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
导言
1、 传统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 形成统称小学的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的我国传统语言学。
3、 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普通语言学 创始人:洪堡特
瑞士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现。
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1957年 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建立。
4、 语言学的分类
研究对象的不同:个别(具体)语言学和普通(一般)语言学
研究内容的时限不同: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5、 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6、 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有语言,会说话
7、 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室语言研究的最根本问题。
8、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解读古代典籍,继承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教学;语言应用;语言政策法规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社会功能:
①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是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信息的表达。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理解:①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飞语言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②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③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的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室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②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室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即人际互动功能.
互动包括两方面:一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2语言的思维功能
一.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①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室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②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二.儿童语言的三个过程
① 独词句的阶段②在独词句的基础上学会两个词的组合,到双词句③从双词句到实词句,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
三.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功能
A左半球: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概括的思维 右半球:音乐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内在想象力等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B语言功能区:说话中枢 书写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聋哑人室可以进行思维的
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室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的符号性质
语言与符号
① 符号室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极好.标记,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
② 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人为规定的。应具备:约定俗成性和可重复性
③ 征候室事物本身的特征,与事物本身存在自然属性上的联系.符号不同于征候。
④ 信息来源的两个方面:a人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b人对文字的接收处理
⑤ 语言符号形式的载体:声音;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的,概括的东西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① 任意性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即什么样的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的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二无法论证,不可解释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创制时的情况而言的。事实上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就具有强制性。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的约定俗成,不能任意的改变.
② 线条性
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这样,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
3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人类说出的每句话都是利用的语言符号系统)
① 语言符号系统室一种分层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②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着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中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音系层: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
语法层:语素→词→词组/短语→小句→句子
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语言单位与语言单位在一定序列中前后连缀起来形成一定的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又称“聚类关系”“合同关系”。可以出现在一定组合中相同位置上的各种语言成分所具有的类聚会同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两种关系之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5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任意性,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二层性,能产性,传授性,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无法逾越的鸿沟: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的思维能力和发音的能力,人类语言能力室先天具备的。
第三章 语音和语系
1语音学和音系学
① 语音学: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研究的是语音中的声音和发出语言使得肌体动作.
② 音系学: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研究的是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2语音和音系中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和音位
① 音素: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对象的语音学。
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② 音位: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
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音标中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室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的并开始使用的。
4语音四要素
音高:是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知 与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有关 音强: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感知 与声波的振幅有关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短 音质
5元音与辅音:P55,56两张表
6归纳音位的三个标准:
① 对立原则:在某一语言或方言中,两个音素如果在相同的语音组合环境中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处在对立关系上的音素各自成为独立的音位
② 互补原则: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两个音素从不会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即音素甲出现在A位置,音素乙出现在B位置.或者相反,二者呈互补分布。处在互补关系中的音素合并为一个音位.
③ 相似原则:即某一类音素在发音上或听感上相似或相近。相似原则是互补分布的补
充,约束。如果处在互补分布的两个因素感差明显或过大,那么这两个音素还是归为两个不同的音位
7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即音位变体。如普通话中/a/的音位变体有4个.
(所有的成员都是它的变体,没有“正体”这一概念。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
8音质单位和非音质单位:
音质单位:把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从音素的音高、音强.音长邓非音质要素角度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区别特征:每个音位都有自己特殊的不同于其他音位的语音特征,这就叫音位区别特征.
10音位聚合群的特点:平行、对称
每一个音位窦处于聚合和组合两种关系中,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根据音位的系统性的特点,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11音节:音节室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12语流音变:音位在和其他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就叫语流音变.类型: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第四章 语法
1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特点):
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段的规则.
聚合规则: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的语法单位相互替换的规则。
特点:一方面,每个语法单位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有可能跟别的成分连接(组合)的关系中;另一方面,聚合规则是潜存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2四级语法单位的定义及性质:
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②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非常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
③词组:词的组合,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④句子: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
3词的五种基本组合关系
①主谓结构:反映主题与主体的动作、状态,性质的关系
(陈述)名次+动词 :老师/来了
②述宾结构: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
(支配)动词+名词:切/西瓜
③偏正结构:反映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修饰)形+名 / 副+形/动 :高/水平 十分/舒服 马上/出发
④联合结构:(并列或选择)
⑤述补结构:述语在前,补语在后,述语是动词成分,补语是形容词、状态性成分或趋向动词
(补足) :搬/出来 跑得很/快
4划分词类的标准:
①形态标准: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
②功能标准:功能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二是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
力。
③意义标准: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
英语有词形变化,可依据来确定词类;汉语缺乏,只能按照句法功能来分类。
5实词:类一般比较大,类中的成员比较多,与前面几种基本结构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虚词:为数有限,专门起语法作用,是体现结构关联的重要语法手段,语法特征明显。
①语言的词类是一种由粗到细、层层细分的体系。
②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③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态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④由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具有的。(语法范畴必须有词性变化.汉语无)
6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①孤立语:缺少词形变化的语言.a、缺乏词形变化;b、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速构成;c、孤立语中词的次序很严格;d、虚词的作用很重要.(汉语、壮语、苗语)
②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的语言。a、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靠词形变化来表
示,因而词序没孤立语那么重要;b、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俄语、英语、法语)
7语言的普遍特征:(6点)
①一切语言都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的基本区分,尽管不一定有形态的标记。
②一切语言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鸟儿飞)
③一切语言都有形容词性的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小鸟儿)、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词性词语(很小)的词组。
④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的全部或一部分转成名词性词语(飞→飞的);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形容词性词语。(飞→飞鸟)
⑤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连在一起(鸟儿和虫子),把几个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改造并适应环境).
