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目在\" 意料以外、 常情道理之中\"是最近几年新高考出题目和答案制定反映出的1个光鲜独特之处。例如,第11题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考察,材料是时下教材中没有的,但近代化史不光是新课程尺度确定进修实质意义的依据,但是,它并无凌驾教材的范畴和考生的认知程度,考生只要联合太平天堂运动的进程和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内容,就可以推理得出答案。
试题以\"出题目以能力试验为主导\"为引导思惟,注意考查学生解读史学文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是否能灵活运用阐发、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27题以1492年哥伦布飞行达到美洲为正题,\"对历史事务东南西北八方立体挖掘\",重点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阐发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偶然与必然\"\"发明与相遇\"\"交流与成长\"为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越发注意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整体历史思维和综合运用学科方法阐发论证不懂的题目的能力。该题的预设完成了本来的最简单的面考察至此刻的立体考察的转变,由本来的知识综合至此刻的能力综合的转变,这是对于传统题型的立异和逾越。
历史试题均不拘于教材知识点的具体表述,而是逾越和冲破教材,从全新的角度从头整合知识,由\"新材料\"来创设\"新境地\"。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特点评析及教学启示
江山中学 徐水清
一、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特点评析
1、难。今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全体师生普遍反映较难,据浙江省考试院抽样分析,全省历史平均分为39分,尤其是主观题的得分率更低,平均分为16.84分,得分率为32.3%。
2、偏且部分试题设计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较多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来自教材的阅读课或小字,即所谓的“边缘知识”,如选择题第16、19、20题;还有部分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面,而非学生依据课本知识能生成的知识,如第12题“皇帝谥号”题考查中国古代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此问题本身属于语文知识和历史学科的边缘知识,给人以知识考查避重就轻的感觉。第13题中备选项A、D两项作为混淆项出现,教材没有相关涉及,出自大学教材内容。第14题八旗制度早期特点中的备选项“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是中国古代士兵制度的特点,后来八旗制度演变成为士兵制。此项作为混淆项出现,虽然在考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前提下,不构成影响,但课本根本没有提到,作为混淆项设计不妥。第19题考查赫德路牌设立的时间的推理,教材关于赫德的人物介绍在选学内容,属于考纲明确规定不考
内容。虽然试题材料试图提供赫德人物介绍,但没有说清楚,材料本身提供的知识依托不够。以上选择试题中题干和备选项的设计,体现了高于教材、不拘泥教材的表述,但超出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范围,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如此能力要求,完全过高估计了考生的能力。
3、试题的材料阅读量过大。选择试题中材料选择题有第13、15、18、19、21、23题,占整个选择题的一半,数量过多;非选择题38题材料过长,三则材料文字阅读量在800字左右,且文字表述较为晦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材料,限制了考生思维的时间。
4、针对主干知识进行抽点考查的代表性知识平衡不够,学科内政治、经济、文化三大
内容知识的考查结构分布极其不合理。关于经济内容的考查选择题部分仅第21、23两题,材料题第38题第(1)问、第(2)问和第(4)问部分涉及到经济内容,全卷总共16分左右。关于文化内容的考查全卷基本没有涉及。这种试题内容考查结构突出政治史,减弱经济史,忽视文化史的做法,没有能够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明的共同演进,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区分度不高。
5、分值分布稳定、合理。2007年试卷选择题12题,48分,非选择题2题,52分。其中中国古代史32分,中国近现代史38分,世界近现代史30分。与2006年相比,试卷选择题12题,48分,非选择题2题,52分。其中中国古代史32分,中国近现代史36分,世界近现代史32分。今年的试题保持了试卷二大题型结构和分值分布的稳定性。
6、试卷选择题结构明显发生了变化。选择题除14—17题以军队主题方式呈现外,其他题都没有给一个大的主题,改变了沿袭多年的选择题主题式考查形式。
7、试题注重于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今年的试题充分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且“考核能力要求”层次性强,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情景,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在全国卷Ⅰ中,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识记能力考查题有:选择题第14、17、20题;主观题38题第(3)问、第(4)问第二小问、40题第(1)问,分值30分。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理解能力考查题有:选择题第12、13、16、22题,分值16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题考查有:选择题第15题;材料题第38题第(4)问第一小问、39题第(1)问,分值15分。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相结合的多层次能力考查题有:选择题第18、19、21、23题;主观题40题第(2)问,分值32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题有:主观题38题第(2)问,分值7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在主观试题的表达中得到具体体现。
8、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努力反映时代热点。选择题14-17题,实际上隐性的考查了人民解
放军建军80周年;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试卷设计了第38大题的一小问“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第40题对金迁都燕京的考查,实际上与明年北京奥运年相关。只不过与前几年比较显性考查热点问题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是以隐性介入为主。
