉了许久,感觉不到海光的逼近。
⑭仿佛被海风吹灭似的,海光时而消失,每当为此忧虑的时候,它总又忠诚地重现在前方。我们泰然了,不担心失去它,我们脚下的路在倔强地延伸„„
⑮终于,在一次消失之后,海光不再出现。我们茫然四顾,不仅哀伤失去了一位引导者,还失去了一位老朋友,我们失去了一切„„
⑯这时凄厉的风声中夹杂着异样的声响。凝神聆听,这是一种有节律的低沉而雄浑的声响。是海涛。不错,是拍岸的海涛!
⑰海涛奔跑着前来迎迓我们了,想不到大海这么快这么轻易地出现在面前,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向着大海奔跑。
⑱我们筋疲力尽跑到海边礁石上坐下,等待日出。大海在黑暗中汹涌,波涛黑魆魆的,只偶尔泛出些微的亮光。那神秘的海光是怎么出现在天际的呢?它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在等待中沉思,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如“预示着风雨即将降临”;后有照应,如“起风了”、 “狂风越逼越近”、“下雨了”等。
B.本文写观日出要从黑暗中徒步穿过三十多公里的盐碱荒滩,从而说明了实现目标就
必须借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灯光”等),否则就到不了目的地。 C.作者笔下勾勒的一幅夜行图,是用眼观察、用脚寻路、用心思索的现实过程。 D.“车辙的消失”,“灯火的熄灭”,“狂风的逼近”,让夜行者退缩和恐惧;而“海
光”的时隐时现,则使夜行者感到前路的茫然。
E.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柳暗花明。而等待日出时的沉思,就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解析 B项“就必须借助外物的指引,如‘道路’‘灯光’等”概括不全,还应有“要 有坚强的意志,历经磨难挫折”。D项“退缩”有误,文中无此信息;“茫然”有误, 海光出现的时候,给人以希望。 答案 BD
2.文章第⑨段“这是海光”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点题。本文的重点就是围绕“海光”而层层推进的。
②承上启下。由上文在艰难的夜行中,失落了任何辨识大海的标记,让我们备感踌躇、 预感不祥和恐惧,过渡到下文写大海重新为我们带来了魅力,给我们增添了勇气和活力, 让我们面对目标而不知疲倦地前进。
3.文章去看日出,可结尾处却说“连日出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经历了看海途中的艰难跋涉,最后靠海光的指引才到达海边,由此而产生了 新的感悟,认识到找出神秘的海光对人生的启迪答案,要比单纯的观看日出更有人生意 义。 【目标对应题】
4.通读全文,探究本文为我们揭示了哪些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们的奋斗总是有目标的,只要坚定不移,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到来。 ②走向目标的旅程是遥远而又曲折的,既要满怀希望,又要有坚强的意志,从这个意义 上说,实现目标的过程比最终的目标更有意义。
③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现实又常常在变化,所以,免不了有挫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河 赵丽宏
人们聚集在江河畔,靠水为生,以水为路。水的流淌,犹如生命繁衍和律动。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间的哀乐疾苦。江河犹如母亲,哺养了城市。
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黄浦江雄浑宽阔,穿过城市,流向长江,汇入海洋,这是上海的象征。而苏州河,虽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但她和上海的关系却似乎更为密切。她曲折蜿蜒地流过来,流过月光铺地的沉睡原野,流过炊烟缭绕的宁静乡村,流过兵荒马乱,流过饥馑贫困,流过晚霞和晨雾,流过渔灯和萤火,从荒凉缓缓流向繁华,从远古悠悠流到今天„„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在苏州河畔聚集、居住、谋生,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犹如蘑菇,在河畔争先恐后滋生。苏州河就像流动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市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苏州河是一条变幻不定的河。她清澈时,河水黄中泛青,看得见河里的水草,数得清浪中的游鱼。江南的柔美,江北的旷达,都在她沉着的涛声里交汇融和。这样的苏州河,犹如一匹绿色锦缎,飘拂缠绕着城市的胸脯。
我无法忘记苏州河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我曾在苏州河里游泳,站在高高的桥头跳水,跳出了我的胆大无畏;投入无声的急流中游泳,游出了我的自信沉着。我还记得河上的樯桅
和桨橹,船娘摇橹的姿态仪态万方,把艰辛的生计,美化成舞蹈和歌。我还记得离我家不远的苏州河桥头的“天后宫”,一扇圆形的门洞里,隐藏着神秘,隐藏着往日的刀光剑影。据说那里曾是“小刀会”的指挥部,草莽英雄的故事,淹没了妖魔鬼怪的传说。我还记得河边的堆货场,那是孩子们的迷宫和堡垒,热闹紧张的“官兵捉强盗”,将历史风云浓缩成了孩子的漫画。
