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艺管理体系职能

2022-04-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工 艺 管 理 体 系 及 职 能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集团公司工艺管理的体系及职能。

本规定适应于集团公司军品科研生产的工艺管理,民品子公司的工艺管理可参照执行。

2 依据文件

公司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规定

工艺工作管理规定

3 工艺体系

4 职责

4.1 工艺研究所

工艺研究所职责《公司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规定》。

4.2 各专业室组的职责

4.2.1 综合管理室

4.2.1.1 每月初根据公司下达的工作计划,编制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计划,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月底上报计划完成情况报表。

4.2.1.2 负责一线人员技术革新、技术改进的管理工作。

4.2.1.3 负责集团公司生产现场工艺纪律检查。

4.2.1.4 负责部门信息化设备的管理。

4.2.1.5 负责部门资料整理、分类、建卷、保管、借、阅、更改。

4.2.1.6 工艺备损、技术资料更改统计。

4.2.1.7 编制产品定额工时、材料定额,建立定额工时台帐。

4.2.1.8 各类定额工时统计分析及报表审核。

4.2.1.9 产品定价定额工时准备。

4.2.2 主持工艺室

4.2.2.1 参与产品研制各阶段的评审;

4.2.2.2 产品研制、生产各阶段工艺技术文件的拟制;

4.2.2.3 组织工艺文件的编制、修编和归档;

4.2.2.4 审核新品工艺文件,完成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4.2.2.5 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技术问题;

4.2.2.6 处理不合格品,原材料、元器件代用;

4.2.2.7 提出、参与工艺攻关试验;

4.2.2.8 主持产品生产定型的技术工作。

4.2.3 装调工艺室

4.2.3.1 参与产品研制各阶段的评审;

4.2.3.2 产品研制、生产各阶段装配工艺技术文件的拟制;

4.2.3.3 产品生产阶段调试工艺技术文件的拟制;

4.2.3.4 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4.2.3.5 提出、参与工艺攻关试验、测试仪、筛选装置的研制;

4.2.4 理化室

4.2.4.1 金属、非金属材料的理化分析;

4.2.4.2 天平计量;

4.2.4.3 要害部位工作日内的检查;

4.2.4.4 参与产品的三防处理工作。

4.2.5 工艺装置室

4.2.5.1 新研产品设计图纸的工艺审查;

4.2.5.2 编制新研产品的工艺过程卡片;

4.2.5.3 提出或参与装配工艺装置的设计;

4.2.5.4 测试装置的研制;

4.2.5.5 部分产品部、整件(天线)的研制;

4.2.5.6 专项技改。

4.2.6 零件工艺室

4.2.6.1 新研产品设计图纸的工艺审查;

4.2.6.2 编制新品零件试制工艺卡片;

4.2.6.3 新品零件生产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处理;

4.2.6.4 工艺攻关试验;

4.2.6.5 工艺装置的结构设计。

4.3 各分厂工艺组

4.3.1 负责本分厂特殊工艺过程工艺文件的编制及特殊过程确认工作。

4.3.2 负责正样阶段及以后产品零、部件的工艺编制。

4.3.3 组织分厂贯彻执行工艺规程和工艺纪律。

4.3.4 会签工艺规程、工艺装备及有关的技术文件。

4.3.5 安排落实好产品投入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3.6 负责解决生产中的工艺技术问题。

4.3.7 开展群众性的质量和工艺攻关活动。

4.3.8 负责厂外协作任务的工艺准备及现场服务工作。

4.3.9 协助分厂领导搞好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工作。

军品生产工艺备损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不断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对我公司军工产品生产中的工艺备损控制作以下规定:

1 本规定适用于厂内自制件、部件的加工及装配调试过程。

2 对已有工艺备损清单的产品,工艺备损严格按清单执行,且应符合工艺备损条件,

任何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更改备损数量。次月初对执行情况将逐项核对,如发现不实之处进行改判,并由该项不合格品处理人员承担废品责任。

3 对已有清单的工艺备损,因生产保障条件不足和原材料表面质量达不到要求或无法实施经济返工(修)等,给予的工艺备损,须经主持工艺与专业工艺协商后,以“工艺通知”下发执行。

4 无工艺备损清单的产品,工艺备损由主持工艺根据生产情况与专业工艺协商确定,以“工艺通知”下发执行。

5 对于在装配过程自制件的备损,一般不纳入工艺备损清单,但需作备损处理时,由主持工艺与有关单位分析原因,协商一致后,以“工艺通知”下发执行。

6 工艺人员不能直接在废品通知单上签字同意备损,在废品通知单上签字同意的,其废品损失由签字人员承担。

7 工艺备损情况每月统计,年底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改进措施。

工艺文件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和更改等的管理办法和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工厂军工产品工艺文件的管理。

