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初探

2023-06-14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3期 环保科技 VO1.14 NO.3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初探米 饶静,王震洪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利用历史文献法解释了景观生态及景观生态建设的概念,阐述了景观生态建设的应用 原理,探讨了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应关注的领 域,并结合贵州省情,叙述了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实施方法。 关键词景观生态应用原理贵州省 景观生态建设 1 景观生态和景观生态建设的涵义 节,加强了宏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使得生态一社 会一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 卵 。 景观生态可以看成为两部分的集合,一是景 2 景观生态建设应用的原理[。】 观,二是生态过程。叶德敏…、张惠远 J、赵景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柱-3 等认为,景观是人眼所见各部分的总和,它处 2.1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海洋岛和陆桥  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景观由各种 岛,其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岛屿状生境的研究中。景观要素组成,按其形状和作用可分为斑块 就其空间规模而言,小到树叶、个体植株的“微  (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三种基本 岛”,大到自然保护区和景观地理单元的“大岛”;类型,并按一定形式组合,形成镶嵌性的空间格 就其生物类型而论,该理论涉及植物、动物以及微 局-4 J。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种群动 生物的不同分类单元。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种一面积 thur—Wilson理论的有关数 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 关系机理,并用MacAr 用、群落演替和干扰等方面的过程,以景观空间格 学模型(M—w模型)来描述。局的变异来表达,显示出不同生态过程在空间异质 2.2复合种群理论 美国生态学家Levins在1970年创造了复合种 性上的结构和特征。 景观生态建设指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以景 群一词,用来表示“由经常局部性灭绝,但又有 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 J, 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组成的种群”。有关复合种 目的是改善受胁迫或受损的生态过程,大幅度提高 群的定义可分为两种:狭义的传统定义和发展中的 ns的经典定义,它强 景观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 广义定义。狭义的概念即Levi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人正向的良性循环,提出景观 调复合种群必须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种群周转。现 优化利用方案,以达到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的 在,不少学者推崇广义的复合种群概念,即所有占 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斑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斑块 目的。 景观生态建设很好地将生态学的过程研究理论 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  与地理学的格局理论结合在一起,即从局部上对景 转现象,都可称为复合种群。观生态系统中某些关键的部分进行设计从而实现生 2.3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 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续 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从宏观尺度上,调整景观空 间格局,协调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生态系统与社会 性程度。主要从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 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局部控制到整体调 来考虑。对于同样一个景观而言,其连接度相对于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J字[2005]2025号)、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0501—161)、贵州大学人 才基金(2003F00bs002)资助。 ‘ 收稿日期:2007-08—26;2007—09-30修回 作者简介:饶静,女,1982年生,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生态。E—mail:raojing2006221393@163.corn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3期 环保科技 V01.14 NO.3 种子传播距离很远的物种要比种子传播范围很局限 另外,贵遵公路、贵新公路等高速公路廊道的先后 的物种高得多。渗透理论是指专门研究I临界阈现象 建设,也促进了贵州人民的交通往来。这些公路廊 的理论,I临界阈现象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素 道是贵州生态一经济和社会巨系统中各亚系统间物 或环境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进人另一种状态 质、能量传导、过滤并使源一汇联系的纽带。贵州 的情形。例如:资源条件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影 各个城市在最近几年现代化建设中,也大规模地建 响,最小存活种群,许多表现出“突发性饱和” 成了许多城市廊道,并促进了城市物流、人流和能 或“突发性衰减”等骤变过程都属于I临界阈现象。 2.4等级理论和景观复杂性 量流。 3.1.2绿地斑块 等级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形成 贵州在最近几年,十分重视绿地景观的建设。 的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理论。它的发 展是基于一般系统论、信息论、非平衡态热力学以 及现代哲学和数学有关理论之上的,重要作用之一 是简化复杂系统,以便于对其结构、功能和动态进 行理解与预测。景观作为动态斑块镶嵌体,在空间 上和时间上都表现出高度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复杂 性来源于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和大量组分间的非线 性相互作用。 2.5斑块动态理论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个体本身的状态变化和斑块 镶嵌体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它是与传统生 态学理论具有根本性区别的新观点,强调空间异质 性及其生态学成因、机制和作用。斑块动态理论是 对传统的、基于组织层次(如,个体一种群一群落 一生态系统)途径的一个重要补充。斑块动态概 念可与各个组织水平的研究相结合,可以产生新见 解、新观点,它为跨学科和跨系统的综合研究提供 一个空间概念构架和实际操作模式。 