少年时,我常常在苏州河畔散步。我曾经幻想自己变成了那些曾在这里名扬天下的海派画家,任伯年、虚谷、吴昌硕,和他们一样,踩着青草覆盖的小路,在鸟语花香中寻觅诗情画意,用流动的河水洗笔,蘸涟涟清波研墨,绘树绘花,绘自由自在的鱼鸟;画山画河,画依山傍水的人物„„然而幻想过去,眼帘中的现实,却是浊流汹涌,河上传来小火轮的喧哗,还有弥漫在空气里的腥浊„„
终于有了像童年时一样亲近苏州河的机会。前不久,上海举办了一个讴歌母亲河的诗会,请我当评委。组织诗会的朋友说,请你从近处看看今天的苏州河吧。昔日杂乱的堆货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游船码头。踏着木质的阶梯登上快艇,河上的风景扑面而来。先看水,水是黄色的,黄中泛绿,有透明度。远处水面忽然溅起小小的浪花,浪花中银光一闪,竟然是鱼!没有看清楚是什么鱼,但却是活蹦乱跳的水中精灵。童年在河里游泳的景象,突然又浮现在眼前,40多年前,我在苏州河里游泳,常有小鱼撞击我的身体。现在,这些水中精灵又回来了。河道曲曲折折在闹市中蜿蜒穿行,两岸的风光,也使我惊奇。花圃和树林,为苏州河镶上了绿色花边。河畔那些不知何时造起来的楼房,高高低低,在绿荫中争奇斗艳,它们成了上海人向往的住宅区,因为,有一条古老而年轻的河从它们中间静静流过。
生活中有一条江河多好,没有江河,土地就会变成沙漠。江河里有清澈的流水多好,江河污染了,生活也会变得浑浊。苏州河,我亲爱的母亲河,我为她正在恢复青春的容颜而欣慰。一条污浊的河流重新恢复清澈,是一个梦想、一个童话,然而这却是发生在我故乡之城的真实故事。
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河”——苏州河,而作者却在第二段的开头说“上海有两条
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并且进一步说黄浦江“是上海的象征”, 这显得有点喧宾夺主了。
B.苏州河见证了上海从贫穷到繁华的过程,为像“我”这样的上海普通百姓带来了许
多成长的乐趣,提供了许多生活的便利,所以作者说和黄浦江相比,苏州河与上海的 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C.作者少年时期常常在苏州河畔漫步,曾幻想自己能像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一样,在苏
州河畔寻觅诗情画意,纵情描绘苏州河的美景,这诗意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喜爱
和赞美。
D.本文主要从“我”的视角和“我”的经历来写苏州河,写了苏州河在“我”生命的
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面貌,并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了“我”对苏州河 被污染的痛心之情。
E.现在的苏州河,不仅有着现代化的码头,而且河水也变得清澈了,两岸栽花种树,
生机盎然,楼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这样的变化让作者感到既惊奇又欣喜。 解析 A项这样同提二者,单表其一,既显得自然全面,又做了很好的引渡,突出了写 作的重点——苏州河,而非“喧宾夺主”。D项“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 了我对苏州 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错误,文中虽有对苏州河遭污染的遗憾,但这不是 作者的主要感情。 答案 AD
2.文章第六段突出描写了一个什么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六段突出描写了鱼儿跳跃的细节。这样写,说明这里的水已经泛绿透明,侧面 表现了治污的成果,表达了作者此时极为欣喜的心情。
3.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内容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苏州河被污染的情景,一是治理后苏州河的景象。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对比。 这样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 【目标对应题】
4.文章结尾写道:“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请结合文章内 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是说新时代把人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说的人们的梦想就是把环境治 理好。现在,苏州河过去那种腥浊的景象彻底改变了,这是新时代的成就,作者对新时 代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时代精神决定着环境的好坏,人的环保观 念与环境好坏关系密切,治理好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的美好梦想和迫切愿望, 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