2 引用文件

Q/WQ95 产品生产定型工艺文件成套性及文件简号

Q/WQ.B11.009 工艺过程卡片编制规范

Q/WQ.B31.001.3 技术文件归档前的质量控制

Q/WQ.B31.004.5.11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

Q/WQ.B31.001.4J 图样和技术文件审签程序

Q/WQ96 工艺文件更改办法

Q/WQ226 工序质量控制文件编制规定

3 要求

工艺文件是组织生产,进行生产准备和工人操作的依据,工艺文件应完整、正确、统一。

3.1 工艺文件完整性

归档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应符合Q/WQ95 的规定。

3.2 工艺文件的正确性

工艺文件应正确合理,满足生产和产品质量要求。

3.2.1 工艺文件应贯彻国家、部(专业)有关标准,符合工厂有关标准要求。

3.2.2 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合理,工艺规程切实可行,应满足设计和产品质量要求,有较好的生产性和经济性。

3.2.3 选用的工艺装备能适应批量生产和产品质量要求。

3.2.4 编制相应的质量控制文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设计应按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及工序质量控制文件编制要求,确保关键件、重要件的关键、重要质量特性能有效控制。

3.2.5 具有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安全操作规范。

3.3 工艺文件的统一性

各种工艺文件应保持统一。工艺文件应与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相统一;工装图纸与工装实物相统一;各类工艺文件之间统一。

4 工艺文件的编制

4.1 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符合第3条的规定。

4.2 工艺文件填写应按Q/WQ.B11.009 的规定执行。

4.3工艺过程应根据工艺分工尽量封闭在一个分厂内;工艺过程卡原则上一图一卡。

4.4工艺细则为工艺过程卡的引证文件,工艺细则的设计应符合有关要求。

4.5 设计程序

4.5.1 主持工艺制定工艺方案,根据零、部、整件的工艺特性,确定主编专业工艺;组织工艺文件的编制,并对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及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

4.5.2 主编专业工艺编制工艺规程卡片,负责主编零、部、整件工艺规程的完整性及与相关专业工艺协调,负责工艺过程卡与工艺细

则的协调、统一性,有争议时由主持工艺裁决。

4.5.3 专业工艺编制工艺细则,工艺细则应经生产验证及工艺评审。

4.5.4 相关专业工艺应对过程卡进行会签(旁签),并对该工序的正确性负责。

5 工艺文件的审签

工艺文件审签按Q/WQ.B31.001.4J 的要求。

5.1 一次性使用的工艺过程卡片应经专业工艺校对、室主任或主持工艺审核、所长批准方可发放。

5.2 工艺文件归档时由主持工艺按整件齐套送主管所领导批准。

6 工艺文件归档

6.1 工艺文件归档的基本条件是产品技术鉴定或设计文件归档,工艺文件齐套并符合Q/WQ95 的规定。

6.2 产品技术鉴定或设计定型后,工艺文件一般应经过一个批次以上的试生产验证,在技术状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修改完善、工艺评审后,可办理归档手续。

6.3 归档程序

主持工艺填写 “归档交接清单”→工艺研究所领导签署→技术标准(档案)处领导签署→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技术档案室归档。

7 工艺文件发放和回收

7.1 归档前发放、回收

7.1.1 工艺文件在归档前为一次性使用。

7.1.2 归档前工艺规程卡片传递路线为工艺所→财务部→生产部→随工艺过程流转。

7.1.3 产品课题研究、初样、正样试制及小批试生产由生产部库房回收交产品计划员,转交工艺研究所。

7.1.4 其它工艺文件(清单)由工艺研究所直接送有关单位。

7.2 归档工艺文件由技术标准(档案)处按规定发放和回收。

8 工艺文件的更改

8.1 工艺文件的更改应符合Q/WQ96 的规定。

8.2 未归档的工艺文件允许在现场使用的文件上直接更改,或拟发临时工艺通知,现场更改时应按规定做好更改标记及记录。

新材料应用工艺试验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新材料的定义、应用原则、应用试验、入厂检验、小批量试应用、技术鉴定等内容。

2 新材料的定义

新材料是指目前国内外进行研制、试制或虽已试制成功,但尚未列入工厂合格供方目录的材料。

3 新材料的应用原则

3.1 新材料应用要保证和满足新产品的研制、新技术开发和老产品技术改进的需要,实现某些特殊性能。

3.2 引进产品材料的国产化。

3.3 应用新材料必须贯彻经济原则,考虑供货渠道。

4 新材料的应用试验

4.1 试验项目应由工厂相关部门下达。

4.2 试验项目负责人应确定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

4.3 试验所需自制件按科研新品加工程序进行。

4.4 试验阶段所用新材料购买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经批准后由生产部供应部门负责订货。填报新材料订货申请单时,应注明新材料的规格、牌号、数量、供货进度、承制单位

等。必要时,应附图纸、样品。

5 新材料的入厂检验手续与常规材料相同,如有特殊质量指标,由检验人员及时与承制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协商解决。