二、对教学与备考的启示
1、以教材为根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针对今年高考试题对调动和运用能力考查的特点,既注重对教材知识再认、再现层面能力的考查,又突出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理解层面能力的考查。我们要认识到高考对教材基础知识考查的能力注重了层次化。因此,高考备考的一些旧的思想认识和传统做法必须进行转变。在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不能够停留在学生背诵、记忆教材的层次上,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理解。拓展理解教材知识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教材现有知识,适当拓宽知识面,对有关历史常识问题要讲清楚,例如今年高考关于对谥号、年号、庙号考查的此类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确高考命题人对命题点的抽样和备选项的设计,有些是依据高校教材的子目和观点,备考复习中教师要适当涉及大学教材和新课程教材中对课本知识的相关表述,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例如,选择题第18题关于“民教冲突”在大学教材义和团运动中就有相关的子目“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在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的时候,要按照中外联系的思路,紧扣教材知识,把中外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对比分析,加强文明史观和整体历史观教学。总之,两轮复习要落实到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前提。
2、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突出学科能力培养
今年的高考试题,能力测试的导向非常明确,严格按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考核目标及要求进行命题设计。对目标中的能力要求考核全面,注重了对各项能力的层次性考查。因此,在高考复习教学中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把“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种能力测试目标和要求落实到位。
3、适度隐性关注热点,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
文科综合的命题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目的就是要“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今年的热点试题设计
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充分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材料题第38题从美国在二战中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政策,对英、对华进行援助的有关史实,考查了大国崛起问题,揭示了战争崛起的教训、合作崛起的经验。材料题第40题把环渤海地区两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北京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关注结合起来,进行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间的自然渗透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加强材料题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今年的试卷中材料题的大幅度增加,材料阅读量的增大,使许多学生束手无策,望“题”兴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材料题进行系统的训练,在训练中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在训练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概括和提炼材料”的能力。
5、关注课改和课标,做好新旧高考的衔接与过渡。
2008年是老教材的最后一年。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课改,在2008年的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是很有可能渗透新课标的理念的。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关注新课标,可以用新课标要求的三大模块主干知识为主线,将现行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 6、加强答题能力的培养,规范文字表达
通过今年改卷经历,发现考生在做主观题是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审题能力欠佳,往往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或在作答时出现答题有所遗漏;二是对材料的解读和对信息的提取能力较差;三是答题不规范,出现较普遍的是语句不通,前后矛盾、不分点、书写潦草等。这些非知识储备问题,对考生的最终分数实际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刻意加以指导,甚至应采取较严厉的措施,使学生意识到其中的厉害关系。
7、教师应认真研究上海、海南等地的高考试题,做到有备无患。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以“理念先进、技术成熟、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在高考命题改革中独占鳌头。今年海南试题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事实上从今年全国文综卷Ⅰ的命题来看,有三个方面明显与“海派”试卷趋同:一是专题式
选择题减少。二是出现了英文。三是试题命制的切入方式多样化,有照片、社区遗址、统计表、史家评述、专著论述等。
06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试题评析及教学启示
一、试题特点:
1、注重学科特点,兼顾现实热点问题
