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 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
(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 ;
(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多少。 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3.一天等于多少秒? 一天=24×3600 s=86400s
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如图。要测出他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秒的摆吗? 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1.2运动的描述》
1.分别以火车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说一说行驶列车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于哪些是运动的。 以火车车头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车厢座椅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树木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以房屋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期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B
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远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通常对运动的描述,我们习惯取地面为参照物。感觉运动员跑的得快,是因为我们看到运动员相对于背景的相对运动比较快;而摄象机在拍摄运动员比赛时,镜头是始终跟着运动员,即与运动员保持同步,而看电视时,由于习惯人们仍取跑道为参照物,这就导致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1.3运动的快慢》
1.vs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t示运动的快慢?
可以,实际上在跑步比赛时,就是利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员快慢的。但在物理学中是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2.有些公路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用表测出骑自行车,从一个里程碑到达相邻的另一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s计t算出其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v1S150m8.33m
st16sS250m7.14m
st27sv2vS100m7.69m
st1t213s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块?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1)vS1318km267.89km
ht4.92s(2)∵v1S1406km265.36km
ht11.53h v2S2S11023km406km275.45km
ht2t13.77h1.53hS3S21318km1023km256.52km
ht3t24.92h3.77h v3∴通过比较v1、v2、v3可知,济南到南京段运动的最快;南京到上海段最慢。
《1.4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 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
因为橡皮筋在振动。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
(1)把钢尺放在桌子边上,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三分之二处,另一只手轻轻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钢尺振动产生了声音。
(2)在鼓的鼓面上放上几个黄豆,轻轻击打鼓面,鼓面上黄豆在跳动,并产生了声音。 (3)敲锣的时候,锣振动产生声音,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停止了振动,声音也停止。 (4)打洋琴的时候,把一个小纸条放在琴弦上,小纸条就会跳起来,并发出悦耳的声音。 等到小纸条停止跳动时,当然琴声也就没有了。
(5)人说话时,如果用手摸嗓子,也会感觉到喉部在振动, 发音停止了,就不会感到喉部在振动了。
2.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 (1)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2)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3)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会听到两次敲打声音; 一次是通过铁管传播的,另一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但声音在空气和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根据v
S
可知,当传播的路程相同时,传播的时间与传播的速度成反比,所以传播t
的速度不同,导致传播的时间也不同。
4.在室内讲话比在狂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使原声加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
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
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 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S=
11vt=×340m/s×1.5s=255m 22《2.2声音的特性》
1.观察一件乐器。它是由什么振动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弦乐:是由张紧的弦线振动,并带动共鸣箱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产生响亮的声音,改变琴弦张紧程度、长短,能改变振动频率来改变声调;通过改变琴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
管乐如笛子:是靠乐器内空气柱的振动来发出声音,改变空气柱的长短(如按住或打开不同的孔),来改变音调;改变吹奏的力量来改变响度。
敲击乐器:是靠自身的震动传声声音。每个乐器根据自身固有频率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轻重敲击,改变其响度。
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fn700次350Hz t2s20000 Hz>350Hz>20 Hz
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3.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4个词语中“高”“低”描述的各是声音的哪些特想性?
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低;引吭高歌——响度大;低声细语——响度小 4.小小音乐会。
试着制作一件小乐器,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说说你的乐器的物理原理。看看以下制作方案能否给你启发。 方案一: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如图) 方案二: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主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如图)。
方案一:是靠瓶子振动产生的声音,其水柱低的音调越高。
方案二:是靠管中空气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2.3声的利用》
1.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播能量还是利用声传播信息。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传递信息;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传递信息;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传递信息;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传递能量。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S=
11vt=×1500m/s×4s=3000m 223.以“声的利用”为关键词,查询有关资料,写出有关声利用的几个事例。 1.声纳
2.超声探伤仪 3.B超
4.超声加湿器 5.超声清除牙垢等
6.次声检测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7.超声波碎石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1温度》
1.图中各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隔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
甲: 7.5℃ ;乙 9℃ ;丙 18.5℃ ;丁 -4℃ 。 2.在教室挂一只寒暑表,在每个课间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上描点并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时间图象。通过比较,你 能看出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
略
3.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作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草图。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如图),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件的。到商场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
制作原理: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平螺旋型或直螺旋型的结构。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使螺旋管曲率发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直接显示温度示值。
4.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不可能比它更低。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如果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度相同,那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
这个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3.2熔化和凝固》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熔化吸热:用冰保鲜食物、用冰块给发烧病人进行物理降温。
凝固放热:冬天,地窖里太冷会引起一些蔬菜受冻,放上几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防止蔬菜受冻
不利熔化:雪熔化时造成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而易冻伤人和动物
不利凝固:铁在凝固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很容易伤害到正在工作的人 。
2.在探究固体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可能会导致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记录不全甚至没有记录,找不到正确的晶体熔化温度变化规律。
3.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1)可以通过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
(2)它的 熔点是80℃。
(3)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
4.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猜想?根据这一猜想举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猜想:混合液的凝固点可能降低了。
例如:汽车防冻液;雪后在路面上撒盐水。
《3.3汽化和液化》
1.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试着分析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 布袋上的水不断的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使饭菜的温度不会过高而变质。 而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吸收周围更多的热量。
2.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用干毛巾擦,能擦干吗?为什么? 不能。
因为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附着在金属表面上,只要金属温度比室温低,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继续液化,直到与空气温度相同。
3.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坎儿井有明渠、暗渠、竖井组成(如图)。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宽约1.2m。井的深度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最深的井可达90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请你分析一下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因为它的水主要是在地下,水的表面的空气流动很小,减少了蒸发;地下与空气的
接触面积有限,且大部分时间,地下温度都低于地面,都起到了减少水的蒸发。 《3.4升华和凝华》
1.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物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请你分析樟脑丸变小的原因。 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2.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冻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后会有一层白霜,从而使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了。
3.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吗?
