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
【摘 要】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注重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年代。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要想做到这些方面,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出发,结合身边的实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养
一、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其三方面的关系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在日常的教学管理生活中,充分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帮助他们培养大学生创业中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和提升综合创业能力的教育。定义很好分析,真正操作起来,却有相应的难度。因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具备完成的创业素质,提高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培养一批适应力较强的独立人格。等学生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能够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有所作为。并将大学校园中所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真正对学习、对生活有所帮助。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笔者发现,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应该想方设法把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为基本目的,特别是要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创业的精神,不依赖,不等待,不抛弃,不放弃。等到走出校园的那一天,也是他们利用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大展身手的那一天。
在谈创业教育的同时,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创造、创新、创业。创造一词,英文是creation;创新用英文说是innovation;创业用英文说enterprise。不要轻视创造、创新和创业这三个基本的概念,他们之间存在着偶然和必然的联系,而且在含义上还有相应的区别。我们不能混为一谈。首先,创造应该算一个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过程;而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对现有事务就行更新换代、升级改造的过程;而创业就是开创某些事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思路,从事某种商业或者事业等活动。
创造、创新和创业放在一起,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在认识主体上都会让我们耳目一新。三个词,都有创的成分,正是这个成分,强调了其中必须具备的原创性。不能抄袭,不能剽窃,更不能旧瓶子装新酒。创造主要是强调事情的原创性,在于独树一帜,在于推陈出新;而创业在于从事一个新的领域,把创造和创新的东西,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演变成现实,开创一个崭新的事业。
但是,创造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有待进步,有待更新,只有运用创新的思维,才能让自己变得尽善尽美。只有通过创业,通过努力,才能使创造和创新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创造、创新和创业他们既不能混为一谈,又息息相关。他们的紧密配合,是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不断攀登的永恒动力。一个伟大的民族,
前进的动力,发展的方向,离不开创造精神,离不开创新精神,更离不开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想做好高等教育,就必须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根本目标,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人才,让他们成为社会长足进步的探索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国际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迎接日益严峻的发展趋势,掀起了一拨又一拨比拼赶超的竞争热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产业的投入,由此来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拥有立足之地。因此,大力开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确立的教育方针,我们应当坚定不移的去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在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
1.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针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转变的需求。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在日常进行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提出新的更高的教育要求。结合学习的内容,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并添加新的内容。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并结合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途径,可以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同时具备开创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全面人才。
2.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在普通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往里面添加了新的教育内容,通过不断的整合,探索新的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开创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到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时候,就教导学生开创新的领域。通过综合对比,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从源头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剧本需要。当前,我国正在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和竞争性。为了适应这些特点,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善于捕捉信息,拥有独立开阔的视野,具备果断立行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利用对社会的接触和交往,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恰当的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能够做到这些,就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找准了支撑点。
4.要想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避免了等待、依赖和惰性的产生,能够给大学生寻找更多的工作岗位。当前,很多西方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都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进行了摸索,并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三、如何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
1.要调整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和对教育思想的探索,是对教育模式的改革。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关键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把握好教育的主要方法,重点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只有从思想上高度认知了,才能相应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变能力和择业能力。同时,学校应该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依据,成为相关部门考核教育工作的参考,最主要的是让它们成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理想和渴求。2.努力营造良好创业教育环境
要想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首先要大力提倡创业精神,努力提高师生员工对创业者社会价值的认识。其次要推进校企结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我们还应从长远来说,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区,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增长创业能力。
3.加强创业品质的培养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上,更好的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主旋律作用。针对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都应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作为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敏捷的思维方式、独立的行为特征等。所以,开展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在内容上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品质锻炼。
4.让大学生体验创业实践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认真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磨砺大学生的创业意志,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尝自己劳动的收获,学到在课本以外的知识。
5.构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
当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拓宽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使之集管理、服务、教育、指导为一体。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招生就业处、学工部和教学的工作人员以及班主任都要学习就业指导知识。此外,特别注意要引进和培养一支具备相应学科背景、掌握不同行业或职业特点、掌控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的咨询和指导能力的专职就业指导队伍。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R].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22.
[2]黄仕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1(4):32.
[3]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