⑥一切语言都有否定句(鸟儿不飞了)和疑问句(鸟儿还能飞吗?),都能够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快飞吧!)
⑦一切语言的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都至少有两种发生关系的方式(鸟儿飞【自动】,鸟儿吃虫子【他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词汇(定义、分类):
词汇:一种语言中的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一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语言词汇的核心部分叫做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全民常用;比较稳定;具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
一般词汇: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非全民常用;不稳定;构词能力差。(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2词的词汇意义:(3点)
通常所说的“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它是语义研究的基础.
词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做词的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的主题部分是词的“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此外还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词的概念意义(理性义):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度.
词的色彩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的象征意义:通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
第六章 文字
1文字:
①定义:一指记录语言的书写(一个一个的字);一指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即对语言的再编码。)
②特点及作用:a、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传达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即逝的语言可“传于异地,留于异使时\"。b、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c、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d、文字的出现不仅使人类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更连续地传承文化,而且还使人类加深了思考的深度,提高了大脑的能力。
③文字的基本性质:a、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b、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语言中的语素、词这些单位包括音和义两个方面,文字是对语言中这些小的音义结合体的再编码。文字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少数汉字只有字形字音无字义,文字用形通过音而表达义。
2文字产生的条件:
①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
②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③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也就是说,文
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3文字的不同类型:文字的最小单元称为“字符\"。英文的词可以拆分为“字母”,汉字的方块字可拆分为“字元”(偏旁、部首)。
①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字母文字,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根据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表音文字又可分为音位文字、福音文字、音节文字.
意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提示音的字符叫声符,与意义相关的字符叫义符.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②以文字的形体来源为标准可以把文字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借源)文字两大类。
自源文字: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古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
他源文字: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
4不须进行汉字拼音化改革的原因
①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的数量要比音节多好多倍。一旦实现
拼音化,这些原来用字形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势必会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麻烦和混乱.
②从文字本身的状态来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短长。拼音文字虽易学、易用,但稳定性差,不如汉字。
③汉语的方言还有很多分歧,共同语尚待普及和推广。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拼音化,势必造成方言区学习困难,妨碍交流,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往来。
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是通过汉字记载下来的。如果废止汉字,实行拼音化就会中断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
5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只有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叫做口语。有了文字以后,使用文字形式的文本语句与用口说出的一发即逝的“话”在创作和接收上都有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有了适合于用文字写出来供“看”的书面语和适合于随时说出供“听”的口语这两种语体的分化。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两者的基本系统是一致的。口语传递快、亲近听话人;书面语具有保守性.
第七章 语言演变和语言分化
1语言演变的原因:①社会,人际交流室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a社会的发展推动语言
的发展b社会的分化接触或同一必然导致语言相应的变化c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比人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②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引起语言的发展。
2语言演变的特点:语言室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使语言既能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确保基础的稳固,室语言的发展和稳定始终维持着平衡饿态势.
3语言分化的原因:同一个社会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分化,每隔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造成了语言的分化。
4语言分化的结果:社会的地域分化形成地域方言(不完全分化)、亲属语言(完全分化),社会的社群分化形成社会方言。
5语言的谱系分类:①罗马帝国的拉丁语:法,意,西,葡,罗 ②日耳曼语:英,德,荷兰,瑞典,丹麦 ③古斯拉夫语:俄,保,捷,波,塞尔维亚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1语言的接触五种类型:1.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2。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3。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4.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5。洋泾浜和混合语
2借词:也叫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族语或外方言的词
3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成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我们不把它看作借词 例:英microphone 借词:麦克风 意译词:扩音器
4仿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语素和组合方式)也转植过来 例:英blackboard“黑板”
5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是指在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常例:巴尔干半岛的语言联盟
6系统感染: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 系统感染是形成语言联盟的原因,因为互相感染形成语言联盟
7语言替换:是更深程度的语言接触,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 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
8书面语的地位和接触方式的的特殊性,决定了书面语与地方语接触的结果也与语言替换和语言联盟有所不同
9共同语:社会统一导致语言统一,形成民族、国家共同语,指在统一的社会中被全体或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用来作交际工具的语言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
方言,取决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条件。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经济原因,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由于文化原因。
10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
11混合语:又称克里奥尔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长期接触、交融,最后混合而成的第三种新的语言。洋泾浜一旦成为一定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并有人将它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就被升格为混合语
12世界语:随着语言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为了突破自然语言的桎梏,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一种超地域,超社会的可以作为全人类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 1887年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的“世界语”比较成功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演变
1语音对应关系:从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方言或亲属语言,虽然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使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音呈现出种种差异,但是语音的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这就使得差异之中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2语言演变规律的明显特点:条件性,时间性,地区性
3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
4组合规则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汉语字变动不大,英语大)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
5语法聚合类的演变表现方式: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增减.
6语法化:语法演变的一种反复出现的常见途径.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他们都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现语法意义的成分。 语法化等级:实词>语法词>黏附成分>屈折成分
7词汇和词义的演变:从演变结果看,词汇无非是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词义无非是扩大、缩小和转移。从演变原因看,词汇和词义的演变都与社会的变化有关,与系统内的聚合或组合关系有关,也与一个语言内部语音、语法等其它子系统有关.词义演变的方式和途径则主要与人类的认知规律有关,具体说主要就是隐喻和转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