干冰升华,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吸收周围空气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下落时,其中的冰晶又熔化,便形成了雨。
4.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请你动手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并思考形成霜的条件。
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
在盛有冰的易拉罐里面放入盐后,会让冰的凝固点降低,所以会有大量的冰熔化成水,冰熔化成水是一个非常吸热反应,因此易拉罐的表面温度也会变低(低于了0°),所以易拉罐表面会让空气里的水蒸汽凝华,从而形成了白霜。 《第四章 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2.做一做手影游戏(如图),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想成的。
因为光是直线前进的,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部份光线会被物体吸收,部份光线会被反射,而其他未被物体挡住的光线,会继续前进,而呈现阴影的现象,称为影子.
3.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
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如果一辆赛车乙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Sct3108m860s1.441011m1.44108km
sS1.44108kmt2.88105h
v500kmh《4.2光的反射》
1.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
(1)是60°
(2)若光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光将沿原路返回。
2.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试着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
3.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请你依据所学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光射到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因此,迎着月光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地面上由于漫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如下图。所以,迎着月光走,水面亮。同理,背着月光走,由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眼;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一部分光能够进入人眼。所以,背着月光走,地面较亮。
5.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10cm。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53s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S=
1188
ct=×3×10m/s×2.53s=3.795×10m 22《4.3平面镜成像》
1.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多少米?镜中像的大小会改变吗? 2m; 3m; 不变
2.试画出图中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2m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节省空间。
5.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我们利用两块平面镜就可以制作一个潜望镜(如图)。自己做一个潜望镜并把它放在窗户下,看看能否观察到窗外的物体。
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画出光路图来。
《4.4光的折射》
1.图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丙
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注意标出法线)。
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请你说一说这一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云在水中飘\"是光的反射, 把天上的云倒映下来\"。鱼在云上游\"是光的折射,将水中的鱼所成的虚像呈入人眼,鱼所成的像与云所成的像相重合就有了鱼在云上游的情景了。
4.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 向右移动。
《4.5光的色散》
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工作时的屏幕,对此发白光的区域和其他颜色的区域,看看红、绿、蓝三种色条的相对亮度有什么不同。 彩色电视机工作时,在白光区域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相对亮度相同,而其他颜色的区域红、绿、蓝三种色光相对亮度与画面的颜色有关。
2.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例如: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光的直线传播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光的反射 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 光的折射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光的色散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3.红外线、紫外线跟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各举两例。
红外线: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诊断病情、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等。 紫外线:利用紫外线能使银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利用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可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1透镜》
1.如图,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按照2∶1的比例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间的光线。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些?
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
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平行光。 利用了凸透镜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焦点和光路的可逆性。 3.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那幅图是正确的?
甲是正确的。
4.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甲、乙都是凹透镜。 《5.2生活中的透镜》
1.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判断图中的树所成像的正例。
倒立的。
2.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 、 立的 像;通过投影仪成 、 立的 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 、 立的 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3.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这个现象启发我们,阴天怎样估测凸透镜的焦距?为使估测结果更准确,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在墙上能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将凸透镜靠近书本上的字,并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书本,直到刚好看不到虚像,测出此时书本到透镜中心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该透镜的焦距。
4.请你根据本节课的“想想做做”,试着总结照相机、投影仪或幻灯机工作时是通过怎样的操作改变像的大小的。
照相机:适当增大(缩小)镜头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同时缩短(拉长)暗箱的长度,可使所成的像变小(变大)。
投影仪:适当缩小(增大)透镜与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并同时增大(缩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从而使屏幕上的像变大。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际做一做,验证你的猜想。
与前面用凸透镜所做的实验相比,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逐渐变长,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用普通的凸透镜做该实验,当铅笔由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凸透镜会看到铅笔逐渐变大,而形状保持不变,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也会突然改变方向。
3.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光圈、快门和调焦环的作用。“傻瓜照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是不是需要“调焦”?
