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2023-02-13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作者:施龙银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3期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正在形成。中国教育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对于学校德育工作而言,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获得发展的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德育工作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以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互联网+ 德育工作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是各种思潮涌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也是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教育思想被解构,师道尊严被解除,线型单一的话语权被多元互动的民主关系取代,我们的德育工作坚持以最好的教育灌输教育,教育的强制性被法制化和自媒体解构,传统教育体系坍塌了,新的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使我们在封闭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德育理论与方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此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加以探讨,并尽快找出对策。 1网络对高中学生人格发展和道德培养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种工具,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需求,为他们的成长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乐观态度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可以说,“互联网+”的运用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得的契机。

虽然互联网使德育工作在方法、手段等方面发生巨变,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更多的学生在享受资源优势的同时,也接受负面影响的可能。目前互联网上恶意的政治信息、西方思想意识及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等严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世界是“道德的真空”,网上虚假信息及一些不健康、不道德的东西,让学生道德弱化。有关调查显示,学生上网吧聊天和打游戏是首要选择,真正在网上查找资料、浏览有价值信息的很少。部分学生痴迷网络游戏,直接影响学习时间,甚至最终荒废学业。 2“互联网+”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创新

面对“互联网+”给学校德育带来的种种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在坚持传统有效德育工作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德育工作新模式,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思想上重视。“互联网+”时代,我们这些德育最前沿、最底层的实践者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没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如果一味用旧的眼光和方法论,旧的学生观和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来处理这些纷乱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事件,就可能陷入被动甚至出现学生管理的盲区。德育大师有明察秋毫的洞见,但也怕不见舆薪的盲见。因此我在这里吁请班主任要敢于迎接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和挑战。

(2)改变德育观念。理念是行动的前提和先导,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必须树立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德育理念,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①从封闭到开放。传统的“封、堵、压”已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可自由地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了解多元价值,若不树立开放式的德育观,就无法帮助学生解惑,无法引导学生发展道德思维。②从灌输到引导。若以灌输为主,德育则成为一种说教。基于网络的开放自由,只有促进学生提升自主意识,引导式的德育工作才能更有实效。③从等级到平等。网络世界人人平等,教师应与学生真诚平等交流;况且学生可能从网上获取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师生间的互动应是一种双向、平等的交流。④从顺从到选择。面对互联网无穷的信息,学生学会判断、筛选、分析,从而明辨是非。⑤从他律到自律。面对网络负效应,关闭网站或不准学生上网,这是消极、无效的策略。只有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教育,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才能使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3)丰富德育内容。

(4)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在网络社会中,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存在是客观现实。我们应当有主流导向。网络时代的德育更要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抓好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首先,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力度,使青年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还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相结合,把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西方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方现代化是从物质追求泛滥、道德荒凉之路走过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去重蹈覆辙。经济发达、物质丰富并不代表人的精神就富有、文明了,引导学生看到人类幸福的前景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更重要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

(5)法制教育跟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班级建设就是要把我们学校公认的公共道德、公共约定法律化。道德跟法律都是规范行为的,培养学生任何事、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有规则意识,既重视道德教化作用,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校园公共道德的支撑作用。

(6)创新德育方式,应对时代变化。良好德育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社会日新月异,学生的思维、行为方法也发生着变化。班主任必须树立新型德育观,以开放的思想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创新德育方式,组织有效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树立科学价值观。教学上倡导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将校园、园区、社会作为新课堂,将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引领到课堂之外了解社会;班集体构建上,组织校园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同时利用互联网,发动学生共同组建线上活动群,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向,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结语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班级氛围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更要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努力排除不利育人因素,树立新型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方法,关注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德育新机制、新途径,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德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网络挑战,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让网络成为学生文化学习的“良师益友”、成长道路的“心灵之家”、创造研究的“健康舞台”。

作者简介:施龙银,(1974—),女,重庆江津人,汉族,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德育教育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