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历史试题总要考查不少现实问题和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热点问题,但是,年年岁岁考热点总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每到高考前,高三历史教师总要列出几十个的时政热点,既提醒考生又提醒自己,在复习时加以密切注意,这样常常搞得自己在复习指导学生时无所适从,一是因为有关现实热点问题太多了,举不胜举,二是历史与现实热点问题到底如何联系,联系到何种程度,其实心里并没有底,以致于影响到学生必要的对考纲所规定的历史知识的全面复习。仔细揣摩今年的高考历史选择题部分的试题,应该说命题者对此作了认真考虑。命题者在命题时并没有刻意往所谓的现实热点问题上靠。占整个历史试题近一半分值的选择题选择的三个主题:“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法国和德国是欧洲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对欧洲和和平与安全影响巨大”好象与我们耳熟能详的诸如“制度创新”、“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台湾问题”等并无直接联系。尤其是考查素为广大师生所忽视的16~19题一组关于社会主义运动史的选择题,更是令人大跌眼镜!这种命题思路对于纠正当前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中的片面追求热点的错误倾向大有裨益,其导向是理性的,值得肯定的,它提醒考生应以平等的心态处理考纲中的中外历史知识,千万不要被所谓的热点问题牵着鼻子走。考生们应当记住:高考历史命题虽然强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人类,但绝不是放弃学科特点,绝不会为了热点而考热点;高考试题毕竟与新闻媒体的宣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不是对时事的解释工具。不可否认,高考历史试题的这种命题思路,即高考对中学历史主体知识的考查(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也是人类文明演进史中的重大事件!),确实是保证考试公平有效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强调对学科主体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国家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鼓励和尊重,体现了国家对现行中学教学秩序的尊重。
当然,回避热点并不意味着今年的历史试题不关注现实问题,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非选择题)还是通过隐性介入的方式考查了热点问题。第37大题(历史学科内综合题)“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题和政史地综合的39大题中的第(1)小题“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第(2)小题“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则充分体现了当今文综高考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考查往往是“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而进行,并是不是简单地以当前热点问题代替现实问题或历史史实”的命题特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理论创新,就是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创新的思想主旨,提到了比以往更加突出的显著地位上来,甚至作为我们民族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
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第37大题,以32分的高分通过设计5个小问题,以史喻今,集中考查自春秋、战国到辽、金时期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恐怕与近几年国家对这一问题的强调不无关系。该题实际上也涉及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问题。第39题中的(1)、(2)二题从晚清的被迫开放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入题,从历史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引导我们关注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突现了命题者对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关爱,同时,这也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问题有关。 2、注重能力考查,贴近教学实际
综观今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比较突出强调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察,重视考查考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动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诸多能力。以“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经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为立意的37大题,通过设置考生前所未见的新问题情境、新设问角度,要求考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从(1)到(4)的4个小问题做起来并不容易,它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设问角度,读懂所提供的文字材料,然而从中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再调动有关中国古代自春秋战国至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民族融合的若干诸如少数民族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彼此之间发生的战争、举族内迁等范围较广的重要史实,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考生如果没有相应的判断、归纳、综合、比较、概括等较高层次的能力,没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意识,要做好本大题的5个小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同理,第39大题的第2小题“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也要求考生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迅速与提出的问题建立起正确的联系,突出了是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从思维品质考查的角度看,该二大题突出了对考生整体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就着重考查对知识掌握准确程度的历史选择题的难度来看,能力要求也不低。其中的12~15题、20~22题和22题,命题者先后提出了教材中没有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近代以来的法德关系”和“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等三个新主题,每一个主题下面提供选择题的能力考查并不完全是低层次的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能力,如12题“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16题“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20题“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四反映的战争是”普法战争;21题“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22题“到1994年,欧洲联盟”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23题“《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揭露社会的黑暗,而是较多地考查了考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诚然,13、14、15、17、18、19题难度就不是很大,只要考生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记忆,一般也不难回答。