“傻瓜相机”也有光圈和快门,只 不过它们都安装在机身里面。傻瓜相机内部增加了一些电子、机械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快门,不需要人工调节。另外它也能自动聚焦,不需要手动调焦。
4.一位同学利用类似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 适当的向透镜方向移动。
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小勇说,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小强说: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你说呢?
光屏上仍然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与原来相比要暗一些。既没有指尖的像,也没有指尖的影子。
6.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请你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小丽想想办法。应如何做,才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
将镜头适当远离天安门城楼,并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5.4眼睛和眼镜》
1.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镜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
放大镜和玻璃板上的小水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小水滴的作用相当于物镜,放大镜的作用相当于目镜,调节放大镜和小水滴间的距离,使其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就可以看见玻璃板下微小的物体了。
2.收集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资料,自拟题目就你喜欢的相关问题写一篇科学小短文。 略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6.1质量》
1.一艘船把货物从赤道运到南极,在运输过程中货物没有损失,这些货物的质量改变吗? 不变,因为质量不随位置改变。
2.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说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实验测一测。
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50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这个质量除以50,就得到了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3.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 )A A.仍是100g B.大于100g C.小于100g
4.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其中一个100g、一个50g、一个2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块金属的质量是多少? 171.6g
5.有些商店还在使用一种案秤(如图),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这种案秤的哪两部分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什么相当于天平的砝码、游码?怎样判定它的横梁是否平衡?它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置?怎样调整才能使横梁平衡?
秤盘和砝码盘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 槽码和游码相当于天平的砝码和游码;
台秤秤杆右端在水平位置时,台秤的横梁平衡; 它的平衡螺母就是左侧的平衡螺丝; 左右移动台秤的平衡螺丝. 《6.2密度》
1.一个澡盆大致是长方体,长、宽、高分别约为1.2m、0.5m、0.3m,它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水?
V=1.2m×0.5m×0.3m=0.18m3
m=ρV=1.0×103kg/m3×0.18m3=180kg 2.猜一猜你们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有多少。几克?几十克?还是几千克、几十千克?测出你们教室的长、宽、高,算一算里面空气的质量。你猜得对吗? 以某一教室为例:长约为9m,宽约为7m,高约为4m。 V=9m×7m×4m=252m3
33
则:m=ρV=1.29kg/m×252m=325.08kg
3.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根据你的质量估算一下自己身体的体积。
Vm50kg1.0103kg0.05m3 m33
4.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植物油呢(1L=1dm)? M水=ρ水V=1.0×103kg/m3×2.5×10-3m3=2.5kg M油=ρ油V=0.9×103kg/m3×2.5×10-3m3=2.25kg
5.一捆铜线,质量是8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不用尺量,你能知道这捆铜线的长度吗?它有多长?
2
Vm89kg8.9103kg0.01m3 m3V0.01m3400m L=62S2510m《6.3测量物质的密度》
1.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用天平和尺能不能求出它的厚度?如果能,说出你的办法。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该铝箔的质量m; (2)用刻度尺测出该铝箔的长a和宽b; (3)厚度d=
m ab3
3
3
2.建筑工地需用沙石400m,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多少车(ρ沙=2.6×10kg/m)? m总=ρV总=2.6×103kg/m3×400m3=1.04×106kg=1040t
nm总1040t260节 m4t113
3.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3×10m,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多少吨? m=ρV=1.0×103kg/m3×3.93×1011m3=3.93×1014kg=3.93×1011t
4.为确定某种金属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 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在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
3
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 cm。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
33
的密度为 g/cm,相当于 kg/m。
39g 5cm 7.8 g/cm
3
3
7.8×10kg/m
33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1.有一种1角硬币,看上去好像是铝制的。它真是铝制的吗?请你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你所采用的实验步骤。1角、5角和1元硬币所用的金属一样吗?通过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1)找10个新1角硬币,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 (2)在量筒里面装适量的水,,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V0,然后将这10个硬币浸没其中,记录此时的总体积体积V。 (3)根据m计算出1角硬币的密度,并与铝的密度进行比较。 V(4)再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出5角和1元硬币的密度,再与1角硬币密度进行比较。
3
2.1cm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M水=m冰=ρ冰V冰=0.9g/cm3×1cm3=0.9g
V水m水水0.9g0.9cm3
1.0g3cm3.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因为温度较高,所以使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导致密度减小,且小于上方空气的密度而上升。同时上面的冷空气密度较大会向下补充,这样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要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