2.6其他 其他原理有:尺度制约与景观层序性原理;景 观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反馈原理;能量和养分空间 流动原理;物种迁移与生态演替原理;景观稳定性 与景观变化原理;土地镶嵌与景观异质性原理;人 类主导性与生物控制共生原理;景观多样性与生态 学原理;营养再分配原理;景观稳定性与景观变化 原理。 3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探讨 3.1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现状 3,1.1廊道的建设 宽度和连接度是控制廊道生境、传导、过滤、 源和汇五种功能的主要因素。贵州的重要廊道,如 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是贵州省第一条生态景观走 廊,这条廊道建设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全省生态建 设和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了贵州的对外开放形象。 以斑块形式建设的绿地,已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41.4%。在景观生态系统中以人工建筑斑块为主的 省会贵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4.77%,城市绿地 率为39.26%,绿化覆盖率为40.47%,2004年被全 国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模范城市。遵义市地处贵州 北部,总面积30 762 km ,人口30万人,截止2004 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l%。设市7年共完成 造林绿化面积3.33×10 hm 。在贵州,绿地斑块 主要是农村各种植被覆盖的土地,通过荒山绿化和 退耕还林还草实现绿地面积增长;在城市,公园、 广场、动物园、烈士陵园是绿地斑块的主体。随着 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工厂、学校、居民点已 出现大量的绿地斑块,但面积小,相互隔绝,居民 可达性极不均匀。 3.2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廊道功能不健全,河流廊道污染严重 廊道主要以道路和河流为主,并发挥着生态功 能和经济功能。在贵州,由于廊道建设不合理,常 常表现出下列生态问题。(1)道路廊道(包括公路、 铁路、街道等)建设,常把生物种群分隔为破碎的 种群,影响种群的维持和发展;(2)河流廊道建设 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结构和功能,使 水生生物栖息地受影响;许多河流由于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功能被严重损坏。(3)道路廊道建设目的 单一地解决交通问题,使景观美学价值受到破坏。 3.2.2斑块、基质异质性和破碎性高,景观分异 明显[ 。】’。 地史上多次造山运动致使贵州地层褶皱断裂发 育,高原地表的切割深度较大,加之岩性和地质构 造等因素的影响,其地貌类型极其复杂,增加了景 观的异质性和破碎性。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多种基 质、多层次的景观生态过渡带。景观具有很强的空 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凸显了景观异质性地镶嵌 在三维立体空间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 景观斑块、基质的负面影响被叠加到先天破碎的自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3期 环保科技 V01.14 No.3 然地理景观上,使贵州景观要素更加复杂,景观生 而旅游生态系统是一种非独立性的景观生态系统, 态建设的难度增大。 3.2.3 区域生态脆弱,景观整体退化明显[m]仰 运用景观生态学与旅游学原理对各种景观进行评 价、分析和设计,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是由特殊的 区域旅游环境和维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水文地质背景,尤其是岩溶作用引起的;人类不合 的现实意义。 理的经济活动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胁 3.4.3可持续发展¨ 迫,更加剧了这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景观组合关 . 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 系改变、景观组分性质劣化、景观生态过程良性循 发展三部分,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把握景观格 环减弱、景观生态系统抗性降低等一系列变化,使 局规划的目标、方法和手段,便把握了景观格局的 整体景观及景观生态过程退化明显。 3.3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应关注的领域 3.3.1 自然保护区建设暨生物多样性保护 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景观破碎化和 退化的问题,建立有利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景观格 局等。 3.3.2景观与区域规划 序列分析研究在景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越来 越广,利用景观设计原理对贵州的各级城市进行生 态城市规划,促进城市自然与生态和谐发展。 3.3.3农业与土地利用 农田生境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成为近来生态学 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贵州属多山地区,农民、农 村、农业在贵州更具有特殊性,要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 划,提高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率。 3.3.4流域生态系统研究 以大型河流及其流域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流 域水文和生态过程的空间耦合,应用生态景观理论 优化和配置景观要素,在陆地景观生态系统上实现 红枫湖流域、草海、夜郎湖、乌江等流域的保护。 3.3.5 生态图的编帑】与生态区 l 根据贵州的生态系统特征、结构和功能,编制 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图,使贵州生态、经济和社会建 设都基于这些资料,沿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 展。 3.4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 3.4.1生态省建设 贵州地处西南,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省份。 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恢复景观尺度、重建 和改造破碎、退化、低效、单调的景观,提高生态 环境质量,推进人与自然共生,控制石漠化发展, 实现生态立省的建设目标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3.4.2旅游业发展¨ 贵州景观破碎度高同时伴随着风景景观丰富, ・8・ 总体发展趋势,能使规划立足于实践,并和当地生 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有效地解决贵州城市 建设、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 3.4.4人文生态㈣ 在生态基础设施中突出贵州各城市的文化特 色,充分尊重当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使现代文 明与历史文化对接,通过景观外貌反映文化价值, 历史传承,建设独特文化习俗的景观生态系统,对 提升贵州民族旅游文化品位,促进民族旅游的健康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5 贵州省景观生态建设实践方法刍议 关于贵州的景观生态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 几方面开展: 3.5.1廊道建设 M 贵州在大型廊道建设方面力度还不够,还不能 满足贵州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物质能量传输需 要;在已有的廊道管理上,没有引入景观生态学理 论,不能保证物质输送的连续性、稳定性、持续性 发展,因此在这两个方面还要努力。