总之,06年文综卷试题符合高考文综测试“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同时,也较为贴近中学教学的实际。 3、厚古薄今,形式呆板
综观100分的历史试题,古今中外历史知识所占的比例是,《中国古代史》占34分,《中国近现代史》上册部分占32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册部分占12分,下册占18分,而《中国近现代史》下册部分仅仅占到可怜的4分。这样一个“厚古薄今”的比例恐怕不是很恰当,要知道,《中国近现代史》下册高三文科生要学整整一个学期,这对广大考生来说,可能显得不够尊重,也不公平。
从命题方式来看,全国卷的面孔已多年没有新意,今年涛声依旧。从试题展示的材料情境来看,今不如昔,历史试题中提供的图片仅仅只有二幅,其中一幅(图9: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好象也是可有可无;从试题的设问角度来看,冷若冰霜,缺乏新意;所提供的语言缺少亲和力。反观上海的高考历史卷,其题型有全国高考卷中没有的简释题与材料分析论证题的题型,在提供的材料中,有表格、文物、照片、漫画、诗词、寓言,甚至出现双语教学特色,丰富多样、一应俱全,这样的题型与材料设置有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历史的本来面貌,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彰现人本主义精神;也有利于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知识面、历史学科能力与综合思维。而全国卷由于题型的限制与其它原因,材料也显得单调划一。 二、教学启示
1、重视基础,不忽视时政热点
正如专家们向我们一再强调的,从考试的特点看,历史学科是一个知识与能力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的能力只能以对于历史事实的认知为载体体现出来。割裂知识和能力或者片面强调和追求空泛的能力,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认为,高三的历史教学和复习迎考,一定要强调返朴归真,强调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再认再现历史进程的能力,应该将大部分的教学和学习时间用于这一教学和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作为教师,应该将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学和学习时间用于对教材的研究、教学上,作为学生,也应该以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对教材中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要点形成准确的理解和记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必要打乱教材原有的顺序,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落实相关的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
同时,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思考,教师要加强学习,准确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要有选择地确定一些“热点问题”,认真探究这些热点问题与所传授的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2、注重能力训练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适度进行训练,也是必要的。训练中,首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审题能力。无论是三科以单科知识为主干的试题,还是三科综合的试题,都是如此。对试题的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准历史阶段背景、历史发展特征,回答问题的切入口就把握不准,不能按照试题的要求作答,以局部代替整体或零打碎敲,不能形成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理念。其次,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表达。平时就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
题,培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史论结合。第三,在完成一些练习时还要注意积累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如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根本原因都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方面考虑;发生了历史事件的目的都具有主观性;实现了的目的就是历史影响等。第四,在错题订正、过关时要结合教材抓住主干历史知识,突出重点,理清线索,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组,理清因果关系和背景及意义,提升理性认识,构建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巩固基础知识为重点的第一轮复习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完成了这一轮的复习任务,才能为第二轮学科间的综合复习铺垫良好的基础。 3、全面复习
高考不强调知识考查范围的覆盖面,不刻意追求中外历史所占的比例,与备考师生的全方位复习似乎很不协调,然而这就是综合测试的需要,谁也无法改变。我们只有顺应它,而不能违背它,更不要怨天尤人。那种因为“考纲”规定考查的知识范围那么大,而实际考查的又那样小,所以一开始就擅自圈定一些范围,不全面学习的观念必须放弃,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全方面学习的前提下,必须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位,不能似是而非。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不管是考查记忆层次、理解层次还是应用层次能力的题目,若要正确作答,前提就是必须十分准确地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所以,在“考纲”没有公布之前的备考过程中,要逐一落实5本教材的学习内容(阅读课除外),不然只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甚至误导考生,得不偿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