6 新材料应用试验项目负责人员应及时开展应用试验工作,项目鉴定前必须与设计师沟通在进行初样研制的产品上做小批量应用,做好相关的应用试验、检验记录。

7 新材料应用试验课题的鉴定、奖励纳入新品研制或工艺试验、攻关项目。

8 课题项目通过鉴定后,将成果资料、鉴定文件归档。

9 新材料应用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用于定型产品。

产品返修过程控制规定

1 目的

为了加强军品返修过程的控制,提高返修产品的质量,保持过程的可追溯性,加快返修进度,特制订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返厂返修军品的过程控制。

3 控制内容

3.1 分厂包装组在接到质检部门“出厂产品返厂修理通知单”及生产部的“施工令”后,从成品库提取返修产品。

3.2 包装组对返修产品进行登记,并填写“产品返修排故随同卡”型号名称、产品编号、返厂单位、履历本,将返修产品及随同卡一同转交返修工位。

3.3 返修工位操作者在接收到返修产品后,应立即通知分厂工艺员,由分厂工艺员通知质检处主持检验员、工艺所装调工艺员或主持工艺员一同对返修产品的实际故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确认,并履行签字手续。操作者填写“产品返修排故随同卡”中外场反映故障(按产品返修单上的内容填写)和实际故障,并记录返修产品的分机名称、编号。产品返修应原位修复,特殊情况需更换分机或模块时应征得主持检验员、主持工艺员的同意。

3.4操作者对返修过程中每日的工作内容如实记录在“产品返修排故随同卡”中。日期栏记录应从接到返修产品之日起,逐日记录;

工作内容应记录相应工作日内所做的工作,如对返修产品的调整、高温试验、低温试验及交检验验收的情况,若相应日期内未对返修产品进行修理、交验工作,则按实际情况填写,如休息、待验、疑难问题需由相关单位协助分析解决等;结果栏填写本日工作的结果,如合格或存在问题需重新调整等;操作者栏填写调试及验收人员的签名。

3.5 对实际测试无故障的产品,经常温及高温、低温试验及后续检测、调试、检验均无故障,检验员及时通知主持检验、主持工艺,对该产品进行确认,确认无故障后,由主

持检验与军代表协商是否还需进行哪些工作。

3.6 返修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返修操作者将返修产品及附件与“产品返修排故随同卡”一同交由包装组。由包装组对随同卡进行统一整理后,交由分厂保管。

4 附加说明

4.1产品返修排故卡见附表。

4.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编制规定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过程进行控制,提高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的指导性,特对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编制作以下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的编制。

2 引用文件

GJB476 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GJB909A 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

工艺过程卡片编制规范

工艺文件用基本术语

图样和技术文件审签程序

工艺文件更改办法

3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包括关键过程质量控制明细表及工序质量控制卡片。

4 确定关键工序的原则

4.1 由关键、重要设计特性形成的工序。

4.2 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对产品制造周期、制造成本或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4.3 对关键、重要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工序。

5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编制依据

5.1 确定关键工序的原则。

5.2 “关键件、重要件汇总表”和有关设计图样。

5.3 现有工艺水平和质量控制状况。

6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工艺文件编制规定

6.1 关键过程明细表

6.1.1 “产品代号及名称”栏、“产品图号”栏填写设计图样对应的代号、名称和图号,“整件图号”栏、“零(部)件图号”和“零(部)件名称”栏填写关键过程对应的设计图样的图号、名称,“工序名称”栏填写工艺规程卡片对应的工序名称,“备注”栏可注明该关键过程所属的工序编号。

6.1.2 “控制特性”栏填写关键过程应控制的关键、重要设计特性及关键、重要工艺参数等,包括关键、重要外购器材的质量控制特性。

6.1.3 其它通用栏按Q/WQ.B11.009《工艺过程卡片编制规范》填写。

6.2 工序质量控制卡片

6.2.1 “产品代号及名称”栏、“产品图号”栏填写对应的产品代号、整件名称和图号,“名称”和“图号”栏填写相应工艺规程卡片对应的名称和图号,“工序名称”和“工序编号”栏填写相应工艺规程卡片中关键工序的名称和编号。“操作者” 栏暂不填写,具体按“关键工序三定表”执行。产品代号、整件名称、装配件名称字数太多时,由该产品主持工艺师规定统一的简称。

6.2.2 “控制特性”栏填写关键工序应控制的关键、重要设计特性及关键工艺参数。

6.2.3 “设备仪表工模量具”栏填写本工序制造过程使用的设备仪表工模量具的名称、型号(规格),量具必须注明精度等级。

6.2.4 “检验方式”栏,填写“首检”、“巡检”或“抽检”、“终检”三种方式。

6.2.5 “检验频数”栏的“首检”对应填写“首件三检”、“巡检”对应填写次/小时或次/班、“抽检”对应填写抽检比例(最少不低于20%)、“终检”对应填写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