在廊道的生态 功能建设上,需在贵黄公路、贵遵公路这些景观廊 道两侧种植各种绿化树木或花草,建成生态廊道, 既保护环境,又提高美学价值。在城市、乡村建设 中,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要保护独特历史文化景 观、旧城区街道,使贵州城市有历史感、认同感, 同时提高文化旅游的价值;在城市和社区规划建设 上,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无机动车生态绿色通道、城 市景观廊道,构建安静、安全、舒适的绿色生态通 道,满足休闲娱乐功能,提高城市生态品质;对河 流廊道建设要体现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要多建设 柔性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抛弃刚性河道建设理 念。 3.5.2绿地建设[15,16] 绿地建设上,要从过去在建设目标上面向形 象、面向美化向构建生态过程和人文关怀方向转 变,增加绿地斑块面积要和增加物种多样性与植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3期 环保科技 Vo1.14 No.3 0]李阳兵,王世杰,谢德体,等.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特 群落长期维持、发挥生态系统功能相结合。建设绿 [1地的具体实施中,在物种选择上,多考虑乡土物 征与景观生态建设[J].生态环境,2004,13(4):702— 706. 种;在绿地类型上,多考虑木本植物群落;在植物 群落空间配置上,多考虑多层结构;在水平结构布 设上,多考虑因地制宜,少建大广场、大景观草 坪;在绿地建设位置上,多考虑与居住环境接近。 [11]刘琴,王金霞.景观生态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 科学与管理,2006,31(5):148—150. [12]唐章国.浅谈景观生态理论在城市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J].湖北林业科技,2006(6):56—59. [13]沈莉莉,柏益尧,左玉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生态基础 实施建设与人文生态设计——以常州市为例[J].四川 环境,2006,25(2):71—74. 随着经济的发展,贵州将逐步出现多座百万人口大 城市,那时城市面积必然扩大,绿地面积将会缩 小,要利用楼顶进行绿化,提高绿色植物覆盖率, 减轻热岛效应。 3.5.3农村景观生态建设 1o]7 ̄ 应以村镇为中心,设计出大田作物、蔬菜、果 园、牧草、灌丛、疏林、防护林、经济林和用材林 辐射状分布的发展等级模式;以较小面积的次生林 或原生林斑块为中心,辐射状保护、外围保护分带 利用,按不同的等级规模实施封山育林和生态重建 工程。对各种土地类型景观,采用不同的利用方 式:基本农田建设,实行土地集约经营;石漠化土 地,要开发性治理,培育替代产业,推动石漠化地 区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型经济的转型和发展;重建 自然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 自然斑块,补偿和恢复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叶德敏,雷国红,张一奇.城市绿地空间景观生态设计研 究——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J].西北林学 院学报,2006,21(3):150—153. [2]张惠远,倪晋仁.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 [J].城市规划,2001,25(7):15—18. [3]赵景柱.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J].生态 学报,1990,10(2):182—186. [4]申卫博,王国栋,张社奇,等.景观生态学及熵模型在城 市绿地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应用[J].2006,21(2):161— 163. [5]柯美红,黄义雄.福建沿海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途径探 讨[J].生态学杂志,2002,21(6):77—80. [6]曹新向.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开封市为 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52—56. [7]张林艳,叶万辉,黄忠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评价鼎湖 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实施与调整[J].生物多样 性,2006,14(2):98—106. [8]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3. [9]刘黎明,李振鹏,马俊伟.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 与景观生态建设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 16(3):76—80. [14]解伏菊,胡远满,李秀珍.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放空间 的格局优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O06,28(6):5—9. [15]张明亮,丁圣彦.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初探——以开封 市为例[J].许昌师专学报,2002,21(5):80—83. [16]刘俊平,黄华.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建设对策的 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4):9一l1. (上接第5页)制度。在饮用水源保护中运用刑法 这一“最后的手段”体现了现代水法发展的一个 显著的特点。 在我国饮用水源犯罪中,虽然不乏故意实施法 律明令禁止的行为的人,但大多数是盲目追求经济 利益,忽视环境效益的结果,再加上我国目前公民 的饮用水源保护意识不强,环境问题的作用机理也 不十分清楚,故对于生产经营活动所可能产生的危 害饮用水源的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此外,在刑法 理论中犯罪构成主观方面还有两个因素,即犯罪目 的和犯罪动机,而在饮用水源犯罪中,犯罪目的和 犯罪动机都不十分明确,且犯罪动机可能与其行为 的社会危害性不一致,难以反映犯罪人的主观恶性 程度。但从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出发,必须加强对 饮用水源犯罪的处罚。这样,在饮用水源保护法 中,规定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制度,强调侵权 损害的客观性,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饮用水源犯罪的 重视,而且更强有力地保护了我国的饮用水源. 参考文 献 [1]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346. [2]袁弘任,吴国平.水资源保护及其立法[M].北京: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汪劲.从日本水污染防治立法,探讨我国《水污染防治 法》的修改[J].上海环境科学,1995,14(7):9. [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93.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